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野下京津冀大众体育现状研究

2017-05-30 22:23白素萍赵立功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京津冀

白素萍 赵立功

摘要:对京津冀16个县区的大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三段分布,第一、三段人口较多,中间少的“马鞍型”,居民健身活动内容的选择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经济收入的人群相对应。居民健身主要以行政组织为主导的形式,体育社团在群体工作中的作用有待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或专业的健身活动组织者无论在数量或质量方面,与日渐增多的体育人口队伍有较大差距。健身场地设施及资金短缺问题是困扰京津冀大众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大众体育

“十八大”会议精神特别强调了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道路,并逐步实现城乡均衡,共同繁荣,一体化新型城镇化进程。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这种独特的区位条件,为各地的联合互动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不管从一体化或者是协同发展的角度,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大众体育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发挥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全民健康,以及人文精神培养的作用。在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是城镇化进程的标志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制定了专家问卷和普通问卷。通过对普通高校该研究方向学者和群体管理工作专家的两轮调查,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形成问卷。

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先分层、再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北京的大兴区、怀柔区;天津的蓟县、静海区;河北的抚宁、昌黎、迁安、遵化、唐海、乐亭、三河、宣化、涿州、辛集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的专家为负责当地群众体育的文化、教育、体育部门管理者。调查的一般人群选取不同年龄、职业的市区、县、城镇居民。

文化程度分布情况:研究生以上1488人,占总人数的18.6%;大学(含大专)4256人,占53.2%;中学(中专)1712人,占21.4%;小学544人,占6.8%。

問卷的发放与回收:采用专人发放和回收。

专家问卷发放600份,回收584份,有效问卷572份,有效率97.9%;普通问卷发放8000份,回收7862份,有效问卷7613份,有效率96.8%。

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SPSS11.5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二、结果与讨论

(一)京津冀大众体育现状

1.京津冀体育人口

我国对身体活动频度3次/周以上,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次,每次的运动强度保持在中等以上的居民界定为体育人口。

调查结果表明,京津冀居民中完全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有34.7%,其中男性有1529人,占体育人口总数的57.9%;女性有1112人,占体育人口总数的42.1%。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三段分布,第一、三段人口较多,中间少的“马鞍型”。

2.京津冀体育人口组成

体育人口中不同职业人群比例排序为:科教文人员、管理人员、工人、服务人员、农民。科教文人员中的体育人口占36.3%,比重较大。管理人员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时间和强度上排序增长较快。值得关注的是,逐渐增长的中产阶级家庭为了追求休闲、舒适、放松的生活环境避免交通拥堵、污染等困扰而迁移到郊区城镇者占11.3%,回迁农民占13.6%、外地务工人员14.3%、农民到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成为工人占10.2%、城镇化使农民成为服务行业人员占3.7%,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10.6%。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率要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且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多元改变,为京津冀大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京津冀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动机

调查表明,16-25岁为休闲娱乐、精神修养,26-35岁、36-45岁为增强体力、增进健康,46-55岁为休闲娱乐、精神修养,56-65岁、65岁以上追求增强体力、增进健康。不同年龄段动机的排序不同,体现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价值取向。

4.京津冀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内容

京津冀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内容比例如下:健身走、跑占56.3%,广场舞55.3%,太极拳、剑、扇、柔力球、易筋经、八段锦、气功等占47.1%,篮球38.2%,羽毛球37.3 %,乒乓球34.7 %,秧歌类38.6%,游泳16.7%,健身操15.4%,交谊舞13.7%,打花棍13.9%,跳绳12.5%,足球12.0 %,健身路径10.8%,滑旱冰10.5%,毽球8.9%,街舞9.1%,登山10.1%,象棋、围棋、麻将等棋类占9.2%,武术9.3 %,贻拳道8.8%,排球7.8%,舞龙、狮2.5%,瑜伽2.7%,骑行2.9%,台球、门球、地掷球、保龄球等13.5%,网球2.3%。数据表明,京津冀本土体育文化、地域体育项目开展良好,而徒手练习,对场地设施、器材和运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和民族传统内容项目容易进入居民的生活。

5.京津冀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地点

京津冀62.8%的居民健身锻炼有固定场所,利用健身路径等公共锻炼器材设施的占54.7 %,公园健身设施40.3%,住宅前后空地占35.8%,附近开放校园占37.3%,公路、街道巷尾空地的占19.6%,附近健身俱乐部、健身会馆、体育中心、辅导站占13.9%,体育场馆占7.8%,随着京津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社区为了满足居民对健身场所、设施的需求,加强了相关配套建设,但与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居民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差距很大。

