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选课教学的一些实践——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2017-05-30 04:41孟子烨孙玉娜
高教学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公选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孟子烨 孙玉娜

摘 要:高校公选课的开设,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学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公选课由于本身的特点和存在的一些缺陷,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文章以《昆虫奇趣与昆虫文化》为例,针对高校公选课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通过多媒体教学,引进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昆虫世界有着更为形象和具体的认识。

关键词:公选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4-0125-03

Abstract: Public selectivecourse, which can expand the students'vision and knowledge, as well as promote the students'all-round developme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teaching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e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istence of some shortcomings, public selective courses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takes Insect's Fun and Cultureas an example and conducts some attempts for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stimulating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through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practice so that students have a more visual and specific understanding of insects.

Keywords: public selective course;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昆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纲,种类数量约占全球总生物的三分之二。昆虫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在长达四亿年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分化出众多奇异的形态结构,组成了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昆虫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既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又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可以说,在现代人类社会中,昆虫已经悄然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昆虫的了解还是非常片面的,人们大多对昆虫抱着厌恶的态度,没有认识到昆虫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对于高校学生,需要通过一个途径来让他们了解昆虫,认识昆虫,感知到自然界的奇异和魅力,使他们能够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储备,认识到昆虫对人类有着重大的价值,甚至可以说昆虫与人类社会是息息相关的,更以此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鉴于此,作者以《普通昆虫学》[1]、《资源昆虫学》[2]为基础,开设《昆虫奇趣与昆虫文化》这门公选课。

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综合教育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专业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文理工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3-5]。近些年,许多高校都会开设公选课,但从目前公选课的教学来看,有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更多的公选课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在学校、教师、学生层面,还是在课程的开设、实施、管理、评价方面,公选课都存在诸多问题[6]。曾有研究者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发现无论是省属高校还是部属高校,学生在对待公选课的态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7]。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课,授课对象专业差距很大,而选修公选课的学生也分为不同的情况。首先,很多学生选修公选课是出于兴趣爱好,希望能够深入学习甚至掌握该课程的专业知识,有这样的想法固然很好,但公选课同专业课程相比,有着时间和资源上的限制,绝大部分的公选课只能让选课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其次,很多学生选修公选课只是为了凑够学分,而在这些凑学分的选课学生中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谓的课程学习只是在单纯的消磨时间。还有一部分学生同样是为了凑学分而选修,不过把公选课的上课时间当做自习,将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上。综上所述,公选课的教学对象来源复杂,专业差别极大,此外能够利用的时间和资源有限,这些都为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针对公选课上述的特点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選和调整

同专业课相比,公选课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需求的不同。以《普通昆虫学》和《资源昆虫学》为例,这两门课程本身是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专业课,课程内容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相对较难,其中涉及到昆虫生理生化、昆虫发育、昆虫分类和昆虫生殖解剖等方面的内容专业性较强,略显枯燥。其次,公选课教学学时短,本校公选课课时一般为8周16节课,以《普通昆虫学》和《资源昆虫学》课程来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需要两个学年才能完成。如果不加筛选的按全部知识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填鸭式地灌输,限于课时又不可能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大量抽象的定义和概念使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

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本身对该课程并没有学习欲望的选课学生,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者开设的这门公选课的所在校区,选修学生均为音乐、体育、美术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同学对于昆虫相关知识可以说是完全空白。考虑到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照顾到对课程感谢趣和凑学分两大类学生群体,作者认为这门课程的讲授应该偏重于基础知识的科普,注意联系日常生活,昆虫学中的大量专业知识反而没有必要过度讲解。作者据此调整了教学内容,形成比较贴合学生需求的知识结构,将课程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一)昆虫学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昆虫纲的特征,昆虫纲的分类地位和常见昆虫的分类系统,昆虫的生殖方式和发育类型,几种常见的昆虫目等。这一部分的学习从动物界到昆虫纲到以下各目逐步细化,让学生在课程初期能够对昆虫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到究竟具有怎样的形态特征才能被归类为昆虫,昆虫同其他节肢动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昆虫同其他动物有哪些不同之处。

