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福州、厦门、泉州区域整体经济和中心城市群崛起的大背景下,漳州尽管地处福建经济最发达的“闽南金三角”且近年来发展快速,但其经济总量小、结构偏低端、市场体系不发达、内外贸规模小、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聚、辐射和带动服务功能弱。本文基于供应链视角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探讨漳州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协同联动发展策略。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 供应链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b)-012-03
随着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1年《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7年《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在支持、提升和优化商贸活动、降低商贸流通成本及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凭借与商贸活动之间较高关联性和较强需求拉动能力,商贸物流发展和集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商贸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探讨如何发挥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在漳州经济发展中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追赶福建省区域中心城市福州、厦门、泉州崛起龙头地位的后发优势。
1 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涵义
产业群集是指同一产业与相关或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基于地缘关系、产业技术链、价值链、供应链等关系而在地理位置上高度集中的特定产业群落,是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发展并形成既竞争又合作并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
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主要是指由商贸业、制造业以及商贸物流产业等存在相互关联关系的企业和机构在一定的聚集区域范围内,通过相互依托、联动发展和空间集聚转移而形成的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发展模式。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合理优化商贸物流产业结构,有效提高产业集群内部各种资源的运行密度,通过内部产业相互嵌套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拉动相关产业的集约化和集聚化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和外部经济性,促进相关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2 漳州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漳州位于“闽南金三角”南端沿海,地处闽、粤、台三省交会处和长三角经济圈、台湾经济圈与珠三角经济圈结合部,外与台湾隔海相望,内接厦门、泉州、汕头两特区三地市,拥有闽西、粤东、赣南、湘东南广阔内陆腹地,自然环境优良,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2.1 经济总量及工业服务业比重比厦门泉州低
漳州2016年末常住人口505万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5.3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19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8.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15.59、1461.17、1248.5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2%、7.8%、13.1%,三次产业结构(占GDP比重)分别为13.3%、46.8%、39.9%。
厦门2016年末常住人口392万人,GDP总量3784.25亿元、人均9728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6.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45、1558.62、2202.1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5%、5.7%、9.8%,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0.6%、41.2%、58.2%。泉州2016年末常住人口858万人,GDP总量6646.63亿元、人均7778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0%、7.1%,总量连续18年保持全省第一。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8.41、3903.85、2544.3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7.4%、9.5%,三次产业比例为3.0%、58.7%、38.3%。
由上对比分析可知,与同属“闽南金三角”的同级别地级市厦门、泉州相比,漳州经济总量小、底子薄,但具有明显后发优势,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较为低端,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比厦门、泉州高1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漳州农业产业现阶段还具有比较优势,可有条件发展绿色环保价值链高端农业;第二产业比重比泉州低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比重比厦门低近20个百分点,表明漳州工业化、服务业转型升级还有较大潜力。
2.2 商贸(零售)总量偏低但商贸消费需求增长较旺盛
漳州201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家具类增长31.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7.6%,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7.1%,化妆品类增长35.5%。厦门201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46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23.98亿元,增长31.1%。泉州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家具类增长46.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5.0%。
2016年漳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厦门2/3、泉州1/3,人均消费额偏低。结构方面,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三地增长都较快,家具类漳州、泉州两地增长较快,粮油、食品、化妆品类漳州增长较快,显示漳州商贸消费需求增长强劲,工业消费需求下降明显。
2.3 外貿(进出口)总量较小并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
漳州2016全年进出口总额88.1亿美元,其中出口72.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2%、3.3%。泉州2016全年进出口总额240.39亿美元,其中出口162.46,分别下降11.3%、11.2%,如表1所示。
漳州外贸总量较小,2016年只有泉州1/3左右,且主要依赖出口,出口占外贸总量80%以上,而泉州外贸出口占总量不到70%。漳州出口主要国家(地区)中前三位分别为美国、台湾地区、东盟,分别为13.7、12.3、11.1亿美元,分别占比18.8%、16.9%、15.3%,加总超过50%,增长最快是台湾地区,比上年增长18.1%。2016年泉州出口主要国家(地区)中前三位分别为东盟、欧盟、美国,分别为38.8、30.2、22.8亿美元,分别占比16.1%、12.6%、9.5%,加总超过40%。台湾2.9亿美元,仅占比1.2%居末位,且比上年处于下降状态。在对台贸易方面无论从总量、占比还是增速来看,漳州都远比泉州重要(见表2)。
2.4 物流量与相关交通运输设施发展不足
