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7-05-30 10:48周长勇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政策研究工学交替顶层设计

周长勇

摘要:贵州省自2016年4月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校企互聘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制度及标准”等方面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由于现代学徒制在贵州刚刚孕育和发展,还存在制度不完善、认识不到位、缺乏专业的机构来整合相关资源及没有建立相应管理平台等问题。因此,现代学徒制试点在贵州的发展缓慢。本文从政府的视角,在应用文献研究、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贵州在推动和发展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内外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成功经验及贵州省情,提出了建立完善现代学徒制的省级制度政策及相应标准体系,建立专门管理指导机构及智慧平台、扩大宣传力度、深挖职教集团及行业协会在发展现代学徒制中的作用等系统的顶层设计,为现代学徒制的孕育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政策研究;工学交替

中图分类号:G5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6-0042-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6.010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育人的教育制度,其核心要素是校企双元育人、交替训教、岗位培养、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的一种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育人模式,是融合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重塑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推動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贵州在教育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弯道超车”最佳路径。任何事物的新生和发展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现代学徒制的孕育和发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包括哪些要素?贵州省应如何创造这样的环境?

一、研究背景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明确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2014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随后,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按照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推进;坚持合作共赢,职责分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系统设计,重点突出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随着现代学徒制政策的出台及其在世界各地职业教育领域的突出表现,作为高效优质育人模式的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和战略选择。

随着穷省也要办大教育的提出及“大数据、大扶贫”战略的实施,作为“造血式脱贫”的职业教育,深受贵州青睐。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在贵州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职业教育高效优质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自然得到贵州的重视,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学徒制试点工作在贵州全面铺开。

二、贵州省现代学徒制现状

贵州省按照各职业院校自愿报名+评审的方式,确认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等28所职业院校作为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再加上将三所国家试点职业院校同时确认为首批省级试点,贵州首批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职业院校共计31所,其中高职8所,中职23所。

贵州省根据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特点,确定了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目标任务。但根据对贵州省个别试点单位的调研情况来看,贵州虽然在“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双导师制及学生的双重身份”等方面开展了扎实的工作。然而,由于现代学徒制在贵州刚刚起步,再加上教育经费不足,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从而无法使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单位及企业付出的额外成本无法得到补偿,由于外部效应使企业长期受益前景又不明朗,因此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导致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形式大于内容。

三、贵州在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贵州省虽然响应国家号召,全面铺开了现代学徒制在贵州的试点工作,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在贵州的基础差、底子薄,再加上对现代学徒制认识不足,缺少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从一年多的实施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现代学徒制试点缺乏系统的省级政策

贵州省教育厅虽然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也在贵州全面铺开,但由于没有出台相应的财政激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支持政策等促进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系统的省级政策,也没有着手解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成本分担及外部性问题。因此,企业因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而付出了额外成本短期无法得到补偿,而长期受益前景又不明朗,导致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2现代学徒制的省级制度缺位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政、行、校、企合作开展学徒制的依托,是现代学徒制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和财政部也下发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等,但在培养主体职责、培养模式、投入机制等方面尚存在若干不一致的方面。贵州省只是出台了《关于现代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提到了建立、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成本分担机制、招生招工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双导师制、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弹性学制管理办法等,但没有从省级层面出台这些制度。若想通过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就应尽快弥补现代学徒制发展制度缺位问题。

3现代学徒制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标准体系不仅是衡量现代学徒制试点质量的标尺,也是确保现代学徒制推广的关键。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比较成功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了现代学徒制的标准体系,我国的广东省也于2015年启动了现代学徒制的标准体系建设。贵州省因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比较晚,只是在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中要求校企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共同制订相关标准,这必将导致各试点单位各自为战,制订出只适合本试点的标准,难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也不利于推广。

4人们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存在偏见

当公民个体不考虑将职业教育路径作为学习提高获得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机会时,当企业和雇主不愿意选择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个体作为自己的员工时,那么特色职业教育的学徒制如何在贵州的大地上得以孕育和发展呢?

