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信息化特色项目的设计与行动

2017-05-30 10:48林琳沈书生
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基础教育

林琳 沈书生

摘要:在“十三五”的规划之年,对“十二五”的经验总结非常必要。为推进基础教育中信息化项目,研究团队采用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了16个来自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化特色项目案例,再通过构建的案例剖析框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一方面,就设计而言,项目指向了对“人”的关注,并以探索技术与学科的融合为主;前期建立核心团队、专用空间和共享知识库等;过程中多选择中年级为试点班级;最终取得隐性和显性两类效果。另一方面,就行动而言:项目是基于学校的需求出发,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经历了计划与规划、试点与改进、开展与完善、展示与优化、总结与分析等步骤;通过建立相关机制来规避风险;最终形成成果并扩大项目的规模。项目中存在以下不足:数据中心建设不够、已有平台存在缺陷、信息化教学未常态化、独立于课程标准体系之外的项目加重教师负担等。面对该问题,在未来智慧校园的环境下,推进信息化特色项目的发展要关注支持泛在学习的空间建设,逐步变革该空间下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以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项目;智慧校园

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特别提出了“示范推广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管理的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应用”的核心目标,国家希望通过形成典型案例集来促进信息化建设。胡铁生等人认为教育信息化须在探索中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新世纪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那么,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进展情况到底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南京市的部分学校进行了深度访谈,本文将结合访谈结果,发现存在于其中的某些共同经验,探讨如何促进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更加深入。

南京市的各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多范式的探索与实践,逐步积累了一些成功的范例。本人所在的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参与南京市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了对其教育信息化进程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并为正在进行信息化特色探索的学校提供案例借鉴,团队围绕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方面,组织策划了信息化教育在行动的访谈方案,从信息化的行动理念、项目建设、教学应用、学生成长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访谈与资料的采集。“教育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推动力”,而信息化项目是指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支撑学校的各个方面工作(包括教学、管理等)而组织实施的项目。在此过程中,学校形成的能够体现其自身特点、并形成了一定的成熟范型的项目,我们将其称为信息化特色项目。

南京市从2012年起,开启了新一轮的信息化特色项目创建活动,参与的学校也从最初的30多所试点学校发展到了目前的100多所学校,许多学校都形成了一些亮点,本团队一直参与该项目的相关建设与指导工作,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的实践交流中各参与者的整体印象分析,本研究最终选择了16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内容,力图分析在设计信息化项目时需要关注的要点,并探讨促进其深度应用的行动策略。

一、案例收集:源自南京的信息化特色项目

案例类目分析表的确定,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对于信息化项目的构成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并确定类目分析表的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进而借助于结构化的采访方式收集、整理案例,这种方式便于在收集项目案例时,完整地把握项目的不同方面。而三级类目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提取、合并、归纳案例中的关键词,既满足了对项目的系统把握,也保证了项目内容的开放性。

(一)项目案例的收集与整理过程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将项目管理的过程归纳为三大阶段:第一,启动与规划,包括指南、标准、模板等;第二,执行与监控,包括问题与缺陷管理程序、工作顺序程序等;第三,收尾,包括经验教训、项目评价等。以此过程作为信息化项目的构成要素的原型,并做以下调整:增加“基本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收尾阶段中的实施效果也属于实施的一部分,可将“执行与监控”和“收尾”合并入“实施与管理”中;加入“未来规划”要素,彰显项目的延续性。最终,确定信息化项目的构成要素:第一,基本介绍,包括项目简介、项目属性、师生团队、支撑环境、发展历程;第二,前期分析,包括项目需求、可行性分析、项目目标、信息化助力;第三,实施与管理,包括实施过程、管理策略、实施效果、问题与措施;第四,未来规划。

在项目构成要素的基础之上,设计访谈提纲;采用“高校研究团队和一线实践团队结对”的方式,前往南京市的近20所学校,访谈各学校的信息化主任、项目负责人和相关教师等;再通过“录音+笔记”的方式记录访谈内容;最终,经过音频转录、文字整理、案例筛选等过程确定了14所学校的多个信息化特色项目案例,主要涉及:E学习、大数据、个性化学习、机器人、3D、创客、体感游戏、定格动画等热点话题。将以此方式收集到的16个案例作为本研究中的主要分析对象,如表1所示。

