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11234”模式研究

2017-05-27 19:51刘红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32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刘红明

摘 要 人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阶段性和冲突性特征,是人在心灵生活中不断抉择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特殊阶段,心灵生活的选择性冲突最为激烈,其基本价值观正在形成,但不稳定、易破碎,信息化等时代特征对价值观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坚持“大学生本位”,让教育走进大学生的心灵生活,顺势而为,构建全过程培育体系,创新“两个课堂”的实现形式,发挥各方面相互协同的作用,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四位一体”的认同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灵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2-0064-05

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何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真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一直是思想理论界和宣传教育战线面对的重要课题。高校是青年人集聚、知识集聚、各类人才集聚的高地,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近年来,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探索不断加强,研究内容也十分广泛,但多数研究与探索仍以如何“教”和“育”为关注焦点,即便注重了“教、学、做”的统一,也没有真正回归到“大学生本位”,没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形成的同频共振。为此,高校教育应遵循人的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让教育走进大学生的心灵生活,创新基于“大学生本位”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心灵归宿和行动自觉[1]。

一、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

价值观是人在一定的感官和思维之上对認定事物、判别是非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者抉择。价值观包含了人们的生活原则、人生信仰、社会信念、道德追求和政治理想等,是人们利益、需要、心理和行为的内心定向系统。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从发生学上看,人的价值观虽然是人们的主观价值取向,但却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人的价值观是客观社会实践需要使然,生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因此人的价值观形成必然有其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张进辅认为,价值观是随着人的社会化历程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2]。刘永芳等认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要经历潜意识模仿、萌芽、产生、发展、确立与稳定等几个阶段[3]。研究表明,人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阶段性和冲突性两大明显特征,是人在心灵生活中不断反思与抉择的过程。

(一)人成长的阶段性决定了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WHO于2014年9月19日对年龄划分标准做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即0至17岁为未成年人,18岁至65岁为青年人,66岁至79岁为中年人,80岁至99岁为老年人,10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这一年龄划分标准的规定,基本依据是正常人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而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以下年龄划分标准:0~6周岁为童年(其中0~3周月为婴儿期,4周月~2.5岁为小儿期,2.5岁后~6周岁为幼儿期);7~17周岁为少年(其中7岁~10岁启蒙期,11~14周岁为逆反期,15~17周岁为成长期);18~40周岁为青年(其中18~28周岁为青春期,29~40周岁成熟期);41~65周岁为中年;66周岁以后老年。可以看出,我国的划分标准,不但依据了不同年龄阶段正常人的生理方面因素,还考虑到了相应年龄阶段正常人的心理因素。其中,无论是我国的年龄划分标准,还是WHO的划分标准,18周岁都是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区别的一个分水岭。正是人生成长的这种阶段性,决定了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性特征,童年的价值认知、理解、判断或者抉择处于从婴幼儿的无意识本能模仿到意识的逐渐萌芽阶段;少年时期随着身体各种器官的加快成长发育,价值意识也开始进入发生发展阶段;青年时期身体发育速度进一步加快并渐趋成熟,各器官及功能急剧变化,特别是性成熟导致性差别的明显化及性本能出现,价值意识也快速走向成熟阶段;其后的中老年时期是人的价值意识保持相对稳定的阶段,直至晚年时期由于身体各种器官的衰退其价值意识也转向衰退阶段。孔子说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性规律也是基本吻合的。

(二)现实社会的多样性决定了价值观形成的冲突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但这种物质的统一性是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由于人的价值观生成于与人生成长阶段相伴的社会实践过程,多样的社会文化、传统、习俗、宗教,以及人们多样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等,必然形成现实社会多种多样的价值观。传统社会相对封闭、结构相对简单、关系相对狭隘,其价值观表现为简单的多样性。而在现代社会,分工细密、市场开放、技术发展、信息联通、文化多元,其价值观的多样性十分显著。这种多样性,必然引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之间价值观的冲突。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原因错综复杂,涉及面也非常广泛。比如,有缘于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外来与本土差异等引起的冲突,也有因阶层不同、信仰不同、经历不同等产生的冲突。这种复杂多样的价值冲突,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和生机,但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对价值观主导作用的削弱和限制,社会价值体系的统一性难以形成,甚至会带来价值秩序的混乱,从而引发人们的思想混乱和行为冲突,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4]。

(三)价值观的形成是人在心灵生活中不断抉择、反思与再抉择的过程

埃文斯认为,人类心灵活动一般都包含了两个并列的系统:一个是和其他动物一样有着共同特征,长期进化、与生俱来的,是内隐的、被动的、直觉性的;另一个是人类独有的,后天发展而来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实践的过程而新生的,是外显的、主动的、反思性的。正是由于有上述两种系统的存在,人们才能抉择和控制自己的言语及行为[5]。决策心理学把上述两个不同的系统分别称为直觉心灵和反思心灵。可以看到,直觉心灵和反思心灵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抉择。直觉心灵一般基于人们经验的总结并固化为内隐知识,按照信念的方式迅速做出判断,从而避免风险和危险,表现为一种自主快速的抉择模式;反思心灵则是人们依据一定的规则,极为细致地推理,表现为较为缓慢但不易犯错误的、可控的抉择模式。直觉心灵与反思心灵抉择、反思、再抉择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灵生活。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也正是人们在心灵生活中对价值认知不断抉择、反思、再抉择的过程。在价值观的抉择中,直觉性心灵生活首先占据主导。由于直觉心灵基于人们经验的总结,其作用于价值观的范围和程度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扩大和加深。反思心灵也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实践的深入对价值观抉择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力的转变对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是根本性的。

