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努力齐抓共管

2017-05-30 09:01李平
高教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

李平

摘 要:一年胜过一年的毕业人数,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全民热议的话题。随着经济发展增速的持续走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都被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年”称号,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这一愈发突出的矛盾冲突成为社会各方不断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提出可行办法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解决途径;政府调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1-0121-02

Abstract: As the number of the graduates is growing year by year, the problem of graduate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nd popular concern of the whole society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of the low increasing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graduate employments are all titled with "the hardest employment year in history." How to solve the increasing prominent conflict of graduate employment has been the main problem that society constantly thinks and concerns. Therefore, this text mainly analyzes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problem from four perspectives,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ble means to solve it.

Keywords: graduate employment; solutions; government policy

2016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727万余人,虽比2015年有所下降,但由于受“三期叠加”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调查发現,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受宏观经济调控影响,存在需求下行趋势。国内就业形势面临回升缓慢、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凸显三重压力,各类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行趋势。二是就业工作存缺失,存在违规招聘现象。个别企业瞄准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想方设法“钻政策空子”。少数地方仍存在就业信息不对等、政策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三是高校办学存错位,存在“闭门育人”情况。有的高校专业设置呈现供需结构性矛盾,缺乏应用和实践的指导,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还不够好。四是大学生择业存偏颇,存在“眼高手低”问题。部分大学生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职业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认真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需要政府机关、用人单位、教育机构、大学生自身等多方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全面展开系统性工作,大力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一、扶持非公经济稳增长,积极扩展“用工岗”

充分利用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据有关部门统计,非公企业录用大学生比例占80%,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结合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推进国家经济改革发展战略进程,大力扶持非公企业发展。一是加大非公企业投资拉动。适度减少非公企业税费,降低非公企业融资成本,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完善、简便易操作的贷款政策和管理方法,适度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贷款的种类和贷款抵押物的种类,并适当提高现有资产的抵押率,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投资融资支持。二是加大非公企业创新驱动。注重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已建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与改造,待建企业应注重增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含量,增强科技创业力和科技创收力,以此增大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建立起对高校人才良性需求和良性循环。三是加大非公企业典型带动。定期组织评比并宣传表彰“大学生就业工作模范单位”,发挥典型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用人单位吸纳安置大学生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和发展非公企业的科技创新力。

二、加大就业政策强支撑,切实疏通“快车道”

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现有的就业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大力改革就业政策法规。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实质性优惠政策,完善就业市场体系。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公平性。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深化人事、户籍等相關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严格规范国有和私有企业及其他单位的招聘行为,相关部门应主动介入,加强工作和舆论监督,禁止限定性别、相貌、户籍、民族等条款的招聘信息,防范以吸纳安置大学生为名骗取各种优惠政策,并加大监督、查处和纠正力度,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大力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四是大力加强就业保障。着力完善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把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社会失业人员管理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对未能及时就业的毕业生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建立双创“孵化器”,对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行“一条龙”服务,全面提供双创资金、项目、技术、销售和开办等具体保障。

三、助推高等院校调结构,努力实现“学有所用”

注重强化改革理念和市场观念,加快推动高校建校方針、教学用结构和专业设置等转型升级。一是加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逐步建立高校教学质量外部考评机制和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加强市场供需调研,合理调节专业和课程,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加强专业设置调控。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加大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准的调控措施,对上一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的高校及专业,予以调减招生计划。三是加强全程就业指导。牢固树立“全程就业”理念,从入学就开始着手准备针对性就业,实行跟踪培训和具体指导,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期全程,努力实现“入学即择业、毕业即就业”。

四、引导大学生转观念,牢固树立“双创精神”

加强大学生就业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新的就业方针、新的就业政策措施,促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之中。一是引导大学生摒弃“精英情结”。树立正确就业观,放低姿态、放宽眼界,找准自我定位;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创业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求职道路,掌握就业主动权。二是引导大学生提升素质。充分认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个人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的综合要求,认清“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体制和规律, 以过硬的本领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三是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设立并用好“大学生自主双创基金”,设置并定期评选“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大奖”,扶持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之路,选树各种类型的就业创业典型,并予以良好的宣传报道。

参考文献

[1]刘静.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时代教育,2014(13).

[2]宁茜.化解大学生就業难的路径选择[J].教育现代化,2016(09).

[3]袁姣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4]张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0.

[5]张涛.创业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
论高校教育的信息不对称
精神障碍患者就业歧视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探究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现状和解决途径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