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英
摘 要: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构成庞大而复杂,投资规模也比较大,为了避免国有资产减值,甚至流失,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务实可行。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a)-089-02
固定资产是企业活动的基础,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在投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发挥着作用,并且会随着生产经营的延续,转嫁到产品成本中。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探讨如何优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升国有资产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购置环节,可行性调研深度不足
固定资产在企业成立初期占投资总额的比例较大,因此固定资产的投资,会在以后很长时期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及经营状况。
部分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调研细节做的不到位。企业在规模及设备构成上,一般更看重资产总量,盲目追求“高、精、尖”新设备,习惯于大而全,习惯于在配置上争夺某领域或某地域的第一,而投资是否适合企业需要,是否过度投资,考虑欠佳。
1.2 固定资产投入的效益观念不强,投入产出分析和跟踪力度不够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应该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前提。目前大多数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分析重点在投资初期,缺乏投入后对财务、经济和社会的跟踪调查与综合评估,在实际与计划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纠错,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部分闲置,影响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也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
1.3 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环节不够细致
绝大多数企业的固定资产都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在具体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分拆、固定资产内部相互转移、固定资产废弃处理等,由于制度不到位或者管理人员意识不强,造成了实物的失控,久而久之形成了管理的混乱。
很多企业在盘点工作环节,流于形式,盘点的方式和顺序发生了严重扭曲,直接从财务导出资产明细,使用单位不加审核地盲目签字,并没有做到认真复核。
1.4 固定资产核算不严密,有腐败迹象
固定资产和资产在财务核算中有着明确的界定,一个是金额的标准界定,另一个是使用时间的界定。但是在财务核算中,经常会发生购入一批经营设备,单价不足,总额超出,财务人员一并划入固定资产,造成今后盘点的障碍,也不能准确体现经营的真实状况,还有一些,例如笔记本电脑、高端手机,应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以办公用品等方式核算,资产流失的同时也造成了腐败的隐患。
1.5 固定资产考核指标不明确
固定资产管理环节琐碎,管理链条较多,存续时间也较长,因此管理上会有脱节,例如,企业领导班子的更替、业务的变动等,都会造成固定资产购置初衷及投资计划的管理形成断层,旧的管理团队无权无暇顾及,新的管理团队认为固定资产当初的购置与其不相干,考核方法和指标上的漏洞,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有效配置和再利用效果。
1.6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不足
大多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从入库开始,大多数环节还是靠人工,只有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应用了会计核算系统,这样,信息化准确度和及时程度受到了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环环相扣,信息化的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
2 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2.1 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分析需加强经济意识和务实精神
在固定资产投资环节,需要对企业负责人加强培训和考核机制,以务实的精神体现经济收益的原则,严格“先调研后论证,先论证再决策”的程序要求,依照规定程序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工作。合理规划投资建设,把控投资节奏,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时间。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还需考虑被投资行业特征,防止盲目的追求规模,给企业经营带上沉重的包袱。例如,某国有企业收购一家民营企业,该民营企业属于技术服务行业,此行业属于轻资产行业,但是,在收购过程中,国有企业为了做大投资规模指标,同时收购了该民营企业上千万的房产,使得收购后的技术服务企业仅折旧,每年就需要背负百万级的成本,成为轻资产运营中无法脱离的历史包袱。
2.2 分阶段持续进行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分析
加强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分析,根据投资计划,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做一次投资分析,分析市场因素和发展趋势,结合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等要素,考虑相关的自然、社会、技术、经济最新变化,将企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率,规避投资风险。
2.3 实物管理细化到最末级
完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环节。根据实际经验,在购入环节,经常会遇到设备名称上的不统一,因此在设备卡片中,一方面根据票据登记设备学名,另一方面根据使用习惯备注曾用名。在入库时,尤其是整套设备,避免简单地按照一套办理入库登记,应该将设备拆分到最底一级,给每一级按照层次编号,以防日后设备遇到拆分时,造成盘点混乱。设备的价格应该根据各配件进行价格的合理分配,这样,在配件发生废弃需要更换时,账务数据能够相对公正地反映设备的处置情况。
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单一的全面清查,效果好但成本高,因此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固定资产特征,将多种清查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建议盘点工作分层次,分重点,立体式设计公司的盤点制度。例如,大型整套仪器设备,其异常转移的概率低,因此在数量盘点中,可以2年盘点一次,其盘点重点是使用状态的清查。手机、电脑等办公设备,因为体积小,分配分散,但使用人较为明确,适合每半年清点一次。再如:小型企业可以每年安排一次盘点,大中型企业每两年安排一次全面盘点,各部门根据各自特征可以分季度或者分批进行核查作为大型盘点工作的补充。
2.4 固定资产核算强化严肃性并结合资产特征进行差异化处理
严格固定资产核算规定,折旧的核算要更体现合理性。有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不按照规定的资金渠道列支,而故意在成本费用中列支,重建当期利润,有的长期挂往来账,有的则任意多提、少提或不提折舊,造成财务数据失真。有些企业故意将原本可以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成套设备设施拆分,被拆分后,单位资产由于达不到资产管理体系规定的标准,游离于资产监控管理之外。因此在固定资产的确认上,一方面考虑价值大小;另一方面,有些价值接近,但使用周期长的,或者可以归类为成套设备的,应该根据实质性原则将其列为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在折旧的核算上,大多数企业一刀切用平均年限法,但是有些设备具有特殊性,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特点,考虑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等因素选择更加合理的折旧核算标准。例如,电脑等电子设备产品更新速度快,更适合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而运输设备,与作业程度有关,适合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2.5 加强不同阶段以经济目标为引导的立体化考核体系
完善和提升固定资产考核制度的重要性。固定资产的考核,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及企业管理实际情况,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设置考核办法。例如,新引进设备,考核的重点是成本优化,也就是价格不离谱,数量不浪费,设备不闲置,设备利用率是这段时期的重要考核指标。在设备运营期间,需要考核设备完好率、设备故障率、维修费率、能耗等经济指标。在设备使用后期,需要考核资产再利用或结合维修成本及产出的资产利用经济性指标。总之,考核的目标是加强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及寿命周期管理,使固定资产的管理从日常维护转化为状态检测,提升固定资产的经济效果。
2.6 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
固定资产管理要充分结合信息化先进技术。例如,将设备及其附件引入电子编号,将二维码嵌在设备及配件载体上,通过扫码等信息采集,可以将主体及配件信息追溯至采购日的信息系统中,这样,加快了盘点效率的同时,对实体误差的查询及信息的准确度都有很大的提升。
3 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负责而需要耐心的工作,即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还需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真正树立以企业为家的理念,将动态的、长期的、持续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执行到位,有效地保护和使用国有资产,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丁娇.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江苏商论,2013(30).
[2] 刘元珍.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月刊,2012(23).
[3] 张远彬,高梅英.试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足与对策[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