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类指导思路构建高校“点—线—面”创业教育和实践体系

2017-05-30 10:48王祥
高教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业实践分类指导体系构建

王祥

摘 要:深化高校创业教育和实践,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差异,划分“面”“线”“点”不同层面群体,运用分层归类、分类指导的思路,对全体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意识大众教育,为相当一部分创业意向更加强烈或创业优势更加明显的大学生群体搭建创新创业锻炼平台,并推动一部分最具创业潜力大学生群体的成熟项目实现孵化转化,发挥“面”的基础作用、“线”的支撑作用和“点”的引领作用,这样就能构建起高校“点-线-面”协同、微观中观宏观层次分明的创业教育和实践体系。

关键词:分类指导;高校;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018-03

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打造创新创业文化,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对于本科院校抑或高职(高专)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人才“出口”,主动因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和实践体系,并不意味着要推动人人去实践、个个去创业,而是要根据大学生主观愿望、目标愿景、实际能力等实际差异,划分不同层面群体,运用分类指导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创业教育和实践的角度,审视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我们可以发现:宏观层面上,全体在校大学生都是创业教育的服务对象,这是构建工作体系的“面”;中观层面上,相当一部分创业意向更加强烈或创业优势更加明显的大学生群体是重要培育对象,这是构建工作体系的“线”;而微观上一部分最具创业潜力的大学生群体是重点扶持对象,这是构建工作体系的“点”。“点-线-面”分类指导,协同发挥“面”的基础作用、“线”的支撑作用和“点”的引领作用,就能探索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和实践体系。

一、依托创业意识大众教育,发挥“面”的基础作用

开展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需要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思想认同。夯实全员化、立体式、多视角的创业意识大众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关注创业实践,是探索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一)注重全员化熏陶

重视“创业型校园文化”建设,“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蕴涵着教育意图的校园环境”[1],营造全员覆盖的创新创业育人氛围。一是制度层面,在高校人才培养规划中统一设置“创新创业模块”,为不同学科专业大学生开设带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引导、经费支持、场地划拨等一揽子制度体系,构筑惠及全体在校大学生的校园创新创业制度文化。二是精神层面,打造微信群、公众号等一批新媒体矩阵,推送创业新闻“微头条”、创业指导“微讲堂”、青年创业“微团课”和创业人物“微电影”,引导大学生感受创新创业氛围,明晰创新创业趋势,关注创新创业实践,形成大批“创新控”“创业粉”,引领高校创新创业精神文化潮流,为传统大学精神注入鲜明的时代内涵。三是物质层面,在校园地标建筑、校史馆等设立创业校友“名人墙”等宣传阵地,在校园媒体开辟创业教育专栏,投建校园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和创业网站,组建“创业青年汇”、“创客联盟”等大学生社团,开展“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积极打造显性的校园创新创业物质文化。

(二)注重立体式引导

开展有高度、有深度、有对接度的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消除大学生思想上的误解和困惑。一是着眼宏观全局的高度,澄清“能不能”的思想疑虑。引导大学生以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主动了解国家和省市產业结构调整政策及产业布局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主动把握大众更加追求优质服务将极大拉动社会创新链、激发创业热潮的趋势,澄清思想疑虑,增强创新创业可为、能为的信心。二是着眼内心愿景的深度,卸下“要不要”的思想负担。结合草根自主创业成功案例,引导大学生树立“行行出状元”的新观念,认识到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是一种理性的择业、是实现自身就业又吸纳社会就业的职业,不断深化内心渴望干事创业的愿景,唤醒对创业所带来的“理念的改变、精神世界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2]的企盼。三是着眼创业实践的对接度,消除“行不行”的思想包袱。引导大学生精准对接关键环节,充分了解领导组织、管理协调、行业专业背景知识等创业素质,复制型、模仿型、安定型、冒险型等创业类型,资金、项目、场地等创业要素,公司企业注册等创业流程,深度研判创业实践的可行性,触发内心从客观“可行”向主观“能行”的认同飞跃。

