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ST框架下的广州市休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①

2017-05-30 19:47粟郁陈泽旋陈婉鹏杨嘉琳
中国商论 2017年24期
关键词:广州市

粟郁 陈泽旋 陈婉鹏 杨嘉琳

摘 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大幅增加,普遍变得“有闲”和“有钱”。休闲产业由于其持续快速发展的特点和与其他产业间的强关联性,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本文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广州休闲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PEST模型 休闲产业 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c)-131-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休闲化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常态。城市休闲经济越发达,城市休闲功能越強,越有利于城市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增强。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众多城市都在寻求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途径,休闲产业已经成为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1 休闲产业界定和PEST模型

1.1 休闲产业的界定

20世纪以来,休闲问题在发达国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休闲产业作为休闲的衍生品,既是旅游经济研究对象,也是产业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学者马惠娣(2006)提出以休闲服务为主的休闲产业的概念目前为国内学术界所广泛接受,休闲产业主要包括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的产业系统。学者付达院(2015)把休闲产业分为广义休闲产业和狭义休闲产业。狭义休闲产业主要包括休闲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健身产业以及文化传播产业等四大产业形态。关于休闲产业的定义,学术界没有统一严格的界定,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暂时也没有对休闲产业进行清晰地划分。本文认为休闲产业的界定应以当下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前提,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导。根据“数据可得”的原则,本文以狭义的休闲产业(休闲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以及文化产业)作为休闲产业体系的范畴。

1.2 PEST模型

PEST模型是用来分析企业和行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模型,即通过对外部Political(政治环境)、Economic(经济环境)、Social(社会环境)和Technological(技术环境)四大宏观环境因素的分析来制定企业和行业发展战略。政治环境是指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政治环境对行业发展、监管以及与行业内组织活动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分配情况,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及经济发展趋势,行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等。经济环境组成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环境是指包括影响产业发展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文化教育、社会人口结构等。技术环境是指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技术变迁和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有深远影响。

2 广州市休闲产业PEST分析

2.1 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指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政治法律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政府的方针、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社会的参与等。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休闲产业,明确了休闲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这意味着休闲产业将成为广东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最新出台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重点任务就是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在有利于休闲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广东省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休闲产业的发展,如《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对广东省十年的旅游发展进行规划,以加快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2015年广东省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广东旅游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同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广东体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环境明显优化、产业基础更加坚实等发展目标。在市级层面,2008年出台的《广州市旅游条例》就强调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以促进广州市旅游产业发展;2010年《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将把体育产业发展成广州市的新兴支柱产业。2013年由广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推动海港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提出将休闲产业作为海港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要将游艇休闲产业培育成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国家、地区的一系列发展政策给广州休闲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

2.2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指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经济因素,也是休闲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核心地区和标杆城市,近十年以来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均呈快速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广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8100.41亿元,人均GDP由2005年的53809元增长到2015年的136188元,对广东省的经济增长贡献超过24%,连续27年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近年来广州城镇居民收支状况保持平稳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46734.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到35752.5元,大大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4年的38.3%下降到2015年的32.8%,按照联合国标准,属于相对富裕的水平。

总体来说,广州市近年来经济运行良好,经济增速稳中有进,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广州三次产业比例为1.26∶31.97∶66.77,尤其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6%。较高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降低的恩格尔系数以及良好的产业结构都说明广州居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休闲消费能力稳步增长,为休闲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3 人口环境

从人口总量上看,2015年末广州常驻人口1350.11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70.08万人相比,五年间共增加80.03万人,增长6.3%,年平均增长率为1.23%,人口排名全国第六。城镇人口比重为85.53%,就业人口810.99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461.22万人,占就业人口比重为56.87%。广州作为中国南部经济发展中心,聚集了全国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雾霾日趋严重的2013年之后,人才从北到南的流动趋势就更明显。过去十年间广州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都在不断上升。巨大的人口总量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广州休闲产业发展提供极大的休闲消费需求和丰富的劳动力供给。

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6.62万人,占7.90%。按照国际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 的标准,广州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不同年龄群体对休闲产业和服务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人口老龄化将直接影响到广州市休闲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业分布。

