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洁 吴忠豪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
作1”
【教学思考】
这是一次写春游建议的习作练习:春天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大家先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看谁的理由最充分。
看谁的理由最充分。这个要求很清楚,就是让学生具体描写春景。本学期是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让学生在放开手脚的前提下,把文章写具体,显得尤为重要。
写成建议书。例文告诉学生写建议的一般格式:开头提出建议,中间表述理由,结尾点题。但两篇例文中间部分的表述又有所不同,一篇纯粹是景物描写,一篇采用的是条文
式罗列的方法。学生可以选
择一种写法,自主习作,自由
表达。
这两个习作要求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有了倾吐的愿望和动机。我们要做的是:拉动内需,让学生自鸣天籁;教给方法,让学生表达
真情。
【讨论:建议到哪里去春游,主要是写清楚那个地方值得去的理由,或是景色美,或是有意义、有游览的价值,描写景色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次教学
【教学目标】
1.留心周围事物,懂得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美景写下来,与别人一起分享。
2.从范文中明白,“我的建议”主要写三个要点:建议去哪个景点春游;介绍这一景点;结尾点题。
3.有序、具体地介绍这个景点,能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把景点写得引人入胜。
【讨论:教材中的两篇例文,提供了这次建议书的两种不同写法。因此本次习作教学的目标应该围绕如何写好这两种不同的建议书展开,关键是要指导学生说清理由,而不单单是把景物描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春天在眼里
1.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看,(出示照片)这是学校附近的一些景点,黄山湖公园,朝阳公园,市政府文明广场,大桥公园,还有课外实践基地。你们觉得怎么样?
2.看来,你们都陶醉了,迫不及待地想出去看看了。好,你们来建议一下,选个好地点,准备去春游。
【讨论:以具体的春景图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思路,顺势提出本次习作要求——选择春游的地点,要言不烦,这一环节指导有效。】
二、春天在心里
1.班级春游去哪里?你们来做主。
(1)学生各抒己见说理由。
(2)听你们这么一说,我想还是不要去了。你们说的那些地方可一点都不美。有树有花,有坡有草,有亭有水,很多景点都有这些,有什么稀奇?
2.如果有人也像你们那样说:(出示)
我建议大家到学校东侧的朝阳公园去春游。那里的花真多。那里的景色实在是美极了。希望大家采纳我的建议。
我建议同学们到村南面的大池塘走一走,看一看。大池塘的东面是一大片油菜田。大池塘的北岸有一片桃树。大家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1)你们听了会采纳建议吗?为什么?(不会。不清楚美在哪里,没有吸引力。)
(2)那刚才所提出的建议,最大的不足在哪里?(不具体,理由不充分。)
师小结:是的,虽交代了春游的地点,简单说了景点的特点,但理由不充分,这地方到底好在哪里?美在何处?什么地方吸引了你?一点都不具体。看來,春天仅仅停留在心里而不能把它说清楚,是不
行的。
【讨论: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所提的建议有问题,说得不具体,理由不充分,从而引出“怎样将理由说具体”这一重点。这是本次习作指导的关键,也是学生写好本次习作的难点所在。教师列举的“学校东侧的朝阳公园”“村南面的大池塘”,都是以描写景色为主的,如果举某个实践基地,既可以写景,也可以介绍其他的参观游览价值的话,可能会更好。】
三、春天在笔下
1.范文引路,知写法。
(1)读课本上钱学亮和华健勇的《我的建议》,看看他们是怎么把理由说充分,从而吸引别人去春游的。
(2)这段具体写出了油菜花的颜色之美,作者有什么诀窍?(出示)
油菜擎着黄灿灿的花,花儿张着小嘴倾吐芳香。真不知道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迷人的黄色来的!如果黄色再浓一点点,就不会这么嫩,不会有透明感;如果再稍微淡一点点,就不会这么灿烂,就没有这么鲜艳。
交流:
①他直接把油菜、春天当作人来写。我们也可以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把景色之美写具体,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方法。
②这黄色到底怎么迷人?浓淡程度怎样?鲜艳吗?是否灿烂?动笔之前都要多问一下自己,想明白后再写出来,这是一个好方法。
③当然,另一个同学写油菜花多、颜色美是通过古诗来表达的,也能打动人,这也是不错的办法。
(3) 你们看,这两位同学把心中的美景化为笔下的美景。他们的法宝就是把景色的美丽写具体。
2.片段练习,写具体。
(1)请用上刚才的方法,把下面的意思表达具体。(出示)
那里的花真多。
。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3)出示范例,学生点评。
例一:那里的花真多。看,花儿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亲热得跟什么似的。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正在比美呢!瞧,蝴蝶蜜蜂们也被吸引来了,它们飞舞着,还不时落在花瓣上,大概也被这花香陶醉了吧!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例二:那里的花真多。粉色的桃花缀满枝头,像一片红霞;白色的琼花团成一个个雪球,点缀在枝叶间;金黄的迎春花竞相开放;紫玉兰羞涩地展开花骨朵。我想,春姑娘本领真大,她是怎么调出这么多漂亮的颜色的呢?
