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慧
散文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年轻教师,散文教学点常常让人摸不到边际,它看起来简单但要想上好一篇散文,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散文有时语言很美,有时人物很鲜活,有时说理很深刻,面对这样的散文似乎我们还较容易把握和处理,然而当我们面对语言看似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散文时,我们常常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了。虽然王荣生先生说:“散文就是品读、感受那一点点情思。”可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和操作却变得扑朔迷离。
最近我也在阅读黄厚江老师编著的《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书中提到:“训练并不仅仅是考试、练习,语文教学,也必须进行有效的训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必须确立正确的训练观,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形式。
一、用心发现散文的心,明确指令享受语言魔力
《语文的原点》中有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学的训练,既要有明确的意图,还必须让学生得到明确的指令。否则教师自己心里清楚,但是学生却弄不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必然影响活动的效果”。
这让我想起去年名师带徒活动,跟随师父们参加了“杭州拱墅、路桥、三门初中语文专题研讨会”,三地各出一位老师同课异构,给我们呈现了三堂精致的舒乙散文《父子情》的教学课,其中杭州拱墅区的杨老师让我们印象深刻,“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中的“复杂”两个字将文章中“我”与父亲的几件事串联起来。老师通过三个问题:文中舒乙形容自己的父亲用了哪个词?文中哪些地方你读出了这是个复杂的父亲?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父亲,我当时有怎样的感受?带领学生在品读语句中感受文中父亲与儿子相处时流露的独特情感,和年幼时的儿子对当时父亲行为的复杂感受,以及父亲老舍与众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重点细读了两次父亲给我礼物和两次离别又重逢的片段,当我要去东北出差,临行前到底是带一根皮带还是带两根皮带时,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在学生们的表述中已溢于言表了,这都归功于杨老师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语文教学的训练指令非常明确,问题在层层铺垫与推进下,让初二的学生在面对这样一篇看似朴素平淡、隐晦的语言中感受、品读到父亲老舍和儿子舒乙之间的浓浓深情,走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感受父子的情感。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杨老师将文中的一件件小事改编成父子对话,以一个老年的父亲与成年后的儿子追忆往事的对话形式,再现了父子深情,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学生和听课老师,这节课老师抓住了散文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点点情思。那浓浓的父子深情,也许当父亲离世后作者舒乙也才真正感受、理解了那父子间血浓于水的深情。
杨老师《父子情》一文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在教学目标确定了之后,散文教学备课时老师更应当深入的读懂文本,用心发现散文的心。所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活动的设计,都应当是基于语言的品读和细读。正如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二、用心体悟散文的心,强度适宜感受语言张力
《语文的原点》一书中又提到“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我们认为,对自主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理解不能过于拔高,在课堂中更不能形式化”。“很显然,课堂训练的要求过高或过低,学习的效果肯定不理想,训练也是没有效果的。训练的强度要适宜,方式要适当”。
阅读季羡林的散文《我的童年》后,第一感觉是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的朴实无华,如同一位老先生在淡淡地叙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文中童年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
在一遍遍的反复阅读中就会发现文中描写童年“那一片灰黄”的同时也是有几分色彩和快乐的,比如文中“开始认字”这一片段,每天和小伙伴“在一起玩水,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后来听说哑巴小当了山大王,练就了一身蹿房越脊的惊人本领,能用手指抓住大庙的椽子,浑身悬空,围绕大殿走一周。有一次被捉住,是十冬腊月,赤身露体,浇上凉水,被捆起来,倒挂一夜,仍然能活着。据说他从来不到宫庄来作案,“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绿林英雄的义气。后来终于被捉杀掉。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而“每天最高的享受”这一片段中着意描写的举人奶奶和我偷吃死面饼子这两个情节中既写出了当时家中的穷苦,更流露出了那无尽的灰黄中举人奶奶和母亲给予童年我的无限的爱。
在批改自学稿的时候,最后一题:自学课文后,你还有哪些疑惑,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各個学生都提出了很多的问题,经过筛选后我发现这样两个问题提问的人数最多,且很有价值①“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身受用不尽。”“芝麻绿豆的小事”为什么“受用不尽”?②“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能吃上白面馒头和肉”为什么“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这两个问题是学生在阅读时难以理解的,是的确有理解障碍的,也是这篇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对故乡、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之情,对故乡的人、事、物的无限思念之情。所以根据学生的问题我进行二次备课将教学目标中的难点定为:通过朗读、讨论,思考作者文字间蕴含的情思和人生感悟。
上完课,评课时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在带领学生阅读时,怎样在文本的有尽之言中感受无尽之意。”应当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语言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在小组加分时不能流于形式,而是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挑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阅读的快乐,感受文字的魅力。课改中对我们老师的评价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专家们多次提出评价更应当落实到点,做到评价对学生的进一步阅读有帮助。还有现在我们大多用自学稿,怎样才能使课堂更自然过渡呢,这也是我正在思考的。
三、用心品读散文的心,问题思辨揣摩文本原意
《语文的原点》一书中还提到“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长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的思想更敏锐了更深刻了,感情更丰富细腻了。这些都是一种积累。”
汪曾祺也曾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中说: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出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受“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而这句话在散文教学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这篇古代自传体散文,作者从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志趣等方面塑造了五柳先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君子情怀。品析五柳先生的形象,把握五柳先生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无疑是学习本文的重点。文中对五柳先生的性格有直接的描写“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对五柳先生的喜好也有直接的表述“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这些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课文后一般都能有一定的理解,小组对学、群学后更是理解了文中表面所要表达的喜好与志趣。此时课堂似乎也很热闹,可是我常常在想当下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中课堂由小组合作,群学、对学带来的活泼与活跃的同时,难道我们老师真的就袖手旁观,新课改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風景,老师做课堂的背景”此话是对的,可是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肤浅的风景,不能让老师成为黑色的背景。
一次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五柳先生传》中有这样两句话很值得关注:“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其中的“常”“颇”“曾”在日常的教学中容易被忽视,而这三个词语越读越觉得它们的重要。于是我备课时预设了这样两个问题,问题一:“常著文章自娱”如果我们把其中的“著文章”舍去,你对五柳先生有什么更深的看法?问题二:“颇示己志”“曾不吝情去留”中的“颇”和“曾”如果删除是否文章更简洁?有的学生立刻感受到“常自娱”中的“常”和“娱”更让我们感受到五柳先生的志趣之高,“著文章”只是为了自己娱乐,更可见其不受束缚,不受羁绊的内心。“颇”这个副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意项①很,相当地②略,稍微。有小组的同学立刻提出该选择哪个意项呢,而课文下面也没有对这个字的注释。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大家认为在此句中应当选择第二个意项,照应了前面的“常自娱”和“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实际上有痛苦,但只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乐趣和解脱。“颇”字更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五柳先生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崇尚自由的个性。“曾”:竟,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更体现了他的率真、率性、放达的性格。可见,古代散文中一些虚词、副词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它们常常更能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思想情感。
我想在紧随新课改步伐的同时,在小组合作活动热闹进行的同时,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无视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在每节课前更应当精细的备课并策划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有所思,有所得。新课改的课堂学生那靓丽的风景与老师美丽的背景是交相辉映、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黄厚江,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