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发海
摘要选择了安徽多个市县区,围绕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化方向培训课题开展了调研,总结了安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现状及取得的工作成绩和主要做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为安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化方向;培训工作;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1-0256-03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New Type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Anhui Province
CAO Fahai
(Anhu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Selected cities and counties in Anhui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around the province's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raining direc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chievements and main methods of training new type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Anhui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next step were presented, which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new type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Anhui.
Key words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irection; Training work;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职业群体,他们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應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结果。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公益性培育,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抓手。
安徽是农业大省,全省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位置。2016年底,全省农村户籍人口3 041.1万,占全省总人数的49.5%,其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人口达1 383.5万。2017年6月,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3万家[1],其中,农机合作社3 887家,这1 383.5万人、8.3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即是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对象,由此可见,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繁重且紧迫。
笔者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培训工作,2016年成为安徽省首批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讲师,有机会亲身参与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的实施,在培训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为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需要,笔者联合安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关专家,选择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化方向)培育”为课题,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调研,现将调研体会总结如下。
1安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现状
农业部2014年实施第一批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工程时[2],安徽省只有一个市(宿州)和15个县(南陵等县市区)承担培育项目,当年完成部省级培训任务25 600人;2015年增加至88个市县区,完成培训任务22 380人;2016年安徽省被农业部列为全国8个整体推进省之一,有91个市县区承担部省级培育项目,完成培训任务55 244人;按照2017年项目计划安排,安徽省将再完成50 000人培训任务,合格率要求达到90%以上。农机化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安徽省农机部门始终参与培训项目的实施,农机化方向的职业农民培训严格按照项目总体要求开展三型(经营型、技能型、服务型)培训,各地主要做法如下。
1.1强化统一领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由政府牵头,财政、农委组织,农委实施,农机部门向农委申请培训任务,根据培训方案中分类型分产要求,主动配合农委开展培训。据调查,安徽省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化方向培训任务的农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在每个任务县区的农机管理部门都成立了培训工作统筹领导小组,负责农委与培训机构的沟通协调,并同时负责培训班学员的组织和授课专家的聘请,基本实现了农委对项目的管理要求。
1.2突出专业特长全省农机化方向的职业农民培训班均能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紧扣安徽省“五大”发展理念和“两全”农机化发展战略开展培训,把“农机适用技术”作为培训的主要课程。在皖北平原地区重点开展深松旋耕整地、精量播种、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机化技术培训[3];江淮丘陵地区重点开展水稻种植机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粮食烘干设备、高效植保机械等农机化技术培训;皖南和大别山区重点培训茶叶机采和茶园中耕、山核桃和板栗机械化采摘、竹园机械化管理和毛竹初加工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
1.3优化培训方式为顺利实施培训项目,提升培训档次,强化培训效果,优化师资力量,2016年安徽省农委组建了341人副高职称以上的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4],把全省涉农学科顶级专家汇集起来满足各地“点单式”培训需要,这其中包含了多名农机化方向的省级相关专家。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中“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稳步推进。在素养培训方面,融入了法律法规和修养品质教育,在专业技能方面,抓住“农机现代化”要旨,既培训农机理论基础知识,又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育,在实训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方式,组织学员赴外地参观先进的农机装备企业和本地已经取得成效的专业合作社,并请参训学员介绍创业经验。
2安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
2.1培训资金不足如果将安徽省现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一轮,经测算最少需要培训经费200亿元,而2014—2017年资金投入合计不足2亿元,培训经费仅占所需经费的1%。尤其是农机化专业,大多数县仅承担培训名额50人,最多不超100名,这与快速壮大的农机化服务型农民极不适应,农机化方向培训经费缺口巨大。
2.2培训硬件滞后安徽省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机构是由农委通过招标选定,农机化方向培训任务主要由农机校或农机推广部门承担,由于历史欠账,农机校和农机推广部门多存在办公条件差、授课教室破败、教学设备简陋、示范教具老旧、实习基地偏小等现实问题,已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需要。如当代拖拉机已发展至机电数字一体化,但培训机构大多数教学拖拉机还是20世纪购置的教具,不仅技术落后,还存在安全隐患。
