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康 王逊
摘 要: 针对90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课题组通过同一性心理检测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对现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劣势进行剖析,提出90后大学生心理教育介入方法。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4-0041-05
目前,“90后”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力军,时代和社会变革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交方式的转变,也给这一代大学生贴上特定的标签。“时装人”、“平面人”、“新理性人”[1]是对这一代大学生的描述,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教育工作者应该重新审视管理策略,探索改革新的教育路径。
现在大学生独立性和自我性有了质的变化,大多数人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任务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也有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自我同一性研究的主题是:获得、延缓、早闭和扩散。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是由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闭向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转变[2]。自我同一性研究是大学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研究方法,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状态会影响其在大学的整体适应性[3],以及自我发展的社会认同性。这一研究,对大学生提升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一、自我同一性测试过程及结果
(一)对象
江苏某高校是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其学科门类包含工、管、农、文、理、经、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学生以国内“90后”大学生为主体,并有多国留学生,留学生出生年在1985年-1995年之间,国内生和留学生比例约为9:1。被测对象是该校2015/2016级新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被测对象总数8756人,有效数据8528人。
(二)平台
该大学每年新生入学时均要参加心理测试,学校引进并二次开发了心理测试平台“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了个人评价问卷(PEI)、大学生心理能力测量、艾森克个性测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90项症状清单(SCL-90)等测试问卷。根据课题研究的调查目的,特别设置了测试内容,涵盖了性格分析、学习能力、社交能力、人际关系等,总共150道题目。
(三)工具
结合研究目的,在数据分析时采用了自我同一性量表(王树青等修订的EOMEIS-2[4])和SCL-90症状自评表(雨帆[5])。比较子量设置包含国内学生、国外学生;男生、女生;独生、非独生;测试因子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
(四)结果
1. 不同比较子量心理健康状况。主要从男女性别、是否独生、内外国籍进行比较,分析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见表1。
2. 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联度。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二、“90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心理研究结论及行为特点
(一)生源类别分析
从国内、国外两个生源类别来看,国外“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优于国内大学生,主要表现在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度、躯体化感受等明显低于国内学生。国内学生的自我同一性获得和早闭数值略高于国外学生,但是同一性延缓数值明显低于国外学生。这应该与国内外学生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和适应能力有所关联。
(二)性别类别分析
从性别角度来看,男生的心理健康优于女生,男生在对新环境和新事物的适应性上更好,男生的自我同一性较好,表现在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延缓、早闭得分都高于女生。这一差异性来自于潜意识里社会角色的分工。
(三)是否独生类別分析
从是否独生角度来看,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低于非独生子女,且“90项症状清单”得分也较低。这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和过程有密切的联系,他们的成长更加独立、成长环境更加优越和受关注。
三、“90后”大学生行为劣势的具体表现
(一)自我意识增强,团队意识差
“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日趋显著,外在行为上“成人化”和内心思想上的“独立”,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会和挑战的时候更加活跃和勇于表现自我。由于其年龄和阅历的有限,往往使得他们不能全面看待问题,盲目拥有热情,从而导致失败和挫折感增强。超强的表现欲和自我意识,同时也导致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缺乏,宁愿“单打独斗”将成果和功劳归于自己,也不愿意与别人合作而达到双赢。这种现象在很多学生团体中均有存在,往往表现出不服从、不合群、我行我素、遇到困难退缩、邀功等行为特点,导致学生团队的健康运行受阻。
(二)约束力减弱
约束力是判断个体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现代大学生因为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尤其是独生子女,为其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满意度和获得感较强,导致其自我认同和存在感增强。以上特点反映在行为特征中表现为约束力减弱,缺少全局观和大局观,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和自私,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往往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认同感,从而削弱其交际能力。尤其一些从高考的历练中松懈下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往往成绩一落千丈,而且没有回旋余地。很多无法毕业和延长毕业的学生都是因为这一心理特点造成的。
(三)心理压力的自我转换能力差、依赖性强
现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大多数是健康、优越、无压力,长期状态是不用操心、没有困扰。这样的状态一方面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态有帮助,另一方面也减弱了心理压力的自我转换能力。包办式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不知道独自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应付和解决,想着依靠外力却又不知道如何依靠外力。无法自我获得正确的释压方法和自我解压的转换能力,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会导致心理郁结,严重者产生心理疾病。
(四)适应性差
“90后”大学生多数出生于“四二一”模式的家庭[6],加上现在中国的高考制度和中国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导致了他们根本任务就是读书。鉴于此,在孩子成长的前18年间,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缺少了对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自我解决能力的培养,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适应性差,经常出现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偏执等行为特性增强。
(五)生活物质化增强
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也对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90后”大学生面对的是充裕的物质资源、完善的医疗保障、优良的教育环境,这使得他们缺失了艰苦朴素的生活观念,生活中缺乏用钱的计划性,有些甚至出现“拜金”等消极思想,加上网购的便捷,部分大学生用钱无度。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37%的学生会“寅吃卯粮”,有16%的学生办理过各种小额贷款用于消费,有9%左右的学生因贷款无法偿还跟同学或家长借款还贷,另有3%左右的学生恶意欠款,影响了其信用。这组数据直接反应了现代大学生超前的消费观念和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
(六)情感交流减弱
“四二一”的家庭环境和现代教育模式,一方面使得现代大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又丢失了关心他人的情感建立基础和主动与他人交流的动力。从“人际关系敏感”数据分析,很多有问题的学生都缺乏与人交流和情感沟通的基础。很多时候都是进行自我解压和自我消化,往往表现出孤僻、不愿意说话、强迫症等显性症状。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很难成为一个“双商”兼具的行为人。
四、“90后”大学生心理教育介入方法研究
(一)成立校院两级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心理危机干预先要发现问题,接着,关键在于对跟踪对象的心理干预措施得当与否。