(二)奇妙的昆虫世界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昆虫奇特的外貌和行为让人称奇。雌雄异形-同一种类的昆虫雌性雄性具有差异巨大的形态。拟态-不同种类的昆虫却有着相似的外部形态特征,很多昆虫会将自身的外表模拟成有毒或者不可食用的昆虫;还有模拟成树枝的竹节虫,伪装成枯叶的枯叶蝶等。假死-鞘翅目昆虫装死逃避天敌的捕捉。恫吓-蝴蝶翅膀上大大的眼斑会惊吓到捕食者。还有看似繁杂混乱其实井然有序的蚂蚁和蜜蜂,为抚育若虫奔波往返寻找食物而不惜劳累而死的赤蝽象,腹部末端能以高速喷射出沸腾碱液的放屁虫,羽化后只能存活一天,“朝生暮死”的蜉蝣等。通过介绍昆虫丰富而独特的防御行为、多变的外部形态、奇特的生活习性来使学生对昆虫产生兴趣,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三)昆虫与人类文化

从各种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入手,讲解昆虫在人类社会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昆虫对于人类既有益处又有危害,从古至今昆虫对人类社会都会产生严重危害,同时,昆虫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昆虫对于人类文学、绘画、音乐、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通过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昆虫同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原来平时在身边飞舞的小小昆虫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无足轻重,而是同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昆虫的价值

引入对资源昆虫的介绍,通过对原料昆虫、观赏昆虫、科研昆虫、授粉昆虫等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昆虫对于人类而言,并不能简单以“益虫”和“害虫”来区分。同样的昆虫,在不同的环境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从有害变为有益。例如苍蝇蚊子传播人畜病害,而在无菌饲养下是优质的动物蛋白,在野外又是重要的授粉昆虫。蚧壳虫和蚜虫危害果树庄稼,造成作物减产,但是某些蚧壳虫分泌的蜡质和蚜虫取食后产生的虫瘿,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还有如果蝇、家蝇等昆虫,被广泛地作为科研昆虫,为人类的科研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另一方面,对于危害农作物的农业害虫治理,也不能单纯的以灭杀为主,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的危害已经深入人心。我们防治昆虫要考虑到对环境、对生态的影响,进行以预防为主,可持续的综合性治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述,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昆虫已经深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昆虫对于人类而言存在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人类对昆虫进行的相关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二、通过多媒体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

多媒体教学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音画效果突出,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所含信息量大等特点,在目前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这些特点,对于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能起到更为良好的效果。