(二)案例类目分析表确定与统计

数据的整理经历了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与本研究目标的契合度,对项目构成要素进行细微调整,确定案例类目分析表中的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具体过程如下,将“信息化项目的构成要素”进行分类,第一类为设计类目系统,包括项目基本介绍的内容;第二类为行动类目系统,包括项目前期分析、项目实施与管理,以及未来规划的內容。由于“发展历程”属于记事性描述,对项目的设计与行动指导性较弱,“信息化的助力”是针对具体项目中涉及的技术进行描述,在此难以把握其中的共性特征,在类目分析表中将二者删除;又由于已有项目的“实施效果与评价”对新项目在前期规划中把握项目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所以将其移入设计类目系统中。其次,为保证类目系统的灵活性,对案例中相关类目下的关键词进行标注与抽取,并将其纳入类目系统中,初步构建三级类目;再对抽取的关键词进行归纳与合并,形成最终的三级类目,这对案例中展现的设计要素与行动策略具有一定的描述性。最后,形成信息化项目的案例类目分析表,包括设计类目系统和行动类目系统两部分,并对行动类目进行频次统计,如表2所示。

二、内容分析:信息化特色项目设计及行动

学校需要建立清晰的信息化目标和实施路径,以服务于全校师生发展的视角来规划学校的信息化未来。因而,信息化特色项目从设计到行动,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本校的基本情况为基础展开的。

(一)从概况看“特”的设计

信息化特色项目,既注重了项目的建设,也试图彰显建设的特色,探索信息化的更多应用领域与范式。信息化特色项目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内容?实践中,每个方面的内容又是如何设计的?根据对案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解项目属性、支撑环境、项目团队、年级分布、项目类型、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内容,把握信息化特色项目设计的要点。

1.项目属性: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注重特色项目的效能性

教育部颁布的“校长专业标准”中校长的工作职责涉及六大方面,据此将项目属性分为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外部环境六个维度,同一项目可能包含多个属性。案例中,100%的项目具有“课程教学”的属性,指向学生的发展;81%的项目具有“教师成长”的属性,指向教师的发展。可以发现,现有的信息化特色项目的关注点主要是“人”,这也是评价其效能的一个关键点,一切信息化环境建设和相应服务的提供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

2.支撑环境:专用空间与共享知识库,注重环境应用的多样化

网络、软硬件设备已成为学校信息化配备的基础设施。其中,软硬件的配备除了通用的设备外,多会因项目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体感类项目会配备触控一体机、Kineet等;而創客类项目则会配备3D打印机、3D扫描仪等。对于大多数项目的开展,学校都会建立专用学习空间(例如,小能人创客空间、机器人室、体感游戏区、定格动画工作室等)承载这些软硬件。而移动学习类项目则多将设备嵌入到校园环境中,可根据情况改变设备的位置,例如,基于平板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携带平板到学校的任意一个角落进行学习。

此外,超过50%的案例中提及前期需进行课例研制。项目管理的组织过程资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流程与程序;二是共享知识库。共享知识库指组织用来存取信息的知识库,而课程资源就属于共享知识库中的一部分。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并不是要等到共享知识库建完后再来开展项目,而是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完善共享知识库。倡导资源的“共享”是为了将教师从重复的工作中释放,帮助其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资源的再建设与创造中。

3.项目团队:核心团队的分工合作,注重特色形成的集成化

各学校在开展项目前,会首先建立项目工作核心团队,再从硬件维护和学科教研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工。例如,项目1和项目2都是来自同一所学校,该校的信息化项目都是由校长统筹,信息化主任负责过程实施的管理,再由后勤保障处和教学研究处分别负责硬件、环境的管理和学科课程、教学的设计。一个团队间有效的分工,集成不同个体的优势,建立教师共同体,这些都有利于项目的推进。