3.整体把握,明异同。
(1)相同点:两个同学的建议都写清了三个要点:开头提出去哪个景点春游,中间具体介绍这一景点,结尾点题。
(2)不同点:第一个同学以描写见长,文末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想象,吸引读者兴趣;第二个同学的建议是条文式的,每条建议各列一段,有条有理,重在说理,文末提出希望,增强鼓舞力。
【讨论:这部分写法指导以例文作示范,并且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把春天的景色描写具体。在师生对例文、对小练笔的交流点评中,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把景物描写具体的方法。这部分指导有价值,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时间上是否应该再压缩些?因为对学生来说,写好这篇建议书的重点应该是体悟建议书里的写景与一般写景文章的写景区别在哪里。
第一篇例文与写景文比较接近,但是也有区别。一开始写“去年春天,我和表哥去那里玩,表哥都不想离开了。那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点明这是作者亲自去过的,而且“至今仍历历在目”。这个开头说明时隔一年作者印象还很深刻,写出了景点的吸引力。还有最后一段:“至于大池塘,当然就更加迷人了。时间关系,就不多说了,大家还是亲自去看看吧。”如果是写景文章,描写更加迷人的大池塘景色应该是重点,但是作为建议书,就可以留下悬念,这样更能提高此项建议的吸引力。
第二篇例文的写法是分条列出理由,这样的写法与一般的写景记叙文有明显的区别。严格说,建议书是应用文的一种,这种分条直接说明理由的写法更加典型。
两篇建议书的结尾都以不同的方式强调了自己的建议。“篇末点题”是记叙文的写作概念,写信、写借条,包括写建议书、倡议书等应用文体,是否可用“篇末点题”,还有待商榷。
这个环节其实是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特别是对第二种建议书的写法指导应该具体,细化。】
4.自主习作,乐动笔。
赶紧选择喜欢的一种写法写下《我的建议》吧,谁的理由最充分,就采纳谁的建议。
5.习作交流,定地点。
采纳建议,走进春天。
【讨论:这一环节将本次学生习作与春游地点的选择确定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本次习作社会交际功能的最大化,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动机。其实作文就是一种社会交流,可以表达自己的诉求,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是作文的本质功能。如果我们将作文教学不仅视作是一种书面表达练习,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表达自己的诉求、沟通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那么就能使学生作文有更加明确的目的和对象,回归习作的本来功能。】
修改建议
1.再次解读习作题目与要求,将本次习作指导的侧重点从“把文章写具体”变为“把理由说充分”。
2.教材中的两篇例文,提供了这次建议书的两种不同写法。建议书当然还有其他的写法,但是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不去展开也是合理的。本次习作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如何写好这两种不同建议书展开,重点是要说清楚自己推荐去那个地方春游的理由,而不是把景物描写具体。描写景色美只是建议书中一个方面的内容,不是主要的,更不是建议书的全部。
3.教材中的两篇例文有生动的景物描写,教师可以在这方面作具体的指导。但重点还是应该指导学生认识建议书里的写景与一般写景文章的写景区别在哪里,这是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应该更加具体,更加细化,让学生有清晰、感性的认识。这是写好建议书的关键。
第二次教学
【教學目标】
1.留心周围事物,懂得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美景或者有意义、有价值的地方写下来,与别人一起分享。
2.学习两篇范文,了解建议书的两种写法,认识建议书要写清三个要点:开头建议去某个地方春游;中间具体介绍这一地方;文末强调建议。
3.选择一种建议书的格式,能具体地介绍这个地方,写清楚去这个地方春游的理由。
【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一、照片导入,说说班级春游想要去哪里
师:同学们,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出示照片)大家来看,这是我们江阴一些好玩的地方,黄山湖公园,市政府文明广场,大桥公园,船厂公园,徐霞客故居,还有你们的课外实践基地。感觉怎么样?
