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

2017-05-25 00:37翟超颖
财政监督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技术指标体系制造业

●翟超颖 龚 晨

经济天地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

●翟超颖 龚 晨

本文在明确界定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全面测量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测算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得分、创新投入能力得分、创新产出能力得分和创新支撑能力得分,并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均高于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中,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能力得分最高、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产出/投入得分最高、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支撑能力得分最高。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一、前言

当前,中国研发投入稳步提升,突破万亿。201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 10298.4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在2015年这一数值上升到14169.9亿元,这一水平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全社会研发经费和20世纪90年代韩国的全社会研发经费;中国的研发投入上升到具有标志意义的阶段。此外,中国在部分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这部分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一是互联网领域。中国互联网产业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发展,且国内需求巨大,互联网领域创新相当活跃,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于发达国家。如阿里巴巴成为世界遥遥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二是部分中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基于价格优势和技术竞争力已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如机械制造产业的三一重工、通讯设备产业的华为等。三是高铁、航空航天领域。虽然中国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部分领域可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但是中国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仍低于发达经济体。

就中国高技术产业而言,中国高技术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此之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计划,建立了各类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199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618亿元,200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034亿元,2010年增长到 74482.8亿元,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39968.65亿元。与此同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R&D活动也随之发展,1995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为410件,2010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为50166件,2013年这一指标达到115884件,2015年有效发明专利数上升到为199728件。

目前,不少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学者没有明确指出“创新”的概念,对“创新”的概念没有形成具体化的界定和说明;在研究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时,也没有明确给出创新能力的概念,不少学者在研究创新能力时,将创新能力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等混为一谈。如郭国峰等(2007)在度量影响创新能力的各个因素时,把创新能力等价于创新产出。周明、李宗植(2011)在研究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时,也将创新能力等价于创新产出了。鲁钊阳、廖杉杉(2012)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时,也将创新能力与创新产出混为一谈,虽名为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其实质是在考察创新产出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明确界定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主成分分析测度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并在高技术产业内及与传统制造业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

二、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测度

(一)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测度的指标体系

在探究产业的创新时,部分学者考虑的是创新效率、创新绩效、创新投入或者创新产出,还有一些学者把创新能力等价于创新投入,或者等价于创新产出、创新绩效等等,本文致力于研究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创新绩效、创新投入、创新效率、创新产出等。根据现有文献,在研究创新能力的文章中,有关创新能力的测度,大都采用能够比较全面地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Furman等(2002)设计了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价框架,并指出影响OECD国家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创新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科技与产业部门联系的质量等。但是该分析框架被认为有一些缺陷,Furman等的分析框架假设该国处于一个封闭经济环境中,没有涉及国际技术溢出,这与全球化背景、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现象不想符合。后来,该分析框架被不断拓展和补充,并用来分析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张倩男、赵玉林(2007)构建了包含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和十五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来度量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其一级指标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包括人力资源投入和经费投入,创新产出能力包括新产品产出和专利产出,创新支撑能力包括需求条件、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和支撑产业。王学军、陈武(2008)在探究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时,构建了包含三个一级指标和十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人员。创新投入包括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国比重、教育事业费支出占全国比重、R&D经费占GDP比重和科学事业费支出占GDP比重;创新产出包括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发明申请受理数占全国比重、实用新型申请受理数占全国比重和外观设计申请受理数占全国比重;创新人员包括科技活动人员数占全国比重和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全国比重。张铁山、赵光(2009)在衡量产业集群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时,将创新能力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要素创新能力,其中知识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处于核心层面的创新能力,而要素创新能力属于表现层面;而表现层面的企业要素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2010)在Fuman等人的国家创新能力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包含创新基础、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联系质量和国(区)际间技术溢出效应在内的区域创新能力衡量体系,其中创新基础包括R&D投入和前期的知识存量,产业集群环境包括制造业集中度和产业联系,产学研联系包括教育投入强度、国家科研投入强度以及大学和企业合作强度,国(区)际间技术溢出效应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进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以及区域外技术购买的溢出。陈继勇、雷欣、黄开琢(2010)认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各地区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产业化的能力;根据自主创新的定义以及创新数量和创新价值的标准,构建了包含7个具体指标在内的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产业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创新数量用专利数量和科技论文数量来衡量,创新质量用高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量和高技术产业进出口总额来衡量。

本文在借鉴前人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本文有关创新能力的定义,提出能够比较全面地、有效率地测量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见表1。由表1可知,本文构建了包含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其中创新投入能力又分为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创新产出能力包括技术产出和产出产品化,这两方面能够体现出本文对创新能力的定义:不仅包括技术开发的能力,还包括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实现技术产品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分为物力环境支持能力和文化环境支撑能力。

