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五点一线”文化景观带建设策略研究①

2017-05-30 10:11荆福全
中国商论 2017年30期
关键词:滨海遗产遗址

摘 要:辽宁地区作为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与其他区域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景观特点。本文从辽宁“五点一线”现状出发,深入研究沿海景观带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建设问题,提出建设辽宁“五点一线”工业遗址文化景观带的方法,为推进辽宁“五点一线”文化景观带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点一线” 工业遗址 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c)-046-02

1 “五点一线”概述

“五点一线”的“五点”是指: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含盘锦船舶工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含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82.9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为219.86平方公里。“一线”是指:从丹东到葫芦岛绥中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通过“以点连线、以线促带、以带兴面”的空间发展格局,辐射和带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范围内的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中国最长的沿海公路——辽宁滨海大道2009年9月27日正式通车,成为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交通枢纽。辽宁滨海大道属于辽宁“五点一线”中的“一线”,现在统称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省滨海大道业已成为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交通枢纽。

2 “五点一线”重大意义

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颁布,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辽宁滨海大道恰是贯穿经济带的一个主轴,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展现经济带沿线各地区的各种工业遗址文化特征,对经济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辽宁“五点一线”工业遗址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语境,除了负载功能、技术等信息外,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以工业遗址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环境使用者通过对主题景观设计的解读,使自己与景观设计建立起了整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其中的“教育意义”,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工业遗址文化主题景观设计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主题文化景观设计的特殊形象成为众多城市识别的鲜明标志,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无时不在提醒市民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留下更多的向往。辽宁工业遗址文化主题景观设计的合理规划可树立“五点一线”城市区域的良好形象,挖掘辽宁滨海大道独具特色的品质文化内涵,提升辽宁“五点一线”地区的整体形象。

3 辽宁“五点一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辽宁“五点一线”发展现状

随着“五点一线”战略的推进,对原有地区的景观特色造成了空前的冲击和影响。很多地方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点”上,以至于具体工作中出现了“重五点开发,轻一体发展”,也产生了各地竞相重复建设、盲目竞争等一系列不利于区域整体发展的景观建设现象,造成了各地景观规划趋同化。人们已经意识到现阶段的景观设计多停留在空间视觉效果的层面上,不能够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景觀风貌。在辽宁沿海地区,各城市之间港口重复布局,重点产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景观建设趋同化问题也比较严重。各城市没能很好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特征以及景观格局特点和特色,也未能形成区域景观设计的地域风貌。

3.2 辽宁“五点一线”存在的问题

单纯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空间只构成环境的物质品质,人在工业遗产文化主题景观空间环境中活动,景观环境空间与人产生了关系,这样便构成了景观空间环境的社会品质。城市景观空间品质特征的文化内涵通过其使用者与周围的景观设计进行对话、交流,在使用中理解各种文化信息,获得新的体验,进而产生意义的重构。主题景观设计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象能提升“五点一线”城市形象,深入挖掘工业遗产景观特色元素,推动辽宁“五点一线”独特文化内涵的公共环境文化景观设计建设。

辽宁滨海大道沿途经过辽宁省内多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地域特征,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历史人文条件,如何将沿途各个城市的地域特征提炼出来,如何将提炼出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要素运用到滨海大道景观设计当中,并保证整个滨海大道景观建设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是亟待解决的凸出问题。

4 “五点一线”工业遗址文化景观带设计方法

4.1 “场域性”特征

地域性在景观设计中最早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的英国风景画造园运动及其对“地方精神”的追求。辽宁“五点一线”滨海大道景观规划与设计,将地域性景观与文化符号加以提炼,并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出一条让人们体验地域文化、认知地域禀赋的特殊通道。设计中以“五点一线”城市工业遗址文化历史实践与城市公共环境景观为基础,以景观设计的场域性与地域性文化的丰富与多元为基本内容,注重“五点一线”城市工业遗产景观要素文化内涵的表达,加强主题景观设计作品的规划主题与题材控制、表现形式与视觉要求,根据实地环境确定设计的体量与尺度、材料与色彩等因素,设计中同时关注辽宁“五点一线”城市工业遗址文化主题景观设计发展趋势,以提升“五点一线”滨海城市工业遗址文化景观“场域性”特点。