在昆虫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时,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对昆虫的形态特征进行演示,使学生能够更为细致的观察到昆虫的体躯结构,附肢特征。通过大量昆虫与哺乳动物,节肢动物的细节图片,让学生对它们的特征加以比较,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昆虫的概念,知道具有哪些特征的节肢动物叫做昆虫。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进行讨论,列举哪些生物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哪些节肢动物同学们平时以为是昆虫,但其实并不是昆虫、还有些我们看到外貌不符合昆虫的定义,为什么也属于昆虫……。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无形中加深了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涉及到昆虫的繁殖、发育、行为生态等环节的讲授中,针对性的播放昆虫相关纪录片。通过影片,学生可以看到蝴蝶從卵中孵化,蜕皮,羽化的一生;可以看到数百万“朝生暮死”的蜉蝣聚集在一起为了繁衍后代在空中飞舞;可以看到外表威武的长戟大金龟相互角力,为了争夺配偶“冲冠一怒”;看到昆虫小小的触角是重要的感觉器官,能够接收到几十公里以外同类发出的气味分子……不同的画面让学生对昆虫的形态、繁殖、攻击和防御行为、昆虫生态学方面有着形象的认知,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在昆虫对人类历史和文化影响的环节中,从历史角度,讲述不起眼的昆虫可以杀死人类、摧毁一支军队、甚至毁灭一个王朝和国家,古代人类朴素的科学观和世界观,认为某些昆虫是地狱的使者和邪恶的化身;另一方面,美丽的昆虫又会激发人类的想象和灵感,创造出感人的神话传说。家蚕吐丝织茧,供给人们纺丝织布,创造价值,甚至引发了“丝绸之路”的出现,可以说家蚕是文化传播的开创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人类历史文化进程的发展。从文化角度,讲述昆虫对汉字的影响,西方用昆虫作为姓氏的例子。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有众多描绘“花鸟草虫”的传世之作;用音乐来对昆虫进行描述的作品比比皆是;唐诗宋词中,昆虫成为诗人“借物言志”的小小帮手;昆虫也进入到神话传说、宗教传说中,成为了主要角色;昆虫还影响着地理人文、民俗习惯等等等等。相互促进的关系,课程教学中列举展示各种同昆虫有关的艺术作品,与学生的专业相贴合,诸如绘画作品,赵佶的《枇杷山鸟图》、齐白石的《草虫图》、腾派蝶画等,音乐作品如小提琴曲《梁祝》、钢琴曲《野蜂飞舞》等,此外还有各国发行的昆虫邮品、与昆虫相关的成语、谜语,被昆虫所影响的民俗节日等。可以使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更为深刻的认识到昆虫同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将实践环节引入教学,在昆虫基本知识的讲授部分,制作不同种类节肢动物的干制标本。在上课时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观察标本,通过实物加深对昆虫形态和特征的认识。在昆虫分类部分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辨别昆虫标本的种类,使学生了解到平时所见的昆虫都属于那些目。在学生学习完分类内容后,让大家根据手中的昆虫,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讨论该种类昆虫对人类的危害和益处,使学生对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有着更加具体的认识。在学习昆虫的体躯结构时,让学生自己制作PPT,列举一种昆虫,划分出它的体躯分節和翅膀类型并上台讲解,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在昆虫与人类文化这部分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取一些与昆虫相关的艺术作品,或是绘画、或是音乐等,上台进行展示并对作品进行介绍,借此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昆虫同自身的专业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三、通过考勤方式加强公选课的管理

虽然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课堂考勤也需要注重。不抓考勤,部分混学分的学生会出现逃课现象,如果不加强管理,放之任之的话,学生会跟风逃课,导致情况愈演愈烈。作者开设课程的选课学生因其专业性质,会有演出,比赛或外出写生实习等课程时间安排上的冲突,这类情况在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开具假条后是允许出现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了避免逃课现象的出现,除了点名和签到外,作者采用“课前提问”和“课后作业”的考勤方式。

“课前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时,会对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或对放映的影片中某个片段进行讲解,在下次教学时选择这些知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写好答案后提交。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答案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是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布置,下一节课上课时上交,同样可以据此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布置的课后作业根据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注意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宿舍床下爬出一只蜈蚣,是哪个目的昆虫呢?如果你不认为它是昆虫,为什么?”、“在公园里写生,画板上爬上来好多蚂蚁,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你在操场上练歌,旁边的知了声音比你还响,它是如何发声的?你认为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我们去超市里买水果,都要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标签,这与昆虫有什么关系?”等等。对于这些灵活性的问题,学生们也非常感兴趣,上交的答案也显示经过了学生认真的思考。同时,这种考勤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此外,还有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制作PPT進行讲解,同样也是考勤方式的一种。学生在寻找、搜索材料,制作课件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对课程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记忆。

四、结束语

公选课的开设有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昆虫奇趣与昆虫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让非专业类的学生了解昆虫、了解生物、了解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界,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观察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本门课程的开始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发展观,使学生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雷朝亮,荣秀兰.普通昆虫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李孟楼.资源昆虫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蒋湘祁,魏书敏,夏丹凤.高校公共选修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3):116-118.

[4]高超,刘微,金高洁.高校地理公选课开设的现状与问题初步研究——以“中国地理概论”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22(1):54-60.

[5]张建华.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困境与突破探析——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7):118-122.

[6]闫梅红,张鸽.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8):98-100.

[7]刘小庆,明庆华.大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态度存在的問题与对策——以湖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4(2):49-56.

猜你喜欢
公选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