2.4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教育环境主要指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教育因素,包括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价值观念等。休闲产业发展需要社会休闲意识和休闲文化的推动。广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饮茶聊天的茶楼文化就是广州的一个标志性文化景观。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越重视自身发展及精神需求,越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物质用于休闲消费。到2015年末,广州共有高校83所,在校研究生7.95万人,在校生104.32万人,平均每万人就有772.29名大学生,广东省排名第一。广州市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37%,并有连年上升的趋势。广州作为广东省的文化教育中心,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投入,促使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素质的人口、良好的城市休闲氛围都为发展休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2.5 科学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可以提高休闲产业发展水平,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劳动时间,以至于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休闲生活。近年来广州市在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州连续5年位列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第二;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项总数位居全省第一;拥有国家级孵化器优秀数量全国第一。尤其在科技投入方面,2014年广州市年R&D经费内部支出达192.97亿元,占GDP比重1.57%,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0623人,占就业人口的比重1.2%,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美国自然杂志评比中国十大科研领先城市,广州排名全国第九。这些数据都表明近年来广州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创新要素的吸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这与广州处于珠三角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和高校资源丰富明显相关。

综上所述,良好的政策机遇、较强的经济基础、较高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较高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良好的城市休闲氛围都有利于广州休闲产业的发展。

3 广州市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3.1 休闲产业呈稳步上升的态势,产业地位不断提高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随着国民休闲计划在广东省的率先实行,广州以旅游业为首的文化娱乐、休闲体育等休闲产业与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并逐步成为推动广州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2005年~2015年十余年间,广州市的休闲产业增加值从258.91亿元到1514.35亿元,呈现稳步上升,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休闲产业占GDP比重和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数据说明休闲产业与其他相关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带动效益和对社会整体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

3.2 旅游业占主导地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锐减大批中小加工企业大量倒闭,广州市着手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等服务业产业予以资金及政策方面的支持。近年来广州市旅游产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以酒店、旅行社为主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日臻完善,广州旅游业发展迅速。广州旅游业总收入从2005年626.16亿元增加到2015年2872.18亿元,占休闲产业比重的81.29%,占GDP的6.7%,充分体现了旅游业在休闲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并成为广州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但是截至2015年国内旅游收入达2820.52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8.2%,旅游外汇收入达351.66亿元,仅占旅游总收入的2.8%。可以说国内旅游收入占广州旅游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国内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带动广州旅游业的发展,而国际旅游市场有待开拓。

3.3 文化娱乐体育产业近年增速较慢,受重视程度不足

文化娱乐体育产业从2003年的28.82亿元到2015年239.436亿元,虽然总量增幅较大,相对于旅游业的大幅增长态势,2011年后总体增速较缓。图5可以明显看出近年来文化体育娱乐产业占第三产业和GDP的比重明显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文化娱乐体育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小且产业地位较低。同时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2015年间文化娱乐体育产业固定资产投資额占社会固定投资额比例不增反减,说明相对于其他产业,广州市对文化娱乐体育产业的投入力度较小,重视程度不足。

3.4 体育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娱乐业受到重视,文化产业成为短板

广州市体育产业在2008年~2014年间增加值增长速度迅猛,由2008年的122.6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11.11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不断的完善,体育彩票的销量也位居全国第一。广州市对娱乐产业的投入正在逐渐增加。数据显示2003年~2014年广州市娱乐业全社会固定投资额由2003年的6751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136233万元,翻了19倍左右,娱乐业全社会固定投资额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例由2003年的0.05%增长到2014年的0.25%。此外,随着广州市影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逐渐完善,观影人数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而与逐渐发展的体育和娱乐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完善,投入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潜力未得到挖掘,成为休闲产业中短板产业。

