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映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将自己的子女带入工作所在地学校上学。很多流动性人口子女在小学数学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数学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如何让流动人口子女在数学内容的学习上,能有意识、有方法的引导这些学生,通过激发创新意识,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关键词:培养;流动人口子女;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思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它能使學生在抽象的思维中得到解放。由于数学本身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小学在数学学习上仍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学习。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仍然十分吃力。因此在数学上进行创造性学习习惯的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一、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习惯
(1)树立学生自信心并鼓励多角度思考 很多流动人口子女由于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部分学生是中途转学来到所在学校。因此由于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一。在教学的实践上,教师不能按照原先针对城市学生的数学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内容感到厌倦,甚至出现知识没有得到有效衔接导致“断层”的情况。进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不能有效投入数学学习上,影响成绩。所以在设置数学问题上,教师要按照流动人口子女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设置。但是有共通的内容就是小学生对问题仍然有好奇、质疑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上按照流动人口子女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流动人口子女最熟悉的是父母的工作。根据教材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习惯。例如,解答两筐白菜总共重量51千克,如果从甲筐拿取白菜5千克放入乙筐,两筐白菜重量相等,原来两筐白菜的重量分别有多少千克。针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要采用多种思路。有的采用列算式方法进行求解,有的采用方程式进行求解。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也因为自己熟悉生活情景。培养了学生的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学生会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2)学生整理课堂知识并构建知识框架 任何创新性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扎实、巩固、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整理课堂的知识,为创新打下基础。例如在每堂课最后几分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但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十分突出。因此在相关知识学习结束前后,让学生根据练习题的内容进行复习。在作业的布置上,尽量不要出现难题、怪题的情况出现。在对数学知识的总结上,及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等。这样使学生在解题思路上有了合理的解释结构,同时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条理化,这样使学生在知识上有了创新的想法。
(3)注重学生实践的习惯 任何的创新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课堂的教学上,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因为自身的原因,有的时候需要帮助父母干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上可以根据他们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例如以“小统计”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收集数据并且整理数据,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父母职业的数据,按照职业的大类来对父母的职业来制作统计图,这样既可以知道数据是如何收集并整理,也对父母自身的职业环境也有了一些了解。这样除了丰富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外,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1]。
二、营造创新意识的氛围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环境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根据相关的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只有让学生在创新意识的环境氛围中,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在教材上,要注重内容上的创新因素,把原本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通过情景设计和形式的转变,使数学的教学内容上更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和应用型。例如在观察物体上,本身只是枯燥的几何图形,但是换个角度进行课堂设计,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迸发。
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社会实践方面仍然较差。在课堂的教学上,要将课本所学的内容进行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认识人民币》的内容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身上的零用钱来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同时也根据日常生活的开销来进行相关的计算,例如买饼干花了一元,买练习本用了五角,买雪糕花了一元五角等等。学生通过对实践的自主参与,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2]。
三、對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进行评价与表扬
针对流动人口子女数学的教学上,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在学生的创造性意识上。因为流动人口子女的环境同城里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数学上应予以重视,要鼓励他们有效学习,引导他们创造性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在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要积极评价,这样也对这些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学生在创新思路上没有得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不应当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批评。教师应当心平气和的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且将学生引导在正确的解题思路上。另外在错误答案中如有正确的创新点,指出错误的情况下,也要进行一定的表扬,鼓励学生的自信心[3]。
综上所述,流动人口子女小学生数学创造性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就对流动人口子女小学数学的创造性学习造成阻碍,同时创造性学习习惯也有不稳定性的问题,在教学上容易出现反复。
参考文献
[1]吴琪玲.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09:78.
[2]陆振玲.如何培养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课外阅读:中下,2012,11:198.
[3]张森茂.论小学数学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58:84.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开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