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从大海上来

2017-05-30 08:49沈燕红
地方文化研究 2017年1期

沈燕红

[摘要]海洋渔歌不仅记载着特定地域的原始先民耕海牧渔的劳动生活,也是现代渔人生命情感和历史记忆的质朴汇聚。笔者为期七天的田野调查,采录老船工渔人的口述记忆,对舟山渔民号子的历史渊源、地理生态、功能类别、艺术特征进行考察和梳理,以感性直觀的第一手资料和鲜活的艺术样态还原千百年来海岛渔人的劳动场景和生存状态,揭示渔歌号子所承载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风貌与族群历史价值。

[关键词]国家级非遗项目;舟山渔民号子;田野考察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7)01-0089-11

引 言

“歌谣是肇端于人类早期的一种集体性的口述文化,作为人类生命的表达和族群记忆的浓缩,从远古传袭至今。”①海洋渔歌也是如此,不仅记载着特定地域的原始先民耕海牧渔的劳动生活,也是现代渔人生命情感和历史记忆的质朴汇聚。渔歌由渔歌号子、渔歌小调和渔谣、渔谚组成。渔民号子即为渔歌号子,是渔民和船工捕鱼劳作、航海运输时“吼唱”出来的海洋歌谣。

浙江沿海的渔民号子按地区可分为:舟山渔民号子、象山渔民号子、沙柳渔民号子、椒江渔民号子、温岭渔民号子、清江渔民号子、瓯海渔民号子等。②其中,“舟山渔民号子”最具代表性,2008年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舟山渔民号子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地——岱山,是笔者的故乡。作为出生在船工之家的海岛人,从小耳濡目染祖父、父亲、伯父和堂兄们南下北上出海航运的辛苦,聆听着古老渔镇街头巷尾耳熟能详的渔歌渔号渐渐长大。至今,对来自大海的歌声,来自家乡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热切的兴趣。

笔者利用假期重返家乡,经舟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徐福研究专家陶和平先生牵线,在岱山县文广局非遗保护中心邱宏方主任的陪同下,开展为期七天的田野调查,采录老船工渔人的口述记忆,查阅地方志和地方史话,重点对舟山渔民号子的历史渊源、地理生态、功能类别、艺术特征等进行考察和梳理,以感性直观的第一手资料和鲜活的艺术样态还原千百年来海岛渔人的劳动场景和生存状态,揭示渔歌号子所承载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风貌与族群历史价值。

一、原始遗存:号子生发的历史探源

“舟山渔民号子具体起源于何时?”岱山非遗保护中心邱宏方主任说,“因无志书记载,已很难确切考证。但是从逻辑上看,自岛上有先民开荒辟野、弄舟捕鱼始,就应该有与劳动相伴的原始歌谣号子的产生。”我们可以从海岛村落的遗址发现、渔业生产的历史发展、“渔歌”名词的首次出现,对舟山渔民号子的生发历史进行一番追本溯源的考察。

(一)海岛村落的遗址发现

邱宏方详细地介绍了舟山发现的古遗迹的一些情况,认为这些原始遗存就是舟山渔歌号子生发的文化源头。笔者从舟山博物馆、马岙博物馆和相关文献中,找到了关于舟山古遗迹的一些文字记载,并实地参观了几处原始时代的遗址。据考古发现的大量遗址和出土文物,舟山的史前文化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的组成部分。二十世纪70年代中后期,考古工作者在舟山发现了三大古遗址:

一处是舟山本岛定海区白泉镇新街十字路口水稻田下的“白泉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出土文物主要有石器和陶器。有长条形的有段石锛和石斧、扁平圆形的石纺轮;另有泥质鸟形陶盏及各种不同几何造型和动物头鼻造型的斧、豆、罐、鼎、器把、支座等。专家考证,这些文物明显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又具有鲜明的海岛地域特色,距今约5500年以上。这是迄今发现的舟山地区最早的人类栖息地。《舟山渔业史话》载:“据文化人类学家林恵祥《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考古学报》1958年03期)一文认为,有段石锛是古人加工制造独木舟的专用工具。”{1}说明当时舟山先民跟河姆渡居民一样,能制作独木舟,从事渔猎生活。

另一处是定海区马岙乡发现的“唐家墩遗址”,共99个土墩,面积达14万平方米。除了石器、陶器外,首次出土大量的贝壳遗骸,引发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兴趣。专家判断,这些土墩群很可能是一个原始的海岛村落,距今约5000余年,属于河姆渡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时期。马岙因此被誉为“海岛上的河姆渡”、“东海第一村”。

再一处是岱山县大衢岛太平乡培荫村发掘出来的“孙家山遗址”,从出土的大量石器(包括有段石锛)、陶器和骨器及它们的特征看,多数属于河姆渡第一层类型,距今约5000年。专家认为,从舟山等地出土的石纺轮、陶纺轮、骨针以及网坠看,东海岛屿上此时不仅有了船,而且有了帆和网。

