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蒙汉英三语环境下的文化教学初探

2017-05-30 14:29刘天坤
高教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化教学多元文化民族地区

刘天坤

摘 要:随着我国对民族地区语言教育的重视,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上的文化冲突和融合现象在教学中屡见不鲜,三语环境下的文化教学成为英语教学中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文章作者在梳理当前三语教育和文化与外语教学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蒙古族中小学进行初步调研,根据蒙汉英三语环境下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在三语环境下重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对民族地区三语环境下英语教学未来可进行重点研究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民族地区;三语教育;文化教学;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080-03

一、概述

国家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使双语教育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02年)指出: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应开设一门外语课[1]。我国民族教育与语言教育密不可分,三语教育是英语进入我国民族教育原有的民、汉双语教学体制后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教学形态。民族地区基础英语教育工作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等因素而不同于发达城市单纯以汉语为学习媒介的英语教育工作,其中蒙古族中小学英语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他们的英语教育有两个辅助语言即汉语和蒙语,而通常英语教育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有汉语一种辅助语言。所以,蒙古族中小学生三语习得过程显得更漫长且复杂。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民族中小学现共有15所:高中1所(海拉尔一中),初中8所(海拉尔区蒙古族中学、鄂温克民族中学、陈巴尔虎旗民族中学、阿木古郎第一中学、新右旗第一中学、鄂温克西尼河中学、红花尔基学校、新左旗碴岗嘎勒布尔学校),以及小学6所(海拉尔区呼伦小学、鄂温克第一小学、阿木古郎第一小学、新右旗第一小学、陈旗第一小学、新右旗第二小学)。英语课已经在这些学校中的小学阶段全面开设,初高中阶段更是得到学校的重视。笔者对这些民族学校英语课调查显示:由于大部分英语教师是蒙古族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蒙语、汉语、英语均存在,三语教育成了这些民族学校英语课堂的特殊形式。最为重要的特色是,这些英语课堂教学构成了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特殊课堂文化。

外语教学改革的本质是一系列文化教学进入外语教学的变迁。反观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可以发现改革的步伐从未间断,结合先进科技的教学手段也日新月异,但是真正结合民族学生实际的乏善可陈。研究视域不够本土化,必然无法为民族地区外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所以,打破传统研究的限制,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入手,采取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展开研究,势必成为打开我国民族地区外语教学研究的一种积极思路。文化與外语教学的关系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外语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语言学和外语教学专家和学者们在该领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近些年集中在母语和目的语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等等,不断扩展着外语教学研究的空间。

二、民族地区应重视三语教育的研究

三语教育是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蒙古族中小学语言教育模式,包含民族语(蒙语)、汉语及英语三种文字与语言的教学,这一个点能反映出我国多民族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三语教育不仅仅在蒙古族自治地区,也是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种特色型语言教学方式,藏族地区的臧汉英、云南跨境学生、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育都普遍存在。三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促进全民族的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全面在蒙古族内开展三语教育是提升蒙古族学生综合实力的关键。蒙语是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手段,汉语是培养蒙古族优秀知识分子队伍的关键,英语在很大程度上为蒙古族提供了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与国际接轨的工具。因此,全面开展三语教育是当今时代要求下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关键手段。

三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而包括了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办学形式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其中的文化融合、冲突要得到重视。要学好一门语言,必须要学习其相应的文化,现在基本已经成为外语界学者的共识[2]。随着国外三语习得研究成果的不断引入,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开始尝试结合国外三语习得理论,根据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现状,探索并推动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对象有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生也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学院的蒙授英语专业。因此,国内三语教育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对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熊向阳针对侗族地区三语教学现状指出语言教学模式的选择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3]。苏德提出只要相关条件具备,针对蒙古族学校实施三语教学是不会对教学效果造成负面影响的[4]。刘全国等对民族地区三语教学理论给出了本土化阐释,提出三语教学的多元文化价值观[5]。韩曙花等建议民族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认知因素、环境因素对学习者重要性[6]。曾丽等认为民族地区外语教学应加强学习者三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研究[7]。但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各省、市、自治区民族学校情况不一,显而易见三语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结合现有民族地区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三语环境下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相当薄弱。其实,无论人才选拔制度如何变动、教学方法如何改革,语言教学都离不开文化,民族教师有无文化教学意识、对多元文化冲突在课堂上的处理也是文化教学研究的一个突破口。

