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茶的价值发现

2017-05-26 07:21普茶藏珍
普洱 2017年1期
关键词:品饮寒性新茶

普茶藏珍

普洱茶既是很老又是很新的一门茶种类,因为其特殊的消费形态和变幻不定的营运模式,使得目前在业界很难找到一个令人信服和完善的理论系统指导你参与其中,投资前行。这些年来普洱茶的发展就如摸着石头过河一般盲目,大多数的专家最多能提供关于普洱茶种植、生产和转化的分析,却未必能告诉你一个全面的普洱茶市场发展趋势。因为,普洱茶产业当前仍算是一门崭新的行业,新得导致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透彻、不完善、不深入。今天流行其道的,未来可能会遭到市场遗弃。当下看似平凡无奇的,难说就是将来的金饽饽。一句话,普洱茶以老旧为尊,但这个行业却很新颖,皆因它的消费模式一直在变换不停飘忽不定。难就难在此。

厘清普洱茶消费模式

谈及普洱茶,必会联想到茶马古道,那是普洱茶消费的最早期阶段,但这个阶段的消费模式并不遵循“越陈越香”的理念,消费区域喝的都是新生茶,为的是解牛羊毒,补充少食蔬菜欠缺的维生素,并大多数以酥油茶方式饮用,普洱茶叶是边疆游牧民族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必需品。

追求“越陈越香”的普洱消费模式又不得不提及普洱茶发展史上的重镇香港。过去普洱茶在香港的消费习惯基本都是要饮用“红汤茶”,什么是“红汤茶”顾名思义就是汤色变深泛红的茶。中医理论研究,普洱茶汤色越红越深,寒性越少,越暖胃,对身体冲击力度小,反之汤色越浅绿或者泛黄代表寒性越大,以南方人或者香港人传统的饮食习惯,清淡为主蔬菜多,少油少肉食的生活方式,太寒凉的茶对身体冲击力大,胃承受不了,所以香港人要喝转化到位的汤色转红的普洱茶,消滞胀、暖胃。那什么样的茶汤色才转红?当然是不断陈化的老茶。只是老茶自然转化时间过长,成本过高,在寸土寸金节奏飞速的香港,这样高成本存放的茶不适合市场大量廉价的需求,所以香港人要加速普洱茶转化,节省汤色转深时间,快速使茶寒性降低,于是大量人为增加湿度入仓的普洱茶出现,入仓虽然损失的是口感,但带来了身体的舒服和健康,这是香港这个区域因饮食方式对普洱茶特殊的消費习惯。对比早期茶马古道去到边疆游牧地区和后来香港地区对普洱茶截然不同的消费模式,你会发现,皆因两地饮食习惯不同导致,边疆畜牧业为主,吃大量牛羊肉,体燥,需要喝寒性大的茶解。而早期香港人饮食清淡,很少吃牛羊肉,身体承受不了寒性过大的新茶,故必须放旧或者加速陈化模式处理,这都是因为不同饮食习惯导致造成对普洱茶消费模式的不同,都源于生活,是生活必需茶。

而新时代或者当下普洱茶在大陆快速发展,其消费理念与营销模式又与边疆以及香港的消费模式大不相同。基本而言,现在的普洱消费模式在延续了香港市场早期建立的“越陈越香”主导核心价值观后又根据各地习惯不同而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说也大量喝熟茶,追捧名山古树纯料新生茶等。

首先是很多地区不接受港式快速发酵的做法,对这类因快速发酵带来的仓味和“霉味”产生抗拒,在老茶存量稀缺且价格高高在上的情况下,大众消费更趋向于熟茶。奇怪的是,虽然熟茶理念来自于香港,但香港本土普洱茶消费却很少选择熟茶,香港的普洱茶目前大众消费的主要还是选择快速发酵生茶。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不论港仓的湿仓做法,还是熟茶,其核心内容都是“快速发酵”,目的是去除青涩味,增加甜度和适饮性,最关键在于使生茶的寒性转暖。选择港仓茶是因为除了对健康的需要外,还希望品饮时候有一定的口腔活性,而熟茶的工艺就是在快速发酵的同时减少霉味以及口腔的一些不舒适性。相对于熟茶发酵比较“死”,港仓茶还是相对比较“生”,可见不管熟茶也好港仓生茶也罢,消费理念都大道殊途同归,区别在度。