目前各级学校、教育机构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旨在为青少年学生搭建良好的心理框架、调节健全的心理状态、完善全方位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协调好人际关系、解除学业择业方面的困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课题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100%高校都配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并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等配合心理辅导;90%的高校在新生入学之后都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测试;87%的高校会对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情况特别的学生列入重点关注对象。由此可以看出,现在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但是另有一组数据也反映了一些问题:95%的高校二级学院并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80%左右的高校二级学院辅导员没有健康教育上岗证;85%高校二级学院并没有专门的空间用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90%的情况特别的学生,对其跟踪调查和心理疏导的力度不够;65%的任课教师并不具备应急处理心理问题的意识、能力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因此,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落实程度还有待加强。虽然国家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上投入很多,但是各種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屡屡发生,成为当代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需解决。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高校应该将成立校院两级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动作。各二级学院应该配有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工作支持,如开辟专门的心理教育场所、提供专门的经费支持等,营造出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校级部门应该设置规范的考核和监管机制,监督二级学院的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并将此与绩效考核挂钩。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心理危机的及早发现和及时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1)心理健康测试和排查;(2)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发现;(3)任课教师的观察;(4)设立宿舍管理员、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等重要观测点。这些都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掌握实时信息,第一时间发现心理危机实情。
心理健康案例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坚决做到防微杜渐。根据排查结果和跟踪对象的建档,落实专门人员及时关注、定期谈话、实时关心,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为跟踪对象排忧解难,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每个学生家庭、每个宿舍中去,营造出积极健康的关爱氛围和环境。二级学院应该在绩效考核时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员考核指标,并建立奖惩机制。
(二)加强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提升精神追求
针对现代大学生精神力量的缺失,应该在提升大学生精神追求上下功夫,做个有“情怀”的现代大学生。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和文化,这是学校发展和内涵的凝练,学校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发展。大学所沉积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主要体现为个性化的大学文化形态,包括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精神文化。大学文化软实力精髓是大学精神。各个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发展特色和需要,提炼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并在学校各项事业中加以落实。不仅仅在环境营造上体现出大学文化的内涵,更应该将此深入到学校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风学风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方面面,让师生无处不感受到学校精神引领的作用。
通识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尤其我国丰富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炼理想、实现远大抱负和追求。我国的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之不尽的财富,尤其是那些流传百世的为人之道。当代大学有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无论是教学计划设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学生活动中,通识教育应该占较大的比重。让学生在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大学环境下成长,对其精神成长的作用很大。
(三)加强新生转型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一新生因为身份转变、学习环境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等,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监测对象。面对一切都是新的,大一新生或多或少都表现了盲目和不知所措。高校应该建立新生适应性转型教育体系,一方面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模式,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对新生进行学习环境参观、生活环境营造、校史的宣传和讲解外,更重要的是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摸底和排查。从普及性的健康教育入手,重点关注问题突出的学生。
在新生的入学教育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跳出条条框框的政策和理论的宣讲,采用喜闻乐见、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形式,如素质拓展等活动,让新生尽早克服心理障碍。并通过此类活动,发现需重点关注的对象,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心理问题特别严重者,应该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四)开展参与度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工科学校的学生对校园群体活动的参与度越来越低,很多活动需要靠行政手段才能保证学生的入座率。分析原因有两个:(1)内因,活动本身的吸引程度偏低,活动的重复性和无创新性越来越大。有些高校数十年的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均无创新,很难吸引现在思维活跃的大学生。(2)外因,学生自主意识太强,而且兴趣点分散,很难统一组织某项参与度高的活动。
作为汇聚了最有思想、最有活力的大学生的校园,我们应该从学生主体出发,设计出适合现代学生的活动形式。作为主办者,首先要克服应付的思想和情绪,认真论证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参与的范围、预期达到的效果等等,让更多的大学生离开游戏、离开网络,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提供给学生展示各种特长的平台,满足其表现欲望,彰显个性、提升成就感。
(五)传统心理教育与媒体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谈话法、咨询面谈、建立心理档案、角色扮演、班级小组讨论等形式,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微博、微信、QQ群等渐渐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阵地,也逐渐成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仅仅依靠原有的教育資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依靠现代网络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和教育投入。同时,现代网络技术能把视频、动画、声音、图形等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开阔眼界,创造有助于发挥个性的学习环境,特别是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媒体教育的好处还在于,使受众面扩大,有些不愿意和别人面对面分享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网络袒露心声,让别人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教育者也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达到教育的效果。
“90后”大学生因时代的特点和年龄的特点,往往表现出“另类”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切实际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以务实的态度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在协助完成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定财. “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 高校教育管理,2011(9):79-80.
[2] 曾庆,陈英.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4):546-547,550.
[3] 谯利平,夏欣. 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启示[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2):65-66.
[4] 王树青,张文新,纪林芹,等.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2):221-223.
[5] 雨帆. 心理测试.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135-143.
[6] 周定财. “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 高校教育管理,2011(5):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