生:很漂亮!黄山湖公园我前几天刚去过,真的已经有春天的味道了。
生:船厂公园刚造好,很特别。
生:徐霞客故居,我很想去看看。
师:看来,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走走了。那好吧,你们来建议一下,选好一个地方,准备去春游。班级春游去哪里,你们来做主。
【点评:出示春景图照片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的选材思路,并直接提出本次习作的写作要求,导入环节设计不错。这里如果留出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准备并发表意见的机会,效果会更好。】
生:我们还是去黄山湖公园吧,这个公园大,有湖,有树林,还有沙滩,够我们男孩子撒欢。而那些漂亮的花花草草一定会把女生们迷得不要不要的。(众笑)
生:我觉得还是去新开发的芙蓉湖公园更好一些,因为那里很美,而且很多同学还没有去过,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值得一去!
生:我觉得还是去徐霞客故居比较合适,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美景,还可以从这个千古奇人的故事中受到教育。
二、范文引路,明白建议要把理由说充分
师:几位同学说得简明扼要,这一点值得表扬,因为说得简洁也是一种美。不过,如果我们写建议书也这样三言两语的话,别人看了会采纳吗?请先读读下面两个建议,再发表你的看法。(出示)
1.我建议大家到我们学校的实践基地去看看。经过一个冬天,不知道那里的景色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像以前那么美丽?希望大家采纳我的建议。
2.我建议同学们到徐霞客故居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不仅有树有花,有坡有草,有亭有水,还有很多名家留下的碑文。大家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生:看了这两个建议,我不太想去那些地方。因为这种建议没有吸引力。
生:这种建议没有说清楚理由。光说有花花草草和亭子小桥什么的,不能给人留下印象。而为什么值得去游览没有写具体。所以,这样的建议肯定不行。
【点评:投影展示学生交流的建议实例,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问题,并体会出写好建议书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很不错。只是在评讲过程中,除了发现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合理之处,比如第二个建议陈述的理由,不仅有花花草草,还有“很多名家留下的碑文”,这个理由就比较有吸引力。学生比较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其实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更是一种好的品质,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而且如果学生能这样去分析思考问题,对写好这份建议书也会有促进作用。】
师:你们说得很对。这样的建议没有说清楚理由,给人印象不深,没有什么说服力。虽然交代了春游的地点,也简单说了这个地方的特点,但理由很不充分。也就是说,这地方到底好在哪里,美在何处,什么地方吸引你,都不具体。那么,怎么样才算理由充分?请大家默读课本上钱学亮和华健勇的《我的建议》,思考:他们是怎么把理由说充分,吸引别人去春游的?