三、民族地区应重视文化与外语教学关系的研究

19世纪末的直接教学法把文化因素纳入外语教学的范畴,但并没有得到重视[8]。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语言学家开始认为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近年来,各国学者都开始重视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随着国内外学术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国外关于文化与外语教学关系的研究成果不断被国内所接受而积极引入,拓展了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领域。国内重要期刊如《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国语》《外语教学》上涌现大量相关论文,探讨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学界知名学者观点有:王振亚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人们的生活习俗、行为模式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和分析。语言受文化的制约,也反过来影响文化[9]。徐德凯也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各民族的文化是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的。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学[10]。蔡映辉认为语言担负着传递文化的任务。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对文化的了解直接影响到他对目的语词汇和篇章的理解,所以理想的英语教学必须是语言的文化属性和交际属性结合[11]。吴文胜提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语言中的句法结构、词汇意义等许多方面都包含着文化因素[12]。

通过对国内现有三语教育和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关系知名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上述研究涉及的文化概念与民族地区文化教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鉴于民族地区外语教育教学基础和环境情况迥异,对民族地区的文化与三语教学的关系研究应在借鉴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探讨,特别应探究三语环境下也就是民族语言文化、第二语言文化(即汉文化)、目的语文化和教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视角。但就蒙汉英三语环境下文化教学研究的本意而言,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来关照教学是一种回归外语课堂教学本身的研究,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研究范式。在这些学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在“英语工具论”的影响下,蒙古族中小学也对语言结构过分依赖,把英语学习理解为单词的记忆和语法的学习,结果在重视语言形式的逻辑性和语言知识的系统性的基础上形成了机械的应试能力。真正高素质的人才难以在这种体制下产生。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不应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同样也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促进蒙古族学生个体生命总体成长的过程。

四、结束语

现阶段三语教育领域的文化教学问题突出表现为三语教育理论研究薄弱以及三语文化教学理论与文化教学实践脱节,因此,有必要引导着三语教育研究超越现有格局,培养出有民族文化教学意识的民族教师,催生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学方式,以满足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针对蒙古族聚集地区教师和学生在多语、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进行研究,以此来指导民族地区外语教学,提高蒙古族学生的外语水平,从而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多语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繁荣。

总体来说,从文化的视角探寻蒙古族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发展之路,并不是把欧美文化与英语课程简单相加。它是三语环境下英语课程本身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地區英语课程发展的历史必然。对于民族地区三语教育,我们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如何通过教师去提高民族学生外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研究的难点应在于如何从根源上优化高校课程结构,培养和建立起未来民族英语教师的全面素质,提升民族地区英语教师文化教学意识的内在深化,从而有效地推进文化教学在民族地区英语课堂的实施进程,还应进一步结合一线民族英语教师、教学主任及教研工作者的建议,对于怎样提高民族地区三语环境下英语老师的文化教学水平和积极性,推进文化教学在民族中小学课堂中的实施方面提出科学的看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语文室.加强双语教学,切实提高民族教育质量[N].中国民族报,2002-10-01.

[2]Oerson Myburgh, M Poggenpoel, W Van Rensburg. Learners' Experien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Second or Third Language[J].Education,2004(3).

[3]熊向阳.在侗族地区英语教学中构建“三语教育”模式的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7,22(4):75-76.

[4]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个案[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05.

[5]刘全国,姜秋霞.我国民族地区外语三语教学理论的本土化阐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7-100.

[6]韩曙花,刘永兵.西方三语习得研究对我国外语研究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6-139.

[7]曾丽.从“三语习得”视域探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2(1):31-34.

[8]董方.浅谈“直接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研究,2011(7):116-117.

[9]王振亚.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语的外语教学[J].外语界,1993(1):1-7.

[10]徐德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05.

[11]蔡映辉.小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3):41-43.

[12]吴文胜.再论跨文化视角下的外语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2)61-65.

猜你喜欢
文化教学多元文化民族地区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