4.2 “遗产廊道”理念

“五点一线”景观规划可以借鉴“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理念,它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遗产廊道是一种在较大范围内保护历史文化的新措施,它是一种线性的文化景观类型,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都是遗产廊道的重要表现形式,辽宁滨海大道通过适当的景观整理措施,联系单个的遗产点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绿色通道。大尺度、多维度的“遗产廊道”是一个遗产综合体,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具有了景观生态格局和景观生态过程。遗产廊道不仅保护了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遗产,而且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还通过适当的旅游开发手段,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

4.3 “场所精神”的体现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指出:一座城市,无论景观是什么样子都会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留下丰富多彩的印象。人在与工业遗产景观的交融与对话中,不断地解读其中的寓意,实现情感的、态度的、价值的、行为的变化。工业遗址主题景观设计是城市的一种特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景观,是城市形象传播的载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内涵、树立城市形象意义重大。“五点一线”城市通过工业遗址文化景观设计来塑造滨海区域及城市形象,形成历史记忆,通过“场所精神”使人们在“五点一线”城市公共环境中受到景观设计带来的影响和熏陶,从而体现环境对人的隐性教育价值。

4.4 “文化意象”的表达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丰富,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等沿海工业区曾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转型以及城市发展,原有的工厂废弃或从城市中向外迁移,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

设置在“五点一线”城市的工业遗址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质,可供民众自由观赏且容易接近,同时可供市民以不同方式感知和参与其间,并能体现城市文化与精神。工业遗址主题的景观设计给人们心中留存城市历史与文化意象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路径与场所,通过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景观设计与其背景环境共同营造特定场所,给人们从物质到精神均留存城市文化意象,工业遗产景观文化意象审美也就是不同的传达方式和不同对象化形式的体验。

4.5 景观设计的可识别性

芬兰建筑师瑞玛?皮特拉(Reima Pietil)悉心研究本国自然景观的形态特征,把芬兰语言的那种节奏性和拓扑性融入到了景观当中。印度建筑师C?柯里亚指出:在理解和应用地域文化时,不能忘记亚洲人的实际生活条件,他反对执迷于向后看,提倡寓地域文化于现代景观设计创新之中。墨西哥的巴拉干(Luis Barragan)、日本的丹下健三、巴西的尼迈耶(Oscar Niemeyer)以及挪威的费恩(Sverre Fehn)、埃及的哈桑?法塞、印度的查尔斯?柯里亚、澳大利亚的菲利普?考克斯,他们均受到国际思潮象征性手法的影响,而重视其乡土文化与社会特色,他们在地域性景观的实践与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写道:“一个有效的城市意象,其对象必须具有认识性,这指的是它能有别于其他东西,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而被认识。”可识别性赋予环境以与众不同的美,赋予居民以生动、新奇的生活趣味,赋予城市以多姿多彩的面貌,可识别性是居民对景观环境的本能要求。辽宁“五点一线”工业遗址文化景观带设计中要尊重景观的可识别性,突出当地景观特色与风貌。

5 结语

辽宁“五点一线”是集旅游观光路、产业经济路、港口运输路、科技示范路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因此,其景观设计的功能也应该体现在多个方面,应是多种功能的载体,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有景观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休憩功能与示范功能等。工业遗址主题的景观设计对于科学准确地塑造城市形象、发掘地域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辽宁“五点一线”文化特色的景观带建设,使景观除了符合视觉审美的规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展现沿线地域性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场域性”“遗产廊道”“场所精神”“文化意象”“可识别性”等方法为“五点一线”文化景观建设提供设计参考,并对同类型区域的项目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 丁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

[3] 任宇.山水城市的地域性景观探析——因城市个性危机而思,以重庆为例[J].艺术与设计,2011(6).

[4] 孙明将.大连滨海路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5] 蒋水龙.近核心地域性景观的利用和规划[D].福建农林大学,2011.

[6] (荷)亚历山大·楚尼斯(Alexander Tzonis),(荷)利亚纳·勒费夫尔(Liane Lefaivre).批判性地域主義: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 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和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06).

[8] 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①基金项目: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五点一线”文化景观带建设研究》(L15BGL030)。

作者简介:荆福全(1975-),男,江苏南京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滨海遗产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辽上京遗址
滨海白首乌
遗产怎么分
滨海顶层公寓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千万遗产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