刘传伟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情景、激励情景学生主动学习情景、探究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知民主和谐的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因此本课题有较大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愉悦式教学;学习效率;教学理念;“填鸭式”;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2016年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愉悦式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zk160521737)。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43-01
愉悦式教学法,也叫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课堂教学和愉快教学法两重性质。
爱因斯坦曾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情景、激励情景学生主动学习情景、探究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知民主和谐的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因此本课题有较大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近几年大家都在喊;要抓紧推进素质教育,要向课堂要效益、向十五分钟要效益,要把孩子们从沉重的作业负担重解脱出来等等!但是,实际上的效果呢?诚然,在一些城市中小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各种硬件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各项课程开设齐全,这些孩子们还是可以享受到素质教育的福利,愉快的学习的。尽管这样,学校和老师为了保证能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还是不敢对孩子们放得太松,作业负担还是不轻,书包还是那么的沉重!
在广大农村小学,更大的一部分孩子是享受不到这些的。就连最基本的课程都开不齐,没有音乐、没有美术、没有手工、没有科学,有的只是语文、数学、英语,就这,还是由同一个老师兼任的。天天都是语文、数学,语文、数学,枯燥、无味。别说孩子,老师都嫌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综合以上两点情况,无论条件好的城市学校,还是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学校,要想真正做到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把孩子们解放出来,高兴的学习、愉快的成长。那就只有真正得做到——向课堂要效益了!利用现有一切条件,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如何做到愉悦学习?关键因素就是课堂的授课者——教师。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教师明察课堂,及时调控,灵活选择确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使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全员参与,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分享,最后才能达成共识。关注群体发展的同时,不忽视个体发展过程,使优生更加优秀,差生转为优秀。选择“愉悦式教学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一课题来进行研究,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条更加切实有效的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新途径。
一、调查研究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愉悦式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不少教师对一节课的量、密度以及课堂的组织教学抓得较紧,但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有的人重视追求课堂组织的严密性,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心境和情绪的变化,造成学生锻炼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因此,调查研究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愉悦式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
二、分析研究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愉悦式教学”的特点
课堂教学愉快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
这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本身的一个特点,课堂教学愉快教学法旨在调动全体同学的内在学习动力。
2.学生的注意必须指向同一方面
这是相对教学内容而说的,在同一节课内(除复式班外)相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学习相同的内容。
3.调动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
调动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调”就是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内在动力”就是学生的“学”起主体作用,主体的内在动力要以主导的意图为方向。也就是说,没有以主导意图为方向调动主体的内在动力的都不是愉快教学法。
4.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仍然不是课堂教学愉快教学法的正确运用,至少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愉快教学法。
三、课题研究预计突破的难点
课堂教学在现实教学中问题最多,集中表现为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年轻、教学理念前卫的高素质教师缺乏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隨着课改的深入问题尤为突出。教法老化,难以适应课改要求,先进的教学设备闲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课堂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观念远远滞后时代,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厌学情绪大。上课时,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仍是我们的主要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仍是“填鸭式”,这些现状和课堂教学的新理念的实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的改变。
因此,本课题所需要突破的难点就在于;能否改变广大教师心中固有的、落后的教学理念,大胆采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