从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可以看到,在价值意识快速走向成熟阶段的青年时期和在价值认知多元冲突的现代社会里,把握和引导人的心灵生活,特别是反思性心灵生活,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所以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灵生活及其价值观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心灵生活及其价值观现状分析

(一)直觉性心灵生活的经验积累不断丰富,基本价值观正在形成,但还不稳定、易破碎[6]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和阅历的不断丰富,青春期阶段的大学生,已经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直接感知和间接学习等方式获得了大量、多样的生活经验,对客观事物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和判断,主观思维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路径和特点。但是由于该年龄阶段身心刚走向成熟,思维相对简单、直接,其获得的经验往往存在不完整性和不断更迭的特点。同时,因为高考压力较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的精力大多投入在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应试能力的提升,其经历和阅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进入大学以后,其时间和精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大学专业的多样性、教师和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大学文化的多样性,加之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大学生视野迅速扩大,知识快速更新,原来积累的许多经验、对事物的许多认识和判断很快被新的东西所替代。

(二)反思性心灵生活快速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价值判断还不成熟

主体的需要是反思性心灵生活的动因,自我意识的增强是价值观形成的逻辑前提。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按层次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基本生理需求、基本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得到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显然,在社会交往、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阶段,人的自我意识最强,心灵反思最为活跃。马斯洛和许多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和该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同理,年龄趋于成熟、受教育程度高、处于现代社会的人群中,高级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基本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高级需求的发展阶段,其反思性心灵生活快速发展,价值判断的自我意识、主动意识不断增强。由于涉世未深、阅历单一、思维方法相对简单等因素,价值判断的辨别和抉择能力还不强,还存在很大的可塑性。

(三)直觉心灵与反思心灵交互作用,心灵生活对价值观的选择性冲突异常激烈

直觉性心灵生活经验的不稳定性和反思性心灵生活判断的可塑性,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灵生活既丰富多彩,又充满了冲突和矛盾。这种冲突和矛盾也自然反映出对价值观选择的激烈冲突。比如,当代大学生父母大多成长在中国传统家庭,经历了中国封闭的计划经济社会向改革开放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迁过程,他们对当代大学生的直接影响既有他们过去生活的社会及其父母甚至祖父母传承下来的保守的、传统的、旧的价值观,也有因为适应改革开放变化而形成的开放的、现代的、新的价值观。而中国的现实社会,客观上也存在着价值观新旧交锋,多元并存的现象。这些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的并存与交锋,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灵生活中充满了冲突、矛盾、迷茫、困顿和痛苦。他们既以其年轻的求知欲望追求着价值观选择的独立思考,又迫切希望寻找到他们认可、信赖、心灵可以依托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家园”就是当代大学生和全社会普遍认同的,可以满足理想、信念、信仰追求的核心价值体系。

(四)信息化等时代特征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灵生活及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提升,促进社会物质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带领了许多所谓的“現代病”。比如,人们对于电脑、网络、手机等通讯、信息化工具的过度依赖;来自各种多媒体铺天盖地、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对人们的冲击;全社会对物质生活不停追逐而带来的物欲、攀比、放纵;机器对人工的替代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所带来的人们的思维固化、行为惰性、人情淡漠等,这些都使得许多大学生因为沉醉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乐中忘乎所以,不愿走出自我封闭和陶醉的世界而隔断了与社会的联系与交流。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灵生活就会陷入一种荒芜和危机状态,精神失去寄托,内心茫然无措,行动随遇而安,根本就不知道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引导、干预和纠正,还将引发空虚、堕落、情绪失控甚至罪犯等更加严重的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11234”模式

根据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对当代大学生心灵生活及其价值观现状的分析可知,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心灵问题,而解决心灵问题的关键在于让教育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灵生活。基于此,本文提出“大学生本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11234”创新模式。

(一)树立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打破价值观教育就是传统思政教育的老观念,从学校党委层面就建立起价值观培育的系统思维和全过程思维,把价值观培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实到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中。引导每一名教职工首先要带头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对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融入日常的上课、管理与服务。“随风”就是要顺势而为:一是顺着当代大学生心灵生活和价值观形成规律之势;二是顺着全社会正在形成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氛围之势。“潜入夜”就是要精准而为:一是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有利的切入点;二是抓住教育培养能为、可为、须为的关键时机。“润物”就是要用心而为:一是用大爱去包容和欣赏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征;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去滋养学生心灵,消融他们的困惑和迷茫,坚定他们正确的方向和追求。“细无声”就是要耐心而为:一是摒弃那种规定禁区,强制灌输,厉声训斥,唠叨说教等传统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觉认同;二是坚信“教育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用足够的时间去等待学生通过感悟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的心领神会。

