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丽 张吉岗 赵昆
摘 要: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把增进就业创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近年来,云南省采取各种措施以扩大就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业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云南省实际就业情况,从就业结构、职业教育、创业等方面分析了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就业结构 职业教育 创业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110-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既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又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近年来,云南省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保持了就业的稳定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逐步提高,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云南省经济增速相对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较大程度上对云南省就业状况产生了影响。
1 云南省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新常态下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根据表1所示的2005年~2015年云南省三次產业就业人数显示,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逐年减少,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逐年增加。但最近两年来,云南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不再增长,反而有所降低,2014年和2015年的绝对增速分别为-0.01%和-0.21%;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的增速也开始放缓,2014年和2015年的绝对增速分别为1.77%和0.33%。
2015年,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分别为53.58%、12.99%和33.43%,而全国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分别为28.3%、29.3%、42.4%,数据表明,云南省产业就业结构为“一、三、二”,全国产业就业结构为“三、二、一”,云南省与全国相比,差距明显,就业人员仍集中在第一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见图1)。
1.2 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滞后
职业技能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延迟就业、缓减就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目前,云南省职业教育学校如表2所示,高等职业院校38所,在全国排名17位;中专379所,在全国排名第10位;技工院校39所,在全国排名第22位,且主要分布在昆明、曲靖、红河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市。
云南省职业培训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培训的引导性不足、类型较少、层次较低、主体较为单一,企业参与度不够,覆盖面窄,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订单培训、按需培训的机制不够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1.3 创业带动就业不充分
2009年实施“贷免扶补”创业政策以来,云南省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尽管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据有关研究显示,国外创业带动就业的比例大致在1:9,在上海等发达省份创业带动就业的比率大致在1:7,而在云南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则更低。2015年云南省全年“贷免扶补”创业促进就业贷款发放60181户,带动19.43万人实现就业,比率为1∶3.2。同时,云南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偏低。2014年和2015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中创业人数分别为1810和2531人,创业比率为1.19%、1.6%,而同期全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率分别为2.9%、3.0%。
2 就业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产业支撑不力
产业支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调整产业结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云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高原特色农业的基础地位得以逐渐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第三产业稳步增长。但是云南省经济整体欠发达,三次产业分布结构仍然不够合理。
2.2 技能型人才重视程度不够
技工教育属于非国民序列教育。学历不被承认,学历证书更无法在学信网查询。目前云南省技工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企业招聘人才唯学历论一直没有本质上的改观,技能型人才薪资待遇、晋升机会、社会地位远低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高级工再高,也只是工人而不是干部。
2.3 创新创业理念滞后
2015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中共有2531 人自主创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6%,各个行业和领域均有涉及,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最多。创业必须建立在创新基础上,而不是对准入门槛低的传统行业的简单重复。云南省属于贫困偏远地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脱贫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社会偏见,走出来的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愿意回到农村创新创业。
3 完善云南省就业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当前我国政府应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我国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措施。要大力发展旅游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信息咨询业、社区服务业等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根据云南省的山水、少数民族文化等特色,应加大旅游业的宣传和开发力度,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在促进就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创新职业教育模式
一是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二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拉动职业教育创新,扩大培训面、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使职业培训成为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能满足受教育者就业、转岗、晋升需求的教育。三是应积极发挥职业教育机构的就业指导功能,加强职业教育机构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使职业教育与职业介绍紧密挂钩,从而降低求职方和雇佣方在就业与招聘时的交易成本。
3.3 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云南省要培育壮大各种创业主体,鼓励创业政策应惠及各个群体,包括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海外留学人员等。各地区之间要建立联系机制,交流借鉴工作方法与经验,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创业资源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形成大众创新创业全国“一盘棋”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统计年鉴2005-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5.
[2] 云南省政府宏观经济处课题组.完善云南省就业创业扶持机制及政策研究[R].2016.
[3] 游振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 林勇,叶青,龙飞.我国土地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