4.年级分布:以中年级为试点班级,注重特色应用的常态化

收集的案例60%以上来自小学,对其分布年级进行统计,发现项目开展多集中在三年级(占20%)、四年级(占24%)和五年级(占24%)。这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相对较小,初步接触信息技术,对其兴趣过于浓厚,而六年级的学生又面临升学压力,因而,中年级的学生更适合开展信息化项目。六年级不再实施项目,这进一步说明:信息化项目并没有形成常态。学校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多选择中年级为试点班级并确定试点学科,尝试从教研课、展示课向常态课逐步转变。

5.项目类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注重通达特色的深度化

部分项目是属于以技术为主导的社团类型,例如,创客、机器人、体感游戏、定格动画等,多是独立于课程标准之外的,但都指向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有80%左右的项目(除幼儿园外)属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类型,包括与单学科或跨学科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一直是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关注核心,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也在不断更替,因此,要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索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促进方法。

教育部在2014年发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分为两个层次,通过对项目需求和目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程度也可从这两个层级出发:第一,优化课堂教学,包括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项目1中通过远程视频互动系统将优质课堂与边远地区学校分享,双方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评课)和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项目11中的数学课上,学生可以用3D打印出来的立体几何图形学习周长、面积等的计算,通过3D建模软件解决观察复杂物体的问题);第二,转变学习方式,包括自主探究(例如,项目3中借助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讨论的教学平台,学生课前将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探究后发现的现象、问题等信息发布在平台,课上与师生交流讨论改进并提升探究报告)和变革评价方式(例如,项目6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试卷、作业和评测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开展差异化教学)。

此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案例中涉及的学科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科学、体育、美术、信息、音乐、化学、地理、政治、生物等,其中以语文(占14%)、数学(占12%)、英语(占12%)三门主学科为主。对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融合运用,如果只在一些容易被边缘化了的学科,或课时量少的学科推广与实践,而不能进入主要学科,就难以发挥其应有效能。因此,信息技术只有与主要学科进行融合教学,并逐步实现常态化,才能彰显其价值,形成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发挥其助力学生成长的最大化作用。

6.实施效果:隐性提升和显性生成,注重学生成长的全面化

信息化特色项目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项目的效果决定了项目的影响力,主要包括:宏观上,表现为教师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视野的开阔、对信息化态度的转变等;学生的能力、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尤其是以技术为主导类的项目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表达、团队合作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教与学方式的优化与转变;等等。微观上,表现为开发了相应的资源,包括游戏、教材、案例等,研究形成了特定的教与学的模式和策略、评价标准等,例如,项目5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开发并形成了“基于移动终端的普通高中课题教学评价标准”,并持续将其投入实践之中;师生在全国、省、市等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各项评优活动中获得荣誉称号等等,例如,项目14中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前后有80余部作品获奖。简而言之,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互相促进,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前者是后者的推动力。

(二)从过程析“特”的行动

如何将信息化融入到学校的实际建设中以推动其发展?首先,项目诉求的出发点应该指向人,即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发展。其次,项目的开展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探索中前进,充分发挥共同体的力量。第三,建立一定的机制尽量规避项目风险。最后,要有成果意识,形成可供推广的行动路径,为其他学校的学习与推进提供桥梁。

1.如何规划:需求出发与目标转向,注重技术促进智慧的发展

项目的规划要从需求出发找准目标,一个清晰的方向能避免“无用功”的耗费。项目的选择通常从以下一项或多项需求出发:第一,国际教育需求,包括教育趋势(例如,移动设备走进课堂)、技术优势(例如,3D打印技术能够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等;第二,国家教育需求,包括国家基本情况(例如,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国家政策(例如,国家提出要缩小地域差距)、国家文件(例如,语文课标中要求应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等;第三,学校教育需求,包括学校基本情况(例如,本校有部分残障儿童存在明显的肢体不协调)、学校机遇(例如,企业为本校免费装配机器人教室)、学校理念或研究(例如,学校“友善用脑”与创客教育的理念相切合)、学校内驱力(例如,学校被认定为“E学习”示范校)等。

从以上需求出发,对学校管理者或者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洞察国际教育的走向,了解国家的政策、文件,从而能够准确把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追踪信息技术发展、研究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學中的助力方法,从而能够向信息化借力;从学校的校情出发思考技术对学校的助力法,这点尤其重要;抓住一切机遇(包括上级部门提供的、企业提供的,等等)开展利用信息化优化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项目。