至今,舟山区域共发现了50余处文化遗迹或遗存。中国太平洋史学专家王和平先生在《岱山最早的居民》一文分析认为:“至迟在距今六千年左右,河姆渡的第一批原始居民渡海来到了舟山本岛的白泉十字路定居。后来在附近距海六里许的马岙乡唐家墩,岱山的大衢岛孙家山、东沙的北畚斗设立了新的居民点。再往后,到了距今四千年左右在岱山的泥峙、岱东的大舜庙等有了更多的居民点。”{2}另据舟山档案史志网有这样一段介绍:

自2001年起,有关部门相继在舟山海域经四年时间的打捞和征集,发现在海底沉睡了几万年的各类晚更新世哺乳动物骨骼化石300余件,并发现4万年前原始人类使用的木制棍棒工具。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鉴定确认,分别是2.5万年前的大型动物古棱齿象牙齿、德氏水牛下颌骨、犀牛下颌骨、水鹿部分头骨和角等4种骨骼。原始人类使用的木制棍棒工具,成为舟山在距今4万多年前有古人类活动的可靠的物证。证明4~5万年前,各类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在此共同繁衍生息。{3}

可见,舟山先民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在海岛居住劳作、繁衍生息。《易·系辞》云:“结绳而网罟,以佃以渔”。{1}明万历年间王在晋《越镌》曰:“频海之夷,以海为田,以渔为耕,今所获者,网罟于海,而飘泊于风者也。”{2}海岛先民的存在,以及他们撒网大海、搏击风浪的讨海生活,是渔歌号子产生、发展、传播的源头条件。

(二)海洋渔业的历史变迁

春秋时期,舟山群岛属越国领地,被列为“东海外越”,舟山先民,即为“海上外越人”。岱山,作为舟山群岛文化发祥地之一,春秋时属越国甬东地。《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载:“越败吴。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3}甬东,即今舟山定海。从秦汉至宋元,岱山为鄮县、句章、翁山、鄞县属地,明清时期曾两度徙民入内地而废弃。清末为岱山镇,属定海直隶厅。1949年置滃洲县,1950年5月岱山解放,属定海县,1953年建岱山县至今。

以岱山渔歌号子为代表的舟山渔民号子,虽无从查考它起源的确切年代,但作为生产劳动的产物,跟海洋渔业的发展大致同步。出土文物表明,新石器时期舟山原始渔业已经产生。西晋时,文学家陆云《答车茂安书》中已有“东临巨海,往往无涯,记船长驱,一举千里。……采蚌捕鱼,鳣鲔赤尾,锯齿比目,不可纪名。鲙鰡鳆,炙鳖鯸,烝石首,臛鮆,真东海之俊味,肴膳之至妙也。及其蚌蛤之属,目所希见,耳所不闻,品类数百,难可尽言也”{4}的描述。据《岱山县志》载,公元3世纪(南北朝),“沿岸捕捞及近海生产中,2-3人小木船作业,长期沿袭”。{5}唐代,海岛居民以渔为业,以海为利,近海捕捞发展。宋时,岱山附近洋山海域形成大黄鱼渔场,渔民闻汛捕鱼,汛毕即散。苏轼《送冯判官至昌国》一诗为证:“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春雷一震海帖伏,龙变海鱼安海族。”{6}兰山、秀山为岱山的两个小岛。元时,岱山渔盐已渐发达。元末吴兴人沈梦麟寄给当年弃官隐居岱山岛的慈溪令陈文昭诗云:“公田七月收红稻,山县千家食大鱼。见说海东时序好,欲携妻子就耕鉏。”{7}可见当年岱山渔业的盛况和海岛的富足。

明洪武十九年(1386),朝廷以倭寇侵扰为由,实行“清野之策而墟其地”,迁居民于大陆;直到明嘉靖四十年(1561)朝廷开禁,“沿海居民复来岱山捕鱼、开荒定居”。{8}清顺治十四年(1657)又一次海禁,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弛禁。两百余年海禁期间,“片板不得入海”,海岛一度荒芜,渔业生产中断。

据《岱山县志》载,展复后“清康熙年间,岱衢渔场形成,每年四五月黄鱼汛,江、浙、闽诸省数千渔船集于东沙角、岛斗岙一带捕捞大黄鱼”。{9}岱山东沙镇和衢山岛斗镇是岱衢洋的两大重要渔镇,每逢渔汛,大小船至数千,人至数十万,停泊晒鲞,殆无虚地。岛斗的“衢港渔灯”和东沙的“横街鱼市”,呈现两大渔镇的繁华,构成岱山“蓬莱十景”中最生动形象、最具生命力的诗篇。其时洋面上,船队排列,长达十余里,白天樯桅如林,船旗猎猎,晚上渔灯高挑,星火闪烁;渔民们运鱼过鲜,渔号声声,渔歌飘荡,昼夜不歇。码头上,渔妇补网、烤网、劈鱼、晒鲞,日夜忙碌。横街上,鱼行鱼栈,店铺林立,鱼山人海,集市贸易,热闹非凡。正如清代诗人刘梦兰所描绘的景象:“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中洲”(《衢港渔灯》)和“丁沽港口海船回,小市横街趁晚开,狂脱蓑衣寻野店,挈鱼换酒醉翁来”(《横街鱼市》)。

