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汾
摘 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双语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经济管理类学科中,微观经济学是大学一年级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抽象,包含很多复杂的模型,使用中英双语为英语基础薄弱,且专业知识处于零起点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授课存在较大的难度。授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将抽象、复杂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具体化、形象化,并根据授课对象学生的特点设计英语教学和考核方式,尽量减少语言障碍可能造成的学生理解度减损,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微观经济学;教学策略;语言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3-0119-03
Abstract: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ino-foreign joint education programs and bilingual teaching have become hot issues. In Sino-foreign joint economics or management education programs, microeconomics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for freshmen, and due to the abstractness and complexity of its contents, this course poses great challenge for lecturing freshmen students bilingually as they are green hands in major-specific knowledge and almost beginners in English study. To cope with these difficulties and achieve expected teaching results, lecturers should adopt well-designed teaching strategies to express complex knowledge in concrete and straightforward ways, and use easily acceptable English for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to minimiz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los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language barrier, so that profound knowledge can be taught in a simple manner.
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microeconomics; teaching strategies; language barrier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全方位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根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在有效问卷覆盖的556所高校中,95%的学校在其发展战略规划中对本校的国际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93%的学校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访问学者等不同级别的国际交流项目,鼓励高校师生出国学习交流,另一方面教育部也开始致力于引入来华留学生,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大势所趋。
适应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双语教学在国内高校当中也越来越普及,其中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由于受众面广且难度适中,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占的比重非常大。按照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学生一般需要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同时该课程的专业性很强,整体内容比较抽象,相对于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课程而言直观性较差;另一方面大学一年级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听说能力差,所以用中英双语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双语授课教学经验,分析该课程双语教学方式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从事相关教学工作的师生提供参考。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方式的难点
一般来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课英文使用比例是逐渐提高的,从双语授课起步,起点的课堂英文使用比例一般是50%,随年级提高而增加英文使用比重,最终要达到或接近全英文授课。双语授课要求学生用中英两种语言去学习专业课,那么学生的学习任务其实可以分解为两项:一是掌握英语作为学习的语言工具,二是掌握课程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使用双语学习专业课的学生与直接用母语学习专业课的学生相比,要多跨越一道语言屏障,与只学习外语的学生相比,又要多跨越一道专业知识屏障,所以双语授课教学任务的难点就在于要帮助学生同时跨越语言和专业课两道屏障,把一般分两步完成的任务合并为一步完成。
目前我国的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一般在前两年包含英语类课程,例如综合英语1-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往往还额外设置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等课程。通过这些英语类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英语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强化语法掌握和使用能力,提高英语的阅读、听力和口语水平。应该说,这些英语类课程对学生适应专业课的双语授课有一定的帮助,但英语课程是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内容非常广泛,可能涉及日常生活、文学、新闻、短篇小說等等,并不直接涉及专业课知识,所以英语课上学到的英语知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专业课双语学习的优势,与专业相关的术语、词汇和原理还是要通过专业课的双语学习才能掌握。因此,专业课双语教学只能小部分地借力于英语课程,更多地还是需要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授课对象特点来科学、合理地安排中英文的使用,通过中英文结合的讲解方式,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既对专业知识理解到位,又掌握其英文表达。
就课程特点而言,微观经济学以个体经济单位如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厂商、单个商品的市场供求等作为研究对象,貌似具体而微,实则需要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大多比较抽象,缺乏直观性,不易讲解说明。例如,微观经济学中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商品的需求或供给弹性、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厂商的生产函数、边际成本等基本概念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具有可视形态的,对学生而言无法直接观察和体会,必须通过可观察到的行为和现象找出共性及规律,并经进一步分析才能理解;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竞争性厂商长期利润为零等原理也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或经模型推导才能理解透彻。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即使用中文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中英双语教学,那么很多内容都需要以英文来进行讲解,无疑更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从该课程的授课对象特点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单词量非常有限,而且语法往往不够扎实,还没有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培养出英语语感,对英语讲解的反应会慢一些,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速度慢,以及理解不到位,因此,语言障碍可能使学生对课堂上英文讲授内容的理解较以母语讲授相同内容的理解损失很多。基于以上对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特点的分析可见,对授课教师而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授课必须要做到深入浅出,才能在双语教学形式下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应当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深入浅出”与单纯母语授课的深入浅出原则相比具有双重的含义,不仅指在教学内容方面将深刻、抽象的经济学知识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在语言方面使用简明易懂的英语讲解,尽可能减少非母语授课造成的学生理解损失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同时跨越语言和专业课两道屏障。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上述两点对授课教师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策略,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策略
