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研究

2017-05-30 13:22翟友华梁浩王羽佳赵佳稆刘文婷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历者失地农民征地

翟友华 梁浩 王羽佳 赵佳稆 刘文婷

摘 要:以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工具,以江苏省某村250户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考察江苏省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水平总体偏低;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征地意愿、征地补偿的失地农民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急需度与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呈现显著负相关;这些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社保与权益保障、工作与收入保障、子女教育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5个方面。根据数据分析,基于心理学视角提出提高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影响因素;地域特点;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B8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1-0108-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失地农民这一游走在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也越发壮大。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江苏全省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6%,远远超过全国的52.57%和世界平均的54%,与此同时,江苏省失地农民总数也达到了550万人次。如此日益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状况关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而更多的了解他们的现状,更聚焦的给予这个群体帮助和支持,也成为我们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生活满意度是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它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 ,也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就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而言,众多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偏低。[1-4]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指标体系的选择往往包括个人特征因素和社会特征因素(物质生活状况、精神生活状况、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维度。其影响因素多集中在经济收入[1]、消费支出[4]、社会保障[5]、居住情况[6]、工作状况[7]、城市适应[8]等方面。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必有其城镇化发展与失地农民转型的特殊性。因此,本研究拟对江苏省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入的探寻江苏省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问题的地域特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更具针对性与更具地域特色的失地农民问题解决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江苏省某村的失地农户,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6份,回收率为94.40%;有效问卷211份,有效率为89.41%。其中,性别变量为:男性129人(占61.1%),女性82人(占38.9%)。文化程度为:小学及文盲42人(占19.9%),初中100人(占47.4%),高中43人(占20.4%),中專及以上26人(占12.3%)。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张晓冬[9]编制的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该问卷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失地后的生活状况、失地后的就业状况、社会保障情况、生活满意度量表。其中,生活满意度量表共计23条项目,包括征地补偿政策及社会保障状况(7条)、工作及家庭生活状况(7条)、子女教育状况(4条)、自然环境状况(2条)和公共服务状况(3条)五个维度;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1-5分别表示“很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很满意”。量表得分越高说明被调查者的生活满意度越高。该量表通过在失地农民群体中施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759,Guttman分半信度为0.758。

(三)实施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Excel和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男性和女性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差异

对男性和女性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各因子及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显示,男性和女性失地农民只在社会环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但在社保与权益保障、工作与收入保障、子女教育条件、自然环境及生活满意度总分没有显著差异。

(二)不同文化程度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差异

对不同文化程度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各因子及总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失地农民只在子女教育条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在子女教育条件的满意度上,小学及文盲学历者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更高学历者,初中学历者显著高于高中学历者,中专及以上学历者与初中、高中学历者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上表现为,高学历者对子女教育条件的满意度低于低学历者。

(三)不同被征地意愿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差异

对不同被征地意愿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各因子及总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显示,不同被征地意愿失地农民只在社保与权益保障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工作与收入保障、子女教育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活满意度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征地后有和无最低生活保障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差异

对征地后有最低生活保障和无最低生活保障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各因子及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显示,在所有的生活满意度因子和总分上,征地后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都高于无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这种差异在社保与权益保障、工作与收入保障、子女教育条件、社会环境和生活满意度总分上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在自然环境的满意度上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0.172>0.05)。

(五)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急需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相关分析

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急需度、医疗保障急需度与生活满意度进行非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表5显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急需度与社保与权益保障(r=-0.296,p<0.01)、总体生活满意度(r=-0.258,p<0.01)均存在极显著的弱负相关,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急需度越高,其社保与权益保障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越低,但失地农民对养老保障急需度与工作与收入保障、子女教育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急需度只与社保与权益保障(r=-0.169,p<0.05)存在显著的弱负相关,但与其他满意度维度及总分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分析与讨论

(一)个体特征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所涉及的个人特征因素主要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征地意愿等,经检验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在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征地意愿上均存在差异。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集中表现在社会环境方面,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这一结果与胡苗,刘徽翰[10]在对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时得出的结果一致。按中国农村的传统观念,大多数家庭的家庭分工是男性外出打工维持家用,女性留守家中种田并照顾子女,失地后的女性不再种田,赋闲在家,精神生活方面越显贫乏,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她们的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文化程度差异主要体现在子女教育条件方面,总体上表现为,高学历者对子女教育条件的满意度低于低学历者。这与先验判断相一致,张志强,唐轲,王青[11]的研究结论也认为,文化程度与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是负向影响。这一差异的存在可能是因为高学历者会对子女教育予以更多的重视和期望,因而他们对子女教育条件满意度的评價也更低。此外,不同征地意愿的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在社保与权益保障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保与权益保障上,“愿意” 被征地者显著高于“不愿意” 被征地者。土地是农民的立身之本,面对征地,对未来生活持较好预期,具有主动意愿的农民在失地后对生活的满意度会更高;而对于失地后的生活毫无预期或者认为前途堪忧,不愿被征地的农民在失地后的生活满意度会较低。这也意味着如果政府能在征地之前做好农民的心理和思想工作,建立健全失地补偿和生活保障制度,可能会大大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

