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
【摘 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着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借助人力资本理論探讨农村幼儿教师人力资本存量的递增途径,可以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文章在分析当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提出了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农村幼儿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8-0140-03
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地区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欠佳,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状仍然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绊脚石。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人口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教育则是获得人力资本存量递增的重要因素。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探讨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人力资本存量递增的方法,可以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路。
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1.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研究经济社会中不同的人能力差异时,敏锐地发现人们天赋上的差异并不大,之所以在不同职业上能表现出不相同的能力主要是因为后天分工形成的习惯和接受教育的结果。亚当·斯密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1960年,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就职演说中阐述了其关于人力资本的观点,发表了著名的“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正式宣告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滞后主要是因为农业人口的质量,通过改善人口质量的投资可以显著地提高穷人的经济前途和福利。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进入系统发展阶段。明赛尔以分配问题为中心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拓展,贝克尔用深厚的经济学分析为人力资本理论确定了分析问题的框架结构和理论基础。近二三十年来,人力资本理论得到逐步完善,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的其他理论分支。而教育经济学是人力资本分析运用的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基于个体发展的教育投资收益和关于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等问题的分析,促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化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1.2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保健、教育、培训等投资所开发形成的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些能力蕴含在人的身体中,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个体支配。具体可以划分为3种形态。其一是身体素质,表现为体能、寿命等,比如一个人健康的体魄、健壮的身体机能等。其二是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表现为具体的知识水平、认知和创新能力等。其三是道德素质,表现为道德水准和品格意志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康体保健投资,通过对个体保健医疗、卫生营养等方面的投资可以恢复或改善人的健康水平。健康的体魄是人类孜孜追求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个体参与社会劳动分工获得生产要素的前提条件,是各种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二是教育投资,它是整个人力资本投资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通过接受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的技能得到提升,获得较高级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并做出正确的选择。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国民素质和构建文明社会。教育越发达其蕴含的生产能力就越强。第三是职业培训,主要指除了正式学校教育以外的由企业等机构为职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而举办的教育培训,其成本分担模式取决于企业和个人成本收益原则的均衡。第四是人力迁移投资,通过人口和劳动力的迁移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能力,因此人口迁移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除此之外,还包括资讯投资、儿童的早期教育、心理关怀等投资形式。与物质资本投资不同的是人力资本投资有着流动性差、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其投资的正外部性和外溢性很难用准确的货币来衡量,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
2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2.1 农村幼师队伍结构不稳定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优良的师资结构是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的保障。当前,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面临着教师流动快、优秀师资紧缺的局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成为农村人口的主力结构。农村地区的整体师资结构普遍不稳定。农村地区的幼儿园的教师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从教人员准入门槛偏低。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农村幼师学历水平在大专以下。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劳动人才聚集在城市,便利的交通让越来越多优秀的从教人员扎根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具体表现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向城市的快速流动,甚至直接流失。幼儿教师从教过程中劳动强度偏高、待遇较低,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在择业过程中将幼师作为跳板。较弱的职业归属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当前农村幼师队伍的突出特征。
2.2 教學技能水平欠佳
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家长文化程度偏低等是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抛弃“乡土文化”,农村很难吸引高素质的教学人才从教。据2014年广西一次学前教育数据普查结果显示,53.2%的教师存在学历、知识技能等不达标的情况。当前的农村学前教育从教人员的主要来源有2种:一种是中专学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还有一种是未经过任何认证和培训的初高中毕业生。课堂上表现为小学化严重、课程设置随意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较为落后,不仅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而且对儿童的终身发展也存在长远的消极影响。
2.3 专业发展意识模糊
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农村幼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表出现较高的职业倦怠感。许多幼儿教师在从教过程甚至认为幼儿园就是带孩子的地方,对于自身未来的规划和专业发展路径的设计未有考虑。现代社会对于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工作期间不仅要承受较大的体力负荷,还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强度的工作量和较低的收入使更多的农村幼儿教师将幼师当成是一种与其他职业没有差别的工作,缺乏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既是教师个体成长的起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不竭动力。专业发展意识模糊会让一个教师成为无目的、无理想的教育者,更谈不上高质量教育效果的达成。
3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从人力資本理论视角分析和探讨如何提高教师人力资本存量,可以为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师资结构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人力资本作为蕴含在教师个体身上的资本,其所有权和收益权都归个人所有。在幼儿教师选择加入学前教育事业时,其依附在个体身上的人力资本权益部分让渡给幼儿园或教育机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资本开发和获益。本文通过分析投资人力资本的不同途径来探讨教师个体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合理路径。
首先是健康投资。教师个体健康的体质是教师参與社会劳动分工创造劳动价值的前提条件。学前教育从业者不同于一般的教育从业者,其需要负荷更大的体能。教师个体和幼儿园通过定期针对幼儿教师开展保健服务、提供营养膳食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个体人力资本存量,也可以为幼儿教师建立职业归属感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其次是再教育和培训投资。幼儿教师在结束了学校正规教育阶段踏入社会参与劳动分工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受培训者通过参与职业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工作技能。经过培训的教师因为技能的提升会比没有参加培训时提供更高的边际生产能力。农村幼儿教师本身存在知识水平低和教学技能欠佳的现状,因此需要教育部门、幼儿园组织各种职业培训获得教学技能。通过再教育和培训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为农村幼儿园科学保教保育提供智力支持。最后是人力迁移投资。人力迁移投资是指通过一定成本的付出实现人口与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偏好,做到人尽其才,创造更多的生产价值。同样,幼儿教师也存在相同的情况。合理的师资结构一定是建立在教师个体喜爱尊重自身职业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建立合理的幼儿教师流动机制,可以为提高幼师队伍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合理的流动机制可以筛选出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幼儿教师通过迁移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流动机制可以获得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提高农村幼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4.1 建立长效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机制
我国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培计划”先后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数十万次的培训机会,成绩斐然。不仅如此,各地也纷纷开展“省培计划”和地方培训项目。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整体薄弱的现状,通过组织几次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培训效果的实效性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可以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为幼儿教师知识技能短板的弥补提供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在组织实施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人人受益。针对当前民办幼儿园占据农村学前教育市场较大比例的现状,更要做到分配合理、统筹兼顾的原则。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是长期的、隐形的,地方政府在制定和推进相关培训项目切忌短视效应,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农村幼儿教师的成长。
4.2 构建合理科学的幼儿园教师准入机制
2015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规范科学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准入门槛。当前,城市地区幼儿园执行着较为严格的准入制度,上岗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师证。但是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转入机制较不完善,甚至部分民办幼儿园零门槛入职。城乡二元结构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让越来越多优秀的幼教资源在城市聚集,农村地区出现了招教难的现状。幼儿园在执行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这也是造成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师资水平欠佳的重要原因。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政策扶持可以为促进幼教资源的均衡发展提供保障。构建合理科学的幼师准入机制、兼顾城乡间幼师资源的均衡发展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必然选择。
4.3 增加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关怀和薪酬
劳动强度大和工资低是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要职业特点。通过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尤其是薪酬方面的投入,可以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学前教育事业。幼儿园方面通过构建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可以为留住人才、提高幼儿教师人力资本存量提供隐形推手。舒心的工作环境是促使幼儿教师积极工作的基本条件,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任何一个个体都存在倦怠的情绪。在组织实施各类教研活动的同时,如果能增加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关怀就能有效地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意愿,有助于幼儿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发展和职业理想,从而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杨莉君,陈思.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现状与建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6).
[3]张云亮,汪德明,时丽,等.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评价及其需求[J].学前教育研究,2012(1).
[4]程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8).
[责任编辑: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