其次,是国内各区域普洱茶市场对自然发酵充分的老茶趋之若鹜。自然发酵充分的的老茶业内统称为“干仓老茶”,主要特征是茶性转化到位后(红汤)仍能最大程度保持滋味丰富度和活跃性,为品饮带来口腔上完美的享受。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成长和国家对内地及西部开发的扶持政策,大陆经济早期的不平衡发展态势已经被打破,不仅在沿海城市,很多内陆地区的城市经济开始腾飞,伴随而来的是大量高端消费群体的出现,这些群体的涌现对茶叶消费,尤其是高端茶消费带来很大的市场。普洱茶作为近十年来茶饮品市场最受青睐的种类,以其环保、健康以及丰富、精彩的口腔滋味受到市场追捧,尤其是干仓老茶。对于不断涌现的各个区域的普洱茶高端消费群体,当初只是因为早期应付香港弹丸之地而留存的老茶存量,则显得极为稀缺。这直接导致干仓老茶市场供求失衡,价格长期呈现不断高升的态势。老茶市场因历史原因造成的空缺,对不断陈化中的中期茶是是机会,迟早中期茶将会转变成老茶,应付井喷的市场需求。

发掘中期茶的价值

早期在香港,普洱茶的存放行为都是由专业茶商进行的,一来香港弹丸之地,市场存量小,二来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寸土寸金,不利于普洱茶民间存放广泛开展,存茶量局限香港本土消费。当台湾大陆开始流行普洱茶,并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有远见的的人预计到未来中国普洱茶市场发展之广泛,便未雨绸缪,及早部署普洱茶的投资和存放。因为大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富裕,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相对便宜,便产生了很多存普洱茶的群体,有些是专业茶商,有些是普通收藏者,但购买的数量非常巨大。必须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巨量的普洱茶交易并非应对当时市场品饮需要,而是为了存放后的转化以应对未来市场对陈茶消耗的投资收藏需要,这种消费是基于“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价值取向而产生的。而这个时期存放下来的普洱茶,从时间点上算大约10~15年陈期,也就是我们说的“中期茶”。

早前致力普洱茶投资收藏市场的群体既预计到未来中国普洱茶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也看到过往因为历史缘故而导致的存放旧茶量极少,由此彰显出当时存茶的一个重大机遇时刻。所以在2003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市场以接近疯狂的形式大量购买新茶,目的就是为了放仓陈化,应对未来市场对陈茶的需求。可见,新时代普洱茶消费模式不但仅仅针对当下品饮,而且还出现了应对未来的投资收藏的需求。

纵观普洱茶过往十几年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在本世纪初前十年,因为对未来普洱市场的预期以及民间大量游资的参与,大量资金进入普洱茶存放领域,这些茶大都静静地停留在投资者的仓库里,目的就是为了放旧,升值。但随着国内经济开始放缓,新茶转手交易活跃性大幅降低,投资普洱的资金流行动性已没有早期这么快速,这个时候大量以短期炒作牟利为目的的资金开始出逃,进入新茶领域参与炒作和陈化升值的资金大幅减少。应该说经过前十几年的大量买入,存量中的次新茶和旧茶已经非常巨大,新茶投资领域出现饱和。

