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

2017-05-30 19:57徐健
体育风尚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校

徐健

摘要:21世纪以来,技巧啦啦操在中国高校中越来越盛行,在普通高校具有广泛的开展价值。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理论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挖掘深度远远不够。本文综合研究技巧啦啦操的成套动作编排方法,来丰富和提高我国高校技巧啦啦操的编排理论体系,促进我国高校技巧啦啦操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

啦啦操运动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两个项目,于2002年正式传入我国,并在中国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CSARA)的大力倡导和组织下在各级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技巧啦啦操中有效的健身形式,以及具有团结合作的意识精神,促使在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中的推广应该更早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从而进一步推动和繁荣啦啦操的发展。此次研究对高校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进行深入地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提升中国高校的啦啦队运动技术水平。

一、高校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现状

此次研究首先对调查问卷里,吉林体育学院的啦啦操学生和教练员对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满意程度做了统计,研究结果如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高校啦啦操教练员和学生对技巧啦啦操的成套动作编排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分别只有27%和39%,同样表示较满意的分别只占到了33%和35%。总体来说,高校的教练员和啦啦操学生对其成套动作编排现状的满意度并不怎么高,感到满意及较满意的人数和感到一般及不满意的人数几乎是各占一半,亟需在这方面进行改进。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高校技巧啦啦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技巧啦啦队风格的认识不全面,缺乏个性化的编排,舞蹈队形变化太过简单,流动性不强。(2)音乐和舞蹈音乐素养相对较浅,比较僵化,不和谐。(3)缺乏创造力的空间变化,空间层次变化形式单一,舞台效果差。(4)动作设计不均衡,托举与配合动作的编排缺乏多样性,教练忽视了学生的均衡发展,四肢乏力,难度动作总数量和难度连接数量都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完成质量不高,尤其以转体类难度动作最为薄弱(5)女生普遍比男生人数少,缺乏常规的男性阳刚之美。

二、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方法

啦啦操成套动作必须根据音乐设计,并极具有啦啦队运动项目的特点,用各种技巧啦啦操的基本动作与其他元素结合,利用各种空间变换和队形的变化表现出很高的团队能力和项目特点。技巧啦啦操一整套完整的动作必须包含30秒的口号,个性舞蹈、翻滚、托举、抛接、金字塔等动作,结合各种舞蹈的啦啦队运动、舞蹈、道具等基本要素,充分利用各种空间变换,方向和队形的变化,技巧啦啦队项目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和团队合作的特点。表2是啦啦操成套动作的组成:

(一)动作的编排和设计

在分段编排动作的过程中,教练员和学生需要对音乐主旋律仔细解读和琢磨,进而选择与音乐风格、节奏、韵律最贴合的动作,所编排的动作能够典型地突出音乐风格,动作与音乐近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校园独有的青春活力呈现出整套啦啦操动作,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给观众和裁判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技巧啦啦操的成套动作编排中,教练员首先明确任务,从团队学生成员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舞台比赛现场环境设施,从而确定表演的主题概念和成套动作的风格特征。

(二)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编排

完整的技巧啦啦操动作离不开过渡动作的衔接,主要是在有金字塔、托举等动作的变化。国内外高校的啦啦操教练员都十分重视过渡连接动作是否连贯自然、贴合整套动作。但国内高校的技巧啦啦操仍处于转型期,它的编排不免会缺乏创新,多次重现。相比之下,国外的过渡与连接动作的数量多,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编排必须保持其动作的完整性、合理性和一致性,在确保啦啦操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成高难度动作,不断地微调各种动作,使的各个动作灵活流畅在空中与地面来回变幻。

(三)下法动作的编排

技巧啦啦操下法运动又是一个啦啦操成套动作技术水平编排的重要评价因素体现。完整的运动、高水准的落地动作和较高难度的选择,以及顶尖的团队合作完成的方法,直接影响到技巧啦啦操竞赛成绩的得分。在技巧啦啦操编排实践中,编排者应当充分考虑动作难度级别和较高难度动作的数量。技巧啦啦操的动作类型不断更新变化,一些动作数量的安排不断增加,要确保每一套动作有3 – 4个下法动作的安排。支撑垂直落下、自由转体360度完成摇篮接,自由转体450°完成摇篮接,自由旋转720°完成摇篮接等这几个技巧啦啦操下法动作更受啦啦操选手和教练员欢迎,我们可以根据编排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队形的编排

