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明
摘 要:学习兴趣,是人们学习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积极的地、愉快地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精神愉悦、情绪饱满、热情高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获取知识,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激发兴趣 主动性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82-0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常常为学生不爱语文而困扰、忧虑,学生在该科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厌学情绪增长。兴趣教学与兴趣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是学好每门课的催化剂,教师应在知识和学生之间充当愉快学习的使者,顺应语文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在课堂内外,相机施技,多角度培养,在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1 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知识是提高兴趣的源泉
学生的兴趣、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在不断的转移,变化。能否将他们的兴趣、爱好转移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方面来,这就要看教师能否充当好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工程师,使他们积极探索知识,对科学知识予以优先的注意。引导学生知道科学知识蕴涵着人类认识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无穷智慧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力,它具有无限的吸引力。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科学,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极大的魅力。又特别是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汉语言文学,有隽秀的文字,优美的词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体裁等,构成一座华光四射、瑰丽高雅的殿堂,在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步入这座殿堂,激起其欲获得其中瑰宝的兴趣,那么,学生对学习就不会是枯燥无味,而是乐此不疲了。
2 理解和信任是提高兴趣的动力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调整和改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成效的基本条件。我们传统的教育中,历来奉行这样一句话:“严师出高徒。”因而教师也以此为准则,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灌输。我们应知道: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还是成熟与未成熟、长者与后生、知者与不知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是他们的第二人生,是他们没有实现的事业和理想的替代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给了他们知识,而且教他们怎样做人,教他们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正是基于这种情感,师生关系才会超越时空,经久不泯。如若教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的讲解,学生不认为是在向他们传授知识,而是对他们在进行精神折磨,教师和学生心灵就无法勾通,当然学生也就不会主动积极地接受掌握知识。要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于一些细末小结都要了解、关心,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双方人格上平等,心理上相容,相互勾通、理解、信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消除学生在教师面前的畏惧心理,学生才能开放自我,才能实现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让学生感到你不是严师,而是益友。你的教诲,使他们感到亲切,你的出现,使他们信心倍增。他们会把对教师的热爱与尊敬,转化为学习上无穷的动力。
3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发现的欢乐是学习兴趣的加深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老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动地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创新能力,运用发现法尽力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分析、理解,也就是说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研究的过程,对学生的“发现成果”做出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点滴发现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欢乐,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教授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抽几名学生,联系诗意,到黑板上作画,针对与诗意最接近的一幅,探讨作者为什么在“观沧海”中会具有“日月、星汉若出其中,若出其里”这种奇特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感受有实有虚有形有神,有动有静,有光有色的海、山、岛,体会作者那种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经过这样反复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最后学生总结出了诗人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景情结合,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赋予它以性格,既表现了大海,又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分析课文,动脑、动手,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的欢乐,激发他们更强烈的求知欲。
4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
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师生感情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知识的掌握的過程。因此,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会过分紧张、惧怕,而会感到轻松、愉快、心情舒畅。认为学习并不是“苦差事”,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因而学生就会思维活跃,积极发现,学习活动也会特别有成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的特征主要为:气氛和谐;课堂活跃;目的明确。
气氛和谐就是教师讲课时态度和蔼可亲,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气氛愉快轻松,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调节能力。要善于因势利导,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处理某些“偶发”事件,不可因一些小事而破坏师生情绪,从而破坏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活跃是气氛和谐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求得自己的思维是否正确,自己的发现能否被老师和同学认同。造成活跃进的课堂气氛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善于引导点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但要明确,气氛的和谐不应该是注意力分散,课堂的活跃也不应是混乱,应注意教学中的目的性和渗透性,要使学生围绕知识的某一点去探索、去发现、去掌握。实践证明,学生很喜欢上这样的课。
5 课外活动是学习兴趣的巩固
单靠课堂上的45分钟是不足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兴趣得到巩固的,还应辅之以课外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动手能力的实践中,让学生更好地挖掘潜力,体会到发现成果,巩固成果的快乐。如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提炼整理课文知识,求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增长,自拟习题,评改自己或别人的作文,让学生滋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主人意识,创造意识,师生齐动手,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给学生导演,演出者以极大的展示创造欲念的满足感,给学生观众以独特的美的享受;学了新闻、通讯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充当小记者,采访校内外重大活动和英雄、劳模,使学生增强社会知识;安排学生于寒暑假,在宽裕的时间、空间里,自由驰骋,尽展才智,创意求新,或个人或小组编排内容广泛,图文并茂的小报,从中领略文字编审的乐趣;还有诸如阅读竞赛,专题调查,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能使学生的知识极性更加提高,兴趣增浓,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无论怎样,教师都要极力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