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科背景下自主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7-05-30 00:02李刚胡小清蔡圳阳彭需发
高教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李刚 胡小清 蔡圳阳 彭需发

摘 要:自主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紧缺人才,高校在自主型人才的培养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从材料学科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高校自主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从遵循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丰富授课方式,引入小组讨论学习,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和重视榜样的力量方面着手,探索提高学生自主性的方法。

关键词:自主型人才;材料学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2-0165-03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driven economy, independent talents are urgently

need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in developing independent talents. In this paper, current problems of culturing independent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be analy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 subject. Methods in developing independent talents will be discussed from the scopes of following the basic rules of developing talents, enriching teaching methods, introducing group discussion, letting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go through the whole educative proces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power of role models.

Keywords: independent talents; material subject; training mode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无疑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1]。美国著名知识管理大师德鲁克(P·Druker)曾说:“知识社会还要求其所有成员学会如何学习”。在知识社会里,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当属基础雄厚、视野开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自主型人才。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直以来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传统的本科教育培养人才的“讲授范式”只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和领会能力,而更重要的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体系这一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在当代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却略显匮乏。大学生需要从学习理念进行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培养自身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专业领域成为拔尖型人才。

材料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国原有的材料学科教育受制于专业限制,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2]。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批适应材料产业和技术飞速发展的自主型宽口径材料专业人才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在新时代背景下,材料专业领域的人才必然是整个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为了使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必须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发展再到自我超越即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亦是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背景下对高精尖人才提出的需求。因此,基于材料学科背景下的自主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纵观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力,处于学习被动地位,仍未发生从高中“要我学”到“我要学”直至“我会学”的意识转变。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浅尝辄止,缺乏钻研精神。因而,针对当前的大环境,非常有必要研究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原因,探索激发他们自我意识发生转变的途径和方法。

二、当前高校自主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在理论研究方面,很多专家学者提出的观点相似或相近,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理论是行动的指导,只有理论研究取得进步,方能促使人才培养理念发生转变。研究者大多从人才培养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对策,很少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思考。其中很多研究为经验总结报告,缺乏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参考价值不高。而且,研究中也未具体探究材料学科自主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实践研究方面,针对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专业口径过窄、教育理念滞后、培养机制单一等诸多问题,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案的修订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培养自主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比如,我国许多高校都已开展了学业引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业和就业指导,然而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实践等方面表现为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较落后、课程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不仅起不到学业引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材料学科背景下自主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自主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大量知识积累和技能的提升上。目前材料行业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以往主要靠宏观设计合成制备材料,研究其组成与结构、性能与使用效能,属于传统经验法则;现在的材料科学结合了化学、物理、数学、工程学及计算机科学的知识,利用先进的分析测试设备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从而设计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材料[3]。然而,课堂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所学,很难满足新材料的设计需求,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课堂下自主探究能力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之门的钥匙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学会自己获取知识,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達到自主型人才培养的目的[4]。另外,由于大学的培养模式不同于中学时代,学生的课外时间更加充裕,更需要学生的自我约束,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而这种自主性的形成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因此,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提高学生自主性的方法。

(一)高等教育要遵循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

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几年时间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因此,以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对各种知识的渴求为导向,开展与之匹配的第二课堂教育,针对性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紧抓教育契机,在必要的关键点及时介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此,将大学分为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学生开启自主学习的大门。1. 大学一年级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初入校园,面对新学校、新环境、新生活缺少认识与了解,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定位。与课程繁重的中学相比,大学的自由性大大增加,加之离开家庭,没有了家长的监督,往往容易自由散漫,迷失方向,减弱了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大学的学习内容更多,探索性环节增加,需要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前进的动力,加之学生初入大学本身对于培养方式、专业前景不甚清楚,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迷茫,不能正确地做好定位,学习动力不足[5]。这时候,往往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让学生正确对待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使学生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正确的方法下体验学习的乐趣,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2. 大学二年级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一定认识,处于学识、见识提升的关键阶段。开展能力拓展相关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业进步。能力拓展活动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由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团体组织,学生干部牵头,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达到拓宽学生学识范围,提升见识水平的效果。3. 大学三年级阶段:步入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具备良好基础学科知识,专业学习全面开始,建立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延长公共基础实验室开放时间,使院校所有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大力构建全员育人的氛围,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在参与的过程走进科研,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4. 大学四年级阶段: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水平,面对就业问题。为此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活动,帮助选择就业的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做好就业准备。

(二)丰富授课方式,引入小组讨论学习

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曾说“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去找到必须认识的东西”。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学习结合”的自主教育思想。自主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想要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简单的认知行为成为一个融会贯通并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学会如何学习。

(三)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

在大学低年级通过专业导论和学术报告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在大学中期阶段,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比如各类学科竞赛,让学生初步掌握科研项目的申报、文献的查阅和方案确定实施等;在大学后期,引导学生进入教授实验室,结合教授的课题集中进行科研训练,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弥补自身的知识漏洞。另外,在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组成紧密的科研团队,通过不断地探讨,增进彼此的信任和了解,相互学习,提高团队的战斗力[6]。

(四)重视榜样的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学习者经常拿自己与榜样做比较,时刻明确自己与榜样的差距,从而不断地获得前进的驱动力。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行为的养成同样受到诸多榜样的影响和推动。榜样的本质是一种目标,通过树立身边的榜样,可以使学生在方方面面对榜样进行模仿和学习。就目标的层次而言,低层次的目标更适合短时间的学习和效仿,适用于普通的学生,高层次的目标更有利于促进持久学习动力的生成,适用于具有远大理想的学生[7]。为此,在榜样的树立时,可树立不同层次的榜样,便于学生选择、效仿。

四、结束语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型人才,高校在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符合自身条件的现实性目标、有效搭建基于材料学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开发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相关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现阶段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点目标。因而,探索出一条以学生自我发展为基础的自主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当代材料学科的大学生教育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志云,陈一胜,张雪辉.“大材料”学科背景下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5):61-62.

[2]季家友,王树林,徐慢,等.“大材料”学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89-190.

[3]王章忠,皮锦红,巴志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4]梁志慧.自主型人才培养方法探析[J].广东教育:职教,2014(2):12-13.

[5]陈志蕾,陈凤姣.谈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175-176.

[6]李光来.基于科技创新的“引导型”自主學习模式在地矿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24):277-278.

[7]傅开梅,牟文谦.谈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动力机制[J].教育探索,2012(8):37-38.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