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中的“春牛图”

2017-05-30 10:48刘莹
中国艺术时空 2017年4期
关键词:立春

刘莹

[内容提要]我国传统木版年画中的“春牛图”,产生于约清代中期,是农业社会应立春曰“便春牛”的习俗而生,南北方各地均有自己的特色,是珍贵的民俗资料,寄托了劳动人民对丰收年景和美好生活的期盼,值得研究和关注。

[关键词]春牛图 立春 木版年画

我国的木版年画中有一类叫做历画,历画就是古代的月份牌,它由古老的历书简化发展而来,以图画的形式描绘时节景物,并附有四时节气表,提醒人们根据节气变化及时为农业生产做好准备。春牛图就是历画当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天津、江苏、陕西、山西等多个年画产地都印制过此类性质的木版年画。

春牛图要从立春说起。对于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而言,立春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立春这日,上至宫廷禁中下至各县府衙都要举行盛大的行春仪式,仪式的重要环节是“鞭春牛”,即将事先准备好的土塑的春牛牵至府前,由专人鞭打土牛,故立春又叫“打春”。这是因为时至立春,寒气渐退,阳气渐生,昼长夜短,万物复苏,对农户来说,意味着春耕即将开始,鞭春习俗实际上是官府通过鞭打土牛的这种形象手法,策励人们一年之始要勤于农事,是一种“催耕”之意,其中也包含着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据高承《事物纪原》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以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可知塑土为牛始自周朝,原是“出土牛以送寒气”,季冬行礼,唐宋两代改为立春日鞭土牛,并作为一项重要的节日风俗延续下来,直至清末。很多民俗文献中都对这一风俗有过记载。譬如成书于清代的记录江南苏州旧俗的《清嘉录》和记叙都城北京岁时风物的《燕京岁时记》中都对立春“鞭春牛”有详细描述。可见,这一习俗南北皆有。后来,民间出现一种雕版刻印的春牛图,作为一种用来预测当年降雨量及农事收成的图鉴出现在通胜或万年历的内页,后来民间木版年画艺人将这一题材运用于年画创作,并附上四时节气表,形成具有历画性质的春牛图。

木版年画中的春牛图起始于何时,目前尚无文献有确切记录。但成书于清道光年间的《清嘉录》中如是记载:“城中圆妙观,尤为有人所争集,卖画张者聚市于三清殿,乡人争买芒神春牛图。”光绪年间刊印的《燕京岁时记》中也明确提到:“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再参考现存实物中年代较早的几幅春牛图,均是清代产物,而且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西、陕西等几个较大的年画产地皆有印制,可见至迟在清中期,春牛图形式的历画已经在全国普遍流行,新春岁首人们都喜欢买一幅春牛图张贴于家中。

春牛图画面形式为何?虽然各产地风格不尽相同,但画面上都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一是春牛,二是芒神。芒神即句(读勾音)芒,相传乃白帝少皋之子,为木官,掌管树木的生长,生前有功德于民,故死后封为司春之神,掌管农事,于立春日受祀,又称春神。早期通胜当中的春牛图画面颇多讲究,牛身、牛尾的长短,芒神的高度及手中所持鞭杖长度均有所指代,并且图中芒神衣著及腰带颜色、穿鞋或赤脚、牛口的开合、牛尾的朝向等关键部位每年都根据当年气候状况有所差异。譬如芒神若两脚穿鞋,预示该年干旱少雨;若赤裸双脚,预示该年雨多易涝;若一脚穿鞋,一脚裸露,则表示不旱不涝,丰收之兆。人们通过画面这些细节可预测该年的大体气象情况,从而在农事上早做打算。而年画当中的春牛图,年画艺人弱化了其占卜预测的功能,却根据老百姓的喜好,增加了很多别的内容。通常而言,画面上都绘一头体格健硕的黄牛于田埂间,而芒神则化身为头绾双髻,手执柳鞭的农家牧童形象,颇具世俗气息。除此之外,整个画面的构图形式和内容,各个产地不尽相同。

