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民 杨双琦 魏子维 董涵敏
摘 要:“快递下乡”工程正式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快递下乡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农村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更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快递下乡配送的重要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村快递超市模式,详细阐述了其运作过程,从成本、收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进行效益分析,积极主动地响应“快递下乡”工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快递下乡 农村快递超市 成本收益 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c)-009-02
1 研究背景
1.1 政策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6年1月27日正式发布,将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写入其中,“快递下乡”提出仅两年就成为国策。
快递行业打破了农村原有的消费局限,拉近了农村和城市的距离。但从整体上看,快递行业在农村的服务能力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快递配送在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突出。若能得到妥善解决,将有利于整体提升农村地区快递发展水平,推进快递服务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1.2 理论背景
“最后一公里”指商品从物流中心配送到分流中心后,从分流中心到达客户手中的这段距离,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传统的快递发展模式当中最大的难题。
目前针对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研究主要分为城市社区与农村两类,城市社区多集中于需求增长迅速的大学校园与普通住宅。在农村方面,谭述芳(2015)针对其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及农村最后一公里快递资源缺乏;谢家贵(2016)提出“兼職快递”理念,打造农村快递兼职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但该模式成本较高,在经济上可行性并不高;张会云、尚鑫(2015)针对目前快递市场上存在的两种新型“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菜鸟驿站和丰巢智能快递柜进行了分析,通过解析各个模式的优劣势,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2 配送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配送现状
经过对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县城快递配送已发展成熟,乡镇快递代收点也呈增长趋势,但由于乡镇基础设施不发达、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业务量未成规模等,目前代收点并不负责将快递配送到家[1]。以申通快递在四川省乡镇的快递点分布为例,其派送范围仅包括县城及周边6个乡镇,余下54个乡镇均不派送,同时声明村、组一律不进行派送。
2.2 原因分析
2.2.1 配送成本高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交通不便,对于货物运输工具要求高,同时乡村人口居住分散,配送距离长,没有城市地区居住集中、配送便利的优势,增大交通成本;在村级单独开设快递点,需要在各村重新设立仓储点,还需寻找专职配送人员进行配送培训,仓储成本与人力成本过高。
2.2.2 配送需求小
农村地区触网率低,网购宣传不到位,网购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村民对于网络购物的信任度较低。同时由于乡镇快递点较少,未构成激烈竞争,存在快递点运营品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包裹损坏、包裹丢失状况经常发生,快递点运营者联系买家不及时或距离较远造成快递取送延误,服务质量低,响应性差,网购需求较小。
2.2.3 配送风险大
快递丢失、货损货差、货不对板、退货风险等形成严峻的货物风险;同时由于村级招聘快递配送员,难以保证配送员工作素质,可能形成野蛮装卸、乱堆乱放、信息疏忽、错发错送、客户纠纷等服务风险;通过三轮车、摩托车等配送快递到家,农村路途陡峭且工作时间长,可能形成安全风险。
3 快递下乡模式探究
3.1 农村快递超市模式
在文献浏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农村快递超市模式更为可行。“快递超市”概念现多用于校园快递超市,指寻找快递服务商就像逛超市一样。在快递超市,多家快递服务商共存[3]。而笔者引入此概念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意图建立农村快递超市模式,即依托村级超市,建立快递代领综合网点[4]。
通过农村快递超市打造“超市经营+配送快递”模式,将超市进货与快递批发融为一体,将超市经营人员与快递配送人员融为一体,将进超市与领快递融为一体。以支付代理费用的方式同时开设多家快递综合网点,借助村级超市熟人多、有信誉的优势,提高网购与快递的可信度。同时充分发挥村级超市分布广、数量多的优势,缩短快递配送距离,以村民自己走出家门购买生活用品顺便领取快递的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减轻快递配送到家的交通费用与人力资源压力。
