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娟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日益被引起重视。幸福课作为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逐渐被引入中国,但幸福课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那么如何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将幸福课的教学本土化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实践的需要。文章结合幸福课的教学实践,对幸福课的本土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通识教育;幸福课;教学模式;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2-0080-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eneral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being taken seriously by our colleges. Happiness class, as an organic part of general education, is also gradually introduced to China, but it cannot be introduced blindly. So how to localize happiness cla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attracts the most concern from researchers. Besides, it is also the need of education practice.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happiness clas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ocalization teaching mode of happiness class.
Keywords: general education; happiness class; teaching mode; localization
一、通識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最早可追溯至西方古典时代的“自由七艺”培养,主要包括文法、逻辑、修辞学、算数、音乐、几何与天文等科目,以训练人的理智、完善人的理性、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为基本目标。着重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怀,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全面健康地发展。19世纪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到一起, 帕卡德教授在1829年指出:“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古典的、文学的、科学的、为专业学习做准备的教育。李曼丽博士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 》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二、幸福课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幸福教育是以学生外显的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2]。高校开设的幸福课程,就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来开展的幸福教育的重要形式。“幸福课”在大学的实践是塞里格曼于1999年首先发起的,广受媒体关注的却是哈佛大学的泰勒博士。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幸福课的理论主体来源于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它着眼于建立积极的情绪、积极的个人优势、积极的组织。积极心理学通过快乐、参与、意义三种途径来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与快乐。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的“疾病模式”而坚持“积极预防”的思想,在“积极预防”的思想指导下,幸福课的教学围绕认识自我、情绪管理、积极的心态、乐观、感恩、人际关系、爱情、学习、挫折等主题展开,该课程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开发潜能、树立信念、创造积极的自我,从正向的角度看待个人与组织、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人”意识,即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可见,幸福课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目标是相契合的,幸福课是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幸福课教学模式的“本土化”
幸福课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要与国内教育实际相结合,要与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相结合,要将教学模式“本土化”。
(一)理论教学
首先,课程学习当中理论知识的讲授式最基础的。通过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充分理解幸福的真正内涵以及对幸福感正确的认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的积极品质的理论学习,来传递积极的人格理念,以期提升学生对幸福的体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自身也需不断完善理论知识,基于自身专业教育以及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多角度多维度去积极引导学生,扩展其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其积极的心理。
(二)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是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根据心理学理论,对人的人格、能力、心理健康等心理特质与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方法。课程内的有关心理测验包括主观幸福感、乐观型解释风格、感恩、人际关系自我评定量表等,教师引导每位学生正确解读测评结果,通过心理测评,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塞利格曼等人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人格优势,如果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将会最大限度地增进我们的幸福体验[3]。
(三)基于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理论的强化练习
幸福课以丰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了学生,但本课程并不以传递信息为目的, 而是强调学生的积极改变,幸福课强调学生个体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来强化,从而进行积极地转变,要求学生作大量的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并且在课余时间及时完成课后练习并进行反思, 而且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学与他人分享,如感恩日记,感谢信,实施赞美计划等。使学生在积极体验中认同相关理念,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使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改变认知与行为。
(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积极心理学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辅之以丰富的课外团体活动,从而对课堂所学、所感进一步强化。
1.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幸福课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题主要包括人际关系、认识自我等方面。比如盲人之旅、信任背摔等活动,以团队中成员的互动为主,来从活动这样的关系中来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勇于接纳自我,体验到合作的力量,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有利于参加活动的成员适应群体性,并改善和调节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集体生活,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2. 大学生校园心理情景剧
大学生校园心理情景剧是一种通过团体形式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每位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不同情景问题设置来扮演各自的角色,把遇到的困惑通过情景剧展示出来,进而使其真实的融入以释放、解决其所遇问题。心理咨询师借此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和治疗。大学生校园心理情景剧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场景重现、展现心理冲突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心理咨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最终引导学生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感受自身积极体验,发现自身性格中的积极力量,更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培养积极特质。
(五)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
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打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不同层次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校园摇滚音乐节、运动会、宿舍文化宣传节等,让学生更多从活动中体悟、理解、感知与成长,培养积极的兴趣和挖掘其无限潜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情绪,为积极特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六)幸福课融入到日常生活
幸福课的教学不仅局限于一节课、一次活动,我们还需要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辅导员与学生对话,会以积极的话题开始,询问学生积极的近况,循序渐进的表达对其美好的期望;教师对于学生良好品质和积极情绪在课内外进行关注,课堂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学习,有利于其发展积极品格。另外,在其他人际交往中,比如亲子之间、舍友之间,朋友之间等,要学会感恩,学会宽恕,学会赞美他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
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只是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通识教育则是培养有教养的、富有责任感的、健全的、完整的人[4]。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国内教育实际,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将幸福课的教学模式“本土化”,在培养“全人”过程中发挥自身特定的优势,承担起应有的教育责任。
參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6-17,189.
[2]邱小艳,何基生.关注幸福:教育的本真[J].教育评论,2012(5).
[3]李中权,等.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0(1).
[4]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许良英,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