分析案例发现,项目目标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学、管理、资源、教师、学生等五个方面,并且存在一个明显的转向,基本都从层次一转向了层次二,或者正在向层次二转向,如下页表3所示。首先,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已经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现在教育工作者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借助技术通过课堂的重构,对教学、学习、评价等方式的变革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以项目2中的体育课为例,在体育课上使用手机慢动作视频(iPhone中的Apple AirDrop和Apple TV功能)辅助教学“高处跳下后接侧滚翻”的动作。其次,技术对学校的助力,效益最明显且最易实现的是学校管理,人们对其的需求不再仅限于通过信息化帮助教师减少大量重复性的工作,而是要通过平台或系统对师生工作或学习轨迹的记录,再借助于大数据的分析,实现精准教学和智能办公。例如,在项目4中的数学课上,学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解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学生的做题情况都会快速反馈给师生,并帮助教师分析班级学生对该题目的掌握情况。第三,关注对资源从初期的共建、共享,走向资源的再创造。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教育信息化之路,国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教育资源,然而这些堆砌的资源存在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对资源的再创造,以减少重复的工作量,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项目1会对本校已有的优质课程进行信息化改造,用于网络远程互动协作教学,与偏远地区的学校共上一节课,即实现了资源的再创造,又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第四,从单纯强调提高教师个人的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转向促进教师团队的发展和共同体的建设。例如,项目16所在学校属于一所农村学校,该校有一个极具凝聚力的教师团队由多名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自发组成,团队带领学生制作电脑绘图等数字化作品并参与学校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五,对于学生的成长,人们从关注三维目标转向了关注核心素养。例如,在项目9中学校开展了创客教育的八大社团,包括3D打印工作坊、Scratch趣味编程、EV3快乐机器人等等,让学生在社团的团队合作中培养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实践创新等能力。

2.如何展开:实施过程的基本步骤,注重逐级深入与特色分享

对案例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选取每个案例中拥有的步骤的“集合”,再对其进行“并集”运算,发现一个完整的项目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设计与规划。通过前期调研了解本校基本情况;建立软硬件设备、共享知识库等支持环境;初步建立沟通等机制;组建师生队伍;等等。第二,试点与改进。对于一些大型项目活动的开展,尤其要注重前期的设备测验、课例试点。例如,项目1在与省外学校开展项目活动以前,会先在集团校开展试点活动。第三,开展与完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通过研讨等方式来完善项目机制,同时,逐步完善项目共享知识库,形成一套可供推广的资源。第四,展示与优化。成果展示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促进教师的成长;定期的教研会议能够快速定位项目中的问题,并可从多方获得解决建议。第五,总结与分享。参与信息化特色项目的教师,无论是对技术的使用,还是对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设计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借助于区、市等活动与更多的教师分享经验,可促进区域信息化项目的推进。

3.如何完善:项目问题与风险规避,注重洞察问题与健全机制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项目管理策略等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帮助管理者在规划项目时适度规避风险,具体策略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钱冬明等将我国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实际情况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分为三个方面:主体、客体和环境。从这三个视角出发,对收集的案例中的项目风险总结如下:

第一,主体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规划问题,即难以准确把握信息化项目的方向;管理问题,例如,iPad分发等管理难;师资问题,学校中能够组织或参与信息化项目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由于工作负担重,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心理,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无论是项目活动设计,亦或是技术培训都会耗用教师的大量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信息技术(要寻找适合不同年龄段使用的APP;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学习资源;等等)等能力都欠缺。前两者的欠缺导致教师对“如何兼顾学习与技术的关系”缺少想法;后者的欠缺导致那些即使有想法的教师,也面临“想法多,难实现”的无奈。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自觉性低,常利用移动设备玩游戏;随着项目的实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下降;项目对学生的设备操作、信息技术、合作等能力要求较高。

