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乐学途径探究

2017-05-30 12:22孙杰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乐学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孙杰

摘 要:乐学,是要学习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乐学,本文的理解是学生不再以学习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外在外在任务,不再只追求学习的历程,而是将学习变为一种个体生命自觉。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教育方式滞后于形势发展、教育内容脱节于学生需要、评价体制不符本质要求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找准教育载体促进乐学、贴入学生生活感受乐学、追求有效评价引领乐学。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乐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1-0097-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主流体现,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关系着党和国家“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拓展青少年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让教育工作更好的发挥实效。探讨如何将大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乐学,不失为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一剂良策。

一、乐学的涵义

“乐学”一词,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乐律二》:“唐人乐学精深,尚有雅律遗法。”此词初指有关音乐的学问,后来则有“学科”的意味,是乐在其中的一种学习境界。乐学,是要学习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感受到学习的愉悦。简言之,就是要乐于学习。乐学思想认为,学习可以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乐学是学业成功的要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的最高目标。[1]李如密教授早前即指出:“应当以学生‘乐学为教学效果的根本追求。”[2]

乐学思想在中外自古有之。中国的乐学思想与儒家哲学紧密相关。《论语》开篇即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在将读书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乐之”为读书人的最高境界,属于生命的情感体验。国外的乐学思想在古希腊的柏拉图等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也逐渐萌芽。如夸美纽斯指出“学习的本身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场所”。乐学是要把学习当做乐趣,并且以这种兴趣爱好来促使自己在学习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乐学教育思想的价值旨归应该指向教与学的自由、个人发展的自由和个体生命的自由。[3]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乐学,本文的理解是学生不再以学习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外在外在任务,不再只追求学习的历程,不再将核心价值观视为超乎其本位思想的境界,而是积极主动的以学习核心价值观作为享受美,实实在在的让核心价值观走进内心,将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变为一种个体生命自觉。

二、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式滞后于形勢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有理论问题,但本质上是实践问题。[4]但时至今日,还常见“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者似乎在“苦口婆心”的说教、劝导,学生内心则“岿然不动”。一些高校虽然也采用社会实践、事迹学习、网络媒体等教育形式,但其更多归于形式成份。是否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采用事迹是否典型等都值得我们深思。虽然有些做法看起来也采用了大学生偏爱的网络媒体,通过微信、QQ等平台传递正能量,但所传递能量是需要教育者进行提升总结的,不少情况是教育者自己根据标题便直接转载,至于其中具体内容及传递价值便无从知晓,更不要提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感受。学生也容易将追求定于转发与获“赞”,网络媒体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全员全系统的工程,但目前高校开展相关教育的仍主要局限于思想政治课与学生工作队伍人员,这两类人员一般通过说教和实践的方式开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达到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全部学科教育,不能通过整个高校文化开展教育。

(二)教育内容脱节于学生需要

当今社会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大学生对待现实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他们并非毫无置疑的接受现成的理论知识,而是对人生观、世界观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且表现出时代的群体特征。目前,对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仍以理论灌输为多,价值取向以社会价值、集体价值为重,对个体价值的关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核心价值观教育还缺乏将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意识,不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深入浅出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做到灵活的从点滴小事出发生动的进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惯于用宏观理论搪塞应对,学生对教育方式的认可程度偏低,对所学知识感到无趣、无用,也影响了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程度。只进行核心价值观字面意义的理论阐述,而不是让其在学生的实际需要中“落地开花”,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不能从内心真正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也就不能较好的以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

(三)评价体制不符本质要求

不可否认,我们目前还未建立一套有效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制,多数通过试卷考核、学习总结的形式,对学生真正领悟内容的多寡并践行实际行动则没有很好的纳入评价体系。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时,对核心价值观的考核一般体现为对学生期末考试测验中,通过闭卷或开卷形式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程度以一定的分数予以呈现,学生为了获得满意分数以背诵、熟知的方式疲于应对,考试结束后便抛于脑后,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对于以分数为目的的评价导致的结果主要就变成了学生对成绩的追逐。另外一种主要学习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是通过高校的学生工作开展,表面上看起来学习形式和评价方式比较多样,但也未脱离以学习总结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套路,其产生的实际影响仍是学生将目的变为搜集一些理论资料,此时的学习便是一种负担,与考试的评价体制并无本质差别。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甚至还有将某一平台的关注程度、转发数量作为考核,而对于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真正学习效果的考量无从谈起。