分析当前普洱茶市场现状,总结以下几条:1、新茶供应出现饱和;2、老茶依然供不应求,性价比高的旧茶很难寻觅;3、积累在投资收藏领域的中期茶数量巨大,品种繁多。

在普洱茶消费观念尚没有梳理清晰前,很多参与投资普洱者选用惯性思维,比如,对普洱茶品牌的认识。对一般产品而言品牌就是品质加好的性价比,但普洱茶以其特殊性,既有消费需求,还有流通需求,所以,普洱茶的品牌构成就是性价比高的品质加上产品流通性,也就是变现能力。当下在判断普洱茶品质如何时候,市场的判断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依据就是旧茶口碑、流通性来衡量同一厂家新茶的品质。分析普洱茶的生产特性,你会发现这里有极大风险。首先是厂家生产和原料种植供应是分割开的,而普洱茶工艺较为简单,主要就是紧压成形,原料你能收,我也能收。大家都能生产,門槛很低,竞争下来的结果就是有悠久品牌的,并有大量广告宣传的产品在市场营销中胜出。只是刚生产出来的新茶并非适合市场当下品饮消费,还需要存放,只因为流通性强,变现率高,就形成了所谓的品牌,这样的品牌仅仅满足了短期炒作的需求,而未来转化后的品质变化呢,真是很难说。这就是普洱茶的存放领域最大风险所在。惯性品牌带来的滞后风险。

有风险就有机遇,在存量巨大的普洱茶旧茶中,不乏大量用惯性思维产生品牌货存在,平庸的用料使它早早的就在炒作领域透支了品牌给予它的福利,当进入真正的收藏存放环节中,市场一旦冷静,存放十年后可能还是原价。

相反,很多二线品牌或者不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因为知名度不够,一经流进仓储环节因为变现率低而被市场埋没,即便它有好的品质和转化效果,碍于品牌不够知名很有一种躲在深闺无人知的无奈。而这类茶有几样特点使其在进入旧茶交易流通流域中有很大竞争力。首先是因知名度不高导致的交易流通次数相对少,成本不高,其次是早期原料价格非常低廉,不考虑转化效果,仅仅原料升幅部分已经非常可观。

中期茶概念的提出,不仅仅是单指十几年陈化的准老茶,还包含是对具备这类年份茶的价值重估。这个时候,原先的品牌已经不足以说服陈化后产品的品质了。哪些茶转化得更符合当下市场品饮的需要,就更容易流通进消费市场,这些茶就会具备更高的价值,容易形成好的品牌。

如何畅顺地评估这些历经多年转化零散分布四处的中期茶的价值,这是当下普洱茶发展所面临的最难跨越的一个坎。解决了,普洱茶的未来发展将一马平川,解决不了不但影响旧茶顺利流入消费市场还会阻碍新茶的生产。

如何去疏导众多民间存放领域的普洱茶中期茶,发现价值,盘活资金,就需要建立专业的中期茶市场评估体系和交易平台,同时利用二次品牌的作用,给真正转化到位,适合市场的中期茶产品重新定义,产生新的品牌。应该说这样的路程虽然道路崎岖,但充满机会。

随着历史断崖时期存放的旧茶不断的消耗减少,十几年陈期的中期茶的舞台开始出现,这为数巨量的中期茶中有许多品牌一般化,知名度不高,但转化效果一流的品种,这些茶就像“稻草下覆盖的珍珠”期待市场去发掘。当前,投资普洱茶市场的资金应把关注点更多的投向这里,而放弃过去十几年一窝蜂涌向已经严重饱和的新茶加工领域。

应该说,随着历史节点的到来,中期茶以其存量巨大,品种繁多,转化逐渐到位,价格相对低廉,更加符合快速发展的中国普洱茶市场的需求,只要你有眼光肯发掘,存量巨大的中期茶中,一定能寻觅到属于你自己的金饽饽。

猜你喜欢
品饮寒性新茶
茶与咖啡的品饮及制作技术比较
成都市金牛区:试看“金牛”育“金花” 且将“新火”试新茶
习茶,有捷径吗?
我们在一起,时间煮雨沏新茶(一)
巧辨新茶
善品者必具器量
——谈六堡茶的品饮境界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一品黔茶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如何区分食物的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