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俊美 郝文山
[内容提要]“河南稀有剧种公益展演”持续了近半个月,迎来了全省四平调、二夹弦、太康道情、柳琴戏、蒲剧、大平调、宛梆、淮调、柳子、大弦戏、怀梆等18个稀有剧种的集体亮相,并为其搭建了展现剧种特色。传播艺术魅力的平台。这样一次舞台艺术盛事,既综合检验了河南稀有剧种的传承现状,也给戏曲艺术的本体特色、传承发展及市场传播等方面以重要的学术启示。
[关键词]河南稀有剧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发展 李树建
“河南稀有剧种公益展演”由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郑州大学树建戏曲研究中心策划并主办,时间跨度从2017年3月18日至3月30日,持续了近半个月。期间,省会郑州迎来了全省18个稀有剧种的集体亮相,使郑州市民大饱戏曲艺术的眼福、耳福,并为四平调、二夹弦、太康道情、柳琴戏、蒲剧、大平调、宛梆、淮调、柳子、大弦戏、怀梆等稀有剧种搭建了展现剧种特色、传播艺术魅力的戏曲平台。每次演出结束后,主办方采用“一戏一评”的方式对剧种、剧目、表演等艺术呈现进行问诊把脉、现场点评。这样一次大情怀、大规模、大手笔的舞台艺术盛事,既综合检验了河南稀有剧种的传承现状,也给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以重要的学术启示。
启示一:让传统活起来,艺术的春天不远
在大数据、多媒体的信息时代,人们接受外来信息的渠道与途径日益多样。在更多媒介和艺术形式面前,传统戏曲的传承与传播受到影响。一如19世纪之后中国人面临强敌的枪林炮雨,一开始怀疑军事不如人,后来又觉得科技不如人,再后来怀疑到文化的劣根与落后,以至于掀起了从文化教育到制度制定等方面的重新洗牌。当下,文化消费虽然成为一种时尚。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动漫、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以及新媒体,传统戏曲在多样文化消费之中显得越来越渺小和微弱,与其历史上的巨大影响相比,有一种日薄西山的没落感。然而综合分析会发现,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凡是做得真诚、厚重、感人、有品位的艺术呈现,包括小说、书画、影视、动漫、音乐、舞蹈、戏剧等,无一不是从传统的营养中汲取了最打动人心的品质和元素,结合新时代审美需求而做出的艺术表达。从传播学的理论看,受众的媒介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媒体提供的内容产品和服务本身,另一方面是媒介的提供方式及其为受众带来的体验。如此,迎来了多样化需求和分众化偏爱。在文化消费日趋多元的当下,传统戏曲本身是越来越小众的,稀有剧种更是小众之中的珍稀物种。其之所以珍稀,不仅在于它们身上镌刻了艺术发展的生命轨迹,而且智慧地呈现了吸引人的艺术形式如何传承和承载一地的文化诉求。
以此次展演为例,得到专家一致好评的戏,一定是在传统上下功夫最足、艺术呈现最地道的传统剧目。比如太康道情的《王金豆借粮》与《张廷秀私访》、二夹弦《少国公》、宛梆《铜台关》、大弦戏《薛刚打朝》等。这些戏均是该剧种的经典传统戏,凝聚了传统的特色和魅力,也映现了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剧种、这样的剧目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因由。以大弦戏为例,这一戏曲样式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古老曲牌体,有七大声腔300多个曲牌,从唐宋一直流传到当下。尽管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剧种自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关于五大套曲的传统,却真实反映了其作为宫廷音乐核心唱段的历史真实,反映了这一活跃于民间的当下艺术形式的高雅传统。元明时期,它又吸收了哕哕腔、沟沟腔,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民歌(又名俗曲)和小令,最终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备的音乐体系。唱腔上,武生、花脸、刀马旦一般是大嗓(又叫“本腔”)吐字,假嗓装饰,尾音或者一句之中会有高八度的上扬音,真假嗓结合。