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荣
名师应当有自己的教学主张,这已成为大家一个共同的命题。萧伯纳说:“一个人要是没有什么主张,他就不会有风格,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感觉得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歌德在《歌德谈话录》中也这么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
姜树华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此,一直在锻造、锤炼、提升自己的教学主张。这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淬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坚持这一过程,让自己的心里更“亮着”,让那“北斗星”永远照耀自己的语文教育。姜树华,这位特级教师,终于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把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进行淬火,锤炼成一个核心概念——“言意共生”,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張——“言意共生”教语文。
这是从感性经验向理性思考概括的一步。姜树华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没有丢弃,也没有止于经验,对经验的超越,走向了理性思考的深度。这一步意味着他提升了学术研究的含量,已从实践者逐步走向实践家。
这是平面描述走向立体建构的一步。平面的描述,往往只有一个维度,单一,不断重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立体建构,因已开发了其他维度,把握了其他向度,因而有了立体感、厚重感,这也是一种超越。这一步,让姜树华成为一个语文课程的建构者。
这是从引用名家名言走向综合研究的一步。我们很少关注同一话题的文献,即使关心,也只是摘录一些名家名言,很少进行综合、梳理,从中生发自己的见解。因而,有时候,我们很难准确地知道:现在,我在哪里?姜树华对“言”“意”“言意”等作了很好的爬梳,这是很大的进步。这一步,让姜树华开始成为文献研究者。
“言意共生”,是对语言与意识、与观念、与思想关系的准确概括。马克思在论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实现形式”以后,还说:“语言与意识有着同样久远的历史。……语言和意识一样,正是由于需要,由于有了和他人交往的迫切性需要才产生的。”“观念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同样久远的历史”,“不可能单独存在”,其实是“言意共生”的一种含义。“言意”的确是共存的,从来就没有脱离思想的语言,也没有脱离语言的思想。“言意共生”教语文,建立在语言与思想关系深刻联系的基础上,是语文教学特性的一次重返和强调。
不仅止于此,“言意共生”还是对“言意兼得”的提升和超越。“言意兼得”,说的是二者不可偏废,都要关注、都要追求,这是一种并存、平行的关系,更多的是接受、得到。“言意共生”则不同,它不仅强调了“言意”的互存,更强调了共生,从发生学上阐明了“言意”是哪里来的;不仅告诉我们,对言与意要认真接受,更为重要的是要创造,要发现,要发展。
姜树华还大胆地指出“文以载道”的欠缺。他说:“‘道不能代表全部的‘意,‘意却包含了‘道。”这一观点能否站得住脚,关键是对“道”的理解。在我的阅读视野里,学界对“道”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将“道”解释为路径,那当然“道”不能代表全部的“意”。如果将“道”解释为规律,解释为生命的创造力,解释为哲学上“可生一、可生二”的那个“一”呢?很难说“道”不能代表全部的“意”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姜树华是经过一番广泛的阅读和深入思考的,不是随意提出来的。他有勇气,也很有实力。正是这样的勇气和实力,姜树华才能超越。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勇气和实力,学术也才能不断繁荣和发展。为此,应对姜树华表示敬意。
共生的理论开拓了姜树华的视界,而且他作了很好的迁移和嫁接。“言意共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言与意的对话,用巴赫金的话来说,这是语言的狂欢。巴赫金对狂欢有个解释:“严格地说,狂欢也不是表演,而是生活在狂欢之中。”狂欢式的生活,是“脱离了常规的生活”,“某种程度上是翻了个儿的生活”。“言意共生”,产生了新的语言、新的意境,产生了新的语文生活。而这一切都在对话之中。“言意共生”提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任务。语文学习之于每个学生都是个体化的言语行为。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不是关于汉语的知识体系,而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训练使学生懂得用语文思维,懂得怎样“运用”语言。
我们常说,作者是寻找语言的流浪者。流浪者是自由的,但较为随意。语文教育好比作者,因为他要“重撰”。树华既是寻找语言的流浪者,又是寻找意义的流浪者,他心中有指南针,他的理念系统中有主张,他是既自由又规范的。这次的“深加工”,让树华的语文教育走上了一个新高度。姜树华在追求学术性的同时,没有丢弃自己的实践。相反,学术研究改善了他的实践,提升了他的实践,实践丰富了他的见解,校正了他的一些想法。可以说,在他那儿,实践行动与理论探索也是共生的。实践与理论的共生,让他对基于语文思维生长的言意共生教语文有了大体的框架建构,包括价值追求、实施策略、操作路径,以及理想状态。这一框架的建构与展开很不容易,而且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此外,他深入到对不同文体的言意共生教学,作了具体的探索,初步概括出不同文体教学的小同特点,这就将言意共生教语文具体化了,可操作了,也可推广了。研究与实践到这个份上,难能可贵。
教学研究与实践上的一步,意义很大,有时候一步意味着一个阶段,甚至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教改实践上,学术研究上,人生之路上,还有很多的“一步”要走。姜树华,你的下一步在哪里?怎么走?希望你不断地去走好“每一步”,永远走向前去,前面的风景会更美好。
(作者系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