民国六年(1917),在岱渔民8.27万人,渔船达1.26万艘。民国叶而良所写七律《衢港渔灯》:“连樯渔艇乱如麻,海客娱情百倍赊。罶影动摇浮浅渚,星光错杂舞横叉。更深焰冷榔敲月,炬列辉腾浪蹴花。出岫岱云零落甚,翻教衢岛擅繁华。”“渔艇乱如麻”和“错杂舞横叉”是说岱衢洋船之众、鱼之多,凸现捕鱼过鲜的忙碌景象。

(三) “渔歌”名词的首次出现

舟山“渔歌”一词,首次出现在晚清诗人陈文份《南浦归帆》一诗。诗歌描述了岱山渔歌唱晚的美丽画面:“一湾南浦认依稀,柔橹轻航缓缓归。远舵渐看随岸转,片帆无恙逐云飞。绿波春水桃花涨,红蓼秋风荻苇矶,唱晚渔歌惊倦鸟,烹鱼沽酒趁斜晖。”斜晖脉脉,南浦依稀,碧波如镜,鸥鸟翩飞,渔家郎轻摇小舢板,辽阔悠扬的渔歌号子在海天间飘荡。清末象山诗人王庆余的一首《瀛海渔歌》也有描绘:“渔翁击楫未停船,一曲新歌缓缓传。矣乃声闻瀛海上,登城贾客共陶然。”说明至少晚清时,渔歌号子已非常流行。

号子的历史跟劳动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随着海岛渔民捕鱼生活的固定,其衍生物——渔歌号子也随之产生。舟山渔民号子是舟山海岛先民在长期的捕鱼劳作中自发创造、代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它从简单的有节奏的喊叫声开始,经过无数次的重复,逐渐产生了音韵和音谱,最后形成了有固定名称的渔歌号子。据岱山非遗办认定,舟山渔民号子发生在远古时期,“约在唐、宋时期已經形成,清康熙年间至民国期间达到繁荣程度。直至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舟山渔民号子仍呈鼎盛之势。”{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木帆船机械化,传统手工作业消失,舟山渔民号子失去了生存空间,濒于消亡的边缘。改革开放后,渔民号子又呈现新的生机。2006年6月,岱山县获得了省文化厅授予的“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渔歌之乡”的命名。2008年,岱山申报的“舟山渔民号子”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二、口头叙事:船工渔民的集体记忆

随着生产方式和作业环境的改变,渔歌号子渐行渐远,但仍有一部分鲜活地存在于少数老年渔人的记忆中。此行田野考察,邱宏方主任为笔者安排了船工和渔民两组采访对象;陶和平先生又为笔者联系了被誉为“海岛骆宾王”的林通屿老先生。本节借助不同对象的口头叙事和集体记忆,以对舟山渔民号子的类型进行梳理和分析,并解读其潜在的劳动价值和文化意义。

采访第一站是岱山第二大岛衢山岛,岱衢洋的北岸,大黄鱼的故乡。那天天气晴好,风平浪静,笔者一早从岱山本岛的新城码头乘坐快艇前往,约40多分钟就到了衢山码头。然后来到了衢山镇文化站,站长刘全龙已召集了8位老船工在等候我们。

邱宏方主任用方言进行了简单的开场白:“大家统(都)晓得,阿拉(我们)舟山渔民号子,无论运输船也好、抲鱼(捕鱼)船也好,千百年来劳动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海洋渔歌号子,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所以从上到下统交关(非常)重视。因为目前木帆船时代已经过去,渔民号子所依托的一个基础,已经是呒没(没有)了,也就是说渔民号子已经是呒没在利用。呒没用了,逐渐就要淘汰,随着就要消亡。格么(那么),嘎(如此)好听的渔民号子、船工号子,阿拉渔民、船工在海洋作业中所创造的、发展的文化遗产,如果在目前时势下被断脱(中断)的话,觉得交关可惜。所以要在传承保护方面多做碍(做一些)事情。即末子(今天)呕(叫)大家来,目的是想请大家再辛苦一下,把你们肚皮里头、脑子里头的渔歌号子翻碍(回忆、讲述)出来……”