技巧啦啦操的队形编排呈现了一个啦啦操整体编排的主题和意境,它的编排是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主要内容。丰富的队形图案,变换巧妙队形,可以丰富整个啦啦操动作组合,给裁判、观众增加变幻莫测的感觉,进一步提高它的观赏和审美价值。技巧啦啦操队形变换的数量种类是由整套动作来决定的,同时主张队形变换多元化,但队形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队形变换毫无疑问会增加团队成员完成动作的难度,影响啦啦操学生的动作的一致性,而队形变换太少又会使整个技巧啦啦操表演显得活力不足、呆板无趣。队形变换中的造型设计以动作相应表达的情感为核心,根据技巧啦啦操的主题进行设想构思,确定队形。技巧啦啦操常用的队形组合有:线形、圆弧形、圆形、三角形、梯形、交叉狀、字母组合等等多种多样。可以在规则图形中加入不规则图形,让人感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效果。

对于舞台空间的利用,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下空间的纵向利用;二是地表平面的横向利用。地表平面的队形编排,通过使用舞台地面的不同区域,编排出直线、圆弧形等多样性相结合的队形,从而可以清晰展现整个技巧啦啦操队伍的位移变化,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或呈对角线或呈圆弧变换,利用平面视觉感官呈现出一整套完整的动作。技巧啦啦操人数有6至30学生,所以相对于纵向平面布局,平面变换队形对于技巧啦啦操对于来说更有难度。在成套动作编排中,如何充分利用地面空间,既能保证队形的变化给观众和评委以美观的视觉效果,又能避免由于队形变换而显得动作仓促,这是一大难点,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最佳的队形选择。

(五)音乐的编排

任何舞蹈动作的呈现都离不开音乐,音乐是整个舞蹈动作的灵魂,动作使得音乐视觉化,音乐又把舞蹈动作听觉化。技巧啦啦操的编排也是如此,动作编排要把握音乐的灵魂,感受音乐语言的情感变化,然后通过动作的肢体语言传达音乐的情感,不同音乐会有不同风格的动作编排,不同的动作编排会有不同风格的音乐。音乐的制作和选择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时间,规则中成套动作时间为2分30秒,前后有10秒的宽容度。严格控制音乐时间,因此音乐在编辑时一定要注意时间长度;二是音乐的风格,音乐与啦啦队的项目特点相吻合,节奏清晰,要对听觉产生刺激和现场渲染性,使风格、特色、结构以及成套的主题上的完美结合。动作与音乐相结合,才能使整套动作的编排高低错落、动静结合、迭宕起伏,才能使啦啦队的动作特点更好地表现出来,从而取得较好的表演效果。三是音乐的速度,音乐的速度要适中,过快会使运动员的动作不到位,队形变化不整齐,过慢又会使队形变化散漫,运动员的动作沉闷,缺乏激情。不同的比赛场合,选编的音乐和动作也会有所不同。

(六)难度动作的编排

难度动作是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的根基,是影响整套动作表现的关键因素,影响到最后的比赛成绩。技巧啦啦操的难度动作,如托举类和抛接类的难度动作要求学生有十分强大的上肢力量,翻腾类的难度动作要求学生的肌肉力量和弹跳力较好,金字塔的难度动作要求底座的上肢和下肢力量应达到良好的标准,上方的弹跳力和灵活性一定要很好。难度动作不仅可以考查一个技巧啦啦操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啦啦操能力,也可以反映出它与国际高水平啦啦操队伍的差距在哪里以及优势在哪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一套完整的技巧啦啦操,必须包含4种难度动作,每种难度动作至少出现1次,在比赛中每缺少一种难度动作都会被裁判员和评委扣分;最多只可以做15种高难度的動作,每超过一个难度也会被扣1分。有4种类型的技巧啦啦操难度动作,抛接类31个,托举类89个,金字塔类35个,翻腾类23个,共计178个难度动作。难度等级分为7级,最低为1级,最高等级为7级。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难度动作充分体现了动作选择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这也要求啦啦操教练员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动作的组合编排。

三、结论

目前高校技巧啦啦操编排成套动作的存在问题有:缺乏创新精神,舞蹈队形变化太过简单,流动性不强,空间层次变化形式单一,托举与配合动作的编排缺乏多样性,难度动作总数量和难度连接数量都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完成质量不高,尤其以转体类难度动作最为薄弱。在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的编排中,要充分考虑动作选择的多样性、与音乐的搭配、空间转换的流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对动作的创新。在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中,应选择最佳的队形,充分利用地面空间,既要保证队形的变化给观众和评委以美观的视觉效果,又要避免由于队形变换而显得动作仓促。

参考文献:

[1]马鸿韬.啦啦操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闫晓.从竞赛规则变化看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与编排[J].西安体育学院学 报,2010,27(3):361-365.

[3]黄荔生.我国啦啦队运动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1721-1724.

[4]闫晓.从竞赛规则变化看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与编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361-365.

[5]许琛,韩洋.技巧啦啦操编排要素之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91-291.

(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