(生默读思考6分钟)
【点评:这里留出6分钟让学生思考,很有必要。课堂需要安静,只有深入思考,细细探究,等会儿才有可能说清楚理由。】
生:钱学亮同学的建议中将油菜花的美丽写得特别生动具体,紧紧扣住颜色灿烂鲜艳这个特点写,如,“如果黄色再浓一点点,就不会这么嫩,不会有透明感;如果再稍微淡一点点,就不会这么灿烂,就没有这么鲜艳……”。读了这样的文字,让人忍不住想马上去看看那里的油菜花。
师:对,抓住特点进行细致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心生向往之情。这是把理由说充分的一个好方法。
生:第二篇华健勇同学的建议也是抓住了这个地方的特点。他不仅写了看到的,如花的颜色和蝴蝶在飞舞,还写了想到的,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读了让人印象深刻。
师:说得好!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情不自禁想到的,这是把理由说充分的好方法。同学们看,课本上的这两篇例文的作者把心中的美景化为笔下的美景,他们把理由说充分的法宝就是把这个地方的美丽、特别之处写具体。下面,我们聚焦钱学亮同学写的建议中的一小部分,看看他为了写出油菜花的颜色之美,还用了什么方法。 (出示)
油菜擎着黄灿灿的花,花儿张着小嘴倾吐芳香。真不知道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迷人的黄色来的!如果黄色再浓一点点,就不会这么嫩,不会有透明感;如果再稍微淡一点点,就不会这么灿烂,就没有这么鲜艳。大片大片盛开的油菜花是春姑娘的杰作。
生:他的诀窍是直接把油菜、春天当作人来写,让人读了很想去看看。
师:是啊,我们也可以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把那个地方吸引人的理由写具体。
生:写花儿颜色迷人的时候,钱学亮抓住了花颜色浓淡的程度来写,用了两个“如果……就……”来具体展开,这种写法让人难忘,让我们感受到这里油菜花的颜色是最美的。
三、选择一点,当堂学会把理由表达充分
师:请用上刚才的这些方法,把“那里的樱花开得真是迷人”表达具体,使理由更充分。先跟同桌说一说,再举手说给大家听。(出示)
那里的樱花开得真是迷人! 。
(生写后交流)
生:那里的樱花开得真是迷人!花儿层层叠叠,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好像在说悄悄话。每一朵花儿都胖嘟嘟的,花瓣晶莹透亮。花瓣的颜色非常迷人,是那种淡淡的粉色。如果再深一点,花瓣就不会那么润泽;如果再浅一点,就没有那么灿烂夺目。一切都刚刚好。几只蜜蜂在花间飞舞,留连其间。我也想做一只蜜蜂,可以从这一朵飞到那一朵,那感觉肯定非常美妙。
生:那里的樱花开得真是迷人!看过去,一大片全是红艳艳的!瞧,蝴蝶蜜蜂们也被吸引来了,它们飞舞着,嬉戏着,大概也被这花儿陶醉了呢!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那句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师:说得真好!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生:写了看到的,还写了想到的,比如相关的古诗。
生:抓住特点,用上了恰当的比喻和拟人,句子就非常生动了,让这个地方也变得非常有吸引力。
【点评:这一环节重点指导怎样具体描写景物。先是閱读范文,体会怎样写才有吸引力;再是交流并研读范文亮点,体会描写具体的方法;然后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写具体的方法描写一个画面;最后是学生描写画面的交流。从方法体会到迁移运用,环环紧扣,井然有序,特别是让学生有一个动笔实践的机会,值得肯定。只是这次动笔是另起炉灶,教师要求写的是“那里的樱花开得真是迷人”;如果这里承接本课一开始讨论过的“学校的实践基地”的美丽景色,或者徐霞客故居“花花草草和亭子小桥什么的”展开具体描写,可以前后呼应,教学内容不分散。】
四、回归整体,交流体会两种建议的异同
师:非常好!课本上的两篇文章都是建议到村南头的大池塘去春游,请再浏览文章,想想“我的建议”中的写景和一般写景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生:整体感觉和一般写景文章不太一样,两篇建议都是在文章的开头提出去哪个地方春游,中间介绍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
师:对的,那两篇文章的结尾呢?一篇这样说:“大家还是亲自去看看吧!”另外一篇直接说:“我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够采纳。”
生:两篇都是在文末再次提出建议。
师:对,文末强调建议。那两篇建议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第二篇,文章中间部分的理由是一条一条呈现出来的,每一条理由还用上了数字,看上去非常清晰明了。
师:是的,第二篇建议是条文式的,这样更加有条理。那么,建议里的写景和我们一般写景文章的写景有什么不同之处,谁发现了?
生:……
师:比如第一篇建议中,“大池塘更加迷人”,照理应该具体来写,但是作者却一笔带过,根本没有展开,这是为什么?
生:我明白了,如果这是一般的写景文章,因为写的是村南面的大池塘,肯定把大池塘作为重点来写,其他略写,这叫详略得当。但这里没有写大池塘,而是写了大池塘东面的油菜花田和大池塘北岸的桃林,这样的话,读者就很想去看看大池塘,这样建议的目的就达到了。
师:说得太好了!故意不写,留有悬念,吸引大家去亲自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第二篇建议第三点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们还可以在那里进行多种活动,如打羽毛球、野餐等。一般的写景文章不会这样写。
师:是的,一般写景的文章会怎样写呢?