刘全龙站长代表东道主也讲了几句话,然后8位船工老伯作了自我介绍和相互介绍,他们分别是70岁的阮伦章、70岁的任子宝、66岁的夏良汉、67岁的夏良南、64岁的徐阿善、69岁的何芳如,都是衢山本地岛斗岙人。阮伦章老伯是他们推荐的主要讲述人,三代船工,18岁初中毕业就到运输社撑船。因为有文化,年纪轻,音质又好,船里培养他专门做拔蓬号子的领唱人。他给我们详细描述了运输船拔篷、摇橹、起锚、吊舢板、打水篙等生产环节唱号子的情景,他说:“每次开航,木帆船百把吨重,介大一张蓬,号子不对齐,蓬拉勿起,船就开勿掉;跟着老船工学摇橹,一橹来,一橹去,号子一定要学会,否则就可能掉到海里去;吊舢板,号子相当要紧,要是一头快,一头慢,节奏没跟上,舢板就要翻向。……”其他7位老伯也不断回忆、讲述和演示,补充和丰富当初唱船工号子的劳动场景。最后8位船工老伯一起给我们展演了《拔篷号子(船用一六大号)》和《摇橹号子》,质朴浑厚、洪亮粗犷的号子声令人感到非常震撼。这两首船工号子2012年、2013年参加在岱山举行的第一届、第二届舟山渔民号子演示大赛,分别获得最佳演示奖和最佳风采奖,2012年到萧山举行的浙江大舞台“我搭台,你演出”栏目展演又获了大奖。

采访第二站,是岱山本岛高亭渔业一村。村长何岳定热情接待了我们,并推荐了三代都抲鱼的三位老渔民给我们口述。他们是77岁的陈志利、80岁的赵秋信、75岁的刘玲九,分别在16岁、16岁、14岁的时候下海抲鱼,抲了一辈子的鱼。何村长介绍说:“他们村里的老渔民都年事已高,目前还会唱渔歌号子的人只剩下五、六个。前几年确定的第一批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渔民号子传承人方正法老人,也是他们村的,但身体状况不好,已讲不清楚一些内容,没叫他过来。因此叫了身体健康,也比较热心的三位老前辈”。

三位渔民老伯一开始就诉说,渔民下海抲鱼最辛苦,人就像树叶在海里漂,随时有生命危險,能活到现在真是菩萨保佑。据他们介绍,岱山渔民主要从事溜网作业,打桩张网,南水拔网,北水出网,一日一夜拔两网。溜网作业是一种网具随潮流漂动,以网衣挂刺或缠络鱼蟹的单船作业方式。按渔船规格有小溜、中溜、大溜之分,船员4-5人或8-10人;按捕捉鱼类,以鳓鱼溜网、梭子蟹溜网、黄鱼流网、鲳鱼流网、舌鰨流网最有名气。《浙江省水产志》记载,吴越地区溜网作业有近千年历史,舟山群岛的岱山是溜网作业的重点地区。刘玲九老人说:“当时我们船上9个人,网有320顶接起来,每一顶7人长(双臂张开为一人长)。大冬天,寒风刺骨,拔网时我们都打着赤脚、用起着血泡的僵硬双手和磨光了体毛的腋下一齐夹住网绳,在船老大指挥下,喊着渔歌号子,一起使劲用力,才能把网拔起来。否则网很沉、风在吹、船在动,网根本拖不动。过去渔汛期鱼很多,洋面上黄鱼咕咕的叫声能听到,鳓鱼翻动的雪白身影能看到,渔民就非常欣喜,这时候唱的号子就比较欢快,中间还夹杂各种即性的顺口溜。”他们还讲述了1959年4月11日亲身经历的吕泗洋特大风灾死里逃生的故事。最后,三位渔民老伯给演示了渔船拔网号子、起锚号子和几首渔歌小调。

采访第三站,是林通屿老先生。林老师1934年1月出生于岱山县东沙镇,是一位文化干部,看到大海就想歌的人。林老师讲述:“我家无人是渔民,但因出身渔镇,从小与大海、渔民、渔歌结下了不解之缘。1959年,我响应文艺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号召,深入海岛,深入渔船,和渔民兄弟交朋友,从此迷上了渔歌。50多年来,我走过舟山各县大大小小60多个岛屿,并跟随渔船出洋,搜集各种渔歌号子。你能见到的一些舟山渔歌号子,第一手资料基本上都是从我这里拿走的。舟山、上海、北京、四川等地的文艺工作者,到岱山找渔歌,都是来找我的。”林老师唱了好几首不同类型、不同曲调的渔歌号子,还边唱边给我解释。他说:“岱山的渔民号子实际上大部分是运输船号子,运输船比渔船大,路走得远,在与外地交往中,创作的号子比较多,现在也统一算做渔民号子。渔民号子是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民间艺术,一是减轻劳动强度,二是指挥协调,三是表达丰收的喜悦。”林老师举了个例子:“比如东沙山咀头,因为潮水浅,大船驶勿进来,只能抛在外头。船员放下挂在大船上的小船,跳上小船。长久出门后要回家了,所以一边摇橹一边欢快地唱起了摇橹号子,曲调就比较优美。因此,劳动对象和劳动强度不同,渔歌号子的曲调、节奏也不一样,起篷、拔锚一般用大号,摇橹、打水一般用小号。”林老师编创的《渔家乐》《四汛渔歌》《渔民丰收舞》等,在省文艺汇演屡获各项大奖。他本人先后被授予首届“岱山县海洋文化名人”、首届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浙江省“情怀榜年度人物”等,人称“海岛骆宾王”。

