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烟支重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2017-05-30 10:42洪苗韦家宁李丹丹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1期
关键词:烟支重量分析

洪苗 韦家宁 李丹丹

【摘 要】文章采取数理统计中的等方差Bartlett检验、单因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卷烟加工工艺过程中影响烟支重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工艺过程中正压、风室体负压、回丝量对烟支重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胶辊凹槽深度、微波检测温度对烟支重量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在卷烟加工工艺过程中,正压、风室体负压、回丝量这3项因子对烟支重量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烟支;重量;分析

【中圖分类号】T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1-0077-05

在卷烟生产工艺中,烟支重量作为卷烟品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越来越受到各烟厂的普遍关注。烟支重量偏差过大,不但直接影响烟支的多项质量指标,如外观、吸阻、空头等,而且会造成废品过多而增加生产成本[1-2]。有效控制烟支重量在合适的范围内,一方面可提高烟支重量合格率,减少废品量,增强产品的焦油稳定性和符合性,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另一方面可为卷烟厂降低生产成本。

在烟支卷接过程中,针对重量不达标的问题,往往侧重硬件设备的检修,如针辊的针板是否完好、弹丝辊齿钉是否完好、吸丝带是否打滑、劈刀盘间隙过大、铲刀调整不佳[3-5],以及重量参数的设置、重量控制系统电路板积尘等[6-9],忽视了其他相关性潜在因子的影响,导致重量合格率达不到既定工艺要求。当前,国内关于影响烟支重量的潜在因子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缺乏数据比对、统计分析验证,如正压大小、风室体负压[10-12]、回丝量调整、胶辊凹槽深度、微波检测温度[13]等,可借鉴的经验较少。本文通过研究影响烟支重量的潜在因子,旨在探索适宜的加工工艺参数,控制烟支重量,提高烟支重量合格率,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拥有卷烟专用的生产线,全年无换牌,生产稳定,年产量在5万箱以上的卷烟A作为供试材料,供试机型为ZJ17卷烟机组,单因子各试验水平选择30支烟支测定重量。

1.2 试验方法

1.2.1 测量仪器

烟支重量测定,采用欧美利华综合测试台对烟支单支重量进行测量;正压及风室体负压大小可由对应的压力表读取数值;回丝量测量,采用电子秤称量烟丝重量;胶辊凹槽深度由千分尺测量;微波检测温度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

1.2.2 试验设计

VE空气正压设定9×100 Pa、10.5×100 Pa、12×100 Pa 3种水平;风室体负压设定VE负压为-90×100 Pa、-95×100 Pa、-100×100 Pa 3种水平;回丝量调整选取30%、35%、40% 3种水平;胶辊凹槽深度设定0.02 mm、0.03 mm、0.04 mm 3种规格的水松纸胶辊凹槽;微波检测温度设定30 ℃、35 ℃、40 ℃ 3种温度。

1.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MINITAB软件进行数据输出,正压大小、风室体负压、微波检测温度采用选取等方差分析来验证;回丝量调整、胶辊凹槽深度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来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正压下对烟支重量波动的影响

烟丝经过空气喷射室利用VE的M3小风机提供的正压吹风除去烟丝中的烟梗,然后进入VE风室体。由于M3小风机转速不变,通过在正压管路上加装气阀,以达到改变正压大小的目的。设定VE空气正压9×100 Pa、10.5×100 Pa、12×100 Pa 3种水平,每种水平组合下分别抽取30支烟支测量重量。由图1可看出P(0.546、0.426、0.151)>0.05,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内,3种正压水平下,烟支重量服从正态分布,试验数据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当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时,可进行等方差Bartlett检验。由图2可看出,基于Bartlett检验,P(0.017)<0.05,说明正压对烟支重量波动的影响是显著的。

2.2 不同负压下对烟支重量波动的影响

烟丝经过空气喷射室除去烟丝中的烟梗,然后进入VE风室体,在风室体负压作用下形成烟丝束。设定VE负压-90×100 Pa、-95×100 Pa、-100×100 Pa 3种水平,每种水平组合下分别抽取30支烟支测量重量。由图3可看出P(0.270、0.075、0.506)>0.05,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内,3种负压水平下,烟支重量服从正态分布,试验数据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当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时,可进行等方差Bartlett检验。由图4可看出,基于Bartlett检验,P(0.043)<0.05,说明负压对烟支重量波动的影响是显著的。

