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

2017-05-30 10:48肖娴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泡泡导图建构

肖娴

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如何进行思维的有效训练呢?对此,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并将其加以教学改造和丰富,使其为学生的思维、语言服务,并渗透审美文化。

一、从经验出发,引导个性化的思路生成

低年级学生的言语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最为显著的一点是“情境性建构”,即他们无法仅仅凭借符号性的抽象文字建构起自己的语言。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常常被窄化为创设“情感情境”。这种情境当然有些作用,但由于学生的认知并未同步进入情境,有时就会显得尴尬。而思维导图恰恰可以在思维的层面创设良好的“认知情境”。

笔者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1》为例:“春节 饺子 拜年/清明 扫墓 踏青/端午 粽子 龙舟/中秋 团圆 月饼”。这节课主要是认识中国的四个传统节日及习俗。教材本身创设的情境也很完整,但是对于这些节日的体认,如果无法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那么它们仍然是冷冰冰的、客观的、他人的知识。因此,我结合思维导图将其改造为“发散式”的泡泡图,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经验融入其中。

以“春节的习俗”为例,围绕春节,我让学生们搜寻自己的记忆,丰富学生的“习俗圈”。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春节经历,慢慢地加以补充:与(外)祖父(外)祖母一家团聚、晚上要吃年夜饭(有的地方是水饺)、要放鞭炮(老家可以)、写春联贴春联(有写的有买的)、很晚才睡觉(最高兴的就是守夜)、给长辈拜年……学生在说这些经历的时候,是具体的,带着个人情感体验的,比如有的学生回老家可以放鞭炮,而住在城市里的学生就没有这样的体验了;还有吃饺子的习俗,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当他们将自己的经验补充到这个习俗中来的时候,他们的情感态度是非常积极的,是仅仅凭借阅读无法还原的。这便是第一步,可以称之为“场景复现”。

第二步叫“经验脱域”,即要把学生的经验抽象出来,提取关键词,做成思维导图。有了前面的铺垫,大家很容易和老师一同做出以春节为圆心,依次发散出吃饺子、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的泡泡图。这时获得的关键词也有“拜年”“饺子”,但是由于经历了从生活经验中抽取的过程,这时黑板上的图虽然已是较为抽象的符号,但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了个体关联性。借着这个思路,学生尝试编制了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如图1)。

第三步叫作“思维提阶”。当学生从自己的端午节延伸到屈原、伍子胥等历史故事时,旁边就可以不断添加新的“泡泡”,他们也自然会生出新问题:“没地方写了”“越写越乱”……怎么办?这是一个提升思维层级的契机,我借此组织学生讨论。一个小组认为,可以给外圈的泡泡分类,这个小组演示了一下他们的想法,我把修改的任务留到课后。第二天学生交来的作业有不少分解得都很清晰(如图2)。泡泡从一阶变为两阶,这就是思维层级的增加,也是内部言语的建构过程。但这种建构如需外化,还需要第四步。

第四步叫作“思路分享”,即引导学生从“介绍”自己外化的思维导图开始,建构个性化的语言。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个性化的介绍。因为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其实对于一些节日的习俗,除了少部分同学以外,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导图较为相似,不会截然不同。那么,是否这样的介绍就会高度雷同呢?其实不会,即使最终的图形相近,建构的过程也是各有不同的:有的学生是先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想到美味的粽子,再想到其他习俗以及相关的传说;而有的学生则从“远端出发”,先想到屈原投江、纪念伍子胥等传说故事,再说到自己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以及回忆起这些经历

时的感受。总之,他们的出发点和路径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有一点,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画的图来描述,这时,语言已经在被思维导图所引导、建构了。

二、从运用出发,推动连续性的言语生成

如果说借助思维的提阶,丰富个性化的语言,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清晰化,那么,运用流程式的思维导图,则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连续性,这也是个体言语品质的重要方面。教学中,笔者尝试以复述课文为切入口,引入流程式的思维导图,推动学生言语的连续生成。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感受时间序列

抽象的时间难以被低年级学生把握,借助图形就方便了许多。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蚕姑娘》时,课文要求背诵,这对于少数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因为四个段落结构相似,朗朗上口,但有不少学生会把内容搞混,分不清时间的先后。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画出蚕姑娘每一次睡觉的前后变化,提取出关键的词语,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胖—发亮,再细化出时间线,学生对蚕的变化不仅有了先后的体会,还隐约感到生命流转与生生不息的循环之意,再复述起来,就轻松多了。

