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增波 沙永宝
摘 要:厌学是学生这类特定社会主体,在学校学习这种特定活动过程中,心理上的消极反应模式,以及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综合所呈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厌学”现象日益严重,这既有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高校扩招、社会主义市场文化等政策制度的原因,也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社会四者共同作用有关。只有在学生、家庭、老师、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构建“尊重知识、尊重教师、树立学术权威”的社会氛围,高职学生“厌学问题”才能有效解决。
关键词:高职学生;“厌学”现象;计划生育;扩张;不良文化
作者简介:郭增波,男,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理论与应用;沙永宝,男,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31-0021-03
近年来,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学生厌学现象十分突出,已引起教育者和行政当局重视。调查發现,96.5%的美国高中生、92.6%的韩国高中生、89.6%的日本高中生和84.6%的中国高中生有过“不想上学的想法”。经常有这种想法的学生以美国高中生最多,达27.9%;韩国和日本分别有25.9%和20.7%,中国高中生为10.1%。[1]学校教育具有一维性特点。具体来说,对特定教室内特定学生的特定课程,如果部分学生甚至大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那么他们在课后再次获得本课堂知识的可能性,或者通过在校学习来提高自己素质和能力的机会几乎为零。如此这般,不仅学生本人毕业时“腹中空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也会落空,学校教书育人的任务更不能完成,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厌学的含义和表现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否定性倾向和行为,更确切地说,厌学就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的厌学意识和外在的厌学行为。客观世界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这是外因;环境的变化能够通过影响心理而形成意识,心理意识是内因,而意识又指引人们的行为。
(一)内在厌学意识
依意识对人的行为的意义而言,可将意识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积极的意识是肯定的、乐观的、愉悦的;而消极的意识是否定的、悲观的、厌恶的。厌学便是对待学习活动的消极、悲观和否定的意识,通过客观外因刺激感官形成感性认知,借助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再上升到较为固定的理性意志。例如,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的客观现象,许多学生得出“知识无用”的感性认识,进而形成轻视学校学习的厌学意识。
(二)外在厌学行为
思想决定行为,即意识能够引导、影响和支配人们的行为。所以,学生的厌学意识会不自觉地表现到他们的外在行为上。当这种意识得到加强或积累到一定程度,厌学就会体现为常态化。例如,某些高职学生基础差,对老师讲述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最初产生对这门课程的惧怕,后来发展到排斥、厌恶和痛苦,再后来就表现到外部行为上,具体表现为上课走神、做其他的事情,甚至迟到、早退或者旷课。外在厌学行为是内在厌学意识的外在发展,经常有厌学表现的人,其内心必有厌学意识。
二、“厌学”现象形成的政策制度分析
厌学是学生这类特定社会主体,在学校学习这种特定活动过程中,心理上的消极反应模式,以及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所综合呈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中的“厌学”现象同时具有横向因素和纵向因素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过程相关联的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他们厌学形成的横向因果因素;国家的政策制度则是纵向因果因素。笔者以纵向因素背景下的横向因素为切入点,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纵向因素对“厌学”现象加以分析。
(一)计划生育政策对高职学生厌学的影响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以后,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这项政策使我国少生4亿多人口,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有效控制两大奇迹。[2]时至今日,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影响到社会方方面面,其中的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引起诸多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目前高职教育厌学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1.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学校对“厌学”现象管理力不从心,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的辅助诱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除个别农村地区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就成为整个家庭的中心,家庭对子女也就关爱有加,经常会因为关爱程度超出正常范围而变为溺爱。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家庭不仅不积极配合,反担心孩子受委屈而袒护,对学校针对学生的厌学管理“阳奉阴违”。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反而会催化他们更大尺度地尝试 “挑战”学校的管理制度,使学校针对学生厌学的管理难以奏效。
2.责任感缺失,是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的主观诱因。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包办一切,始终将孩子置于“羽翼之下”,不承认孩子的独立主体地位,不给其应得到的尊重。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内心深处始终认为自己还不是社会主体,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对作为子女、学生和社会公民应具备的责任意识全然无知。他们体会不到父母的含辛茹苦,领悟不到老师的谆谆教诲,领略不到学校和社会的殷切希望。整日随心所欲,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他人,不高兴学习就不学。
3.追求享乐,缺乏坚忍毅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的意志诱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个既充满艰辛又充满乐趣的过程。“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枯燥乏味是主旋律,成功和喜悦仅是点缀其间的几处美妙的音符。学习的快乐是在经过忍耐艰辛的痛苦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后获得的幸福感。如果不经历苦痛,哪能体会乐趣。很多高职学校学生在“温室”、“蜜罐”中呆的时间久了,几乎未遇困苦。他们害怕吃苦,也不想吃苦,当然体会不到“苦中作乐”的感觉,只追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一看书,一听课,顿生厌烦。岂不知,如再坚持下去,必会从中得到快乐。
4.对父母选定的学校和专业不满,是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的现实诱因。父母包办子女的一切,包括对子女的专业爱好和职业选择。在未与子女商量,听取他们意见的基础上,自作主张地为子女规划未来,为其选择学校和专业。很多的情形是,学生入学后根本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出现“厌学”问题也是理所当然了。
(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厌学形成的影响
高等教育扩招作为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持续、快速、盲目的扩招,带来显而易见的负面效果,也促使我国高职院校中“厌学”现象出现扩大和蔓延趋势。
1.高校的高录取率,使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是厌学现象的主体诱因。2013年,全国有8个省、市的高考录取率超过80%,其中吉林省和海南省的高考录取率分别达到92.67%和93.6%。[3]广西2006年文理科高考录取分最低为280分,2013年降到200分;河北省2006年文理科高考录取最低分为370分,2013年降到180分;重庆市文史类高职专科二段2006年最低分数线为335分,2013年降为160分,理工类高职专科二段2006年最低分数线为333分,2013年降为150分。[4]有些教育人士认为,将来大学的门槛还会低。高职院校属于最后录取的批次。显而易见,进入高职院校就读学生的质量连年下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意识、态度和方法显然与大学的要求有差距。刚进入校门时的理想和决心在听过几堂课后,就被现实无情粉碎。大多数高职学生不是选择坚持而是放弃,自暴自弃,走上厌学。
