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可以预防的悲剧

2017-05-30 10:48梁凌寒
心理与健康 2017年9期
关键词:征兆小敏痛苦

梁凌寒

预防自杀,刻不容缓!

2016年9月16日,当红小生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

2017年4月,济南一老人疑因胃癌晚期不愿继续治疗而自杀。

2017年5月,一起诱导青少年完成自杀任务的“蓝鲸”游戏在全球蔓延,已经造成百余名青少年自杀。

从国外到国内,从影视明星到普通百姓,从年轻人到老年人,都可能会出现自杀。调查表明:80%的人在人生某个阶段都会有过自杀的想法。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自杀率为14.5人/10万左右,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而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虽然在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并不会真的实施自杀,但自杀离我们并不遥远。自杀不仅是自杀未遂者终身难忘的痛苦经历,还会使自杀死亡者的亲友遭受严重、持久的心理伤害。因此,关注自杀,学会识别自杀的信号,及早发现周围人的自杀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应对,就如同掌握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一样,是重要而刻不容缓的。

识别信号,及早发现!

小敏是一名大一女生,因高考失利,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小敏带着满腔的失落和不甘来到了一所普通大学,她总会拿心仪的名校和现在的大学进行比较,有很多不满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上,一方面她有点自负,觉得周围的人不如自己,不屑于与他们交往;另一方面,她又很自卑,总觉得和以前的同学相比低人一等,不敢和他们联系。在生活上,由于是第一次住校,小敏也有很多不适应。久而久之,小敏变得越来越孤独,开始失眠、情绪不好,出现了抑郁的状态,感觉很痛苦,甚至出现了自杀的想法。

案例中的小敏,因为大学生活适应不良而出现了自杀的想法。一般来说,从有自杀的想法到真的实施自杀行为,往往会经历一个过程,会有很多线索和征兆,周围的人如果能识别这些信号,就能及早发现自杀的危机。

那么自杀的危险因素和信号都有哪些呢?

1哪些因素容易引发自杀?

当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有以下几种状况时,他自杀的危险性就很高:

出现抑郁状态(可能的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活力下降、自责或无价值感、失眠、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想自杀等),或重度抑郁刚开始好转;

近期,特别是最近两天,有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比如被强暴、被抢劫、亲人突然离世、失恋、失婚、失业等);

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差;

长期的生活、工作、学习或心理压力;

难以治愈的身体疾病;

曾经有过自杀行为;

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2如何察觉自杀的信号?

小敏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跟周围的人说话,只是偶尔会在朋友圈里写写自己的心情,常常发一些灰暗的图片,直到有一天,小敏写到:我真是一无是处,站在15楼的窗户上,也许纵身一跳是最好的解脱。

就像小敏一样,对于绝大多数经受巨大的心理痛苦而想自杀的人来说,自杀前常常会出现以下的信号。

言语上的征兆

当一个人有自杀的想法时,可能会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或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社交媒体中透露这些信息:

直接的信息

直接表达:我想死,我不想活了,活着很痛苦,还不如死了算了。

间接的信息

表达无法忍受目前的痛苦,如: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实在太痛苦了,我不想再继续这么痛苦了,没有人可以帮我。

极度否定贬低自己,表达自己的无价值、无意义感。如:我一无是处,我是垃圾,不值得活,我活着就是一个麻烦,我太没用了,我的生活一点意义都没有。

表达自己如果不在了会怎么样。如:没有我,别人会过得更好;或询问别人:如果我死了,你会想我吗?

表达对现实痛苦的解脱感。如: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了,我再也不用面对这些痛苦了。

表达对自杀的关注。比如开自杀方面的玩笑,谈论自杀的工具、方法、地点、时间、计划等与自杀相关的事。

表达与亲朋好友的告别。比如:突然跟亲朋好友道歉或道谢,说一些以前不会说的话。

行为上的征兆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长期的抑郁状态忽然变得很轻松)。

出现抑郁的表现。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如割腕等。

抽烟、饮酒或吸毒的量增加。

关注自杀的信息,浏览自杀的网页。

做出自杀的计划,开始准备自杀的工具,或了解自杀的地点。

有效预防,避免悲剧!

小敏的舍友在看了她的朋友圈之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主动与小敏交流,并及时跟老师汇报了这些情况,陪小敏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经评估发现小敏存在中度的抑郁状态,于是小敏一边在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药物治疗,一边在学校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咨询,情绪慢慢好转,心结慢慢被打开,逐渐融入大学的生活,变得开心起来。

如何帮助有自杀风险的人?

