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与民族传统体育协同发展理论研究

2017-05-30 10:48郑竹菲
体育风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定向运动民族传统体育

郑竹菲

摘要:定向运动与民族传统体育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为了引导实践进步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定向运动与民族传统体育协同发展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协同发展具有系统开放性、自适应性、动态演化性;在两者协同的意义上,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定向运动的过程,增加定向运动的趣味性;民族传统体育促使主题类定向运动发挥更加充分;定向运动拓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渠道和生存空间;定向运动加速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休闲转化等方面。并根据协同发展的目的,提出双赢性、互补性、资源共享性协同发展原则,为进一步推进两者全面协同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定向运动;民族传统体育;协同发展理论

近几年定向运动大小型赛事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众所周知的全国旅游城市“寻找美丽中华”定向系列赛、城市坐标定向赛、南粤古驿道定向赛等等,特别是2016年上海坐标·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参赛人员高达2万余人。同时有相关组织者为增加活动或赛事中趣味性以及充分发挥主题效果,在定向运动中加入游戏,备受大众好评,而这些“游戏”很多就是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而来,这就是定向运动与民族传统体育(后问简称“两者”)协同发展的雏形,加上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等重要国家规划文件,2107年10月,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健康中国战略”、“文化自信”可以说如今两者的协同发展是迎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潮流。

一、研究目的

通过查阅资料,没有两者协同发展相关研究,而两者的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所以此研究一方面是丰富定向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内容,扩充民族传统体育协同发展相关研究内容,填补定向运动协同发展的空白;另一方理论研究引导实践进步,通过对两者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引导两者协同发展的实践进步,同时为其他项目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根据本研究目的与内容,所用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使用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文章,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中逻辑分析法贯穿始终,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整理,依据主题确定论文框架和行文思路等,使本研究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定向运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复杂的独立的大系统,涉及因素多且关系复杂,本研究中运用系统分析法对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从总体研究其的协同发展的理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两者协同发展机制的内涵

协同学(协同论)是德国功勋科学家哈肯在1971提出的。一般意义上的“协同”多指社会主体中的多个个体、系统、群体为实现预期目标的协调配合,推动事物共同向前发展,协同的结果使协同者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相互配合或合作是其最基本的内涵。系统内不同要素间通过融合、相互作用,产生推动系统运行与演化的动力,孟琦认为:协同机制指的就是系统主要依靠内在驱动力,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方式对整个系统进行选择、控制、协调和引导[1]。所以本研究中两者的协同发展是相互选择、控制、协调和引导的动态平衡发展。

(二)两者协同发展系统特点

两者协同系统除了具有体育项目所涵盖的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促进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共性外,还具有独特的系统开放性、自适应性、动态演化性。

1.系统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并且与作为环境的其他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这种交换中,系统经历着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向有序的不断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定向运动的开放性、民族传统体育的开放性是高度相似的,在定向运动方面,按运动工具分组有:徒步定向、滑雪定向、自行车定向、划船定向、轮椅定向等等;按距离分组有:百米、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积分等等;按技术水平分组有: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精英组;按参加人数分组有个人赛,团队赛、接力赛;按竞赛时间分组有:日间、夜间、日夜交替等等。在民族傳统体育项目上,基于田麦久先生提出的项群理论引用到民族传统体育中可分为:嬉戏娱乐类、竞技类、配合节庆习俗活动类、养生类,其中嬉戏娱乐类又可分为:智能(棋艺)、踢打(踢毽子)、投掷(打陀螺)等等;竞技类又可分为:体能(藏族登山)、竞速(板鞋)、命中(射箭)、制胜(摔跤)、角力(押加);配合节庆习俗类又可以分为:宗教祭祀(上刀山、下火海)、新春伊始(赛牦牛)、婚恋郊游(秋千)、农事生产(吹枪)、娱乐狂欢(泼水节);养生类又可分为:导引术(五禽戏、易筋经等)、太极类(太极拳、太极扇等)、健舞类(木兰剑、煌拳舞等)、其它类(八卦掌内功、形意拳内功等)。按表现形式、特点分类有:球类(蹴鞠、马球等)、射击(射弩)、骑术(赛马、刁羊等)、水上项目(划龙舟、赛皮筏等)等。限于本研究的篇幅,在此不一一例举,总之定向运动与民族传统体育两者的内容、形式是灵活多变的,从而体现了其开放性,这是两者各自发展的核心特性,也正是此核心特性是两者协同的发展的前提条件。