2.转换叙述视角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运用有一个瓶颈问题,即叙述视角。这里有一个逻辑主语的更换问题,使学生很难站在一个角度维持叙述的进程。因此,在講述、复述这类语言运用的过程中,笔者从视角、人称等角度出发,创造近似却不同于课文的语境,在这种变式中,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叙述的能力。比如学习《沉香救母》一课,由于故事有着丰富的情节,学生归纳时往往抓不住事件的主线,提取的关键词也缺乏逻辑的连续性。经过课堂的讨论,笔者逐步让他们明白,从一个视角去叙述故事,提取出的关键词都以“沉香”为主语,有助于思维的连贯性。因此他们慢慢讨论出了“得知实情—立志救母—拜师学艺—习武练功—学有所成……劈山救母—母子团圆”的叙述线索。尽管不同学生选择的节点数量、角度会有不同,但他们都注意到了逻辑主语的统一。这样的练习不仅强化了学生课堂上的复述能力,也会迁移到生活情境中,提高语言的连续性。

3.把握叙述的重心

把握叙述的重心其实是比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借助思维流程图,似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度,所以尽管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得很好,但确实有不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言语的品质。

如笔者在教学《蜗牛的奖杯》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流程式的思维导图,但是很明显,不少学生选择的节点过多,把一些并非重点的内容也列了出来,使得流程图显得非常庞杂,失去了简洁的美感和清晰的条理。因此,笔者提出一个要求,请他们尽可能地减少无关整体的节点。经过逐步的筛选淘汰,他们留下了最为重要的几处节点(如图3),以使自己的叙述能够把握住故事的重点。

三、从实践出发,延伸出综合性学习的空间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不仅需要完成教材的既定主题,还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生发出适合综合性学习、专题性学习的内容,因为综合性学习不仅是一种课程类型,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因此,笔者在教学时,便利用思维导图,将一些对语文实践感兴趣的学生向综合性学习的方向引导。

比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识字6》时,里面出现了很多小动物,学生很感兴趣,这时课堂上有学生提问,猴子和猩猩特别像,怎么区分呢?随即有学生跟着说,他看的动物故事中,老雕和老鹰也分不清。显然,这超出了识字课文本身的范畴,但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又包含其中,因为识字是音、形、义的统一。课堂上,笔者以猴子和猩猩为例与学生共同进行了讨论。我们利用班级电脑网络,搜集猴子与猩猩的资料;接着小组讨论、交流,从资料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提炼出关键词;然后,根据给出的思维模型图,以小组为单位,画出猴子与猩猩的双泡泡对比式思维导图(如图4)。

学生觉得这样的表现形式很新奇,于是有几个小组课后对老雕和老鹰进行了一番探究,这一次是没有教师指导的。他们不仅模仿课内的练习,从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进行了对比,还不自觉地用上了具体的数据来说明,比较清楚地呈现了雕和鹰的异同点。

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不少学生似乎喜欢上了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觉得能用这样的图把所搜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是一种很“酷”的方式,因此他们在学习中有时竟然会相互比较,看谁画得更合理,更简洁,能让人一目了然。

在这些学习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引导他们撰写研究小报告,通过一两百字,把绘制的思维导图给其他同学做介绍。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1.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信息的过程,这种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是需要训练的;2.外化自己的思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很多思路的发现是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生成的,交流中不仅认识自己,也认识他人,不仅坚持自己的思路,也学会容纳别人合理的想法;3.研究之后用图形加以表达,这是非連续性文本的一种,再用文字简要介绍,锻炼了表达能力;4.商量、合作、接纳、改变自己等等这些情意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听说读写,每一个方面都是具体的语文实践。

回顾整个学期的实践过程,笔者深深体会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思维发展不能依靠一种主客分离式的学习模式,对外在于自身的知识,学生很难同化、顺应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唯有让知识具有经验性,成为主客统一的状态,才有可能进入学生的思维结构中,且对其发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泡泡导图建构
烃思维导图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巨型泡泡
建构游戏玩不够
第6章 一次函数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