(二)社会特征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从影响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社会特征因素来分析,本研究着重考察的社会特征因素包括征地补偿、养老保障与医疗保障急需度等。就征地补偿来看,在所有的生活满意度因子和总分上,征地后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都高于无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刘珊[12]和陈浩,葛亚赛[13]等人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征地后政府建立健全并有效落实征地补偿机制的重要性。除此以外,被征地时间、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急需度与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呈现显著负相关。陈程[14]认为,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特别是对老年失地农民而言,征地活动的发生,使得其社会保障的主体由土地转换为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和子女的赡养。综合来看,这些都是关系到失地农民长期生活水平的重要社会因素,大多受政府影响和控制,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上,政府是主力更是关键。

五、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江苏省失地农民对目前总的生活状态满意度偏低,得分均分为2.83分,介于不满意和基本满意之间,其中选择基本满意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60.7%。

2.从性别来看,男性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在社会环境上显著高于女性。从文化程度来看,不同文化程度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在子女教育条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文化程度升高,失地农民对子女教育条件满意度降低。从征地意愿来看,愿意被征地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在社保与权益保障上显著高于不愿意被征地失地农民。

3.从征地后有无最低生活保障来看,征地后有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在社保与权益保障、工作与收入保障、子女教育条件、社会环境和生活满意度总分上都显著高于征地后无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

4.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急需度与社保与权益保障、总体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弱负相关,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急需度越高,其社保与权益保障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越低。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急需度只与社保与权益保障存在显著的弱负相关。

5.这些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社保与权益保障、工作与收入保障、子女教育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

(二)对策

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状况不容乐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毋需多言。研究者根据已有的调查结果,针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健全失地补偿与社会保障制度,严格贯彻落实到家到户

政府出台并予以实施的征地补偿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已经相对健全,如今工作的着眼点应该是如何更为有效的贯彻和落实现有的科学制度。应当建立起针对失地农民失地补偿与生活保障的专门部门,专人专管,构建更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同时,应当建立起一套公开透明的管理体制,让失地农民群体放心安心的把土地交给政府。

2.扩大失地农民就业空间,指导失地农民创业创收

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与他们的未来生活预期以及就业状况、收入状况密切相关。政府可以组织大型的招聘会,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或者更多的开办培训课程,帮助失地农民拥有一技之长,扩大其就业空间。针对失地农民创业难的问题,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指导失地农民创业创收。

3.加快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失地农民娱乐生活

进一步引导和加快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失地农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从而丰富失地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通过举办并积极鼓励失地农民参与社区活动,可以增加他们的归属感与安全感,从而建立更为和谐的社区氛围,加快失地农民市民化。

4.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

征地前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尽可能多的帮助失地农民建立未来生活的良好预期,帮助他们缓解失地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征地后,也要加强失地农民的心理辅导服务,给予他们心灵关怀以缓解陌生感和恐惧感,帮助他们更快的实现角色转换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改变,支持他们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 叶继红.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调查与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18):70-73.

[2] 王锋.审慎征地与合理补偿:当前失地农民满意度调查之反思[J].农村经济,2010(8):40-43.

[3] 崔光胜.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调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2):112-114.

[4] 唐小凤.快速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6):73-74.

[5] 赵丹,黄莉鳗.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14,14(3):83-90.

[6] 张青.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游走在城市边缘: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调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5(34):167-170.

[7] 陈占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47-50.

[8] 王慧博.失地农民市民化满意度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7):196-203.

[9] 张晓冬.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雅安市雨城区的个案调查[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10] 胡苗,刘徽翰.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1(8):93-95.

[11] 张志强,唐轲,王青.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杨凌区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3,13(4):55-60.

[12] 刘珊.失地农民的补偿满意度和政府责任[J].扬州大学学报,2014,18(6):26-33.

[13] 陈浩,葛亚赛.征地满意度、非农就业与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探析[J].西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5(1):65-71.

[14] 陈程.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研究[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5.

A Study of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Land-lost Farmers in Jiangsu Province

ZHAI You-Hua, LIANG Hao, WANG Yu-Jia, ZHAO Jia-Lv, LIU Wen-Ting

(School of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250 land-lost farmers in a village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land-lost farmers lif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the paper studies the status quo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land-lost farmer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analyzes its influence facto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land-lost farmers is significant in gender, education level, the willingness of land acquisition and land acquisition compensati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land-lost farmers is significant negatively predicted by old-age security and the urgency of medical security. The impact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land-lost farmers life satisfaction focus shows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social security and rights protection, job and revenue assurance, childrens education situa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data analysis, we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land-lost farm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Key words: land-lost farmers;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system; influence factors; regional feature; Jiangsu province

責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学历者失地农民征地
又见“读书无用论”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南方CASS结合Excel在茅坡水库征地量算与统计中的应用
德国:低学历者就业改善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探讨我国职业体育工作者法律素质现状
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