大部分学校、社区和其他单位的健身设施封闭式管理,少部分场馆设施开放,但以盈利为目的。另外,城市和乡村居民大部分在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场所进行健身活动,而到有正规场馆、设施的学校、社区和其他单位进行体育活动的次数很少。

6.京津冀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形式

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形式,地方文体局管理占30.2%,政府占16.5%,教育局占13.3 %,社区占6.7%,企业占6.4%,社团占6.9%,体育协会占5.3%,居民自发组织占14.7%。从数据说明,居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行政管理部门仍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行政计划色彩依然较浓,群众体育的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但是群众自发组织、社区、社团组织、协会占33.6%,说明群众体育的社团正在逐渐发挥作用,对居民的健身锻炼活动的作用逐渐增大,但政府、体育行政组织为主导的局面没有改变。

7.京津冀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健身教练、组织者

在调查的168个活动点中,86个活动点有健身教练或组织者,占51.2%。在这些健身教练或组织者中,有社会指导员、体育社团骨干、文体爱好者、退休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在职体育教师、在校学生兼职教练指导的占14.9%。在有教练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活动点中,有1-2名的占76.3%,有3名以上的仅有23.7%,其中男性占46.6%,女性占53.4%。居民的多元化、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居民健康的重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相关专业指导人员的培养,使京津冀居民体育健身活动所接受的指导日益多元化,指导水平也逐渐提高。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人口的需求。

8.京津冀居民健身锻炼消费情况

京津冀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以非经营性为主。其中有15.7%的人曾到经营性体育场馆进行过体育消费,主要以中青年、文化程度高的人群为主。京津冀居民每月用于体育健身活动消费30-100元。主要用于支付购买运动服装、健身运动器材、食品饮料、体育报刊杂志、比赛门票和健身培训指导费等。目前京津冀居民的体育意识在不断加强,体育消费观念在改变,在大众健身方面投入的时间、经济消费逐渐增加。国家也通过体育彩票公益金、发行债券等途径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支持。

但是,从研究数据可知,子女教育费用依然是家庭最主要的支出,而居民开展大众体育健身所必需的场地设施、资金等问题依然是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9.京津冀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校时爱好体育53.53%,媒体对体育的宣传38.63%,受同事或朋友影响34.32%,参加单位体育活动23.17%,受体育类书刊影响21.29%,受家庭成员的影响15.37%,受体育明星的影响7.48%。从数据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媒体的宣传、同事和朋友的影响对人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极大的影响。单位体育活动、体育书刊和家庭成员也有较大的影响。而体育名人、体育明星影响力比其他因素较小。学校体育对人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论

(一)京津冀居民結构多元化呈现了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人口城镇化为京津冀大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分布总体来看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

(二)京津冀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内容的选择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经济收入的人群相对应。除了常见的项目外,民族的、地域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项目内容体现较突出。

(三)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以非正规体育场所为主,单位、学校、社区等正规体育场所的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居民健身主要以行政组织为主导的形式,群众体育社团需要进一步宣传、引导、规范,在群体工作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四)京津冀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体力、增进健康,保健康复,健美减肥,休闲娱乐、精神修养,人际交往。不同年龄段动机的排序不同,体现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取向。

(五)学校体育、媒体的宣传、同事和朋友的影响对人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极大的影响,单位体育活动、体育书刊和家庭成员也有较大的影响。学校体育对人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大众体育具有重要意义。

(六)京津冀居民体育健身活动所接受的指导日益多元化,指导水平也逐渐提高。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与日益增长的需求差距较大。

(七)子女教育费用依然是家庭最主要的支出,而居民健身场地设施及资金短缺问题依然是困京津冀大众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转变育人理念,关注人的健康,加强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观念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唐炎,虞重干.城乡大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念解析与措施[J].体育学刊,2012(6).

[2]马永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使命[J].体育学刊,2011,18(5):21-24.

[3]宁丽娟,唐炎,熊小伟.新农村体育发展探究—来自重庆市利民村的调研与启示[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3):20-23.

[4]王程,张雁.大众体育:和谐社会的呼唤—论和谐社会下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14-18.

[5]王会成.大众体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6]周冬,刘建国,赵立功等.新型城镇化视野下京津冀小城镇大众体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39(4):365-368.

[7]周争蔚,廖玉美.大众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结构与运行模式研究[J].体育研究,2013,(12):423-424.

(作者单位:白素萍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赵立功 石家庄学院 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京津冀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