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汉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26)
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李煜汉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2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用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两组肌力、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可增强患者肌力、降低肌张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缺血性中风;针刺;补阳还五汤
本研究用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100例,均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5岁,平均(54.6±10.6)岁;病程3~28天,平均(21.84±1.34)天。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9~76岁,平均(54.9±10.5)岁;病程3~29天,平均(21.84±1.34)天。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1];②首次发病且病程小于30天;③生命体征正常,无意识障碍;④血压控制在150/90mmHg;⑤单侧肢体偏瘫。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②存在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③有抑郁精神疾病史;④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
两组均给予补阳还五汤。黄芪80g,川芎、赤芍、地龙各15g,桃仁、当归各10g,红花5g。疲倦乏力等气虚症状明显加党参15g,四肢麻木伴疼痛症状加鸡血藤15g,四肢拘挛难以屈伸症状加全蝎6g,气滞血瘀症状加三七3g,食滞痰阻加法半夏、胆南星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持续用药1个月。
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取百会、太阳穴间连线,用0.25mm×40mm毫针在百会穴向太阳穴方向行透刺,各侧连续均匀穿刺3针。以与头皮保持30°角斜向进针,穿刺过程中当经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阻力明显变小,此时立即改变针刺角度,以与头皮保持15°角方向穿刺,刺入40mm为宜。从上至下采用捻转针刺手法进行穿刺,每针穿刺1min,每次间隔10min,共穿刺3次,留针时间30min。1日1次,1周5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月。
肌力测定:采用L-RORCE测定工具(瑞士HOCOMA医疗器械公司)对静息状态肌肉群进行检测,包括左右腿部髋部屈肌、髋部伸肌、膝部屈肌、膝部伸肌。采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估系统,测定下肢髋关节前屈(FHF),髋关节后伸(FHE),膝关节前屈(FKF),膝关节后伸(FKE)。肌力参数越大表明改善情况越好。
肌张力测定:采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估系统评价患者移动腿时髋部和膝部关节灵活水平,肌张力髋关节前屈(SHF)、髋关节后伸(SHE)、膝关节前屈(SKF)、膝关节后伸(SKE)。肌张力参数越小表明改善情况越好。
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肌力参数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肌力参数比较 (±s)
表1 两组肌力参数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 FHF FHE FKF FKE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3.56±3.74 44.21±5.34*14.73±3.44 51.31±9.35*11.26±3.32 47.56±6.01*13.65±4.17 48.92±9.05*对照组 50 13.64±3.81 39.22±5.26*14.42±3.65 35.42±2.83*12.32±3.60 41.23±6.11*12.87±3.61 35.14±3.78*t 0.106 4.707 0.437 11.502 1.531 5.223 1.000 9.93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两组肌张力参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肌张力参数比较 (±s)
表2 两组肌张力参数比较 (±s)
组别n SHF SHE SKF SKE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0.53±0.02 0.35±0.03 0.54±0.02 0.35±0.03 0.56±0.02 0.36±0.02 0.52±0.03 0.33±0.01对照组 50 0.54±0.05 0.42±0.02 0.55±0.03 0.45±0.05 0.57±0.03 0.42±0.02 0.53±0.04 0.42±0.04 t 1.313 13.728 1.961 12.127 1.961 15.000 1.414 15.43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缺血性中风常有气虚血瘀,因此引起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因此,治当补气活血,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效肯定[2]。头针可改善中风偏瘫状态[3]。顾兆军等[4]研究表明,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针药综合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
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可增强缺血性中风患者肌力、并降低肌张力,改善偏瘫症状。
[1]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胡永淑.补阳还五汤及其中成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11):264.
[3] 郝孝盈,贾成文.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56例[J].陕西中医,2015,36(12):1653-1654.
[4] 顾兆军,魏春玲.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31-32.
R246.133
B
1004-2814(2017)04-0349-02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