调查参访之余,笔者还参观了建在岱山东沙渔镇的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高亭新城的中国台风博物馆、岱东后沙洋的舟山渔民号子演示基地和鹿栏晴沙“休鱼谢洋”大型祭海坛,在岱山图书馆、档案馆以及非遗保护中心查阅相关文史资料,以全方位了解舟山渔民号子。

三、拔篷起锚:渔民号子的类型特征

(一)渔民号子的类型及特征

从老人们陆续的回忆和讲述中,经过记录、整理,现存舟山渔民号子大概还有二十余种。

1、按照作业时的用力部位可分为十一大类。

“舟山渔民号子,是世代以讨海为生的舟山渔民和船工在劳作中创作出来的、逐渐丰富并世代相传、朝夕为伴的海岛民间口头音乐”。{1}千百年来,木帆船是舟山诸岛捕鱼和海上运输的主要工具,舟船的航运要借助自然风力,而作业的每一道工序全靠人力完成,体力劳动异常繁重。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减轻作业压力、调适心理情绪,就有种类繁多的渔歌号子产生。据老渔民、老船工介绍,凡涉及船上和岸上劳动的内容,都曾有对应的渔歌号子。但是随着木帆船时代的结束和老渔人的频频过世,渔歌号子几成绝响。

2、按照作业时的用力强度可分为小号和大号两种。如《起锚》就是其中的典型:

这首起锚劳动时唱的号子,由小号和大号组成。舟山渔民号子因劳动强度、劳动节奏和音调旋律方面的差异,总体分为大号和小号两种。大号即重号,用于劳动强度大时;小号即轻号,用于劳动强度小时。大号多为四拍子,节奏徐缓沉重,以八拍为为“领”、“合”的一个律动周期,重音放在第七拍的合音上;小号为两拍子或四拍子,节奏较为轻快紧凑或轻松悠扬,以四拍为一个律动周期,重音放在第一或第三拍的位置上。大号曲调为五声音阶羽或宫调式;小号往往信口喊唱,或唱或停,更具即兴性,因此曲调结构无定式。这些都是劳动本身对歌唱形态和形式的直接影响。

(二)代表性渔民号子举例

目前留存下来数量较多且最有代表性的舟山渔歌号子主要有摇橹号子、风篷号子、渔网号子、起锚号子等。

1、 摇橹号子。在漫长的木帆船时代,除了借助大自然恩赐的季候风,船橹是推动船只前进的主要动力。渔谚说:无风真辛苦,走船要摇橹。风篷不张或逆水行舟的时候,橹就成了唯一的动力,同时调控船的行驶方向。摇橹有单人摇(轻摇)和双人摇(重摇)两种形式,摇橹号子也相应地分两类。

比如林通屿老先生举例示唱的东沙山咀头摇小舢板到岸上的《摇橹号子(单人摇)》:

唉罗伙来,合啦家里罗,摇橹摇橹伙来,摇橹唉伙,也罗伙,也合里罗来,合作 也罗,喔罗罗哟伙来,合啦家里罗,摇橹摇橹伙来,摇橹也伙!

这首摇橹号子4/4拍节奏,中速演唱,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和摇橹动作完美交融,仿佛一曲凯歌,非常轻松地传递出了船民丰收的欢乐和回家的愉悦之情。衢山老船工给我们演示的 《摇橹号子(双人摇)》唱道:

(领)嗨里格哟,(合)合家罗,(领)哟里格哟吼,(合)合家罗,(领)哟 里格哟吼,(合)合家罗,(领)哟里格哟吼,(合)合家罗。

双人橹也称对拜橹,两人站在橹的两侧,合摇一枝大橹,犹如作揖状。摇橹时,一推一拉,一唱一合,强音落在合拍上,号子的节奏与摇橹的动作整齐划一。当遇到顶风或逆水,或需避开漩涡、绕过礁石时,摇橹的速度随着加快,号子的节拍从2/4转为1/4拍。