三、乐学核心价值观之途径探讨

(一)找准教育载体促进乐学

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凭借单调的说教无法产生实效性较强的结果,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走进学生头脑。要让学生乐学核心价值观,需多途径探索教育载体,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学的深入。首先,需要改变当前主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囿于思想政治课的现状,而是要贯穿于学科教学。核心价值观是要解决思想问题,但并非仅靠思想课即可完成。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社会主流价值的体现,必须强化其在高校的统领地位,体现其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目前思想政治课仍未摆脱单调乏味的困境,这让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也因此受影响。要注重从多个教学层面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渗入,如有学者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学”[5],让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为多学科共同的责任;其次,组织形式需要多样。虽然目前各高校也都认识到需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多媒体、社会实践等形式,但从根本上讲仍形式大于内容。学生“乐学”需要教师“乐教”,只有教师潜心将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深刻体悟,悉心将其精神巧妙蕴于多项工作与形式,才能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的“润物无声”且学生“乐在其中”。具体形式不拘泥于套路,可以见于微信群中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的精神升华、志愿服务的精神褒奖、时事政治的积极引导等;第三,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让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和辅导员的任务,而是融入高校文化的方方面面,让校园文化成为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源泉,在高校文化熏陶中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

(二)贴入学生生活感受乐学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表现出与以往届很多不同的方面,他们更愿意接受对其有所用的东西,更愿意接受觉得有意思的东西,更愿意接受自己参与完成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要有受众导向。[6]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很少有人愿意“问津”的情况下,徐川工作法无疑成为一大亮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的思政课之所以需要“占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他非常注重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生活贴近。例如,他以“从小爷爷对我说”这样的“桥段”来开始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一下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乐学”是需要乐学的基础、兴趣和动机的,与其用空洞的理论说教,不如将理论的精神渗入学生生活的点滴,让学生觉得“有用”、“有价值”,只有让学生在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中领悟核心价值,才是更有实际价值的做法。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中提到:“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接地气”。建议开设一批大学生喜闻乐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开课”, 借助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传播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这些都要求教育工作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近”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只有让学生喜欢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工作,才能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发挥到极致。

(三)追求有效评价引领乐学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知行统一的教育,不仅仅需要学生作出书面上的认知回答,更应引导学生践行实践,探索促进认知、情感、行为综合的评价模式。可以通过主题调研总结、道德两难讨论、模范人物学习心得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评价,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其次,还要摒弃教师高高在上俯视评价学生的观念与做法,增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我总结与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展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将一定的评价权限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反思,从而达到思想升华的目的。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快乐和收获,是任何其他外在评价所不能给予的,以此逐步培养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和情感;第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人的思想教育而言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有效評价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而非仅仅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呈现的隐现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阶段性的学习成果中享受成功。

参考文献:

[1] 郭戈. 我国的乐学思想传统[J]. 课程·教材·教法,2014(5):11-17,85.

[2] 李如密. 关于乐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几点认识[J]. 教育评论,1993(5):60-61.

[3] 曹叔亮. 乐学教育:核心内涵、价值旨归及实践矛盾[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0):6-8.

[4] 田鹏颖. 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入脑入心”[N]. 光明日报,2014-12-03(002).

[5] 韩文乾.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68-71.

[6] 侍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受众导向[N]. 光明日报,2015-03-17(007).

Study on the Way of Happy Learning i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UN Jie

(1.School of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Abstract: The happy learning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actively learn and feel 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The happy learning, as on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defined as the students no longer learn to understand the core values as an external task, not only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process, but treat the learning as a kind of individual life consciousness. At present, the education for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laggin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 is out of line with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 assessment system does not meet the nature requirement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we need to identify the educational carrier to promote the happy learning, stick to the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pursue effective assessment and lead to happy learning.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ppy learning; approach

责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乐学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