2.3培训教资薄弱一是缺乏高素质培训教师。据2014年统计,全省农机化系统仅有副高以上职称127人,中级职称1 129人(近年来,职称评定条件虽有所改善,但因职数限制,人数增加有限),这些人分布在农机系统的管理、监理、推广、培训等部门,即便把他们全都充作培训教师,师资人员还是欠缺,更何况随着农机科技发展、产业规模聚集,家庭农场、专业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新型主体的领办人或管理者已不仅限于对农机化专业知识的渴求,他们有着复合的求知愿望,而现有教师知识结构和培训理念略显僵化,且年龄基本也无优势。虽然安徽省农委适时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但农机化方向省级专业教师不足10人,对安徽省而言真是少之又少。二是缺乏实用培训教材。培训项目实施以来,农业部给出了教学大纲和主要培训技术,安徽省农委根据农业部要求组织各行业专家编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省农机推广总站出版了《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等,但这些教材由于编纂时间仓促,难免存在局限,专业思想和知识点积淀不够。三是缺乏针对性强的PPT課件。教师培训基本采取投影授课方式,PPT课件形式及内容缺少统一格式,同一技术,不同教师根据对教学任务的理解不同,就可随意解读生产工艺路线和技术规程,如马铃薯行距株距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指标,但因目前安徽省无标准参照,每位教师在授课时可能会讲出多个参数。类似教学案例很多。
2.4培训机制不完善一是领导机制不完善,按照项目设计,项目有政府牵头,财政、农委主管,农委实施,农机部门相对农委比较独立,很多地方基层农机部门不能参与培训项目的决策,因此在项目任务分配时,农机专业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部分县市区至今未能开展相应工作,延误了当地农机专业职业农民农机化技术培训和能力提升。二是培训机构认定不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由农业部门牵头,政府通过招标方式选定,这种“政府花钱买服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招标获得培训权的培训机构极易产生重招标轻培训的工作思想,在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师资组织、场地租用等方面缺少统筹安排。其次,由于他们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缺乏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发生“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另外,招标确立的培训机构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对国家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对公益性培训工作理念落实不到位。
2.5参训意愿不高涨新型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技术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真要他们放下手中工作,集中培训6天或15天,他们大都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一是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大多数新型职业农民为初中、高中甚至小学文化水平,虽然渴望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技术,但他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又由于近年来城镇化提速,农村劳力转移,农民年龄多已超过中年,说教式培训容易使其对课程内容产生厌倦情绪。二是传统观念影响。他们还停留在从众概念,对新科、技新技术有种潜在的抗拒和怀疑态度,不愿带头学、带头做。虽有部分经纪人和合作组织负责人思想较为开放,但他们有时更愿意相信自己积累的生产经验。三是工作确实较忙。培训项目进度有要求,开班时间选择上往往难免与农忙季节有重叠,让受训群众放下手中活计坐在教室接受培训,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听讲。四是部分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课程内容安排与其生产岗位联系不那么紧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往往理论多于实践,说教多于引导,不利于学员对知识的消化与转化。
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建议与对策
3.1突出政府职能,完善培训机制2017年安徽省政府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作为全省33项民生工程之一来实施,项目的政治任务和社会意义有了巨大提升,它不仅仅是部门的“事”,更成为政府改善民生的金字招牌,是实施共享发展行动的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由政府牵头建立农科教财多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体制,搭建“信息共享、创业融资、服务协调”等发展平台,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共济的培训机制,农机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3.2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法严格培训机构遴选制度,遵循宁缺勿滥的择校原则,坚持“有场所、有老师、有设备、有基地”的基本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培训机构给予必要鼓励支持,对敷衍推诿的培训机构及时发现清除,不断充实更新省级师资库专家成员,逐步建立省、市、县3级联动、资源共享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方式上,针对农民特点,科学安排理论与实践课时比重,增加学员动手及学教互动内容,教材选编上突出实用性和趣味性,力求雅俗兼备,切忌假、大、空、玄,多用农民语言习惯讲述农民容易听得懂的技术。
3.3明确培训对象,夯实培训效果随着城镇化不断提速,从事农业生产人员逐渐向职业化方向发展,职业农民培训对象选择上也应与时俱进,尽量避免“普选制”,应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成员為骨干,逐步扩大培训范围,优先培训“学习意愿高、文化素质高、基本技能高”的受训群体,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严格检验培训效果,推行职业农民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强化培训督导。
3.4强化督导督查,注重训后服务抓督导督查就是抓落实、抓效能,只有这样才能突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导向性,才能增强责任意识。要充分调动第三方督查积极性,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利于深入推进下一步工作。对训后农民加强跟踪回访,做好技能培训、岗位开发和就业提升的并联工作,多为训后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让新型职业农民更加体面地工作[5-7]。
4结语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是全面推动安徽省农村双创活动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的基础保障。只有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能力,吸引农村青年投身农业生产,通过农业劳动使他们成为新一代的职业农民,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才更加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激情。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我省农民合作社2016年度年报率再创新[EB/OL].(2017-07-11)[2017-07-13].
[2] 农业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A/OL].(2014-11-30)[2017-07-13].http://www.doc88.com/p-7748829817446.html.
[3]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皖农机〔2016〕196号[A/OL].(2017-01-19)[2017-07-13].http://news.nongjj360.com/html/2017/01/214386.shtml.
[4]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公布首批全省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成员名单的通知:皖农科函〔2016〕389号[A/OL].(2016-05-09)[2017-07-13].http://www.ahny.gov.cn/xxgk/detail.asp?id=8943.
[5] 胡德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成人教育,2012(11):85-88.
[6] 朱容皋.关于新型农民培训与农村职业教育问题[J].职教论坛,2010(5):26-27.
[7] 杨晓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