2、 风篷号子。篷,也称为帆。古时候,海上行船主要靠风,而篷正是利用风力的工具。强劲的顺风鼓动着篷帆,舟船就能飞速向前。有的船有三顶篷,称为三帆船;有的四、五顶,大船七顶篷的都有。篷的受力面积大,动力也大。每次船起航的时候,需要众人齐心协力把重达千斤的篷帆一节一节升到桅杆上,称为“拔篷”。拔篷时的劳动号子往往凝重、高亢、坚定、有力,一般船老大为拔篷号子领唱人,其余船员应和,与升篷的节奏契合无间。

拔篷开始时用力不需很大,先以两字一顿的拔篷小号作为预热和前奏。船老大领唱一句,船员们应和一句,篷帆就往上升一级。如《拔篷号子(小号)》,2/4拍中速有力,重音放在合唱的第一拍上:

(领)吔束,(和)吔呀,(领)吔啰,(和)吼吼,哎呀,(领)合作,来呀, (和)吼啰。

当篷升到一半时,张开的篷受风力阻挡,拉篷就显得吃力。这时小号转入豪迈、粗犷的大号,根据用力所需强度,跟随领唱者的指挥,号子节奏慢速有力地在2/4、3/4、4/4拍之间转换。拔篷“一六号”是运输船代表性的专用号子,所谓“七篷绿眉毛,纤杆环淡槽,后生性格燥,要打‘一六号”。那天衢山采访尾声时,八名老船工在阮伦章的领唱下,给我们展演了最为有名、最有气势和最有力度的运输船《拔篷号子(一六号)》:

(领)一六也,(合)嗨咗嗨咗嗨咗,(领)也罗呀(合)三来,(领)一六也,

(合)嗨咗嗨咗,(领)也罗呀,(合)哎煞拉拉拉拉拉,(领)哎煞拉拉拉拉哟呵!

(合)合家里罗。(领)一六伙嗨,(合)也罗伙呀嗨咗,(领)也合家里个,(合)

哎罗,(领)哎山罗,(合)也里罗,(领)哎合家罗,(合)也罗呀伙。……(领)

哎煞拉拉拉拉拉,(合)嗨咗嗨咗,(领)煞拉拉拉拉拉,(合)嗨咗嗨咗,嗨咗——。

领唱者以宏亮的“一六也”起领,接下去是整齐有力的“嗨咗嗨咗”声,再接下去是非常辽阔的“哎煞拉拉拉拉拉”,循环往复,很奋进、很震撼,大海上扬帆破浪、勇往直前的船工渔民的形象立即呈现在眼前。

3、 渔网号子。网是一种渔具,渔民捕鱼离不开网。按作业方式,网有拖网、张网、刺网、围网、敷网、抄网、掩网等之分。渔民在下网、拔网(起网)和抬网时,均会唱号子借力和表达心情。所以有拔网(起网)号子、抬网号子等。

如以《采茶舞曲》风靡大江南北的著名音乐家周大风早期在舟山记录的《起网号子》:

(领)杀拉拉子(和)嗨唷,(领)杀拉拉子(和)嗨唷,(领)杀拉拉子杀拉拉子(和)嗨唷嗨唷,(领)嗨!天上有多少星星,(和)嗨唷!(领)地上有多少人丁,(和)嗨唷!(领)海上有多少珍珠宝贝,(和)嗨唷!……(领)数拉格数勿清呀!(和) 嗨唷!(领)嗨唷!(和)嗨唷!……(领)沙啦啦子——(和)嗨!{1}

这是远洋作业船起网时采用的号子,渔网大而湿重,唱时着力处在“嗨哟”;唱词则是即景生情,这首就用数也数不清的珍珠宝贝做比,流露鱼蟹满网的丰收喜悦。

渔民非常重视网具的维护,每逢渔船回洋拢岸,首先把网抬上来,进行理网和补网。抬网号子,是渔民在抬渔网时所唱。在溜网作业区,一顶网往往需要十几个人一起抬,而浸透了水的渔网又特别沉。渔民们为了防止磕绊,统一步调,会唱简单的抬网号子,循环往复。如《抬网号子》:“也罗伙,嗨作,也合家罗,也合家罗伙,也罗,合家里格喂索。”每一小节两拍,一步一个脚印,一齐用力把渔网从船上抬到岸上。

图片说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岱山境内的岱衢渔场大黄鱼汛旺发,江、浙、闽、沪三省一市渔民纷纷来岱捕捞。图为起网时场景。(林通屿摄,岱山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4、 起锚号子。锚是泊船设备的主要部件,铁制的停船器具。铁链挂在船上,铁锚抛在水底,可以使船只在大风大浪的洋面上牢牢停稳,避免漂移搁浅。而开船时,需要把扎根海底的铁锚拔起,其要使出的力量也可想而知。起锚时就要唱起锚号子,分为大号和小號两种。根据起锚开始、铁索拉紧、锚靠近水面时的不同压力,小号、大号、小号交替使用。

高亭一村的三位渔民老伯为我们演示了两首起锚号子。其一为《起锚号子(小号)》:

(领)嗨呀,(合)咗来!(领)哦,(合)吼来!(领)嗨,(合)呀拉!(领) 嗨呀,(合)索来!(领)哦,(合)吼来!