(三)注重多视角融合

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多视角推动创业教育与育人工作的融合。一是借助“学业生涯+职业生涯”的复合视角,将学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教育融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既树立“学业是当前的主业又是未来的基础”又树立“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的认识,形成“先学业后就业、先就业后择业、择业可以创业”的逻辑认知,指导自身在职业生涯前瞻中学好当前专业,在学业生涯规划中考量未来就业创业的可能性。二是借助“专业学习+素质拓展”的复合视角,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发现社会对兼容性素质和能力的期待,主动围绕“互联网+”经济、创客平台、小微企业等热点,研究创新创业实践在激活内生增长动力中的“人”的因素,有意识地拓展自身创新创业素质能力。三是借助“课堂+课余”、“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复合视角,积极整合时空资源,引导大学生通过课上创业课程讲授和课下创业沙龙交流,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和校外成熟创业项目实地考察,线上创业知识研讨和线下《创业指南》手册导航,全方位感受创业实践可学习、可模仿甚至可移植的特性,激发创业兴趣,萌生创业动机。

二、打造创新创业炼才平台,发挥“线”的支撑作用

开展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需要汇聚起一批核心骨干和中坚并呈现“冒尖”的态势。构建广阔的活动、培训和实践平台,让一部分最具潜力的大学生从创业意向强烈或创业优势明显的大学生群体中脱颖而出,是探索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的支撑性工作。

(一)搭建灵活的活动平台

整合多方资源,组织创业活动,推动创业“意向人群”向“准创业人群”过渡。一是发挥创新创业类校园活动的“辐射”功能。推动政产学研多方挂钩,策划推出系列化的创新创业主题服务月、体验周活动,通过举办创业政策公益巡讲、校园“微创业”调查、市场营销“沙盘推演”、模拟股市投资、创业(商业)计划书编制等子活动,形成辐射各年级各专业大学生的校园创业教育和实践“生态圈”,带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生发出较为强烈的创业意向,或凸显一定的创业优势,成长为校园创新创业“意向人群”。二是发挥大学生创业型社团的“摇篮”功能。通过各级团学组织,积极汇聚校园创新创业“意向人群”,指导组建“创业青年汇”、“创客联盟”、“创新创造协会”等大学生社团。加强日常指导和服务,抓住“社长会长”这个龙头、“指导教师”这个关键、“社团章程”这个依据、“社团活动”这个根本和“条件政策”这个保障,常态化组织升级版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帮助“意向人群”升华创新创业素质,进一步过渡为创业意识更加强烈、创业优势更加突出的“准创业人群”。

(二)搭建专业的培训平台

强化多方联动,集成宽广平台,加强“准创业人群”的多渠道、专业化培训。一是建设专门化的培训和指导平台。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学校”等专业化培训平台建设,针对“准创业人群”开展选拔和培养,并保障其培训经历或成果可以充抵所在专业的创新实践学分。紧扣“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风险投资知识、人事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和税法知识”[3],加强培训规划及课程群建设,帮助“准创业人群”了解现代服务业、文化企业、科技服务等领域创业政策,掌握创业准入、收费减免、税收减免、场地扶持、融资、培训、补贴、享受有关服务等实用性知识。二是整合校园各类专业化培训平台。丰富校园正规创业培训市场,鼓励“准创业人群”参加国际劳工组织SYB(创辦你的企业)培训等,掌握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基本知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辟创业频道及栏目,集成产业领域与技术创新融合类、国内外知名院校与业界资源整合类的优质在线课程,向“准创业人群”推送,帮助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创新创业动态和知识。

(三)搭建完备的实践平台

建设实训平台,举办创业赛事,有效发挥实践驱动、创新驱动、竞争驱动的作用。一是建设创业实训平台帮助培育和开发。依托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创新型企业孵化器等校外资源,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培训实训、技术转移、转化孵化基地,形成创业指导、创业实训、创业体验、创业孵化、市场对接相结合,完整兼容创业链的专业化创业实训平台。同时,根据“一个平衡的、高效率的创业团队应当包括管理、技术、财务、销售、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的专家”[4]的业内原则,借助培训和考核,在“准创业人群”中再遴选一批明显具备创业专长的大学生,以自组“准创业团队”的形式入驻创业实训平台,通过深度培育与开发,推动创业意向或优势向“准开发产品”和“准孵化项目”转化。二是举办校园创业赛事推动优化和升级。以全国性创业大赛为龙头,结合高校实际,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创客平台等举办校园创业计划、创业“头脑风暴”等竞赛活动,形成以赛促创、以赛促优效应,进一步促使“准创业团队”理念共识化、优势整合化和队伍职能化,促使“准开发产品”、“准孵化项目”优化、重组和升级,让一部分最具潜力的准团队及准产品、准项目脱颖而出,升格成“创业团队”及“待开发产品”、“待孵化项目”,真正汇聚起一批核心骨干和中坚并呈现“冒尖”态势。

