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淑萍
摘 要: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有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文章通过对目前中国高校中存在的有关高校定位、高校科研、高校管理中的十大问题的模糊认知进行了辨析,希望通过讨论引发高校内部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4-0185-03
Abstract: A university should have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first-class university first before it becomes world-class universit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fuzzy cognition of the existing ten problems of university in the set of orient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s. We hope that the discussion will lead to deep think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ld class universities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Applied Undergraduate; reflection
双一流公布之后,高校校园的共识是:大学不在于综合,而在于特色;學科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句话大学正在由百货店转向专卖店。在全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基本国策,“培育工匠精神”也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中国高校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提升自己,是一个迫切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迷思之一:认为一流大学与二流大学的区别是研究型与应用型的不同
在中国高校圈内,常常把一流院校与二流院校框定为研究型与应用型的不同。很多介于边界上的学校也务实地把自己定位于科研与应用并重的院校。仔细想来,这个分类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一流院校不仅非常强调应用;而且毕业生的素养,无论在科研或是应用方面都比二流院校强。研究型与应用型的差异,也不是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异,因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更高级的应用。本文认为刻意区分研究型与应用型给高校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这会让很多老师误认为“二类院校不需要科研,一类院校不强调应用”;而实际上应用、科研是两条重要的认识事物的途径,且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实现有效率的应用就需要科研,走向更高级的应用就需要更高级的科研。有关高校的研究型、应用型的分类,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误解。例如,北大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去卖猪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专门去采访他,因为在媒体看来,北大学生是研究型,却去卖了猪肉这就有了新闻价值。假如一个二流院校的本科生,去卖猪肉,即使其收益比北大学生还好,但媒体也不会关注他,因为在媒体看来二流院校的学生本来就应该是卖猪肉的。
迷思之二:理论是苍白的,实践是丰富的,所以重应用就不该过多地去学理论
理论是别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学习理论是就是借鉴别人的经验;尽管实践很重要,由于时间的有限性,我们不可能事事去实践。对一个人来说,不读小说、不上网、不看电视日子也在一天天地过下去;但通过了解别人的生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组织得更有效率,更丰富多彩,也让我们更能容忍不同的生活方式。当我们还处于温饱阶段时,可能没有太多了解别人生活方式的愿望;当温饱问题解决了,如何更健康的生活,学习别人的生活方式就变得很很重要。当市场没有饱和时,生产什么都不愁销售,企业可以不去改进技术;当产能过剩时,借鉴别人的经验就显得非常之迫切。别人的经验与自身的经验在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别人的经验要么写书本上的,要么是亲历者讲述,自身的经验则是以个人体验的方式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里。书本上的经验如果不及时更新就会被淘汰,脑子里的体验如果不更新会被人批评为“经验主义”或“老皇历了”。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都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非要把别人的经验总结说成是苍白的,把自己的经验总结说成是鲜活的呢?
迷思之三:高校国际化只是在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文章,而不是解决中国前沿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从海外引进教授、博士,二是鼓励老师们在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文章。这个做法好处是:一方面快速地提升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名,另一方面带动了一批国内学者习惯了国外的研究范式。这种做法存在的问题是:在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文章,不等于解决国际一流问题,特别是社会学、经济学的文章。因为社会学、经济学都是美国标准;所以,不少学者的研究文章,只是迎合了西方杂志编审们的价值观、人权观,而对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无补。中国高校的国际化不是要学者们成为一个国际主义战士,而是要用国际视野与理念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面对中国目前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的高校如何为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国高校的国际化也面临着一个转型升级的问题。从高校高级化的效果来看,目前高校的国际化只是师资的国际化,而不是学生的国际化[1],或者说使用的一流的设备,而生产的二流或者是三流的产品。
迷思之四:既然搞素质教育就不需要应试教育,就应该远离应用教育
当我们一方面在抱怨,高考的应试教育性质,选拔出来的都是高分低能的学生,另一方面又在抱怨自己学校的学生高考分数太低时,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两个抱怨之间是自相矛盾的。有老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个人的能力、眼界,所以,就不需要记忆大量的概念、原理与模型;但问题是如果没有掌握基础的概念、原理、模型,如何去培育个人的能力和眼界?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如何能够做好科研?因此素质教育不是没有应试教育,而是要记忆大量的概念、原理;不是放松考试,而是让考试更为严格。在掌握概念、原理的基础上再向能力、眼界的提升就成了素质教育。
