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性学习视野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学术水平的提升

2017-05-30 23:14骆雪晴张伊帆李永峰
高教学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大学生

骆雪晴 张伊帆 李永峰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以“使学生养成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型的学科,专业知识涉猎范围广,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要求高,并且要求学生具备创新,革新改造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十分适合于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性学习;大学生;学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9-0016-03

Abstract: Investigative study is aimed at making students form an attitude that they are never satisfied and never stop pursuing superb,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discovering, rais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Investigative study's carrier is every design for items and every production for works. The contents of investigative study are abundant experience as well as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and metho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which are gained in the process of posing and resolving problems. Investigative stud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rse, although in many circumstance its knowledge is overall, neither a simply combination of other courses nor equaling to course of activ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a comprehensive subject, with abundant expertise and high demand for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skills of students; besides, it also requires that students should cultivate the ability for innovation. Thus, investigative study is suitable for training students at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Keyword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vestigative study;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level

一、研究性學习国内外进展

法国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从1995-1996开始在初中二年级进行实验被称为多样化途径。1997-1998学年,法国所有学区都有一部分初中开设了类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1996年法国又开始在大学预备班开设“适度发挥学生创造力”课程。1998年里昂“全国高中改革议会”决定要在高中借鉴大学预备班课程的成功经验,并且称其为“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课程[1]。

日本教育审议会于1996年发表了《关于展望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要求克服各种不良的教育倾向,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在此基础上,1998年12月和1999年4月,日本分别发布了准备于2002年实施的小学和初中课程标准、高中课程标准,其中综合学习时间的新设成了本次课程改革中令人瞩目的焦点[2]。日本在二战后对学生的要求过于注重应试和机械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表达,是日本学生有过多的挫败感使得学生逃课,无法无天,并发生了许多校园暴力事件。因此,日本对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1949年以来我国研究性学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78~1999:教学方法领域的探讨;2000~2004:解读课程改革政策;2005年至今:从教育理念层面探讨[3]。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向具有中国特色转变,中国特色是指适应于中国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助于培养适合中国社会的人才。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还不够深化,对学生的教育仍然大层面的重视理论教育,我国应该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早日探索出适合中国学生的教育体系,使大学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学术水平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备对现在的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估、对企业的环保工程进行改革创新、并能进行环保新型产品的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是一门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素养,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培养适合于在该领域发展的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生的学术水平是指该专业的学生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结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进行环境研究的能力,在学习和研究相关环境问题时的创新能力等。

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研究性学习最大的优点就是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研究性学习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育学生,增加了教育的亲和力,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轻易的接受知识,更充分的了解知识,更自然地运用知识,更充分的了解世界。其次研究性学习不停留于传统的教与学的层面,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充分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研究性学习不再是单一学科知识的灌输,而是使多门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它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体现不同学生的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有很强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对环境对世界有全面的认识,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并且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对该专业的学生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专业知识的同学才能很好地分析、解决环境问题、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为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解放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能够全面的看待一个环境问题,综合的分析解决。环境是一个循环的全面综合的系统,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只有进行研究性学习才能使自己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更好的解决环境问题。

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教、学与环境。

教:教是指教师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完全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一个引领者,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教师提供学生一个学习的途径,而不是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将理论与实践严密的结合在教授一些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多举例,方便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听讲式,而是讨论式,对于一个环境问题老师可以多问问学生的看法,以及学生对于该类问题的建议,通过讨论老师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并且能做到教学相长。环境科学与工程的教学应更多地注重于实践教学,多设置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学主要是主动地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学能够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环境专业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潜能,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学生出于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主动地发现探索环境专业相关的知识,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开发自己的潜能。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接受者还是一个反馈者,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多问“为什么”,多思考“为什么”,不要一味的背理论知识要学会理解性的记忆。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过度的依赖于老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独立分析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是指学习的环境。在听讲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也就是说听讲式学习的学习环境就是教室。而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尤其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习环境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可以在任何地方,毕竟身边的一切都是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我们可以用专业的知识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收获更新的知识,在这样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巩固和新的收获。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生较之其他专业的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途径更多样化,只要我们留意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与环境事件,我们就可以更多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

五、研究性学习在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类型

研究性学习在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理论探索研究、实验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

理论探索研究:理论探索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该专业的特色,具备专业素养。它的研究方式是学生从老师那获取相关知识或者主动地通过阅读了解相关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的了解知识,深入的理解知识,最终能够在学习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并且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并且分析其优缺点,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充分的理解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不应该只停留于课本所提供的方法,要学会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且思考是否還有更优的方案。

项目(活动)设计:项目(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一个较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能力。在一个项目(活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面对一个环境问题时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分析一个环境问题,并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项目活动研究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六、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生基本学习方式

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被动的,接受的,依赖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许多学生进入大学,还是以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对知识没有过高的追求,只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更有甚者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方式严重的阻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学术水平的提高。

另一种是主动地,积极地,兴趣的学习方式。有的学生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知识感兴趣,这样的学生不仅在平时上课时认真的听讲,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还会在课下阅读相关书籍,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这些学生有一种探索精神,爱好做实验锻炼自己的的动手能力,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十分有利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生的学术水平的提高。

但是在大学中进行第一种学习方式的学生占大多数,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提高其学术水平。因此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生而言进行研究性学习意义重大。

七、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术水平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学术水平是刻不容缓的现实。然而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中国现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建立在环境的牺牲之上的,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能很好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然而纵观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不能总要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何况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上的压力,迫使中国走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生应该在大学里更好的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与培训,积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才能满足国家对环境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

八、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和国家对环境方面人才有很大的需求,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没有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有的甚至功利性的进行学习既为了考试和毕业而学习。现在的学生还有一个普遍的缺点,就是不爱做实验,不爱动手,以至于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因此现如今许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学术水平不高,学术创新难。

从目前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来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迫在眉睫。研究性学习注重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九、如何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

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生而言,首先该专业学生必须转变自身的观念,端正自己的学习目的。许多学生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学习的,因此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試,没有学习的兴趣。学生要转变自身的观念,端正自己的学习目的,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使自己从一个“苦学者”转变为“乐学者”。其次学生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该专业的学生必须认清环境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意识到该专业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和师生互动,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做一味地接受者,要多思考。最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多看多听多动脑,积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剖析环境问题,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老师而言,要进行研究性的教学。首先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多结合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其次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不要一味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在上课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做一名“接受者”也做一名“反馈者”,充分的做到教学相长。最后,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督促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强锻炼。

十、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有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注重的并不是学生是否记住知识,而是是否理解知识,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知识。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大脑,是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法。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型学科,并且该学科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因此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注重研究性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强化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适应于当代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霍益萍.国外习资料选编[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万伟.谈日本初中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学习时间[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16-19.

[3]康明媛.在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管理的设计与实施[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4]胡天觉,曾光明,汤琳,等.新兴产业发展时代环境科学专业特色的建设理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17):1-4+7.

[5]李凤华,龚殿婷.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6(07):194-196.

[6]罗运阔,陈文波,周亮梅.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MOOC课程的必要性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5(23):191-192.

[7]曹勇宏.环境管理学在环境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方法[J].高教学刊,2015(21):35-37.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