生:一般写景文会写:同学们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野餐,个个兴致勃勃,欢笑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婉转。而建议里那样写,就是再次表明作者的理由——这个地方适合春游,你们快点来玩吧!(众笑)
师:你有一双慧眼。为什么去这个地方春游?第二篇建议中给出的理由有三点,分别是:花多,景色美,有活动的地方。这样写,理由一目了然。现在考考大家,请听题:如果我们去船厂公园春游,可以写哪些理由?
生:船厂公园靠近长江,可以看江上的景色,船儿来来往往,鸟儿在飞翔。
生:可以看到雄伟壮观的江阴长江大桥。
师:对,这是同一个理由,那就是可以看到江上的景。
生:还有,船厂公园本身也很美,有草坪,花儿也开了。
师:本身景色美,这是第二个理由。
生:船厂公园里还有游乐设施,比如攀岩等,很刺激。
师:这是第三个理由,可以开展活动,这个理由让人心动。
生:船厂公园一侧是鹅鼻山,可以爬山。
师:你们看,理由有很多。你可以选择这种方法来写建议,罗列理由,然后一条一条展开,也可以像第一篇建议那样写。同学们,建议和一般的写景文章不一样,它有特定的格式:先提出建议,再说说理由,最后再强调一下建议。条文式的建议分条说明理由,更为清晰明了。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写法,写下《我的建议》,谁的理由比较充分,就采纳谁的建议哦!
【点评:这一环节重点讨论“我的建议”和一般写景的文章有什么不同,是写好建议书的进一步指导,对学生写好这篇建议书很有必要。特别是学生对第二篇条文式建议书写法的讨论,展开得比较深入。这个环节最大的亮点是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我们去船厂公园春游,可以写哪些理由”,学生经过具体实例的思考讨论,对第二种建议书的写法会理解得更加深切,实感性更强。只是这里讨论的是船厂公园,如果还是以“学校实践基地”或“徐霞客故居”为话题展开讨论,那么针对性会更强。而且这样指导可以给学生一种提示,同一个春游地点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写建议书,这样对学生掌握建议书的写法是很有帮助的。】
磨课体会
这堂课,我得到了吴教授的悉心指导,收获很大。
第一,目标设定要精。一开始设定目标的时候,我把主要目标落实在把景色写具体上,而把学会写建议书的格式作为次要目标去落实。这是基于四年级学生作文写不具体这一学情而定的,还因为这两篇例文都是写景色的,而写好建议必须把理由说充分,一般来说也应该把景色写具体。但这样的目标设定,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次习作的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教材作文中只有这一次是写建议,而写具体这一目标可以在其他的习作中去落实。所以,这次习作目标要突出的是明白建议和一般写景文章的不同之处,把理由说充分,即要写出建议这类文章的独特性,这个才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把理由说充分也需要将景色写得具体一点,但并不等同于把景色写具体,因为有的地方作者偏偏一笔带过,这样反而会吸引别人去游览;有的地方不仅仅景色美,还有其他值得游览的原因。我们不能被书上的例文限制了思维。由此可见,目标的确定,除了根据课标的要求、年段的特点之外,更应该紧紧围绕本次习作的独特性来考虑,更多地去思考这一篇习作主要让学生学到什么。
第二,例文运用要活。例文怎么用?用多少?在什么时候用?这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来确定。课本上的两篇例文都是建议去大池塘春游,编者就是给四年级的学生看看两种建议书的不同写法,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写法写一篇,这体现了编者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包容。第一次执教的时候,我仅仅把例文用在让学生明确怎么写具体上,实事求是地说,在这一点上效果是不错,但没有体现编者的意圖。第二次执教的时候,我分两步走。第一步,让学生再一次读例文,想想“我的建议”和一般写景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就比较好地体现了编者让学生学会建议的意图。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建议里的写景和我们一般写景文章的写景有什么不同?当学生思维停顿不前的时候,我仍以例文中的句子来引导启发:“大池塘更加迷人”,应该具体来写,但是作者却一笔带过,为什么?学生豁然开朗:这里没有写大池塘,反而写了大池塘东面的油菜花田和大池塘北岸的桃林,读者就很想去看看大池塘,建议的目的就达到了。再如,要让学生明白和运用条文式结构,我又扣住第二篇建议中的三点理由进行拓展,让学生提炼去船厂公园春游的理由,学生很快就罗列出来,并能在第二课时的习作中很好地运用这种写法。这才叫学会。