2016年漳州物流业(仅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同)实现增加值175.9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占GDP比重为5.63%。完成货运量0.94亿吨,比上年增长4.5%。港口完成内外贸货物吞吐量5068.21万吨,下降8.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870.46万吨,下降18.7%。内外贸集装箱吞吐量36.08万标箱,增长6.1%。厦门2016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82.5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GDP比重为7.47%。货物运输量2.78亿吨,增长8.0%;货物周转量1636.44亿吨公里,增长11.4%。泉州2016物流业465.87亿元,增长4.6%,占GDP比重为7.0%。货物运输量2.59亿吨,增长7.3%。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560.57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640.45万吨,增长7.7%;集装箱吞吐量209.15万标箱,增长3.8%。
2016漳州物流业产值占GDP比重及增长比率、港口吞吐量比重都较厦门泉州低,货运方式主要依靠公路,占比近80%,其次水运约20%,远低于泉州45%以上水运比率。表明漳州水运方式、港口物流大有发展潜力(见表3)。
3 漳州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协同联动发展对策
3.1 加快推进闽粤赣与厦漳泉区域协作发展
通过创新推进闽粤赣十三市、闽西南五市等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闽粤赣经济合作区向纵深发展;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同城化为先导,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构建产业适度错位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公共事务协同的同城化发展格局,带动漳州南部经济加快发展,促进漳州商贸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3.2 大力促进漳州大型现代化工业和综合交易市场建设
漳州商贸物流发展离不开工业需求大力支持。为此厦门湾南岸和泛东山湾两个临港产业繁荣带要加快实现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厦门港南岸新城重点推进福欣特殊钢二期、龙海汽车产业园、金龙新能源汽车、正新橡胶二期、 LNG接收站、双鱼岛等项目。漳州高新区重点推进绿宝生物科技园区、福马集团爱尚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速形成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化的产业园区。建立大型现代化综合市场漳浦海西兰花产业园、东山水产品批发市場、闽粤(平和)农资物流交易大市场、福建华安佳具群家具交易城建设项目、台商投资区奥特莱斯世界名品折扣中心,发展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重点建设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海峡两岸(漳州)花卉集散中心和海峡两岸(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规划建设一批在全国、世界有影响的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配送中心,为漳州商贸物流发展注入强劲需求。
3.3 发挥对台优势促进漳台深度融合深化两岸产业合作
以五大国家级对台产业合作载体和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区,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范围拓展至全市,争取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努力实现两岸区域性整体合作在漳州率先突破。依托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推进石化产业深度合作,逐步建立上中下游完整的两岸大石化产业合作体系。依托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科技孵化等深度合作,主动对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引进台湾先进装备和技术,提升产业合作关联度。借力台湾技术和市场经验,引进台湾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和农业生物科技,突出品种、技术、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的交流合作。发挥深水岸线优势,加快建设以大型散杂货物、矿产建材、石化产品等为主的对台专业物流中心,逐步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形成两岸新型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3.4 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3.4.1 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
通过福厦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厦漳城际轨道R3线、厦漳同城大道、沿海大通道、环东山岛路先导段、古雷航道三期工程、厦门地铁角美延伸段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运营,构建更加完善的互联互通、衔接紧密的集疏运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增强漳州商贸物流基础。
3.4.2 加速确立闽南物流枢纽中心地位
随着台湾、厦门产业逐步向西部梯度转移,漳州作为承接转移最便利的城市,其海峡西岸经济区闽南城市群重要物流枢纽中心地位将会得到确立。结合推进厦门湾南岸石码、招银、古雷、东山港区建设,依托较为完整的公铁港口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围绕工业园区、货物集散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一批为工业商贸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专业化物流中心或综合性物流园区,形成北承福泉、南接潮汕、东联厦台,西辐射闽西、赣南等地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南部物流枢纽中心。
4 结语
在如今福厦泉区域整体经济和中心城市群崛起大背景下,漳州尽管地处福建经济最发达“闽南金三角”且近年来发展快速,但受历史地理因素影响,其经济总量小结构偏低端、市场体系不发达内外贸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聚、辐射和带动服务功能弱。本文基于供应链视角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探讨发挥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在漳州经济产业发展中引领和带动作用,激发漳州后发优势,重现福建省区域中心城市龙头地位。
参考文献
[1] 漳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漳州调查队.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漳州政府网,2017-03-20.
[2] 泉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泉州政府网,2017-03-30.
[3]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7(1).
[4] 刘宇.江苏沿海地区商贸物流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
[5] 李建春.提升广西商贸物流发展的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 2012(8).
[6] 罗列英.温州商贸物流发展模式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5).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福建省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漳州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201738)成果。
作者简介:丁保国(1972-),男,湖北随州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物流供应链管理、区域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