2.系统的自适应性

自适应性是指机制对系统的运动和发展有着自适应的能力,可以使系统各要素以系统整体的行为方式按照系统机制规定的范式运行[2]。定向运动的自适应性个体主要是路线、场地、器材等方面。在路线上,不同的参与人群,线路难度、运动强度不一;在开展场地方面,小到不到一百平方的教室,大到上万亩的山地户外、水上都可以开展;在器材方面,专业的竞赛器材主要是计时打卡器材和定向地图(在北欧发达国家运动员配备GPS直播器),但是定向运动的开放性也引导着“绝处逢生”的开展方式,如果不是专业定向运动竞赛,专业定向运动地图可以用学校区规划地图、城区规划地图、谷歌地图等代替,专业计时器可以用定向打孔器或者图案印泥之类代替,如:2013年“红牛夜间城市定向赛”珠海站、湛江站的地向地图是城市旅游地图,采取统一出发形式,先回到终点且完成线路任务者排名前列;2006—2016年云南省红牛24小时高原挑战赛(原名“能量红牛动力昆明”被评为“2016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所用地图便是军事地图,只有等高线。民族传统体育起源是源远流长的,是特殊的人文、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产物,其能够发展传承至今就是个自适应的过程,其自适应性个体主要是场地、器材、规则。场地方面,如傈僳族的射弩、蒙古族的布鲁等原是狩猎维持生计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进,过渡到用种植来养家糊口,狩猎不再是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但是狩猎技能并不因此而消失,而是为耕作休憩之时带来娱乐,所以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器材方面,比如吹抢、射弩等,为了打得更稳、准就要着解决诸如改进器械问题,在两者协同系统自适应过程中,需要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多样性,我们可以选择相同功能的替换项目、选择做工相对成熟的器材等等。规则方面,较有代表的有:押加、抢花炮、武术、高脚等项目,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这些项目的参与规则也是不断的自适应过程,同理,在本研究中,两者的协调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规程也是自适应发展的过程。总的来说,两者协同的自适应都致力于科学化、安全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3.动态演化性

《周易》中指出:“变动不居”。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唯有变化是亘古不变。事物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着的。系统的发展过程即是动态的演化过程。系统因自身的开放特性会主动与外界进行信息、技术、人力、物力等管理经验交流,必然会打破原有状态的系统,变化着的系统间的联系反而会更加紧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动力,试图重构系统的新状态。

本研究中两者协同的动态演化性主要体现在:随着两者的人力、物资、技术等要素的相互渗透与转移,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动态演进。如定向运动中并不需要人们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技能,但随着两者协同发展要素的渗入,定向运动从业者不得不去了解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提高自身的水平去适应大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从业者的总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也会促成两者协同发展。

(三)两者协同发展的意义

1.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定向运动的过程,增加定向运动的趣味性

胡小明、倪依克指出“娱乐是休闲活动的特征,是人的一种需求,满足这种需求是为了达到快乐的结果。参加一个痛苦、郁闷、忧伤的活动,不能称之为休闲。研究娱乐,就是探索如何获得快乐的过程。人们追求快乐、把握娱乐的过程及其所创造的成果,也是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3]。”所以在追求休闲娱乐体育的背景下,保存体育健身功能的基础,胜负逐渐弱化,娱乐性逐渐增强,才能满足大众娱乐放松的精神需求。而“定向运动是指运动员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自我选择行进路线并按组织者规定的方式到访地图上所标示的地面检查点,以通过全程检查点用时较短者或在规定时间找到检查点分数较多者为胜的一种体育运动[4]。”虽然定向运动的内在魅力在于参与者在时间高度紧迫状态下,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指引,快速正确到访检查点的那一刻实现的自我认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定向运动给参与者施加了不同程度的紧迫性压力,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良好的导师指引或者线路设计者没有很好地把握线路设计难度,可能会使定向运动初学者信心受挫。而民族传统体育的最突出的功能在于休闲娱乐性,所以定向运动可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丰富定向运动过程,增加定向运动的趣味性,做到保存体育健身功能的基础,弱化时间紧迫性,增强娱乐性。