第三,方法指导要巧。在第一次执教的时候,我给的比较多,虽然对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因为作文毕竟是学生个人情意的表达。所以,第二次执教的时候,我删掉了原本要出示的两段范文,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始终关注学生,教学的过程就是对他们启发引领的过程: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你有什么发现?还用了什么方法?可以写哪些理由?请发表你的看法。让学生真学,让学生自己得出方法,这种指导才算是“巧”。
吴教授感言
费洁老师是无锡市名教师,悟性很强。看了我的修改建议以后,马上进行了修改,并且按照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又一次进行试教,整理出第二稿课堂实录。认真研读前后两次教学设计,广大语文教师对如何设计好习作教学可以获得不少启示。
首先是要深入解读教材中的习作要求,正确把握好习作指导的重点和难点。这次习作要求是写建议书,写的是一篇应用文。因为是提有关春游地点的建议,因此所写的内容肯定会涉及景物介绍,因此教师容易将景物描写作为本次习作的指导重点。其实,建议书中描写景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建议的分量,而写景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抒发情感。由于写景目的不同,因此在写法上也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费老师在第二次教学设计时,将教学目标改为“学习两篇范文,了解建议书的两种写法”,“选择一种建议书的格式,能具体地介绍这个地方,写清楚去这个地方春游的理由”。将指导重点调整到建议书的写法上,这样就比较正确地把握住了本次习作的指导重点。
其次是教师在习作方法指导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动笔实践。指导习作方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费老师在这堂课里设计了两次引导学生实践运用写法的练习:一次是通过范文阅读,学生理解了如何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之后,设计了动笔写景的小练笔;第二次是在学生进行条文式建议书写法讨论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果我们去船厂公园春游,可以写哪些理由?”学生经过具体实例的思考讨论,对这种建议书的写法会理解得更加深切,实感性更强。在习作指导时不少教师的指导往往追求學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以为学生理解了就自然会运用。其实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理解”习作方法是一回事,能在习作过程中“运用”习作方法又是另一回事,两者相比,后者难度更大。因此教师对习作方法的指导决不能满足于学生仅仅“理解”了,而应该创造动笔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习作方法,学生只有会运用了,才是真正的理解。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运用写作方法的练习设计,在指导学生“运用”上花力气,下功夫,这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值得提倡。
第三,与第一次教学设计相比较,第二次的教学设计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这堂课也有不足,就是教师指导的内容过多,占用时间过长,导致整堂课学生动笔写的时间相对不足。我国语文课程设置中习作课时比例本身就偏少,学生在阅读课上缺乏动笔写作的练习,如果习作课还不多给学生动笔写的机会,而是将非常宝贵的时间过多地用于教师的讲解指导,就会使原来就少得可怜的动笔写作时间变得更少。其实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表达实践才能提高,因此习作课必须保证学生动笔写作的时间,保证学生在表达以后有充分的交流修改时间。这堂课教师的指导会占用这么多的时间,可能还是因为教师想指导的内容过多。这一课教师其实指导了两种写作方法:一是如何将景物描写具体,一是指导条文式建议书怎么写。并且结合两种写作方法设计了两次学生实践练习。其实景物如何描写具体在中年级其他写景文章中已经有过多次指导。如果这次习作将如何写好建议书,或者就将条文式建议书怎么写作为指导重点,那么就可以有效压缩教师指导的时间,将更多时间花在学生动笔写作和修改的实践上。当然,在习作交流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建议书中的景物怎么写作为讲评重点之一,以作后指导的方式适当进行指导,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指导策略。我们很难硬性规定习作指导课学生动笔的时间比例,但是习作课必须控制
教师指导的时间,这应该是硬
道理。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上海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