当一个人表现出自杀的征兆时,往往是一种求助的信号,说明他内心很挣扎,想要得到帮助,摆脱生活中的痛苦。所以当发现周围的人有自杀的风险时,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预防悲剧的发生。

1保持冷静,看到他的求生愿望。

想自杀的人往往對别人的反应很敏感,如果感受到对方的慌乱,就会关闭心门,不愿再透露自己的状态。所以,当发现别人有自杀风险时,首先不要慌乱,保持冷静,提醒自己:自杀的征兆其实是求助信号,当对方发出这些信号时,说明他仍有求生的愿望。如,可以跟他说:“谢谢你信任我,跟我说这些,让我们一起努力,找到帮你解决问题的办法。”

2耐心倾听,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试着去理解和接纳他。

想自杀的人常常会感觉内心的痛苦无法表达,无人理解,并且常常会一边想着自杀了就可以摆脱痛苦,一边害怕自杀或觉得不应该自杀,这样的矛盾纠结本身又会增加内心的痛苦感受,增加自杀的危险程度。所以当想自杀的人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接纳时,他的痛苦就得到了宣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杀的风险。如,可以跟他说:“我知道你真的很痛苦,你之所以会这么想肯定有你的理由,我会在这里陪着你,你愿意跟我多说说吗?”

3放下评判,不要指责,也不用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劝说想自杀者改变感受和想法的做法,常常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不被接纳和理解,加重自责和痛苦的感受,增加自杀的风险。而且,在没有解决核心问题或心结之前,一个人的感受和想法是很难完全改变的,这样的劝说也很难有效果。所以不要试图跟想自杀的人讲道理,也不要指责或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直接询问,判断他的危险程度。

当一个人有自杀的想法时,其實很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关心,所以直接询问对方自杀相关的问题,并不会引起自杀,反而可以判断风险程度,拯救生命。如,可以直接问:“在你痛苦、绝望的时候,有想到要结束生命吗?”

如果对方说有,还需要进一步问,是否有自杀的计划,是否准备了自杀的工具,是否尝试过自杀的行为。

从有自杀的想法,到做出计划、准备工具、尝试自杀行为,自杀的风险程度是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重视的。

5不要轻视,认真对待任何可能的自杀风险。

有时候,有的人会把自杀当成是威胁别人的方式,比如,在分手的时候说“如果你要跟我分手,我就死给你看”。虽然这是一种威胁,但也不能置之不理,也需要去认真对待,倾听和了解,评估他的风险程度,不要大意。

6不要答应对他想自杀的事情给予保密。

自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自杀风险也不是个人能承担得了的,所以,当发现别人有自杀风险时,即使对方要求自己保密,也要在不激化对方情绪的前提下,及时告知相关的人员,比如对方的父母家人、可以给他帮助的老师等,大家一起努力为他提供帮助。

7让他相信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并鼓励他寻求这些帮助。

当一个人出现自杀风险时,普通谈话可能会在当时缓解情绪,但很难降低自杀的风险,是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帮助的,因此需要鼓励想自杀的人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必要时可以陪伴他一起去寻求帮助。

8移除危险物品并24小时陪伴监护。

在一个人的自杀风险很高(如:已经买了安眠药并计划服用)的时候,千万不要让他独处,要劝说他交出自杀的工具,移除环境中的危险物品,立即陪他去专业机构进行治疗,并且要24小时有人陪伴和监护。

9假如已经发生自杀,也要积极抢救。

有些自杀行为,从实施到致死还会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即使已经发生了自杀行为(如:服毒、割腕等),也要尽快将自杀者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尽力挽救。

面对自杀,不仅需要勇气、爱心,还需要专业的知识。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和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让自杀这一悲剧可以被预防。

《心理与健康》读者有奖调查

亲爱的读者朋友: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读者的需求永远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为了更好地科普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我们设计了本问卷,希望您能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配合我们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问卷,让我们听到您的声音,办一本您心中所喜爱的杂志。所有参与问卷填写的读者,都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提供有建设性意见的读者获奖几率更高哦!

《心理与健康》全体工作人员

猜你喜欢
征兆小敏痛苦
春天到了,植树去
降低“支付痛苦”
一颗珍珠的自述
谁痛苦,谁改变
分担痛苦
警惕善于伪装的肿瘤无痛性征兆
药店认识
一起遛弯
痛苦力
地震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