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小萍 卢滢宇
摘 要: 通过对宁波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社会交往、语言与心理适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心理适应问题较突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上的不习惯、他人的不理解、汉语基础不扎实、情绪上的不稳定,以及学习与经济上的困难等,是引发少数民族大学生不适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完善大学预科教育、构建多种帮扶机制、促进各民族群体交流交融等改正措施。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文化适应;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6-0040-04
由于新疆与宁波两地在自然环境、人文、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以下简称民族生)来到以汉文化为主的宁波地区学习,会遇到文化适应方面的问题。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对民族生尽快适应宁波高校的学习与生活,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适应涵义与构成要素
针对本研究的目的与对象,将文化适应界定为经历文化变迁的少数民族个体在汉文化中的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主要指在新的文化情境内,少数民族个体心理感受上的积极与满意;社会文化适应主要指少数民族个体适应新情境文化的能力,以及与新情境文化的相互联系与互动。本研究将心理感受、生活、语言、社会交往作为文化适应的核心要素,着重从上述四个维度分析宁波高校民族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其中:心理感受主要分析民族生来到宁波高校后情感方面的变化以及适应情况;生活方面主要分析民族生对自然环境,以及吃、住等方面的适应情况;语言方面主要分析民族生对汉语的使用以及对汉语的适应情况;社会交往主要分析民族生参与校内外活动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情况。
二、宁波高校民族生文化适应的问题分析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来自宁波的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本科院校选取了8位学生,高职院校选取了26位学生,其性别、民族、年级、生源类型、生源地分布及家庭背景情况如表1至表6所示。
(二)分析方法
主要采取訪谈方法,访谈提纲为自编的《宁波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访谈提纲》,分别从心理感受维度、生活维度、语言维度与社会交往维度进行设计,总计25题,同时,在访谈提纲的最后设计了一份表格,要求学生对文化适应四维度的适应程度进行排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至4表示,数字越小表示越易适应,数字越大表示越难适应,1表示最易适应,4表示最难适应。普通本科院校校名以A 表示,被调查学生以阿拉伯数字1至8表示;高职院校校名以B表示,被调查学生以阿拉伯数字9至34表示。共收到有效表格34份,对资料进行列表统计并计算均值,结果见表7。
(三)数据及访谈分析
1. 数据分析
从表7得到:文化适应各维度均值在2.0-3.0之间,说明民族生在心理感受、生活、语言、社会交往处于非最易和非最难的区间。各维度适应由易到难排序为:社会交往与生活适应(均值为2.294)、语言适应(均值为2.471)、心理适应(均值为2.941)。
2. 访谈分析
按预先设计的提纲,对34位同学进行了访谈,每位学生访谈1-2小时。访谈录音事先征得被访谈人的许可,访谈后及时整理了录音材料。在访谈中发现:
(1)心理上的不稳定。气候不适应引发的情绪低落,长时期没回家而想家、感到孤独,以及遇到困难表现出焦虑等情绪时有存在。“在宁波,特别是到了梅雨季节,每天下雨,我的心里就特别难受”(A2学生)。访谈中,也有同学说会经常想家,尤其是想到家乡的美食时就更想家了。有的感到很孤独,特别是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无法向他人倾诉时,孤独与焦虑情绪表现得更为强烈。
(2)生活上的不习惯。主要表现在学生对饮食还是难以适应。民族生在清真餐厅用餐,哪怕吃饼干、喝牛奶,也必须带有清真标志的才能吃(喝)。“虽然学校有清真餐厅,但品种有限,每天吃就感到有点腻了,有时也会去学校旁边的兰州拉面店或市中心的清真餐馆用餐”(A5学生)。“我吃不惯食堂的伙食,想着能早点回家,能吃上妈妈烧的菜”(B10学生)。34位访谈对象中,只有一位学生表示,偶尔也会去汉餐厅用餐,主要是因为喜欢吃海鲜,但绝对不会吃他们不该吃的食物。
(3)汉语基础不扎实。在高职院校就读的民考民学生汉语能力相对较弱。虽然民考民学生在进入宁波高校学习前曾在北方的相关大学进行预科学习,但毕竟只有一年的时间,且汉语训练的强度还不够,因此,这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其汉语能力还是难以适应全汉语授课的环境。“我理解老师上课的内容有困难,主要是汉语还不够好”(B11学生)。“我与汉族学生交流感到很紧张,我表达不出我想表达的意思,汉族学生也难以理解我说的话”(B15学生)。个别学生汉语交流、书写汉字都有困难。
(4)他人的不理解。民族生中除回族学生长相与汉族学生相似,其他民族生长相与汉族学生有不同,因此,民族生往往会引起别人的特别关注,“有次外出购物,有人把我当作了外国人”(A7学生)有时也会出现不被他人理解的情况。“我有次外出住宿,一家住店工作人员看了看我的脸,又看了我身份证上的名字与籍贯,就不让我住宿”(B21学生);还有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当企业主知道其来自新疆时,就婉言谢绝。
(5)高职民族生家庭普遍比较困难。高职民族生来自农民或牧民家庭的比例要高于本科学生,前者为61.5%,后者为50.0%。“我父母都是农民,我的学费与住宿费基本上是通过国家助学金与学校专项帮困基金给以解决的”(B15学生)。“我拿的是国家一档助学金,校外兼职有些收入,校内申请了勤工助学岗位,也有收入,这些钱是我的学费与生活费的主要来源”(B25学生)。宁波地区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新疆地区的经济与之差距大,民族生在宁波生活明显感到经济上的压力。目前,许多高职民族生的学费与生活费是通过国家助学金、学校专项资助基金等形式,以及学生自身校外兼职、校内勤工助学等方式来予以解决。