2.民族传统体育促使主题类定向运动发挥更加充分

定向运动从原来的军事训练发展到学校的课余活动或课程,再发展到现在的面向大众市场化,惠及人群越来庞大,尽可能地吸引大众来消费定向运动,就不能以传统的竞技性较强的模式发展,而是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娱乐需求。这就促使定向运动市场自我调节、促使定向运动服务业的改进。组织者根据参与者的参与目的来设计厂品,如定向主题为“亲子定向”、“情侣定向”、“公司团队定向”等,都需要根据参与对象不同,参与目的不同来“对症下药”。

3.定向运动拓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渠道和生存空间

1979年定向运动传入我国香港,而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列为军事训练的科目之一,定向运动不断地开阔发展,特别是在军区、学校的发展,不少军区把定向运动作为提高国防能力的必修技能,学校更是把定向运动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色课程来开展,如:中山纪念中学、肇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天津财经大学等。随着人们对休闲运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定向运动的群众基础也越来越雄厚,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如:广东、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在广东广州乐嘉体育公司每月开展一次大众定向运动比赛,每场近500人次;在广东深圳乐嘉体育公司、华瑞健公司每月各举办一次定向赛,每场近400人次(香港、澳门的定向爱好者常参加);北京更是每周末举办一次定向赛,每场近500人次;现在多地旅游区或公园开展定向运动旅行,如:广东肇庆七星岩旅游区、北京圆明园公园等。胡小明教授指出:“发展民族体育,必须进行理论创新,改变观念,从学理上拓展民族传统体育宝贵的生存空间,充分认识休闲时代给民族体育发展带来的机遇[5]。”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绝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而是做到“走出去”,所以可以借助定向运动的群众基础,拓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渠道与生存空间,面向大众,真正做到民族体育共享。

4.定向运动加速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休闲转化

民族传统体育面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大众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原始的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显然不完全符合时代发展主题,但是“中国的悠闲观提倡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同步的精神,符合阴阳调和、圆缺盈亏的生物节律,是很值得珍视的宝贵资源。胡小明教授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根源与大自然有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更符合人性的需求,深深影响着在自然经济土壤中诞生的传统体育活动面临休闲时代,更应该允许区域性的传统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倡导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来促进人类各群体的健康[5]。”所以民族传统体育不能丢弃,而是需要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重新审视其运动形式内容及其文化内涵,根据社会现代休闲的主旋律,做到“转型”发展。定向运动在我国虽然起源于军事训练,但是21世纪的今天,休闲体育背景下,大众对定向运动的需求,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借助定向运动,置身于现代休闲中去,让大众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选择,使原始的民族传统体育逐步向现代休闲转化,适应社会时代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两者协同发展是指两者相互选择、控制、协调和引导的动态平衡发展。在协同的特点上,两者协同系统除了具有体育项目所涵盖的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促进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共性外,还具有独特的系统开放性、自适应性、动态演化性。在两者协同的意义上,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定向运动的过程,增加定向运动的趣味性;民族传统体育促使主题类定向运动发挥更加充分;定向运动拓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渠道和生存空间;定向运动加速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休闲转化等方面。

(二)建议

現阶段,两者虽有了协同发展的雏形,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所以两者在协同发展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来调试、完善,逐步形成全面、完整的体系。在此笔者根据协同发展理论以及两者协同发展的目的,提出原则性相关建议:

双赢性原则,所谓双赢,即是对两者而言都是有利的,这也是两者协同发展的根源。在两者在协同发展中,运行各要素时要全盘“计算”受益。同时,这种收益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最大利益,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却是最优的。

互补性原则,互补即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1+1>2的发展态势。就如上文所分析的各自独特的优势,通过两者协同发展,解决各自的不足所产生的发展阻力,改善独立竞争的不利地位,从而增强综合发展实力。

资源共享性原则,资源共享即是各自的资源在两者协同系统中分享。随着两者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从初期的项目协同逐渐增加管理组织协同、信息科技协同、环境协同、文化协同等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相互促进,从而创造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2]苏文燕.协同学视阈下体育赛事与大众媒体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

[3]胡小明,倪依克.运动休闲之要素——兼论竞技娱乐化[J].体育科学,2010,01:10-15.

[4]张新安,刘宗伟.定向运动:一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时尚运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86-89.

[5]胡小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体现文化多样性[J].体育与科学,2006,02:1-3.

[6]曹利钦.云南省独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群分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7]张晓明.滑冰与轮滑项 目协同发展的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定向运动民族传统体育
新兴智慧型体育项目——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方法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浅析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价值和对策
定向运动引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
定向运动引入初中体育健康课堂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