表1 本文构建的测量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

在本文的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中,首先,本文使用中国1995—2015年高技术产业、医疗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传统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其次,在各个行业的统计数据中,剔除掉数据严重缺失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及海南这六个地区的统计数据,故而本文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测量考虑了中国除上述六个地区之外的剩余的25个省市及地区。再者,本文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三)测度结果

在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度量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时,需要采用一些统计或者数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从而加权得出每年每个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数值,不同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办法,常见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等。赵玉林、汪芳(2000)采用专家确权法确定高新技术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韩伯棠等(2005)采用了优属度矢量模型对多层次指标体系的指标数值进行处理以测算高新区的发展水平。陈权宝、聂锐(2005)采用有时序特征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进行处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张倩男、赵玉林(2007)在用综合指标方法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时候,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张倩男、赵玉林(2008)再次使用德尔菲法确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探究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得分的高低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王学军、陈武(2008)在用指标体系的方法度量湖北省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性时,采用统计学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陈萍、贾志永、龚小欢(2009)在度量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高达宏(2010)在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度量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时,采用距离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赵玉林、程萍(2013)在对中国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郑慕强、李兰芝(2015)在分析闽粤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效应对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时,采用多元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多层次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进行确权。为了更好地保持计量的客观性、实现赋权的客观性,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在测量创新能力时,本文不仅度量了创新能力的得分,而且计算了各个行业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的得分,并且计算出创新产出投入比;不仅计算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各项得分,还计算了传统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5个细分行业创新能力的各项得分,并进行比较分析,更深入细致地探讨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

1、创新能力的测度。本文首先测度高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以及高技术产业五个细分行业的创新能力,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以测算综合指数时,首先计算变量的共同度,见表2所示。

表2 创新能力主成分分析的共同度

由表2可知,主成分分析总共涉及1995—2015年间的304个指标;共同度均值为0.93429,大于主成分分析所要求的0.5,也大于经验值所选取的0.7;在分位数25%的情况下,共同度为0.90325,大于经验值所选取的0.8;在分位数75%的情况下,共同度为0.99500,大于经验值所选取的0.9。主成分分析提取值的具体情况见图1。由图1示可知,本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是值得信赖的。

图1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主成份分析提取值

2、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支撑能力的测度。其次,本文测度高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以及高技术产业五个细分行业的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得分,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以测算综合指数时,首先计算变量的共同度,见表3所示。

表3 创新投入能力等主成分分析的共同度

由表3可知,主成分分析总共涉及1995—2013年间的304个指标;共同度均值为0.86321,大于主成分分析所要求的0.5,也大于经验值所选取的0.7;在分位数25%的情况下,共同度为0.81250,大于经验值所选取的0.8;在分位数75%的情况下,共同度为0.95625,大于经验值所选取的0.9。主成分分析提取值的具体情况见图2。由图示2可知,本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是值得信赖的。

图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能力等主成份分析提取值

三、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测度的结果分析

(一)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得分

在前文设定的创新能力测度框架下,使用1995—2015年相关数据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各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具体数值,见表 4。由表4可知,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从1995年开始稳步上升,并在2003年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但是比较稳定;这可能跟2003年之后中国重新划分行业分类有一定的关系。从比较静态的视角分析,在1995—2015年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整体上是下降的,五个细分行业中,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下降的,而医药制造业和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上升的。

表4 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创新能力得分

由表4可知,高技术产业的五个细分行业中,医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从在1995—2015年间经历了 “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创新能力得分最高是2015年,最低是1997年。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从1995年开始虽有小幅波动但是难掩上升的趋势,在2004年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虽有波动,但是都不及2004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先上升并在2003年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先上升,很快在1996年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虽然有小幅反弹和波动,但是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在1995—2015年期间,虽然有波动,但是上升趋势明显,最高值是在2014年达到,最低值是在2002和2004年取得。

(二)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得分

在测量创新能力时,本文不仅度量了创新能力的得分,而且计算了各个行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支撑的得分,并且计算出投入产出比;高技术产业的具体情况见表5。就高技术产业而言,如前文分析,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从1995年开始稳步上升,并在2003年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但是比较稳定。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在1995—2001年间是上升的,并在2001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开始下降,这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变动基本一致,并且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能力下降在前,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下降在后,这两年的滞后也在情理之中。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在1995—2004年间可以被看成是稳步上升,之后开始下降,这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的变动一致;高技术产业创新支撑能力在2003年之前可以被看做是波动中上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是之后开始下降,这与创新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的波动一致;而且从极值点达到的前后顺序看,最先达到最大值的是创新投入能力,之后是创新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之后是创新产出能力,这一两年的滞后也在情理之中。就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投入比而言,比较好的是高技术产业历年的产出投入比基本都大于1,但是上升幅度不明显,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比较静态的角度分析,在1995—2015年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是下降的,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和产出投入比是上升的。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表5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得分