第二,客体问题包括资金、场地问题、基础设施设备问题、信息系统问题等方面。首先,项目开展初期,由于经费困难导致场地有限、基础设备数量不足(事实上,随着项目影响力的提高,经费会越来越充足);其次,已有的信息化设备功能不足难以满足教师需求,或者说已有的系统繁多,功能不齐,难以选择;再者,难以及时获取适用的软硬件信息;等等。

第三,环境问题主要是来自外界的干预。对于高中而言,高考压力导致学校项目发展空间有限;对于中小学以及幼兒园而言,利益相关者的抵触导致项目难以开展。例如,家长认为孩子参与定格动画项目会耗费过多精力,因而阻碍其参与项目;老教师的观念难以转变,参与项目的态度不积极或拒绝参与项目(事实上,如果某项目在试点班级取得较好效果,其它班级的家长会要求孩子所在班级也加入项目);等等。

面对以上问题,各学校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不断补充与完善对应的项目管理策略,通过这些策略有利于开展类似项目的学校前期做好规划,规避以上问题。案例中涉及到的管理策略主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础保障。建立相应的软硬件机制,例如,集体购买设备,分配使用;对软硬件进行反复的调试与测试;等等。此外,由于一线教师技术能力有限,在“边做边研”的过程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团队为其提供支持,学校应提供一定的策略为教师与技术人员的沟通提供便利。第二,引领方向。方向的“领导者”可以是校领导、项目负责人,由其把握项目研究方向;也可以是校内外专家,学校邀请其对项目的理论层次进行引领;还可以是课题,学校或教师申请与项目相关的课题有利于研究的推进。第三,提升能力。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以帮助其更好的实施项目,包括:组织项目团队例会、总结大会等,团队成员定期进行分层研讨,逐渐形成固定的教学等模式;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分层分阶段进行,培训后应配有相应机制促进教师应用新知,例如,让教师带着与本校正在实施的项目息息相关的任务参加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交流活动,以互相观摩、讲座、交流会等形式展开;组织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竞赛等活动;等等。第四,激发动机。只有激发教师主动性,才能促进项目的创新性。激发策略包括:任务驱动机制,让教师带着任务参与项目;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绩效评估方式;实践检验机制,鼓励积极教师先实践,并将实践内容成果化;奖励激励机制,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竞赛推进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不同的竞赛活动;等等。

4.如何拓展:形成成果与扩大规模,注重特色积累与应用推广

项目的拓展多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形成成果。成果的形成要注意对阶段性成果的收集;成果的类型主要包括模式(例如,教学模式)、策略(例如,特定项目的管理策略)、课程(例如,校本或社团课程)、课例(例如,某学科的具体课例)、信息资源库(例如,相关网站)等等。第二,扩大规模,主要包括项目范围和项目内容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指同一个项目扩展其适用范围、丰富其内涵,对项目本身不需要做大范围的改动;后者更具个性化,指开展另一个相关的项目,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规划。具体而言,项目范围的扩大指让项目逐步走向多学科、多年级、常态化:若该项目在某一门学科开展,可考虑将其辐射到其他多学科;若在选修环节开展,可考虑将其纳入必修课环节;若在课内实践,可以考虑将其延伸到课外;等等。例如,项目1中,项目初期使用远程视频互动系统进行异地同步教学,后期将项目扩展到课外,本校师生可以使用其解决学生因生病、天气等原因导致不能到校上课的问题。

三、未来展望:智慧校园中特色项目的走向

在“十二五”期间,南京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等部门和一线工作者们一同为南京市的信息化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些许不足。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信息化项目要重点关注空间建设、教学结构、智慧教学,以及其对学生智慧发展的促进。

(一)实践路上的不足之处

事实上,尽管全国的信息化教育已经开展得风风火火,但是也难以明确指明某一所学校就是信息化的典范学校,每所学校都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各学校在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第一,学校的信息化支撑环境多以无线网络、特定项目所必须的设备、器材为主,但是支持记录学生行为轨迹的数据中心建设不够。第二,已有平台存在明显缺陷,包括:无法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集成性不够,即教师难以寻找到一个平台能够集成分发材料、线上交流、提交作业等现有的功能;利用率不高,尽管省、市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建设相关教学平台;等等。第三,信息化课堂教学没有走进常态化:一堂展示课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同时需要技术人员的全力支持;在课堂上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但是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环节学生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学习,课前、课中、课后没有形成一体化。第四,独立于课程标准之外的另外一个体系的项目会明显加重教师的负担。项目的选择需要关注其与学校常规活动的关系,包括:项目依托于独立的一门学科(多涉及综合学科知识)展开,例如,小学的科学课、中学的综合实践课、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等;项目嵌入到了某一学科中,与学科教学打通;项目虽独立于课程标准体系之外,但指向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类项目多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展开,仅是让部分学生受益;等等。