(二)构建一个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培育体系

根据大学生成长阶段特征和价值观形成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方案。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品德“四为一体”的培养要求,创新课程嵌入、活动引领、文化熏陶、实践塑造和师德润泽等多种模式,构建两个课堂相结合、目标与阶段相衔接、评价与学分相对应的运行机制,使得大学生从入学到在校学习生活,再到毕业、升学的全过程,既在学校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成长为专业性人才,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未来的职业精神、生活信条和理想追求。在这一体系中,着重要抓好三个重要环节:一是目标体系的建立,可以分解为总目标、层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其中层级目标要遵循层级递进原理以及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阶段性目标是根据大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和年级阶段设定的目标;二是工作的统筹协调,可以建立起全校性的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规划的制订、计划和大纲的编写、组织实施和评价考核;三是学分制教育的探索,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建立起相应的学分和核计标准,与专业和技能教育的学分考核同步实施。

(三)创新两个课堂的实现形式

第一课堂也称为“室内课堂”或“传统课堂”,第二课堂也称为“室外课堂”或“非传统课堂”,“室”是指学校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根据当代大学生心灵生活和价值观形成的特点,两个课堂的实现形式都要实现新的变革。第一课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材和教学过程,融入专业素养、技能品格和职业精神培养之中,探索“启发式”“项目化”“翻转式”等更具活力和效率的课堂模式,要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与评价。课程建设要体现新时代特征,教材编写要紧跟新技术发展,教学过程要适应当代大学生求知趣向。在专业素养、技能品格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中,要善于把中华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融会贯通,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能够领悟到个人价值实现、家庭责任担当和报效祖国志向的统一性,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虚无缥缈,而应是与每个中国人学习、工作、生活,做人、做事、为官如影相随的基本遵循。第二课堂要加强顶层设计,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与第一课堂的对接、互补和协同,注重学生的分层分类安排和全面覆盖,把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运动场、校园网络媒体和整个校园都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养成的体验之处,使社团组织、文化活动、社会锻炼、岗位实习等都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塑造的实践之所。

(四)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相互协同的作用

借助全社会都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的强劲之势,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建立起學校、家庭、社会三方共育、协同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平台。在与家庭的协同方面,学校从新生入学起就要建立起与其家庭最亲密成员的沟通与定期交流机制,保持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重要事件、关键信息和突发情况的互通共享,并达成目标确定、责任分担、预警处置等的一致性意见,从根本上消除大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价值观差异而带来的心灵冲突。在与社会的协同方面,一是主动向社会,特别是所在地区和学生学习、生活可能涉及的单位公开信息,促进社会对学校的了解,特别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大学精神、人才培养目标等核心要素的了解;二是积极寻求与社会相关组织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管理的一致性,及时发现和消除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使社会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三是积极挖掘和利用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社会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强化学生亲身实践,丰富、充实、活跃第一课堂,延展第二课堂功能和领域[7]。

(五)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四位一体”的认同目标[8]

一是认知认同,就是让大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了解、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起点和基本点;二是情感认同,就是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自内心地持肯定态度、表示满意、乐于接受,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走进大学生心灵生活的关键点和突破点;三是理性认同,就是让大学生能够自觉地对事物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出分析、判断和选择,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否取得最终成效的难点和转折点;四是行为认同,就是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日常学习生活的自觉,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终极目标。“四位一体”的认同目标,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又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缺一不可。要实现“四位一体”的认同目标,无论是在教育理念的树立、培养体系的构建、两个课堂的创新,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协同方面,都要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进行设计、进行创新、进行落实。

参考文献

[1]虞崇胜,张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J].东南学术,2013(1):13-21.

[2]张进辅.论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引导[J].西南大学学报,2007(3):81-86.

[3]刘永芳.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规律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0-64.

[4]吴向东.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J].哲学研究,2008(5):22-25.

[5]刘明海.一脑二心:埃文斯心理学哲学解读及反思[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5):9-14.

[6]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22-24.

[7]王怀宇.高职院校基于行业特色的文化重塑:“成才”走向“成人”[J].职业技术教育,2016(17):68-71.

[8]陶韶菁.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N].光明日报,2016-06-09(7).

Research on“11234”Model for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u Hongming

Abstract The forming of values is featured with periodic and conflicting, and is a process of constantly choices in deep mind.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the particular stage in their life with most intense conflicts. Their basic values are forming, but not stable, easy to broken. Informatization and other factors have a large influence on the values forming. So, the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centered, let education flow into the studentsmind, build the whol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system, innovate“two classes”realizing form, play the role of working together in various aspects, then achieve the target of “four into one”of cognition, emotion, reason and behavior.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novation

Author Liu Hongming, research associate of Jiangsu Maritime Vocational Institute(Nanjing 211170)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