根据上文的分析,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同时大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要在双语教学形式和知识传授效果之间找好平衡点,就必须在教学内容和英语使用上都做到深入浅出。那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采取哪些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设置和英语的课堂与考核使用两方面分别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建议。
(一)采用问题导向策略展开教学内容
鉴于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比较抽象,为消除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策略,遵循“提出问题-学习知识-解答问题”的基本流程来展开每一章的内容,在每章的开头提出一个学生有所见闻,并且比较感兴趣的经济学问题,由该问题引出本章要讲授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去听课,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感到能够学以致用。即使所学的知识点本身比较抽象,但因其与学生可感知的具体问题相联系,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具体的应用,学生理解起来会相对容易,有助于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例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寡头垄断是学生不熟悉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讲这章内容时,如果开篇时用波音和空客两大民用飞机制造商在世界航空市场上的博弈为例,让学生思考当一方采取降价或增产策略时,对另一方有何影响,另一方应如何应对,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由此引出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厂商相互博弈的不同模型展开本章教学,并在授课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去思考解答本章开篇问题。这样的教学展开方式比直接从抽象的基本概念入手收效要好很多。
(二)采用类比策略讲解抽象知识点
在讲解经济学当中的抽象概念和复杂原理时,教师可以采用多举例,多类比的策略,尽量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分析简明化,从而增加学生的感知力,降低理解难度。经济学知识主要反映经济现象背后的作用规律,一般需要通过深度的分析以公式或模型表现出来,虽然规律本身不能直接看到,但规律往往具有普遍性,在日常生活或其他领域经常能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那么通过举例或类比,将经济学规律与其他可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就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知识点。例如,微观经济学当中的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反映了在生产过程中,其他投入品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投入品的增加,再增加一单位该投入品能够带来的产出增量递减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并无生产经验,对这一原理理解不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拿学生学习投入的精力与考试成绩的关系做类比,随着学生投入学习的精力增加,考试成绩会有所提高,这一效果在努力学习的初期比较明显,但在已投入大量精力的情况下再投入一定数量的精力,成绩的提高幅度会逐渐下降。通过这样的类比,可以将学生感觉陌生的知识背景拉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深度,实现“深入浅出”的讲解目标。
(三)采用化繁为简策略进行英文讲解与考核
为确保学生对于英语讲解的部分能够理解到位,教师在英语单词和句型的选择上应有所斟酌,立足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具备的英语基础,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单词和简明的句型来讲解知识点,或者在使用超出学生应掌握词汇量的单词之前,先将其化简为难度小、易理解的英文表达来讲,待学生理解到位后再在相同语境下换用要求学生掌握的新单词,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新单词与之前的简明表达之间建立关联,换用新单词后基本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市场上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英文一般用surplus描述,但该单词对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偏难,那么教师可以在讲该知识点时先用too much supply in the market 表达,之后再换用surplus。此外,在课程的测评和考试中,对知识点的考察应着重于知识点本身,避免英语问题喧宾夺主影响学生答题。基于这一原则,教师在设置题目时,除本课程要求掌握的专业词汇以外,应尽量选用大学一年级阶段需要掌握的单词和简明句型,如果英文原版课本配套题库中出现的单词偏难或句型太复杂,教师就應在不影响题意的前提下将其进行简化来考核学生。例如,判断两种商品是否为替代品时,英文原版课本配套题库中出现的物品是cigarettes和marijuana,应替换为tea和coffee,或者beef和chicken这些学生熟悉的单词,从而减少高阶单词或复杂句型对学生答题形成的困扰。这些策略都有助于在双语授课的形式下做到“深入浅出”,减少语言障碍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影响。
(四)采用双语搭配策略讲解复杂知识点
对于微观经济学当中非常复杂的概念和原理,例如税收负担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解、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停止营业点的确定等,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全用英语讲出学生透彻理解的效果,那么就应辅以中文解释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應的知识点,但这样又容易让学生形成中文依赖,背离由双语授课向全英文授课目标过渡的初衷。为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可对中英双语进行合理分工,先用英文简述,再以中文详细讲解,在学生理解到位后再通过慢速的英文复述增强学生对相应内容的英文理解。如果教师同时采用PPT作为教学工具,那么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斜体字来强调PPT页面上的知识要点,通过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的刺激来加深学生对复杂知识点的英文理解。这样的教学策略保证了知识点的讲解始于英文,终于英文,并且由于学生已通过中文讲解掌握了有关知识点,教师再以英文复述时,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同时又通过教师的英文复述熟悉了复杂知识点的英文表达,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对复杂知识点理解到位,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而又避免形成中文依赖。
(五)采用数学辅助策略减少语言障碍
在课程内容的说明和表述方面,微观经济学有一个特点是大量使用公式和图形分析,而公式和图形作为世界通用表达为授课教师提供了超越语言障碍的讲解工具。大学一年级学生已有高中数学基础,而且正在学习高等数学,这些知识储备都可以用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在用英文讲解知识点时应有效利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例如,在讲解marginal(边际)的概念时可以与数学当中的斜率和一阶导数的公式表达进行类比,并通过凸的效用函数曲线和凸的生产函数曲线说明其一阶导数递减,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产出递减原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语言障碍,减少因英语讲解造成的学生理解程度减损。
三、结束语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国内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双语教学的难度比母语教学的难度要大很多,教师只有认真分析所授课程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设计中英文课堂讲解部分,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特点是内容抽象复杂,直观性差;而该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专业知识处于零起点。该课程的特点与授课对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讲解必须做到深入浅出,才能在双语教学形式与学生理解到位之间找到平衡点,保证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学生的感受度,并以简明的英语进行教学,有效减少语言障碍,才能帮助学生同时跨越语言和专业课两道屏障,顺利进入双语学习的轨道,为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樊云慧.对高等学校开展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3(1):95.
[2]姚芳.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124.
[3]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现状[J].高等理科教育,2014(2):104.
[4]郑红苹.论双语教学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75.
[5]张卫华,李冬媛.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经验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62.
[6]谈多娇.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10):92.
[7]程国玲,李永峰,肖鹏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6(2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