2.3 不同回丝量对烟支重量的影响

根据卷烟机劈刀盘切削后的回丝量范围,选取回丝量为3种水平的烟支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由图5可看出,P(0.546、0.902、0.564)>0.05,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内,3种回丝量水平下,烟支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认为数据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基于等方差Bartlett检验,P(0.058)>0.05,说明3种数据方差相等(如图6所示)。由图7分析看出,对3组数据进行正态概率图、拟合值、直方图、观测值顺序残差分析,去除残差偏离较大的数据,然后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由图8可看出,均值(基于合并标准差)的单组95%置信区间,P(0.018)<0.05,说明回丝量对烟支重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2.4 不同胶辊凹槽深度对烟支重量影响

水松纸胶辊转动时,其凹槽将胶缸内的乳胶刮取涂抹到水松纸上,涂胶量的多少可能会对烟支重量均值造成一定的影响。由图9可看出,P(0.730、0.923、0.227)>0.05,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内,3种回丝量水平下,烟支重量服从正态分布。由图10看出,基于等方差Bartlett检验,P(0.267)>0.05,说明3种数据方差相等。由图11分析看出,对3组数据进行正态概率图、拟合值、直方图、观测值顺序残差分析,去除残差偏离较大数据,然后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由图12可看出,经过单因子方差分析,均值(基于合并标准差)的单组95%置信区间,P(0.737)>0.05,说明凹槽深度对烟支重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2.5 不同微波检测温度对重量的影响

用红外温度探测仪探测微波检测器温度,微波检测通过微波扫描烟条内烟丝的密度,发出信号控制劈刀盘上下移动切削烟丝来控制烟支重量。停机使机器温度处于常温,然后再开机使机器正常运行。由图13可看出,P(0.914、0.099、0.853)>0.05,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内,3种回丝量水平下,烟支重量服从正态分布。由图14可看出,基于等方差Bartlett检验,P(0.267)>0.05,说明3种数据方差相等,说明3种检测条件下,对烟支重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3 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工艺过程中正压、风室体负压、回丝量对烟支重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胶辊凹槽深度、微波检测温度对烟支重量的影响达不到显著水平。因此,生产过程中,除了要控制硬件设备和重量参数设置,还应考虑正压、风室体负压、回丝量因素对烟支重量的影响。

在卷烟生产工艺过程中,影响烟支重量涉及多个因素,且各工艺参数的调控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具体各因子的适宜控制水平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重量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本文通过对正压大小、风室体负压大小、回丝量、胶辊凹槽深度、微波检测温度对烟支重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查明了影响烟支重量的不显著因素,找到了影响烟支重量波动的关键因素,对调整相关工艺参数、稳定烟支重量及提高产品合格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马明旻.烟支重量对烟体物理性能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5(2):61-63.

[2]赵曰利.卷烟烟支重量与其他重要物理化学指标的关系[J].轻工科技,2014(4):108-109.

[3]刘振亚,张祥程,董胜利.影响烟支重量精度的因素与处理措施[J].维护与修理,2014(11):29-31.

[4]郭景会,陈迎春.提高卷烟单支重量控制精度的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1(16):165-167.

[5]张建勋.稳定卷烟机烟支重量的新策略[J].硅谷,2013

(11):159-160.

[6]席磊.ZJ19卷接机组重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科技风,2014(5):46-48.

[7]赵平.探索卷烟机重量控制系统工作稳定性的途径[C].四川烟草学会2006—2007学术论文集,2007:137-139.

[8]盧霞.SRM重量控制系统参数的验证方法[J].科技创新论坛,2014(14):170-171.

[9]周雪军.IPC在ZJ17卷烟机重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29-31.

[10]王怀杰,张振峰,李国荣,等.卷烟设备集中工艺风力与除尘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J].烟草科技,2006

(5):11-14.

[11]谭梅,赵葵银,陈强.基于神经网络的卷烟工艺风力系统的压力控制[J].自动化与仪表,2005(4):40-42.

[12]桑金阳,袁国安,张振峰,等.某卷烟厂卷接机组集中风力与除尘系统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5):11-12.

[13]汪功明.基于微波检测技术的卷烟机烟支重量控制系统设计[J].食品与机械,2015(31):113-116.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烟支重量分析
一种智能化柔性烟支翻盘输送机构的设计应用
降低卷烟储存输送系统中细支烟横烟频次的研究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细支卷烟烟支物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重量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烟支重量和密度对加香加料表达效果的影响研究
创新的重量
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