红脸则是大本腔为主。艺术表演上,大弦戏的武生、花脸在打斗时多用大洪拳、梅花拳,云手过顶,动作幅度大,这一点和京剧的要求有所不同,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老艺人要求新学者要有“蹲下如猛虎下山,跃起似蛟龙颠水”的气势,说的就是大弦戏的重要艺术特色。题材内容上,大弦戏主要演朝代戏,传统剧目有《平王庆》《平西辽》《平东方明》《平安王》《平方腊》的“五平”,《雁门关》《反五关》《虎牢关》《过五关》《守五关》的“五关”,《燕青打擂》《鲍金花打擂》《秦琼打擂》《呼延庆打擂》《杨七郎打擂》的“五打擂”以及《反五关》《战洛阳》《下南唐》《两架山》《牛头山》《黑虎山》等,从剧名也可以看出多数是“收”、“斩”、“战”、“反”的火爆戏,很多保存了元杂剧的特色,老百姓往往叫这种戏是“公戏”,就是几乎没有旦角,属于通常所说的“外八角戏”。语言方面,大弦戏的道白一般为韵白,不用中州语,讲究入韵。但白话多结合当地方言,特别是丑角道白多是白话。又因为大弦戏是曲牌体,所以现代戏不多。此外,大弦戏还有一个特点是绝活儿多,大约有30多种。经常用的有:砸瓦、削柳椽、大铡劈肩、腰刀穿腹、碰肚子等等,此次展演的《薛刚打朝》即用了上述中的几种动作。到濮阳县大弦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调研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戴建平说:“在乡下演出时,一用到这些技巧,现场气氛非常好。”实际上这些绝活儿是残酷现实的一种积累。以前唱戏的时候,常常会有对台戏,老辈们为了吸引观众才想出了用绝活儿吸引人。如今,大弦戏在豫北、豫东、鲁西、晋东、冀南一带仍然深受广大百姓的喜欢,与上述艺术传统的充分展现有密切联系。
启示二:让艺术亮起来,传承就有新希望
学术界描摹一种艺术的存在现状与价值特征,往往用三重标准来衡量——是活在当下,就戏曲而言就是活跃在舞台上;二是活在百姓心中,也就是广大民众愿意去看、认可其价值;三是活在历史上,不仅有一时的兴盛,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此次展演共涉及河南18个稀有剧种20多台演出,其中90%以上的剧目是经典传统戏,少数剧目是20世纪80年代新编或改编的历史剧,另外还有一台现代戏。通观展演的整体状况可知,大部分剧目呈现具有典型的剧种特色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广大稀有剧种中的大部分剧种已经得到历史的检验,关键看当下的观众如何接受以及剧种自身展现自我时所表现的艺术水准。通观此次河南稀有剧种展演剧目,多数剧种是近30年来首次在郑州舞台上展现,有的是建国后第一次进郑州,更遑论其他大码头。很多剧种无论是唱腔、表演还是舞台呈现都令广大观众耳目一新。剧种虽小,有的还是“天下第一团”,有的甚至连“天下第一團”都够不上,但是却能较好地体现艺术的大气象、表达剧种的大情怀、寄托民众的大智慧,如太康道情《张廷秀私访》、宛梆《铜台关》、丝弦道《德孝情》、大弦戏《薛刚打朝》、怀梆《大破天门》等。不过,也有个别剧种让观众看到了原生态状态下的粗放与自由,看到一个团平均年龄超过50岁以上,看到行当的不清晰,看到因语言隔阂而产生的幽默不对称等问题。于是研讨会上专家们不由自主地会探讨表演的规范性与形式感,会研究稀有剧种的传承、传播问题等。
相比之下,艺术的品质决定观众的评价。像平舆县丝弦道非遗传承保护中心带来的特邀曲种丝弦道传统剧目《德孝情》便引起了广大观众和与会专家的热评。有专家指出,做戏曲志时,将丝弦道作为曲艺还是剧种做了很多争执和慎思,当时是将之归到曲艺一类。而今看到《德孝情》这样高品质的剧目时,不禁要怀疑自己当时的判断,也悔恨没有能及时全面了解一个剧团的演出现状。也有专家对该剧的艺术呈现做了更细腻的品读,但整体来说这是一台在传统基础上做了全新打造又不失传统的好剧。就剧目而言,主题是“孝敬”。人人皆知“孝”的意义,却很少深入思考一部关于“孝”的剧目如何能真正感人、有深度。《德孝情》做到了“孝”的深入阐述。真正的“孝”,第一层维度在“孝养”,人人皆可养,动物亦能做到,这是孝的初级层次;第二层维度是“孝顺”,顺父母之志,顺父母之情,这是稍高一层的孝;第三层维度是“孝敬”,即做到《孝经》中所言的“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是孝的最高境界。二度创作上,舞台处理得很干净,乐队、伴唱队、表演融合得很完美。其中,八角鼓合唱队的跳进跳出,特别是最后一场“坏良心”一句以千夫指的形式指着马三的艺术处理,既贴切又形象,融入了新时代的审美判断。该剧虽然加入了很多新的艺术设想,但是它的老本子是扎实的、基功是过硬的。饰演安安的年轻演员张洁,不仅唱功好,而且做功扎实。在安安过桥一折,唱、念、做皆有高难度表现,十分吸引观众眼球。音乐设计上,作曲人陈岭也是该剧的编剧,他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他掌握的艺术元素特别多,所以舞台上的艺术呈现是地道的,其音乐不仅是为唱而设计,还带着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高度。
