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阅读与任务阅读,谁主沉浮?

2017-05-30 06:10夏小波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孩子

夏小波

【摘要】当前,关于课外阅读的认识主要有两大阵营:一、阅读应摒弃功利主义,应追求一种快乐型、享受型的阅读,所以阅读应轻装上阵;二、 阅读应克服浮躁情绪,应追求一种质量型、发展型的阅读,所以阅读应负载前行。笔者认为阅读兴趣是前提,当前的要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热情,让书本成为孩子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要适时渗透閱读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能满足阅读个体的需要并能给其带来更多的阅读享受。长此以往,这种适合于学生阅读的方法便会为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而起到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在我校一次省级重点课题《阅读文化自觉的研究》的教研沙龙上,展开了关于“任务阅读与自由阅读孰轻孰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衍生出两种声音:一、阅读应摒弃功利主义,应追求一种享受型、快乐型的阅读,所以阅读应轻装上阵;二、 阅读应克服浮躁情绪,应追求一种质量型、发展型的阅读,所以阅读应负载前行。

一、 阅读症结

(一)框定孩子阅读的价值取向。

所谓爱看,是取决于原始生活经验的积淀对阅读对象的影响强度,当相似性或联结点越多,心理上的认同感或回应声也就越强。那么,因为个体的差异,与之能构成联结点并产生共鸣的书就受到主观环境的制约。因此,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哪类书适合自己阅读。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他们均会物色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孩子的智力背景通过一本本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得到拓宽并表现为成长的显性标志,所以,这种“适合”是最有利于孩子发展和成长的精神元素。

回顾我们自己的阅读历程,不也是由小时候的《连环画》《画画书》逐步走向《故事大王》,再走向《读者》一类品味人生的书吗?我们不能否认儿时的《画画书》给我们童心的滋养,亦不可否认《故事大王》一类书引领我们在别人的精神世界里畅游的欢乐,更毋庸置疑《读者》一类书对我们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促进作用。如果逼着孩子对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正襟危坐,甚至还要深刻地写读后感,这样的阅读令孩子窒息。

(二)过分苛求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至于课外阅读要不要像课内阅读一样深思熟虑、精雕细琢,我们期待这种理想的阅读效果。但是,受时间和经验的限制,孩子只能在现有认知领域达到相应的感悟层次。

课外阅读是一个储蓄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就如同漆匠上漆一样,需要一遍又一遍将一层又一层的漆均匀地涂刷到心灵的墙壁上,这样才经得起日晒夜露的考验,才能在岁月的蹉跎中永保底色和底蕴。而课内阅读教学则不然,它是一个加工的过程,它是对所有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提炼、归类、分析。它的要务就是将模糊的变得清晰,肤浅的变得深刻,偏激的变得理智,而实现对学生的人格、灵魂、情感、志趣的修复、锻造和优化。也就是说,课外阅读储备量越大,学生的智力背景也就越广阔,在课堂教学中可调集与利用的信息量也就越大。而这种过分苛求课外阅读等同于课内阅读的急功近利行为只会平添学生对阅读的心理负担,错失孩提时代接触和博览群书的宝贵机会!

二、阅读策略

(一)兴趣的关照与环境的构建

孩子,是跟好奇、幼稚、形象、感性等心理特征划等号的,凝聚着如此多的心理特征的孩子一旦处于新奇多样、充满诱惑的世界时,他们就会乐此不疲。为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爱读”的条件。

首先,要激发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

(1)名言激趣。墙壁张贴读书名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等等。

(2)情节激趣。课前5分钟读书推介会,引导学生介绍书中动人心弦的情节。

(3)感言激趣。班级开辟一块“读书心语”专栏,每周精选一些学生阅读感言。

(4)书签激趣。每人做一张精美的书签,上面写上自己喜爱的读书名言,打开书都会得到心灵上的暗示。

(5)表演激趣。定期开展课本剧表演,再现故事中的精彩情节。

(6)诵读激趣。仿照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为朋友、亲人、老师朗诵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阅读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孩子自然会对书本爱不释手。

其次,要提供适合孩子的阅读书目。人生而不同,阅读选择自然千差万别。适合孩子的阅读是指符合儿童的心智水平,能产生情感共振、思想共鸣、经验互动的阅读。由于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主观环境的制约,只有儿童最清楚哪类书适合自己,这种“适合”是最有利于儿童阅读生命成长的元素。作为语文教师,唯有不断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不断满足儿童的阅读诉求,给孩子提供一片宽大的选书的“林子”,让孩子自主地走进自己钟爱的的读书风景区,并踩出属于他的最佳阅读路径。

再次,要保障孩子充裕的阅读时间。我们班每天早上30分钟的晨读,摇头晃脑,书声琅琅;中午30分钟的午读,鸦雀无声,入情入境;晚上30分钟的晚读,书香阵阵,沁入梦乡。孩子们诗意地栖居在这静谧的阅读时空里,快乐、自由且专注!

(二)价值引领与方法渗透

1. 在价值主导与自由选择之间找准契合点。孩子的兴趣点是多元的、发散的,由于价值观形成的滞后性,不免沉沦于一些低级趣味的读物中,如色情、暴力、恐怖等灰色文学。为此,我们要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及时拨正孩子的阅读方向,引领他们在积极向上、纯洁唯美的阅读世界里畅游。定期开展“读书推荐会”,鼓励孩子推介身边的优秀儿童文学,并附上一段唯美、真挚的推介词。通过“读书推荐会”的开展,《青铜葵花》《莫泊桑短篇小说选》《中国历史列传》《狼王梦》等一批开启心智、拓宽视野、丰富语言的书籍走进了孩子的世界。与此同时,定期开展“读书评论会”,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读过的书,在批判中开阔视野,在批判中发展思维,在批判中剔除糟粕,在批判中传承经典。通过“读书推荐会”和“读书评论会”的常态开展,有效地培植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在书籍的选择上,多了一份理性的目光。

2. 在兴趣激发与方法渗透之间找准衔接点。阅读兴趣被点燃,我们要渗透适合于学生阅读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满足阅读个体需要并能给其带来更多的阅读享受,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反之,就容易演变成学生的阅读负担。(1)更新教室的名言,引导学生深深地读进去。如: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歌德;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2)搭建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痛快地说出来。我在班级成立了“书虫俱乐部”。课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下讲述精彩章节、赏析精彩情节,使阅读交流成为其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另一种休息方式。(3)转变交流的方式,引领学生静静地写下来。当学生养成“情动辞发、不吐不快”的交流惯性时,引领其将这种交流的热情转向静谧的书本,思想在字里行间静静地倾诉,诗意地栖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学生在享受深度阅读乐趣的同时,其成长的拔节声也悄然传至大家的耳畔……

三、阅读愿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期盼着“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和谐共舞,“个体享受”与“个体发展”互生共长!愿阅读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深深扎根,并能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悄悄地绽放出一朵朵自由之花、精神之花……

【参考文献】

[1] 薛法根.言语智慧教学——基于组块的阅读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09(34).

[2] 张贻波,小学阅读课“‘四点导学、多元感悟”教学尝试[J].上海教育研究,2009(8).

[3] 陈名英,浅谈阅读方法[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3).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孩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