(二)继续探索的前进方向

2017年3月,南京市教育局颁发的《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中提出智慧校园的以下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市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校园,有120所学校达到智慧校园示范校标准。”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信息化项目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支持泛在学习的智慧空间建设

信息化项目的发展以智慧校园为依托,涉及的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定位技术等。这些技术包含以下应用需求:首先,在信息时代,学生容易迷失在海量的数据资源中,物联网将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分配转换成各种信息、知识,实现终端的智能化。其次,对大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将学习轨迹显性化,再通过学生的发展性分析结果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第三,当学生接收到推送的资源后,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知识管理又需要拥有一个可靠的环境作为载体,云存储能够保证在云端的学习数据和资料的安全性。第四,个人知识库中大量的资源需要与人共享才能实现价值升华,而虚拟的网络似乎又限制了人与人、人与资源之间的联系,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共享得到了实现;同时,定位技术可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实现学习资源推送、促进协作学习、保障人生安全等功能。第五,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教学互动和学习体验,实现了学习内容的增强演示、教育游戏的体验、3D模拟的训练等。在集成这些技术的空间中,泛在学习成为了一个关键特征,在大量信息环境下的挑战并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信息和学习服务,而是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推送给正确的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教学结构重组与智慧教学探索

只有通过变革教育体系的流程、结构、理念等,才能使未来教育实现优质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教学的要求已经发生转变,以课時、学科为分割的课堂不再拥有优势;“云技术、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以网状思维、分布式认知方式带来了超越时空的学习体验”,因而对课堂的重构、对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成为了学校信息化项目的研究重点。

原有的教学结构可分为两类:符合教育规律的和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据此,对教学结构的调整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在初期,应尽可能去除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结构;在中期,不应一味秉承传统课堂的上课模式,而应将技术融入到课堂,调整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结构,尝试进行学科内的单元整合;在后期,将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重构课堂结构进行跨学科的单元化、项目化等设计。新的教学理念应服务于现有的教学,虽然目前的变革对教学结构中包括的课时制、分科制等无法突破,但可以实现课时内的课程结构优化,在保持现有的大结构的同时,融入技术来调整小结构,例如,将不同课中的相同知识点集中到一起,进行单元整合教学。

在结构调整的同时,需要进行智慧教学的探索。真正的教学是要通过教师的教授活动来触发学生的学习活动的产生。祝智庭教授提出,智慧教学法包括班级差异化教学、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问题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等)、个人兴趣拓展学习和网络互动生成性学习等。这些教学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其智慧的生成。此外,将混合式学习项目与以上智慧教学法结合,再“利用海量的混合式学习行为数据,发现学习行为的内在规律”,可发挥信息化助力学生成长的最大化作用。

3.促进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成长

新技术与新理念为信息化项目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未来的实践中,关键是要将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促进人思维的发展,即不仅要实现校园的智慧还要实现人的智慧。事实上,技术并不总能促进人的智慧,在实现信息化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技术对人发展的影响。信息化项目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阶段,技术应能够帮助促进其思维过程,并使得思维内化,而不是在撤离了技术后,学生的思维水平也随之下降。因此,学校教育最终目标应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国内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存在以下三个阶段,这也正是项目中需要关注的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双基”,该培养目标指向了学生的当下,即已知世界,要求学生掌握已知世界的知识;第二阶段是“三维目标”,它同样是指向学生学习的当下,但是又是帮助学生从已知世界向未知世界前进的一个过渡阶段;第三阶段是“核心素养”,要求不应停留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走向促进学生追求未知世界知识,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技能。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基础教育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研究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