启示三:让观众多起来,传播是重要手段
一个剧团的生命力体现,艺术品质、观众认可、后继有人都很重要,换句话说,这三者不分先后,共同组成维持剧团生存和发展的三支柱。前面已经强调了品质与传承,这里重点谈一谈稀有剧种的观众问题。众所周知,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点,比如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写作者完成了小说的写作,基本可以看作已经完成了艺术的创造。戏曲艺术则不同,因为它需要观众的检验,观众的反馈又是戏曲变革自身的重要元素。因此,观众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也可以说无观众无戏曲。此次展演的18个稀有剧种,几乎全部剧种都长期活跃在艺术舞台上,尽管有的剧团从来没有进过剧场,他们的舞台可能只是舞台车、是广场、是露天的简陋的临时场所等,但是他们在服务基层民众的文化生活方面,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一戏一评”专家点评会上了解到的信息,笔者做了初步统计,此次展演的13台大戏平均年演出量超过350场,像太康道情、大平调、大弦戏的年演出场次超过500场。演员们长期奔波在各个乡村,吃、住与20世纪80年代没有太大的差别,多是乡村的闲置房,比如学校、新建楼房等。但是,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他们的艺术水准一点儿也不差。与以前也有不同的是,他们的收入有所提高,只要养家不成问题,年轻人就不像以前那样纷纷逃离剧团去打工。一些艺术水准比较高特别是那些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剧种,那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剧团,在传承上比从前大有改观。当然,不同的剧团又要细分。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封市的二夹弦、安阳县的淮调等的传承问题依然严峻,内乡县的宛梆、太康县的道情、濮阳县的大平调与大弦戏则大有改观。因此,从推广传播的角度助力稀有剧种的传承发展,是一个急迫而重要的课题。
以此次稀有剧种公益展演为例,主办方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特别注重传播,进而影响观众。其微信公众号从2017年2月份开始,对相关演出活动及剧种、剧目信息进行了预告。演出进行期间,“戲缘”手机APP对展演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与跟踪报道,据点评会上的初步统计,在回放不计入总统计量的情况下,平均每场稀有剧种的在线观看观众数约6万人左右。如此巨大的传播与影响力,有效助力了稀有剧种的社会认知度。同时,在“戏缘”平台与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的通力合作下,采编记者不仅用镜头记录了台上的表演,而且深入幕后做更加细腻而全面的后台捕捉,对点评会现场进行跟踪采录,并以图文并茂的“推文”形式对剧目和剧种做深入的报道和推广,截止到2017年4月10日,其平均点击量为465人次。与去年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时“新影戏曲台”微信公众号平均474人次的点击量相比,此次河南稀有剧种公益展演的推广度已初具规模,并展现出对新媒体手段的全面开发和应用。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艺术多样化的语境里,戏曲艺术已经成为相对小众的艺术样式,稀有剧种更是小众之中的小众。虽然如此,我们对广大观众是不能气馁的,因为即使是影视这样的大众艺术,也在被分众化。故而,传承好稀有剧种的艺术精华,打造好稀有剧种的艺术品质,小众艺术的传播和推广便显得更加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