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培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开始逐渐的重视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都能产生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小学的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应用效果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会采取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思考的能力。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真正的解决了教育当中的问题,并且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来说能产生重要价值。下面将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详细讨论。
一、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重要价值
(1)调动学生积极性。合作学习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有着明显的优势所在,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首先,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学生本身活泼好动,这种集体活动方式往往能适合他们的特点,并且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1]。通过合作学习的实施,学生将更加容易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并且能强化他们的语文知识记忆,对于提升学习积极性来说具有重要价值。
(2)体现学生主体性。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而在合作学习模式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关系,教师仅仅是教学的引导者,那么这对于学生的自身能力提升就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是比较强的,这个阶段的教学模式是否正确将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合作学习模式当中更加凸显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参与到团队合作当中去,从而提升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打破传统教育限制。当前阶段我国小学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实施合作教学主要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但却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在当前已经难以适用,因此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从而促使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有效的开展[2]。对此首先教师要保证能在教学中积极的利用合作学习,并且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来实施教学,这对于现代教育改革来说将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部分,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
(2)科学进行分组。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所进行的学习基本上都是有团队形式来完成的。因此,对学生进行分组也是当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上,要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个性和喜好等作为基础内容进行分组设计,并根据每个小组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计划。在分组中应当注意每个小组的能力应当是相当的,并且单重要保证学生的人数相当,没有大的差异,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也是促使合作教学持续应用的关键所在。此外,教师应当注意要给予学生平等的发言机会,让他们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提升。
(3)精心设计问题。在小学语文当中,教师的问题设计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来解决问题。在合作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然后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以后,来让学生快速的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朗读课文,找到自己不同和不理解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时候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主要有:为什么乌鸦喝不着水?水为什么会升高?乌鸦怎么衔石子等等[3]。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研究一下这些问题,并将本组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有效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合作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应用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理解能力和教学质量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更加能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吸收更多他人的建议,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来说十分的重要。
总之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具有积极影响和价值的。作为教师应当加以重视,并积极的找到各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施,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文.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05):77—80.
[2]邓雪莲.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05):32—36.
[3]魏振战.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学周刊,2016,(02):140—150.
(作者单位:四川省岳池县罗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