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便华
摘 要:在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新技术体现出科学技术综合化、一体化特征。在发展进程中需要具备丰富知识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的综合型专门技术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宣传创客文化,搭建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活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在各个专业领域渗透创新意识,做到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关键词:创客文化;创客空间;创客活动;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151-02
Abstract: When the socie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 to a certain stage, new technology will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e need compound talents with rich knowledge, innovation awareness and creative a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oast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disseminating maker culture, building maker space, and carrying out maker activities. It can also closely combin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vocational education, penetrate sense of innovation into all professional fields, and highlight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 maker culture; maker space; maker activity; creative ability
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新经济新产业正在不断涌现和兴起,表现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新。各个行业渴望具备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以苹果公司为例,iphone创意是一流的,将通话、上网查询、微信、视频、记事板、照相、图片处理等等功能融于一体。制造技术是一流的,涵盖材料、手机电路板、手机电源、屏幕、软件设计、网络协议、结构设计等等,将想象用创造实现了。创新使一个企业成功了,我们坚信创新必将使社会不断进步,未来社会中一个缺乏创新素质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更新育人观念
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的责任。“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具备培养这类人才的土壤才有可能做到,把创新意识深入人们的骨髓,变成人们的一种习惯才会有希望。
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清楚地知道中国的教育是教孩子们读书、继承老祖宗的文化传统,学会现有的知识与技术,教会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方法。教育者循规蹈矩,孩子们按照家长的安排、老师的教诲做事。对孩子来说就是获取知识,缺少孩子们发现、思考、动手、感悟这样一个智力开发的过程。因此更新育人观念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创新教育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观念必须保持一致。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机构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人的行为习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单单是在学校形成的,首先是他的家庭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是社会对他的影响,再其次是学校集中式的教育对他的灌输。因此需要整个社会齐动手,创造一个充满正能量、有探索创新精神、做事精益求精的大环境。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他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教育理念的更新对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学校集中式的教育造舆论搭平台,避免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走出校门后与生活的社会不符的情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认为的,“教育和社会本当互相适应,脱离了社会,教育便失去根据。”
(二)教育工作者育人观念需要更新
今天从事教育的人员从小到大至少接受了十六年学校教育,又从事多年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陈旧的教育观念将不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力,有创新意识,教育者首先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工作中建立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做事勇于实践,有自己的想法,敢于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他长大成人后才能够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发挥作用。为达到此目的要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改变以考分作为标尺评价学生,考得高分家长奖励学校表扬,特别是在各個级别的升学阶段更是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尺。一类大学录取分数线,二类大学录取分数线,把学生用分数区分开来。在整个社会无形中造成用学习分数来划分学生是一类学生还是二类学生的情况。
事实上一个人的成才不是单一方面好就可以成才的,课程学习成绩仅仅是一个方面,我们应该全面考察学生,从他做事的诚信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文体能力、心理健康多方面来考量学生,做出客观综合的评价。以此作为升学的依据,为高等学府推荐真正优秀的人才,确保一流大学招收一流的学生。
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建文化氛围
什么是校园文化?文化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在长期的进程中积累起来的东西。校园文化应该说是在学校中被认可和传承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等,是学校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让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形成惯性,是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内容之一。
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强调要培育创客文化,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教育者知道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很长时间内可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是他为国家的发展强大奠定基础,具有强大后劲。做好文化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我们鼓励学习者创新,培养创造意识,成为能够将创意转换为产品的典型。能够将创意转换为产品的人才也称为创客,对于这样的典型要做好宣传,为青年人树立榜样。其实这样的人才在中国并不缺乏,只是没有得到重视。例如河北迁安市一名汽车电工王宏君自主设计、制作水陆两用车。河源市连平县田源镇金树村熊天华,研制飞机、自制潜艇、自制三轮躺车实现自己的梦想等要大力宣传要让创新创造形成气候。
创客人才的培养需要得到全社会重视,从小培养这种意识,才可能在一代人长大后形成这样一个创新氛围,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中。如果长大后通过参加创客活动的训练去培养创新人才为时已晚,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用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话说练的是童子功,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中国自己的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
三、创客人才培养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家庭是一对一教育最好的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专业教师,让他们参与家中各项琐碎的工作,初步培养孩子的操作能力。在学校为学生们创建创客工作室,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动手,使用各类金属、木材、塑料以及电子工具进行创作,将创意想法实现出来,按照学生意愿设置不同的创意工作室,如电子产品创客工作室、机械加工创客工作室、机器人创客工作室等。在社会借助企业的力量开办创新工厂,创新产品市场化,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实现李总理提出的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关键问题二:对评价人才标准达成共识。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就越迫切。什么样人才称得上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一直争论的问题。我们党提出的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今天应该更加突出一点就是有创新意识,有探索精神。
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标准应该是:热爱祖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强烈的责任感;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创造能力,有动手操作能力;有审美水平;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不能够用考试考得高分这样一个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了。
关键问题三:要有一支优秀的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广义的,在全社会开展创客文化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同阶段教师是不同的。学校教育教师是知识与能力综合的权威性代表。对教师的要求是有宽泛的知识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创造能力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才会有一流的学校,才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四、创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是集中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本科十六年的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合理、可实施的创客人才培养方案与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为一体,将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融为一体。
近两年创客活动正在兴起,一些地区的学校走在前列,清华大学的创客工作坊、北京景山学校、浙江省温州中学、上海格致中学等为学生们建立创客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客活动。2015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我们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搭建创客空间,實施创客活动更加重要。创客活动方案要覆盖学生在校三年,以前两年为主,与专业训练结合开展相应的创客二课堂活动。2016年6月我校率先成立“双创空间”多所学校联手为在校学生搭建一个训练平台,多家企业入校,校企联合开展创业、创新教育,让学生参加创客活动使他们手变巧、心变灵、思维更加开阔,学到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发现、感悟、思考、动手这样一个智力开发的过程,让每名学生体验到成功,在各项活动中培养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创造等综合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中创客活动的开展要加大力度进行冲刺,力争在学生们成年的黄金阶段起到好的引领作用。
五、结束语
未来世界中创新将会使一个国家强大,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创客的活力与创造,將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要想实现让中国从生产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换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者希望通过创客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我们期待未来不断涌现杰出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Z].2015-03-05.
[2]国务院研究促进“众创空间”为创客搭建新平台[N].世纪经济,2015-01-29.
[3]克里斯·安德森.创客[M].中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