短促的一字或两字调为主的小号,结构精巧,一领一和,蕴含着简单的起承转合,跟拔锚的节奏完全契合。而当拉索绷直,水压加大时,拔锚用力随之增大,改唱大号了。其二为《起锚号子(大号)》:

(领)吔啰吼嗨,(合)吔啰嗨啦,(领)吔啰合家里格,(合)哎啰,(领) 哎山啰,(合)哎吔啰,(领)哎合吔来,(合)吔啰吼。

劲往一处使,力往一道用,4/4拍节奏的起锚大号,再现沉着有力、坚毅豪迈的渔人船民的形象。

四、族群认同:渔民号子的多元价值

舟山渔民号子是海岛渔民和船工从事海上劳动而自编自唱的歌谣,它源于生产劳动,又服务于劳动实践,在渔业劳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一,指挥劳动、统一步调的组织作用。海洋捕捞是一项集体劳动,拔篷、起锚、拖网、吊水、挑舱……都必须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才能使劳动顺利进行,并共同抵御风险,保障生产安全。比如《溜网蟹船拔网号子》中间有几句歌词:“眼睛自家看呀,脚手要当心呀,捏手处拣拣呀,触着要做病呀。……众位六兄弟呀,号子拉拉齐呀,同同拔带起呀,南风外掉头呀。”号子起着提醒劳动安全和指挥行动一致的作用。尤其领唱就像军队里的指挥,号子就是命令,体现了它的实用价值。其二,减轻强度、鼓舞情绪的调节作用。渔业劳动都为体力劳动,渔民船工长期漂泊在海上,极其辛苦,也极易疲倦。节奏规整、催人奋进的渔歌号子能有效调节人体呼吸,缓解身体疲惫,减轻劳动压力。如《拔船号子》中的歌词:“嗨唷!嗨唷!嗨唷!嗨唷!一枝梅大闹宁会府唷,嗨咯唷!炮打二郎韩世忠唷,嗨啦咯唷!三次激走啦咯金兀术唷,嗨唷!四杰村大闹嘉兴府唷,嗨啦咯唷!伍子胥要把交关过唷,嗨唷!六出哩咯祁山诸葛亮唷,嗨唷!七岁里哩咯打虎李存孝唷,嗨唷!八阵图巧摆诸葛亮,嗨唷!九伐中原姜伯约唷,嗨唷!十次啦咯革命孙中山唷,嗨啦唷!”以唱历史掌故和人物故事为号子内容,鼓舞劳动情绪,积蓄精神力量。其三,庆祝丰收、欢乐喜悦的表达作用。如一首渔网号子唱道:“一网三万六哎,抲到早稻熟。三潮船装满哎,餐餐有鲜吃。一网一满船哎,有吃又有着!”歌词充满着劳动丰收的愉悦之情。

舟山渔民号子自第一批原始居民到舟山海岛定居就已自发萌生,并长期传唱在手工作业为主的木帆船时代,赓续不断;从“嗨咗嗨咗”最简单的号子形式发展到船上不同劳作工序的劳动号子内容,承载着许多的原始记忆和历史文化密码。海洋劳动创造了渔民号子,而渔民号子本身又记载了海岛族群的生存历程和生命形态,见证着舟山传统海洋渔业、航运业的发展历史。舟山渔民号子随舟山海洋捕捞业而变迁,它萌发于远古时期,形成于秦汉,历经唐宋元的发展,走向清代至建国的繁荣,最后随着木帆船时代的结束而渐趋衰落。作为一种古老的海洋民间口头文化,它是舟山渔业史的很好佐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另外,渔歌号子即性随编的歌词,与当地的水文地理、历史时政、生产方式等息息相关,是渔民船工耳闻目睹或亲身实践的经验积淀,成为当今研究渔船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例如,渔民摇橹时唱的号子《舟山渔场蛮蛮长》:“南洋到北洋,舟山渔场蛮蛮长。三门湾口猫头洋,石浦对出大目洋,六横虾峙桃花港,洋鞍渔场在东向。普陀门口莲花洋,转过普陀是黄大洋,黄大洋东首是中街,黄大洋北边岱衢港。穿过岱衢港黄泽洋、马目靠着灰鳖洋,玉盘山下玉盘洋,枸杞壁下站两厢,嵊山渔场夹中央。花鸟以北大戢洋,再往北上佘山洋,穿出佘山上吕泗,已经不属舟山洋。”这是一幅鲜活的航海记忆图,是老渔民海上劳作生涯的总结,见证了舟山渔场曾经的辉煌。