4 广州市休闲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推进休闲消费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休闲服务业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休闲需求虽然不属于生存和安全需求,但也存在需求层次的差异。既有满足社交需要的休闲活动,如传统的卡拉OK等娱乐活动,也有满足尊重和地位需求的休闲活动,如高尔夫运动等相对贵族化的休闲运动,还有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休闲活动,如一些高端的体验旅游、户外活动以及目前在国内中产阶层日益普及的健身运动等。一般而言,相对较低层次的需求对应的产业越偏向劳动密集型,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要求越低;而越高层次的需求对应的产业越偏向资本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也要求越高,同时产业带来的附加值也越高。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人均GDP连续高居全国前列。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作为后盾,广州重点发展的休闲产品和服务的设计需要考虑深度的体验需求,来发掘消费者的休闲消费潜力。例如广州可以利用自己作为滨海城市的优势,通过国际游艇展及琶洲——珠江游艇产业,大力发展游艇经济,打造区域性国际休闲航海旅游基地。

4.2 利用區位优势奠定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位

广州位于珠江入海口,是珠三角的陆路、水路和航空枢纽,也是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香港和澳门是全球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在休闲产业与金融、交通、保险、商业、通讯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相关休闲产业一流的人才储备。广州要按照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整体规划,与圈内各城市统筹布局,实现资源的互补。广州可以通过加强与国际经济体系的连接,吸引来自国外及港澳台同胞的休闲客源。在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大背景下,广州要牵头制定珠三角城市群休闲产业和市场的整体业态规划,构筑与周边城市良好区位竞合关系。通过资源战略规划,与圈内各城市统筹布局,实现资源互补,避免与周边休闲市场产生扎堆竞争和资源的浪费,发挥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核心城市地位。

4.3 大力发展“休闲制造业”

广东作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面临产能过剩和转型升级的压力。人们不断提高的休闲需求,将对制造业的结构升级提供指引。传统制造业不仅需要通过“一带一路”向外转移,更需要通过休闲制造业向内转移,造福民生。传统的观光旅游休闲,“食、住、行、游、购、娱”是6 大基本消费要素。在消费结构日趋高级化的外在力拉动下,休闲者的消费需求将更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现代的城市休闲消费正在向“养、学、奇”的高级化市场结构发展。“养” 是指以健康养生、疗养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学”是指以研学某类活动项目主题为中心的休闲度假,例如以高尔夫、潜水、滑雪等中高端运动俱乐部为依托的体育休闲项目;“奇”是指以户外探险、徒步穿越、登山、攀岩攀冰、跳伞滑翔类等为依托的探奇休闲活动。从传统旅游到休闲度假市场需求的转变中,由于“养、学、奇”的现代休闲对装备有较高的要求,带来了休闲制造业巨大的发展契机。广州应该大力推动休闲制造业例如游艇、房车、渔船、钓具、滑雪器材、马具、皮划艇等休闲产品的制造,推动休闲制成品的升级,使过剩的产能向休闲生活渗透。

4.4 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度假和娱乐科技

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关注需求,同时也要重视供给。供给侧改革的实质不仅仅是调整供给结构,同时通过供给创造需求和引导需求。广州作为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高度敏锐度,这都构成了广州创新休闲供给的显著优势。广州可以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度假科技和娱乐科技。例如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等都可以作为典型的度假科技,通过高新模拟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游客的度假体验。并已经在国外大型主题公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广州可以利用科技研发优势,加大对休闲娱乐高科技的研发,提升各类博物馆、展览馆以及主题公园等文化休闲产业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马惠娣.休闲经济、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N].浙江日报,2005-08-29.

[2] 付达院.关于休闲产业体系及其构成的探究[J].商业经济,2015(08).

[3] 杨菊仙,田兰.基于PEST框架的长株潭休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6).

[4] 穗体产.广州市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报表制度[R].广州:广州体育局,2014.

[5] 高洁.广州即将步入水上休闲产业时代[J].船舶工程,2011(01).

[6] 禹贡,钟燕森.广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

[7] 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在电影、游戏等娱乐科技方面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2016(Z1).

[8] 李柏文.旅游制造业概念辨析及其培育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4(03).

[9] 林旭云.“互联网+旅游”背景下从化旅游服务转型升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10] 倪珊珊.基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的广州旅游产业新业态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0).

①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学科共建项目(GD15XGL01)。

作者简介:粟郁(1975-),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广州市
广州市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广州市乐佰得喷涂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市福昌种畜场有限公司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亿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立博物院成建始末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卫生检验中心)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