(6)高职民族生学业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高职院校中有些民族生汉语和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得好,在校学业成绩较好,有些学生还积极报名参加内地院校的专升本考试,“我各课成绩还可以,很想继续深造,希望能考上本科”(B6学生)。但不少民族生汉语基础薄弱,文化基础知识与英语基础也相对较弱,虽然教师认真辅导,学生努力学习,学校还提供民族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倾斜政策,但不及格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三、提高民族生文化适应的对策
(一)完善大学预科教育,提高民族生教育的有效性
从民族生生源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三种:(1)民考民学生,指少数民族学生在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时,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学生。(2)民考汉学生,指少数民族学生在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时,使用汉语答卷的学生。(3)内高班学生,指新疆内地高中班学生。民考民学生在正式进入大学学习前要在内地相关高校进行一年的预科学习。预科期间,教师用汉语授课,主要是强化汉语与巩固高三的课程内容。这一年的学习对民考民学生会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多数取决于汉语的掌握程度。由于预科教育不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即进入大学预科班学习的学生,是随机混合编班,这样就会导致班内学生的汉语基础与文化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往往按教学计划进行实施,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汉语基础不好的学生,难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需要改变预科教育的方式,一是进行分层分类教学,二是教学内容。要增加学生的语言训练课程,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为民族生进入大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构建多种帮扶机制,促进民族生健康幸福成长
1. 建立沟通与咨询机制
气候、饮食、人际交往、家庭经济状况、学习等都对民族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文化适应四维度分析看,心理适应相比其他适应更难,因此,学校要特别关注民族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内派教师(新疆派往内地的教师)与民族生的沟通机制。要定期与民族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情况,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并做到全覆盖。二是建立完善的咨询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室,指派了解民族政策,熟知民族文化,综合素质高,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咨询服务工作,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 建立扶助机制
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学生要多加关爱。一是制定并实施常态化的资助政策,不让一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积极帮助生活困难学生顺利度过大学学习生涯。二是建立可持续的学业支持制度,帮助民族生顺利完成学业,努力做到“三个完善”:要完善民族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汉语基础差的学生开设语言强化课程;要完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同宿居住措施,促进不同民族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要完善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互助项目,帮助民族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3. 建立调适机制
要了解“生活不适”、“交往不适”学生的情况,要提早制订应对的方案。对于民族生提出的改善清真食堂的就餐环境、提高伙食质量,开设民族文化课程等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同时,学校要规划好对民族生有吸引力的社团组织建设方案。此外,在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圍,增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相互了解,实现文化的交融方面,都要有相应的机制予以调适。
(三)促进各民族群体的交流交融,增强社会对民族生的理解
各民族学生之间要增进理解,如果理解出了偏差,就会造成误会甚至偏见。偏见是一种文化群体对另一文化群体的错误态度和不正确的感觉。消除偏见,需要更加开明的态度,宽容他者的价值观,另外,还需增加接触机会和熟悉度,重视群体间的相似性以及移居群体自身的努力。[1]在宁波学习的新疆籍民族生,是从新疆走出来的成绩相对较好、家庭背景清晰、思想上要求上进、积极促进民族团结的群体。把这些学生培养成熟悉多民族文化、掌握多种语言,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宁波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他们的成长,增进理解,消除偏见,加大各民族群体的交往交流交融,积极为民族生创造条件,增强民族生在内地生活的自信力。[2]
参考文献:
[1] 李加莉. 文化适应研究的进路[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56.
[2] 齐小萍,米娜瓦尔·艾力. 内地高职院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