迷思之五:高校的专业选择是社会的需要,而不是自身的能力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高校就增设什么专业”,这样一个高校发展思路导致了高校的财经热、政法热。九八五院校多是综合性院校的事实,也让增加学科门类成为合并潮之后的高校共识。当新一流公布之后,我们发现,大学重点不在是综合,而在于特色,学科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那么,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还要不要面临社会需要,本文认为,面向社会需求,是高校集体的任务,之于单个的大学,它考虑的不是社会需要,而是自身能力。选择那些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去拓展,这就是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对于某一个老师来说,不要说社会需要什么,就去教什么课,就去写什么文章,而是要看个人的专业与积累。实际上各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都要思考集体的定位与个体定位的差异。这就是企业竞争中的差异化战略。
迷思之六:科研是闲出来的,不是忙出来的
教文学的老师经常举例说:像唐诗宋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都是在闲暇的时间创造出来的,没有一个是科研压力下写出来;所以,要出精品,就不能定任务。他们还进一步归纳道:目前各个高校的一年一度的任务考核,三年内非升即转的用人制度,只会造成科研的短期行为。比如由于发表高质量的杂志审稿周期长,为了完成当年的任务,许多老师不得不写一些应景文章。本文认为,这个说法确有一定道理, “干中学”、“闲中学”是两种都很有效的学习途径[2],但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压力与创作并不对立,比如曹植的七步诗,还有古代的“对对联”游戏,都是压力下的创作。当然了压力下的急中生智,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没有积累,压力可能会造成短期行为。因此,科研是闲出来的,我们同意,但我们认为,如果强调让每个人都学会忙中偷闲,这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动脑子的习惯。
迷思之七:每个人的能力有差异,不可能人人搞科研
高校内常有教授说每个人的人力资本不同,基于社会分工理论,不同聪明程度的人就应该做不同的事,不需要人人做科研。本文的观点是:科研是所有人都可以有的创新活动,不是哪一类人的特质;因为创新是多层级的。比如,一个锅炉工思考如何节约用煤,一个木匠思考如何让结构更稳定,这就是科研。我们学校阅览室一个老师,书架上的杂志长期翻看造成倒角,他把两根橡皮筋固定在书架的两端,然后把杂志都扣到橡皮条里,就解决了倒角的问题。我们学校的一个清洁工,用大块的海绵做了一个折叠的黑板擦,在打扫教室时擦的又快又干净。这两项发明都通过了专利申请;可见创新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动脑子的习惯。每个人都会吃饭,但思考如何吃出健康,就是科研。每个老师都要上课,但如何教出特色、提高效率,就是科研。如果每个人都养成了动脑子的习惯,这就进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最终就凝结为“工匠精神”。
迷思之八:双一流之后,中国的高校都定型了,二流已经没有了进入一流的机会
双一流公布之后,很多人认为对于中国高校的格局已经基本定型,哪些双非院校要进入一流大学是难上加难。本文认为,中国的院校改革还没有真正到位,高校的竞争也仅仅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因为高等教育的制度红利还没有释放。中国的高校仍然是有国有、国营的体制,不是职业校长、教授治校的体制。实现由面向全球招聘教授、院长,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和各个管理岗位的变化,高校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苏南民营企业只所以异军突起,实际上就是一个体制红利的释放。最初的民营企业都是由(区办、街道办)的小型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实际承包而来的。这些小型国营企业、集体企业最早面临找米下锅的问题,不得已让他们率先进行了承包制改革;于是一帮拥有制度优势而且面临生存压力的小型国营企业开始了救亡图存的征程。他们利用灵活的制度(可以给采购员回扣)在大型国有企业的市场上分一杯羹。对于自身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聘用大厂的退休职工,另一方面在周末聘用大厂的现役工程师,大厂的工程师乐意到民营的小厂挣外快,出现了所谓的“星期六工程师”现象。对于小厂没有设备加工的产品,直接委托给大厂加工,大厂的车间也乐得有一个加工的活儿来挣外快。于是,小国营不断壮大,成为大国营的对手;最后把大国营给重组掉了。教育部“打破终身制、三年一评审”的双一流高校建设安排,已经让高校的体制改革行走在路上[3]。
误解之九:地方性院校要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每个大学都是要为社会培育人才的,而很难说是为所在城市培养人才的。中国的高校,特别是二类院校为了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都會在他们的学校定位中提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这个说法从逻辑上说是有问题的;因为一方面不同城市的企业所需要人才在知识素养方面都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到哪个城市去取决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地方性大学口口声声说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结果他们培养的人才都到的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工作。反倒是北京、上海的一流大学没有太多提“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他们的学生大部分留在了上学的城市。可见,许多地方性大学服务于地方的人才培养只是为了获得地方政府经费拨款的口号;而地方政府反倒是非常清楚,只所以给地方院校拨经费只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问题:当地政府给地方高校投入一个亿,学生的学费加上学生的生活花费可能要达到两个亿,结果是对所在城市的GDP来说就有了三个亿的增加值,如果大学办出特色,还可以提升所在城市的竞争力。
迷思之十:工厂是生产产品的,大学才是学习的地方
既然大学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所以,这个交流越广泛、越深入、越频繁就越好。这个交流不仅是高校内部的交流,高校之间的交流,还包括企业、社会各界与学校的交流。企业不仅是给学校提供了实习基地,还是老师的实验工厂、研发中心[4];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工厂也是一所学校。很多大学所在的城市,都是文化城市,有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城市就是一座文化的博物馆,可见城市本身就是一所大学。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可见工厂的岗位习得,城市生活的耳濡目染都是学习的重要渠道。把城市看成一个学校,把工厂看作一个大学,这样的大学理念才会广泛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施一公.研究型大学当推行“学不以致用”[EB/OL].财新网,2017-8-12.
[2]魏翔,庞世明.闲暇效应与内生增长-基于中国和瑞典数据的分析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34-49.
[3]陈宝生.高等教育要增强五大办学理念[N].人民政协报,2016-10-9.
[4]董大奎,刘刚.德国应用科技术大学办学模型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13):41-44.
[5]胡策.高等教育理念在公文运用中的表现[J].高等教育,2015(24):139-140.
[6]孟晨.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探讨[J].高等教育,2016(24):253-254.
[7]王曦.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的实证分析[J].高教学刊,2017(07):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