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民益
让学生有参与感。我们经常强调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如今的很多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主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让学生干什么,学生就干什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思维不积极、想象不丰富、表达不精彩,离开了教师,学生就不会学,不愿学。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学习才是有效的。为此,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自主地阅读、思考、批注,真正地与文本对话。让他们互相交流阅读所得,共同讨论疑難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让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深情朗读,或精彩回答,或合作表演。让他们评价同伴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这样的课堂使学生有了参与感,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使讲堂变成了学堂,教师由一线退居二线,由讲师变成导师。这样的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课堂。
让学生有获得感。现在有很多课,教与不教,学与不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一些课文,学生看一两遍基本就懂了,一堂课学下来,没有什么发展和提升。这是一种“空心课”。一堂好课,我们应让学生有获得感,在学习方法、思维和表达等方面有发展,有提升。如同样是用“骄傲”造句,有的老师让学生造几句就了事。而有的老师则引导学生不仅造人骄傲的句子,还让学生造动物、植物骄傲的句子;不仅造陈述句,还要造反问句、排比句;不仅造比喻句,还要造拟人句,等等。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造句的方法,语言表达也获得了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无中生有”,注意引导学生在看似明白的地方发现新问题;要“常中生奇”,在看似平常的语言中发现不平常;要“旧中生新”,对老问题有新的解读;要“对中生疑”,在似乎无可辩驳的定论中大胆质疑。
让学生有幸福感。上课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目光敏锐,不停扫视教室,发现哪位学生不认真听讲随即训斥,甚至罚站。面对学生的质疑,要么打压,要么嘲讽。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学生怎能感到幸福?要让学生有幸福感,首先要让学生有安全感,要面带微笑,对学生的错误要有宽容心;要让学生有幸福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就要不惜表扬;要让学生有幸福感,就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独学、对学、群学、探学,让他们展示、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要让学生有幸福感,就要让学生有获得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获得思维的提升,获得语言的发展;要让学生有幸福感,就要让自己的课堂有趣、有料,让学生盼着上自己的课。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我们不能仅仅自我感觉良好,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