由于长期以来,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占主流,职业教育就逐步成为学习成绩差,不能通过普通高等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的一种无奈选择,作为特色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更得不到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往往将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的学徒联系起来,对现代学徒制充满抵触情绪。因而,家长及孩子不愿意选择现代学徒制作为实现梦想的路径,企业也不愿接受现代学徒作为自己的员工。

5职教集团、行业协会没有充分发挥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作用

职教集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平台;行业协会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在专业权威性、与企业联系紧密性、服务广泛性等方面优势突出。因此职教集团和行业协会是现代学徒制发展中的重要一极。目前贵州还没有出台相应政策明确其在学徒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缺乏依据,积极性被极大的削弱。因此,在现代学徒制发展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6没有建立专门管理指导机构

现代学徒制的孕育和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等单位和部门的参与,也涉及到企业主、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切身利益,如何进行综合协调?由谁来进行协调以充分整合相关资源,管理和指导各试点单位进行学徒制人才培养?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建立相应的专门机构,我国的广东省就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广东省情组建了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委员会,对试点工作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为试点院校及相关单位(机构)提供指导、咨询、培训和服务等。目前教育厅下属的职成教处是唯一管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单位,且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这很难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等服务。

7现代学徒制的智慧平台尚未建立

现代学徒制的智慧平台是通过现代学徒制的体制机制创新,将“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现代学徒制中,以有效整合利用资源。贵州在“大数据”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还没有着手将“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学徒制进行深度融合,建立有利于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智慧平台,导致缺乏学徒的“选、育、用”的过程管理,也无法使学徒及时掌握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信息。因此,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四、贵州省政府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发展的策略1建立并完善现代学徒制省级政策

当前,政府应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学徒制基础上,根据贵州省情及现代学徒制特点,建立相应的省级支持政策,如建立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减免、补贴政策、奖励政策、财政激励政策等,使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利益攸关方付出的成本在短期内得到补偿,在长期发展中获利,以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省级制度

为了确保现代学徒制在贵州的孕育和发展,贵州省应在充分研究国家现有的有关职业教育和现代学徒制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和内化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贵州省情且有利于学徒制孕育和发展、具有可操作性的协同育人的治理机制、校企人才互聘机制、激励与保障制度、成本分担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将参与现代学徒制各方的权、责、利等加以明确,为现代学徒制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建立专门管理指导机构

贵州省应建立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发改委、经信委、人社厅、职教集团、行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企业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现代学徒制管理指导机构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充分利用,制定相关标准,对试点工作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为试点院校及相关单位(机构)提供指导、咨询、培训和服务等,促使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在贵州发展的专业化、标准化及规范化。

4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模式,其标准体系有别于普通的职业教育,贵州省应积极推动由现代学徒制专门管理指导机构组织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职业院校、企业共同组成标准体系建设小组,专门研究制订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师资标准、合作企业准入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标准体系确保各试点单位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及现代学徒制在贵州的可持续发展。

5扩大宣传,改变人们对现代学徒制的偏见

贵州应将现代学徒制纳入到职业教育宣传体系当中,加大对职业院校、学生及家长、企业和社会的宣传力度及宣传的覆盖面。转变职业院校管理者和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的观念;转变学生和家长的教育观、成才观,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当中;转变企业的选人、用人观,使企业和雇主以选用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为员工为荣。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參与到现代学徒制培养中来;转变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促使职业教育一样可以成就就读职业院校学生人生出彩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

6深挖职教集团、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贵州应专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明确职教集团和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深挖职教集团、行业协会“在其位、谋其政”的潜力,充分发挥其所在领域的专业性、导向性、影响力等,利用他们的专业性帮助相关机构或部门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标准体系,利用他们的导向性帮助职业院校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向,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带动更多更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当中来。

7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构建现代学徒制的智慧平台

贵州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将“大数据”、“互联网+”和现代学徒制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以企业信息发布平台、岗位申请平台、学籍注册管理平台、教学管理平台、资源共享平台、考核与评价平台、分析改进平台等模块为主的系统的现代学徒制智慧平台,按照信息时代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重塑现代学徒制在信息化时代的培养模式及机制,提高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五、结论与启示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中国制造2025”,主动服务中国工业强国战略,培养大国工匠的有效方式。

对贵州来说,若想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弯道超车”,同时服务贵州的“大扶贫战略”,现代学徒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若想让现代学徒制在贵州“生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就必须根据国家现有的职业教育及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制度和贵州省情,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省级层面建立完善现代学徒制的省级制度、政策及相应标准体系,建立专门管理指导机构及智慧平台、扩大宣传力度、深挖职教集团及行业协会在发展现代学徒制中的作用等系统的顶层设计,为现代学徒制的孕育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文伟现代学徒制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

[2]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6/c_119519457htm,2014-02-26

[3]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现代学徒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gzsjytgovcn/Item/39454aspx

[4]吴晶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

[5]刘燕鸣基于政策的职业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

[6]郑文,赵鹏飞广东特色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

[7]高志研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

猜你喜欢
政策研究工学交替顶层设计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内涵、特征及价值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保育员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
中国能源CO2排放峰值方案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