众多产地的春牛图中,以苏州桃花坞印制者刻绘最为繁缛,内容最为丰富。除芒神和春牛外,往往还包含节气表、宜忌日以及春官、财神、和合、花神等吉祥人物或图案,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春官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司祭祀、历法等事,立春日掌迎春仪式;民间亦有称作“春官”的说春之人,于冬春季节走村串户即兴说春词、送春贴,是民间对宫廷春官的一种效仿演化。图中的春官通常身着补子官服,头戴乌纱帽,手持折扇,形象颇为诙谐,在画面上与芒神一前一后位于春牛两侧,形成一组,多固定出现在江浙地区刻印的春牛图中。如一幅《大清国光绪二十五年春牛图》,上端刻有当年二十四节气的时日表,右边刻印“喜神方(位)”,左边刻“刮锅日期”(旧俗刮锅灰也要选吉日),中间上刻文财神端坐聚宝盆前,“利市仙官”和“招财进宝”分立两旁;下端一圆形中画一春牛,背驮牡丹花瓶,寓意富贵平安,前有芒神,后有春官,自成一组。外四边画“劝善图”,有纺织养姑、溺女伤子、骂母蛇咬、虐媳还报四则故事,皆是规劝做人要行善、孝顺等伦理纲常之事。再如《民国二十一年发财春牛图》,画面绘一厅堂,厅间正座上,文财神比千一手持如意,一手捧元宝居左位,武财神赵公明一手托宝轮,一手执钢鞭居右位,利市仙官和招财进宝分立两侧,芒神和春官引牛嬉耍于厅堂正中,四周有东、西、南、北四路财神鸣锣击鼓,似在观演助威,好不热闹,最右侧又有刘海戏金蟾(刘海在民间被归为准财神一类,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撒钱济贫,为人们带来财运,故此将其作为财神看待),整幅画面将民间信仰的各路财神汇聚一堂,意即收尽天下之财。又有一幅《民国三十二年福寿双全十二花神春牛图》以八宝、祥云组成的“福寿双全”四个双勾大字为主体,左右有“喜神位”和“刮锅日”;如意天官和仙童居“福”字之中,寓意赐福人间;中间“寿”字左侧是财神和聚宝盆,右侧是芒神、春官和春牛,春牛背上宝瓶插戟和罄,谐音吉庆平安;四周是十二月令司花之神,满布画面。由这几幅作品便可看出年画中的春牛图不再根据当年气象情况每年更换芒神衣着打扮,已不具预测功能,而是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妆点寻常百姓家中墙壁。另外,年画当中的历画,如春牛图、九九消寒图、灶王马等,有些存世作品上方正中或左右两处常有空白,这是留待刷印当年历时之处。旧时年画艺人雕刻一块画版需使用它刷印若千年,上面若有年历、节气等每年变化的部分,则通常另用一块小版进行刻印,如此每年只需复刻小版更换新历,既省材又省工。

相较江苏苏州的春牛图,北方年画产地刻印的春牛图画面颇为简单,风格质朴、单纯,鞭春牛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具世俗化气息。山西临汾刻印的《春牛图》,竖幅构图,上绘一黄牛背驮富贵花瓶,牧童模样的芒神举手扬鞭紧随其后;下绘三人席地而坐分吃春饼,寓意五谷丰登;图上还题诗一首:“我是上方一春牛,差我下凡遍地游,不食人间草和料,就吃散灾小鬼头。”可见,春牛在人们心中还具有驱除邪祟的神性。山东潍县的《春牛图》中,左侧画芒神、春牛,三人分饼;右侧绘马生双驹,天喜星送福人间,并题“丰收太平年,短工犯了难,东村好饮食,西庄多给钱”,下绘两东家争抢一庄户人;上面刻印表现丰收喜悦的吉祥语句,整幅画面充满田间情趣,将人们喜盼丰收太平年的心情表露无疑。陕西凤翔的一幅清版《春牛图》,分左右两竖幅,左幅中绘一象驮宝瓶,寓意太平(瓶)有象,与右幅春牛驮花盆形成对称,其他所绘内容与山西、山东的春牛图略同,可见我国北方黄河流域农村风俗习惯较为相向,以上三幅春牛图皆无节气表.不属历画,故作一般吉祥年画来贴。另有凤翔《十二相春牛图》一幅,看画上芒神短发、西装套马褂的衣着打扮,应是晚清民国时期刻版,历画形式,上方印二十四节气日期,周围刻民间流传的十二属相配对相克俗语,可谓一举多得。有趣的是,以上几幅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春牛图,虽已不再作预测气象之用,但仍依据传统旧俗,多绘芒神穿一鞋,赤一足,可见人们心中渴望每年都是不旱不涝的丰收年景。

以上几例,展现各地春牛图之风格面貌。春牛图是以前农业社会的产物,它应立春曰“鞭春牛”习俗而生,体现了勤劳的庄户人对风调雨顺、丰收太平的祈盼,从最初的历画形式扩展为年画中的一种吉祥图案,长盛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年画中有很多诸如春牛图此类的风俗题材的作品,它们不仅刻画了旧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俗,是珍贵的民俗资料,更是承载了劳动人民最淳朴善良的精神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值得加以关注并分类研究。

(责任编辑:席丹妮)

猜你喜欢
立春
农事 立春
“立春”知识大比拼
农事 立春
立春摆饰
减宇木兰花·立春
诗词话立春
立春
立春
源远流长的打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