2.高职院校普遍配套设施不全,影响学生归属感,是造成厌学的环境诱因。高职院校的配套设施,既包括楼堂馆所、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还包括与大学生的年龄、自治和自觉水平相匹配的较为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等软件设施。因为扩招政策,国家对高职院校财政投入捉襟见肘,硬件建设不到位。要么拥挤不堪似收容所,要么空旷无物似贬谪地,杂草丛生。而且,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中技学校升格而来,短期内院校难以转变管理思维,仍像对待中专、中技学生一样点名、查岗、封闭管理,完全不像大学的自治管理。上述种种,使得院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粗鄙,学生整体情绪不满,从而形成高职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
3.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管理质量,是厌学产生的直接诱因。老师之于学生和知识,犹如指引一群寻宝者探寻宝藏,他不仅需要激励“寻宝人”产生强烈探宝的好奇心,而且还有找到、获取“宝贝”的途径。在此艰辛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引领者”的崇拜,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佐以这份尊重来树立坚持到最后的信心。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为应对大量涌入的学生,成批地招聘老师,许多缺乏教學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被分配到教学实践一线。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论调偏狭,课堂生气全无,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反而使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丧失殆尽,甚者演绎成“顽童闹学堂”的回目,某(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耳钉男”事件即为佐证。
4.“就业难”导致“知识无用论”,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的动机原因。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获得自己满意的报酬,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但残酷的现实往往使自己的雄心和自信受挫。连年的高校扩招,使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动辄五六百万,不要说本科生,就连硕士、博士失业都比比皆是,即使勉强找到工作,报酬也低的可怜。报纸新闻连篇累牍的报道“名牌大学毕业生卖猪肉”和社会上甚嚣尘上的“知识无用论”,熄灭了在校学生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火花,反倒是社会上“唯文凭用人”的现象成为他们留校继续混日子的理由。
(三)不良文化现象助长厌学现象的蔓延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科学和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其为载体的大文化的繁荣。文化日益成为影响人们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一股强大力量。优秀的文化对于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某些文化市场主体为谋取非法利益,制作、传播“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文化作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中介在较以前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对社会制造着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人格正在形成阶段、涉世未深、是非感还不强的高职院校的学生,造成的侵害尤为明显。学生浪费大量宝贵学习时间沉湎其中,醉心于戏剧中男女主角的光鲜亮丽,整日梦想鲜花掌声,完全脱离现实世界不能自拔。追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肯脚踏实地和坚忍拼搏。课上“云里梦里”,课下百无聊赖。此类“厌学”现象具有较强传染性,最易在“宿舍”或“班”等小团体中流行。
三、应对高职院校“厌学”现象的对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高校扩招、社会主义市场文化等政策制度,一方面,减轻了人口压力,快速提升了全民的教育水平,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政策制度的负效应也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加之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社会四者共同作用,从而在高职院校学生中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厌学现象。这成为高职院校推进教学改革、管理制度创新必须面对和首先考虑的核心问题,也是家庭、国家和社会必须认真对待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全社会共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国家应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给予知识分子应有的尊重和地位。文化事业的经营者要勇于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大力传播优秀文化,批判“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懂得,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能靠幻想和空想,只有靠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引导他们培养学习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树立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内,拥有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老师自然也会获得学生的尊重。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探索教学改革,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老师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爱屋及乌,其传授的知识甚至会成为学生们乐于接受的“箴言神谕”。
(三)树立高职院校的权威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管理者,应具权威性,否则,各项规章制度难免流于形式。如何树立权威?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国家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2)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特点,以学生为本,制定、修改或废止相关管理制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3)号召全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要理解和支持学校,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负担起教育学生的任务。
只有全社会齐动员,学生、家庭、老师和学校共努力,形成社会尊重知识、家长尊重老师、学校关爱学生、学生热爱学习的氛围,高职学生厌学问题才能有效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EB/OL].[2009-03-23] .http://www.shangxueba.com/ask/1132741.html.
[2]人民网.人民日报:全面放开单独两孩政策会带来不利因素[EB/OL].[2014-08-2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829/c1001-25562614.html.
[3] 新浪教育. 2013年各地高考录取率排行 部分省市超90%[EB/OL].[2013-08-27] .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3-08-27/1755393440.shtml.
[5] 新浪教育. 2014年各省市高考不同批次录取分数线汇总[EB/OL].[2014-06-23]. 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4_06_23_240015.shtml.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