舟山渔民号子是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征的民间口头艺术,与内陆地区的山歌、田歌有明显的区别;同浙江沿海其他地区相比,号子种类比较齐全,曲调刚柔相济,独具海岛原生态的地域特色和艺术审美价值。(1)大渔船和运输船经常劳作于大洋上,搏击于风浪间,劳动强度大,吆喝出来的号子高亢激昂、雄浑有力、节奏强烈;近海溜网区的小渔舟,风浪颠簸较小,劳动强度相对较轻,所唱号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悠扬动听,并经常穿插渔歌小调。(2)大多数的渔歌号子有调无词,用方言演唱,多用衬词,比如“也罗伙呀”、“合家罗吔”、“嗨里格哟”、“嗨咗嗨咗”、“嗨唷嗨唷”、“杀啦啦啦”,这些语气词是典型的舟山海岛方言,并与呼吸节奏一致。(3)当劳动环境比较轻松,或为减轻疲乏,或遇丰收景象时,渔民常触景生情,自由编词,如《摇橹号》中的 “摇进(里格)关,吃夜(里格)饭,摇勿(里格)进哎,格饿点(里格)心!”;当天气骤变,突遇逆风时,渔民也会即兴编唱渔歌,给自己鼓劲,如《起篷歌》:“行船哪怕对头风啰,对头风啰!晒鲞哪管太阳红啰,太阳红啰!要摸珍珠海底钻啰,海底钻啰!要抓大鱼急撑篷啰,嗨嗨嗨嗨嗨! ”显示了渔民朴素的艺术创造力和乐观豪迈的气概。另外,号子曲调多为五声音阶羽或宫调式,有明显的民间音乐艺术特性;演唱采用一唱众和、集体齐唱、或二声部唱等形式,既与劳动节奏相合,又极富有艺术感染力。

舟山渔民号子是舟山渔民船工以海洋为依托,在捕鱼劳作和航海运输中形成的独具族群特色的海洋民俗文化。它既是劳动者自我力量和集体力量的体现,又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族群意识息息相关,是海岛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形态以及族群心理的反映。舟山渔民号子不仅与舟山地区的海洋渔业生产习俗和岛民生活习俗相依相存,也承载着海洋民间艺术、海洋节庆习俗和海洋民间信仰等诸多内容。特别是即兴编唱的小号歌词中,既有对地域风貌、生产环境、劳动工具、作业方式、渔民生活的形象描述,又不时穿插民俗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童话寓言、谚语、俗语、俚语等宣泄劳动情绪的内容,是生产经验、民俗文化、族群意识的浑然融合。如《撒网歌》:“网儿长来网儿巧,网儿抖抖拦海腰,虾公鱼婆快快来,网里坐坐睏晏觉,双脚抖抖胡须翘,眼睛瞪瞪头摇摇,龙王叫侬来下凡,凡间的味道刮刮叫,嘎嘎嘎嘎、吱吱吱吱,.嘟嘟嘟嘟,呼呼呼呼,啥个道理介热闹?网里格碰着个张果老,八仙今朝子要過海,要侬格虾公鱼婆作向导,一走走到阎王殿,吓得张果老拔脚跑。解解磨磨落油锅,只怪侬命苦,得罪拉格龙王数难逃。”这首撒网号子,虾兵蟹将的童话故事、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阎罗王的佛教传闻以及舟山海岛的海龙王信仰习俗都有涉及,包蕴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舟山渔民号子是海岛渔民世代相传的经验累积和智慧结晶,具有极高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族群认同价值。

五、結 语

千百年来,舟山渔民船工以大海为家,以捕鱼运输为生,耕海牧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舟山渔民号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以岱山县为轴心的舟山群岛约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辐射至浙江宁波、象山、奉化、慈溪、镇海、台州、温州等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江苏、上海、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是舟山乃至我国海洋传统渔业和航运业的活化石。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舟山渔民号子已失去了它功能性的作用,但它那原始的发自生命质感的声音、大海般恢弘的气质、奔放着的渔人船工豪迈豁达的性情以及浓郁的海岛生活气息,都是令人难忘和值得传承的。研究渔歌号子这一民间艺术和海洋文化珍品,就要了解它所处的海洋地理生态和文化历史渊源,并深入田野,通过访谈与观察,把握其与劳动密切相关的分类特征和喊唱特点,充分挖掘号子的劳动实用价值、历史见证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族群文化价值,才能在目前濒于失传的现实环境下,进一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吴启琳)

Abstract: The marine fishing song not only records the original ancestors of the specific area of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fishing labor life, but also modern fishermen's life and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simple convergence. The seven-day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old oral fishing fisherman's oral memory, the history of Zhoushan fishermen's origin, geography and ecology, functional categorie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pection and combing to sensible intuitive first-hand information and fresh art The model restores the labor scene and the living state of the island fisherma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revealing the folklore style and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ethnic group.

Key words: National level non-heritage project;Zhoushan fishermen song;Field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