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三合村为例,镇上距离三合村较近的两个网点中,顺丰以“便利店+快递”、申通快递以“手机店+快递”的模式运营。顺丰的“便利店+快递”模式引导我们提出“农村快递超市模式”,但其仅仅加盟顺丰快递公司,仍需与其他农村较为普遍的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进行联盟,打造快递代领综合网点。同时其地理位置处于辛冲镇上,虽与三合村较为接近,也并未达到“最后一公里”,真正在三合村境内开设农村快递超市才能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3.2 超市经营+快递配送运作方式
“超市经营+快递配送”的主要运作步骤如图1所示。
4 农村快递超市模式效益分析
4.1 成本分析
4.1.1 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运费得到明显降低
农村超市的购货地常为乡镇或城市批发市场,而集镇中心和城市都是快递转运的关键节点。采取“超市经营+配送快递”的模式后,超市经营者可以在采购超市物品时顺带接收本村快递。与快递公司专门配送快递到乡镇相比,这种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配送成本。
4.1.2 不同快递公司快件集中收发节省人力以及仓储成本
乡村与集镇和城市相比,主要的特点是快递量小,快递最终配送目的地分散。假如采取城市中的模式,快递公司在每一个居住点都配置快递点,只会使得快递配送的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对于某些快递公司出现一村只有一件快递的极端情况,大大浪費人力资本,增加成本。同时,快递公司设点就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营运费用和门面费用等支出,快件较少又会致使快递仓储空间的浪费,单位储存空间产生的效益减少,成本上升。将不同快递公司的快件集中在快递超市收发,可以通过快件数量的增加减少单位支出,减少不必要的营运仓储成本,提高效益。
4.2 收益分析
4.2.1 快递公司农村快递收益提升
快递公司在下乡“最后一公里”的建设中,不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用于在乡村设立快递配送点,而是与乡村超市经营者达成协议,以支付代理服务费用的方式来配送快件下乡。这样“最后一公里”所产生的利润会得到显著提高。
4.2.2 合作“快递超市”经营者收入来源增多
村级超市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村村民,无法像乡镇和城市一样产生可观的利润,但其有更多闲散的时间来开展其他业务,这也论证了“村级超市+快递”的可行性。快递超市拓展了传统农村超市的经营范围,增加收入来源。
4.3 社会效益分析
4.3.1 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网络购物+快递取件”可以逐渐成为村民的一种生活模式,用相对实惠的价格购买到以前只能专门去市镇才能获得的商品。村民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购买新型农具和粮食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当快递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之后,村民能够在短时间内收到网购产品,这也促使村民网购日常用品,提高生活水平。
4.3.2 特色农产品输出更加便捷
借助于运作更快的物流网络,村民可以将特色农产品在短时间内送达消费者手中,为乡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条件,促进农民创收。乡村超市经营者集中办理本村快件输出业务,提高办理效率;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业务量的增长,从而推动乡村超市经营者收入的增长。
4.3.3 城乡联系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增强
物流网络的改善推动了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生活在离城市较远的村民也能够便利地购买到城市的商品,城乡的物质生活水平差距缩小,农产品的输出便捷程度提高。相对于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可能倾向于选择在本地务农工作,经营特色农产品。
5 结语
通过“超市经营+配送快递”的农村快递超市模式,落实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建设,改善快递下乡的低响应性现状,提高农村快递终端用户满意度,增加农村快递业务量,促进快递业在农村的发展[5],给农民带去便捷,同时带动农村从外至内的农村消费,依托农村电商平台拓展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城市民工返乡就业,实现“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解决农村难买难卖的问题。同时加快现代物流通道的构建,解决农村地区物流脱节,商品交易流通不畅的实际问题,降低农村群众的交易成本,促进农村交通的不断优化,真正达到“服务三农、助推农产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谢家贵,张婷婷,陈泓旭.兼职快递—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解决之道[J].物流技术,2016(8).
[2] 谭述芳.我国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3).
[3] 涂淼,唐烨,文英姐,黎金玲.校园快递超市运营优化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快递超市为例[J].物流技术,2014(1).
[4] 郭丹,左莉.农村网购快递配送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5(10).
[5] 刘兰海.快递下乡的供应链网络设计与模式创新[J].北华大学学报,2016(4).
①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下快递下乡的模式研究与探索》,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B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