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2017-05-30 10:48江璐
新金融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信托公司信托投资者

江璐

本文通过近十年来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其发展的过程及资产配置的主要特征,对其风险管理模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回顾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历程,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众所周知,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位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着“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经营理念,投资者将资金或资产基于一定的信任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根据事先约定的用途或运作方式来运用受托资金,最终实现投资者资金或资产的保值增值。当前,我国信托公司已成为继商业银行之后国内第二大资产管理机构。

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007年以前,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及增速均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2007年以后,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仍然保持增长势头,但是增速较之前大幅回落,而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可能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从2006年开始逐步开展起来,并在随后的数年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局面,以及后来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均开始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从而使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也使信托公司以往的高速增长趋势难以为继;二是2007年以来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速度。

信托公司是金融行业中投资领域最广的金融机构,其资产管理业务中的资金运用较其他金融机构有更多的选择,尤其在面临不同经济周期的时候,其资产配置范围广方面的优势表现的更为突出。

信托资产的运用方式

从信托公司发行的产品数量来看,信托主要投资于证券、贷款。从近10年的数据来看,信托产品投资于证券和贷款的数量占比有所下降,并开始转向权益投资、组合投资等领域,这也是资产市场不断完善的结果。我国证券投资类的信托产品在2007年达到了最高值,产品数量占比高达68%,随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2014年证券市场的繁荣,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的数量占比有所回升。

从不同投向信托产品的规模来看,2014年规模占比最高的是贷款,其次是权益投资类、证券投资类、债券投资类。信托产品投向贷款的比重已由2004年的67.82%一度降至2008年的16.89%,随后保持在20%以上;权益投资类的信托产品2010年从上一年的3.73%猛增至13.35%,随后保持在20%左右;证券投资类的信托产品规模随着2007年牛市的终结而逐年下降,到2013年降至近十年的最低点10.13%;2007年之后,在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规模占比下降的同时,股权投资类和债权投资类信托产品规模占比分别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

信托资产的收益率波动较大

信托资产的收益率是根据当年实现的投资收益扣除信托费用后占年末信托资产余额(如果采用年度信托资产的平均余额,数据可能会更加符合实际)的比例。该收益率的计算是根據实际收到的收益来计算的,由于信托产品普遍期限较长,收益未必是按季度或年度进行分配,尤其是投资于证券市场资产的信托产品,其实际收益只有到清盘时才能够计算出来,因此图3中的收益率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信托资产的收益率情况,只能算作是一个参考。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算法更加实际,因为这样的收益率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投资者资产的增值情况。

信托资产比较完整的收益率的反映需要综合考虑已经实现的收益和资产增值部分,也就是将信托资产存续期间的价值波动情况反映在信托资产收益率里面。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一种比较全面的收益率只是一种账面上的反映,不是其实际收益的反映。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信托资产存续期间,由于资产价值大幅波动使投资者收益较为客观,但是到期时恰好赶上资产价值处于低谷,从而使投资者收益未能落到实处。从这个角度来说,退出时机的选择是资产管理人需要研究的重要方面。

信托资产的风险管理

监管要求信托公司要从以下方面实现信托资产的风险管理,确保尽职,以最终实现“买者自负”。

一是产品设计要符合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需求,促进信托资金的风险管理。信托产品所投资的风险、预期收益要明确地告知投资者,并与投资者所能够承担的风险以及风险偏好匹配起来。信托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需要让投资者明确地知道其所委托的资金将投资领域的资产类别、风险情况,充分地让投资者了解其资金运用的过程。

二是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的风险管理,确保信托资产风险的有效管理。即从投资标的遴选开始直至收回全部投资的全流程实施动态化的风险监控,实现资产管理人的勤勉尽责;动态监控信托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以及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作为资产管理人的信托公司,应该对信托资产的风险状态或价值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监测,尤其对于投资于无法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的资产,要更加严格地进行监测。

三是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处置机制,提前做好风险应对。对于不能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的资产出现风险的时候,根据监管要求,信托公司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制定市场化的处置措施,这也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的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启示

从2006年以来,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已逐渐成为资产管理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历史,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可以从中吸取相应的经验和借鉴。

一是资产选择能力是决定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核心动力。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目标就是为投资者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由信托公司对资产合理运用实现的。当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为投资者的资产或资金带来较高的收益时,资金自然就会从各个渠道流向收益率高的地方,这也是“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过程。当前,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仍然具有较大的同质化。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在资产选择方面的能力对其业务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加快资产选择能力方面的建设将是影响商业银行保持资产管理业务竞争优势的核心。

二是声誉或品牌价值是资产管理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有效保障。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基础是投资者对管理人的信任,这种信任来源于资产管理人的声誉价值和品牌价值。即投资者信任管理人能够尽职履责,像管理自有资金一样地去管理投资者的资产,这是对管理人管理过程的一种信任要求;而投资者能够亲身体验或看到的则是其委托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即投资收益率情况或者出现风险的应对及处置情况。如果资产管理人能够一贯地保持其尽职履责、按既定策略进行投资管理、按预案进行风险管理和处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收获较好的声誉价值和品牌价值,其资产管理业务将获得持续稳健发展的良好基础。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声誉或品牌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一旦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缺乏信任,将对其业务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如果投资者缺乏信任,就不会将其资产交出来让资产管理人为其进行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能力是资产选择,但是前提是资金获得,也就是说,投资者将其资金交给资产管理人之后,资产管理人的资产选择能力才有用武之地。

三是明确非标资产管理的职责、义务和边界。对于无法通过交易策略化解或转移风险的信托资产风险管理来说,如何界定其管理的职责、义务以及管理的边界成为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的重点。一旦信托资产出现风险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的时候,管理职责的不清晰、风险控制策略的不明确都将成为投资者质疑资产管理人的有力证据。

资产管理人需要对非标资产的管理建立相应的标准流程或动作,在整个存续期间内,按照标准流程或动作对非标资产进行逐项管理并留有痕迹,为卖者尽责提供相应的依据,也为买者自负奠定基础。这样的一整套标准流程和动作不仅仅是资产管理人的工作,也需要投资者参与,即在资产的存续期间资产管理人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流程或动作来做,需要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出现风险或者争议事项时双方能够有效协调。

猜你喜欢
信托公司信托投资者
投资者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让与担保和信托
投资者关注对IPO首日收益率影响几何?
从不同视角解读信托
规范信托营销上海银监局重提信托代销面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