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2017-05-30 23:14夏依旦·艾山居来提·斯提瓦力地
高教学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高校

夏依旦·艾山 居来提·斯提瓦力地

摘 要:目的:探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高校12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新疆高等院校115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男生772名,女生384名。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392名,来自农村的764名。结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科学信仰个体心理成因,引导他们理性对待信仰,科学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有效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9-003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belief on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at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1,256 college students in Xinjiang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re are 1,156 college students who completed the survey, and among the believers boys are 512(66.3%), girls are 262(68.2%), among the nonbelievers, boys are 260(33.7%) and girls 122(31.8%); Conclusion:A belief not only affects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t also relates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Therefore, learning about the individual mental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guiding them to treat belief rationally, and building up the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is the premise to effectively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ensure mental health, and can also be beneficial to promote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inority nationality students; belief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種精神现象,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近年来,在调查前,我们不断的遇到信仰问题这就是由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受到信仰思想的广泛影响,其中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同时并存。盲目信仰不仅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关乎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所以了解大学生信仰的个体心理成因,引导他们科学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有效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引导科学的信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新疆高等院校115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男生772名,女生384名。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392名,来自农村的764名。

(二)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入学前居住地、民族、年级专业,信仰,政治面貌,生源地,信仰的看法,原因,心理认识等方面。

(三)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式,针对新疆 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56 份,回收 1156份,回收率95.2%。剔除错漏较多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128份,有效率为 97.6%当场收卷。

除了调查问卷外,本研究还辅之半开放甚至开放式的访谈,以获得有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心理状况更为鲜活的资料,弥补问卷的不足。对于访谈所获文字资料进行编码、归类、整理、分析等。

二、结果

(一)不同大学生人群评分比较

不同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学生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信仰、入学前户籍地的学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校大学生中维吾尔族,回族,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573人(77.4%)存在差异(P>0.05)结果见表1。

(二)不同大学生人群信仰评分比较

表2可以看到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负性影响6个高校有无信仰的大学生结果显示,无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高于有信仰的大学生。

三、原因分析

在社会变迁背景下,虽然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种种的原因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存在部分信仰心理问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盲目信仰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对于今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认为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就影响力和影响广度而言,任何环境因素都比不上家庭。家庭也将人与人联系在了一起,而且这种联系是独一无二的。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依恋通常会持续一生,并成为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如社区,学校和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范围本,在家庭中,孩子学会了本土文化中的语言、技能,以及社会和道德价值观[3]

家庭原因在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85%。而进一步的深入少数民族大学生访谈表明,这其中又有70%以上有信仰大学生是从小就家庭开始信仰。15%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己也“不清楚”当然,家庭成员中有信仰者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大学生信仰,但是为他们接近信仰提供了一条捷径,这使得他们在遇到困扰或压力时更容易选择科学信仰。

(二)社区和学校

学校是复杂的 社会系统影响到大学生的多方面,每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不同,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不同,老师学养、执教水平等方面不同,并且,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大信仰都开始走向网络化,这使得因受网络信仰文化影响而信教的人数呈现出一种逐年上升的趋势。调查显现,信仰生成影响最大因素家庭占45%,社会环境占25%,校园教育占20%,个人因素占5%。5%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了“不清楚”这也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信仰知识了解并不深刻,甚至对自己的信仰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科学信仰知识。

(三)多元文化状况

少数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色,信仰与民族本来是分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别的关系,给人一种信仰与民族总是不相分离的感觉,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少数民族历史与现状的了解,许多大学生无法分清楚哪个是风俗习惯,哪个是信仰[4]。

通过调查得知80%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信仰,2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己不清楚是否有信仰,其中70%少数民族大学生坚持自己的信仰,1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会一直坚持自己的信仰,16%无法分清楚哪个是风俗习惯,哪个是信仰,这表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并不坚定,因此需要被引导。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在调查中27%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信仰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缺乏对科学信仰的认识,他们忙于专业课学习,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科学信仰相关的知识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四、对策思考

本次调查提示我们: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心理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在采用筛查的基础上对筛查阳性者应作进一步评估与辅导。使他们增强对心理、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与方式看待与处理问题。

1. 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信仰观念问题。通过教育讲座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信仰、法律与政策,从而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错误,使学生能够以平常心接纳科学信仰、教育,以及个别学生心理咨询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咨询专业老师。在全面贯彻党的科学信仰政策的同时,我们应当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2.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在条件。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校报等宣传媒体,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3.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调查显示表明,高校大学生盲目的信仰问题在一定程度内存在,但不是普遍现象,班主任、辅导员正常沟通好每个学生,让班主任、辅导员知道哪些学生有问题,让这些学生的管理工作者运用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原则对学生各种问题给予启发和引导。充分利用预警机制进行干预,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信仰问题。

4. 积极引导,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提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意識,是现代法治的真正精神意识,法制的进程也就是公民法治意识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培育起法治意识,才能激发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只有通过教育,不断地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和法律权威,才能使执法者严格执法,以自己的行动带头守法,才能使公众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最终使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体现法的价值。

其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心与帮助,并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建立校园心理辅导网络,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异常心理行为,对有心理障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太平.论信仰教育[J].教育评论,2001(1).

[2]韩学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6-187.

[3]吴庆麟,桑标.儿童和青少年[M].第五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88-89.

[4]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7.

[5]吴庆麟,桑标.研究设计与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413-414.

[6]陶爱萍.对公民法治意识及其现状的再认识[J].行政与法,2009(1).

[7]孟兆怀.宗教信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5).

[8]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高校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