三、推动成熟项目孵化转化,发挥“点”的引领作用

开展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需要微观上聚焦好、对接好成熟项目、成果的孵化和转化。集成多方工作协同,加强指导、积极挖潜,深入论证、大力扶持,推动孵化、实现“破壳”,是探索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的引领性工作。

(一)加强指导,培育“潜力股”

坚持内联外引,整合创业指导力量,在深入挖潜上下功夫。一是积极组建校内“创业导师团”。遴选聘任创业指导经验丰富的校内专业教师,组成“创业导师团”,聚焦最具潜力的这一批“创业团队”及“待开发产品”、“待孵化项目”,加强日常对接指导,分析市场前景,挖掘创新潜力,理清创业思路,做实创业规划,及时准确把握团队思想动态和产品、项目研发进展,积极为创业团队及其产品、项目的逐步成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二是积极引入校外创业指导资源。积极邀请校外企业家、天使投资人、高新创业园区高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等来校,参加创业峰会,推出讲座报告,开展路演活动,推介商业模式,为创业团队及其产品、项目指点迷津,同时积极邀请包括互联网微商在内的传统和新兴行业自主创业典型代表,以创业者对话访谈等形式,讲述创业的激情和理性、艰难和困惑、挫折和感悟,通过真实可信的创业实践案例和针对性强的创业建议,帮助创业团队及其产品、项目发现差距,积极挖潜,积淀宝贵经验。

(二)深入论证,扶持“优先股”

全面考量,认真评估,选准并支持优先扶持项目。一是开展前期论证选准优先项目。针对最具潜力的创业团队及其产品、项目,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风投机构负责人等组成论证专家组,着眼甄选更具市场成长性的产品或项目,对其所属的国家产业发展指导的类型、未来市场趋势和机会、支撑的人力及物质资源、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估,帮助选准优先扶持的创业项目。二是拓展资金渠道支持优先项目。广泛争取政府补助和行业扶持,并积极吸纳社会公益资金、风投资金等,推动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赛事奖励、专项支持、科研帮扶等方式加强对优先扶持项目的可持续资金支持,进一步做优做强项目。同时,探索对接“大学生创业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优先扶持项目的“破壳”打通贷款、投融资渠道。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推介优先项目。定期邀请校外主流媒体和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等,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新闻发布会”,集中推介优先扶持项目。联合专业的“创客空间”、“创客社区”等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成熟的“待开发产品”和“待孵化项目”,借助网络影响,抢占潜在市场。

(三)推动孵化,打造“龙头股”

进一步盘活校园既有资源,积极拓展社会资源,推动优先扶持项目实质性孵化和转化,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一是多方协同组建服务创业实践的“一站式”中心。在建设一个具备招聘面试、团体辅导、就业培训、创业微课等传统服务功能的服务中心基础上,积极破除创业服务体制性和时空性障碍,既要促成教育、财政、科技、人社、工商、税务等部门不定期来校服务,建设一个集成资金申请、企业登记注册、法律、工商、税务、财务、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融资等实用功能的服务中心,又要运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宣传国家和区域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信息,建设一个嵌入便捷实用的政策咨询、贷款融资、人才项目信息、智能化沟通协办等信息功能的服务中心,强势打通大学生创业实践孵化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激发更多大学生追随创业的信心和行动。二是校地联动探索创业项目孵化转化“直通车”机制。借鉴央视财经频道的青年创业励志节目创意,策划推出大学生创业项目“选秀”活动,邀请行业企业、风投机构、众筹网站等,与成熟创业项目持有人面对面互动交流,积极促成“买断式”、“投资式”、“指导式”等合作,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实现多元化孵化和转化,为带动更多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提供示范标本。

总而言之,通过依托创业意识大众教育,发挥全体在校大学生的“面”的基础作用;打造创新创业炼才平台,发挥相当一部分创业意向更加强烈或创业优势更加明显的大学生群体的“线”的支撑作用;推动成熟项目孵化转化,发挥一部分最具创业潜力的大学生群体的“点”的引领作用等一揽子探索和践行,能够有效地构建起“点-线-面”协同、微观中观宏观层次分明的工作体系,为推动深化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提供完备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彬镪.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2):58-61.

[2]李晓波,李洪波.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08.

[3]马亮,朱剑平,陈琦.大学生创业瓶颈及优化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52-54.

[4]谭成.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252.

猜你喜欢
创业实践分类指导体系构建
如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样化分类指导研究
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的作用
咖啡与音乐沙龙活动在大学校园的开展
大学生微创业实践教育分析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