(三)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得分的比较分析

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本文不仅计算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得分、创新投入能力得分、创新产出能力得分、创新支撑能力得分和创新产出投入比,还计算了高技术五个细分行业和传统制造业的相关得分,并计算了相关统计量,便于比较分析,具体结果如表6。

根据前文的计算和分析,制作表6,该表根据前文的创新能力得分以及相应的统计量进行排序,“平均值”根据各个行业各个能力得分的平均数进行排序,“稳定度”根据各个行业创新能力得分的方差进行排序;平均数越大,排序越靠前;方差越大,说明该得分的波动比较大,稳定度比较差,排序越靠后。根据前文的计算分析及表6可得到以下结论。

其一,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中,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能力得分最高、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产出/投入比得分最高、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支撑能力得分最高。根据表6具体分析可知,从平均值来看,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能力的得分都排名第一,创新支撑能力的得分排名第二,但是创新产出能力得分排名倒数第一,这说明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分高是靠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得出的,这固然与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相比较于其他行业的设备等固定成本的超高投入性相关,但是其创新产出能力亟待提高。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分、创新投入能力得分、创新产出能力得分以及创新产出投入比得分的排名比较靠前,而且基本均高于高技术产业相关得分排名,而且其各项得分排名都比较稳定。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得分排名第三,高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得分,但是其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得分排名都不佳,相比较之下,其创新支撑能力得分排名相对较好,这说明医药制造业需要改善其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使其与其自身的创新支撑能力相匹配。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创新能力得分排名第五,低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得分排名,其创新投入能力排名最差,排在所有产业的末位,创新产出能力相比较于该产业其余得分排名已经很是靠前,其创新支撑能力排名相比较与其创新能力得分排名也大体不错,这说明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要加强创新投入能力的提升和改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分排名末位,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投入能力得分排名第四,创新产出能力排名第一,创新支撑能力排名末位,这意味着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要加强其创新支撑能力;当然这也可能与其相比较于其他行业技术成熟、发展成熟的产业状况相关。

表6 中国高技术产业及细分行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分排序

就稳定度排名而言,有两个点非常明显,一是高技术产业整体稳定度最高,高技术产业在创新能力得分、创新投入能力得分、创新产出能力得分和创新支撑能力得分的稳定度都排名第一,这说明行业整体稳定度大于单个行业稳定度;二是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稳定度最低,其在创新能力得分、创新投入能力得分、创新产出能力得分和创新支撑能力得分的稳定度都排名倒数第一,这意味着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稳定度都很差。

其二,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比较分析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均高于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由表6可知,就平均值而言,除创新产出投入比这一项之外,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上,传统制造业都是排名第七,位于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之后;就稳定度而言,除创新产出投入比这一项之外,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上,传统制造业的稳定度都是排名第二,位于高技术产业整体稳定度排名之后,但是高于高技术产业五个细分行业的稳定度。在创新产出投入比这一项上,平均值上,传统制造业排名第六,仅高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低于高技术产业及除高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外的四个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稳定度上,传统制造业排名第三,低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整体,但是优于除高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外的其余四个高技术产业的细分行业。

其三,静态比较分析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是下降的。根据本文的相关计算整理表7如下,该表格显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分、创新投入能力得分、创新产出能力得分和创新支撑能力得分在1995—2015年间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

从比较静态的角度分析,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和创新产出投入比都是上升的;而相比较之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是下降的,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创新产出投入比是上升的;这意味着虽然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得分均高于制造业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的得分,但是其在趋势上和比较静态分析上不如传统制造业。

表7 中国高技术产业及细分行业和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得分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

就高技术产业五个细分行业而言,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和创新产出投入比都是上升的;医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是上升的,其他方面是下降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产出投入比是上升的,其他方面也是下降的;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得分是上升的,其他方面均是下降的;计算机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投入比是上升的,其他方面也都是下降的。

四、政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定位和政策导向功能,增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能力

首先,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会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能力,继而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科研经费的投入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又可以提高企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消化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也可以促进企业在高技术水平和高知识存量水平上进行下一步的技术创新和新知识生产。

其次,技术、知识的创造、交流和扩散都离不开高尖端人才,高技术产业集聚度的不断提升离不开高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攀升也离不开高尖端人才的培训和储备。此外,为创新型的高尖端、高科技人才的流动破除体制障碍;为高尖端、高技术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其工作质量。

1、破除高尖端人才培养的体制障碍。就高尖端人才培养的体制问题,首先要破除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功利性人才培养以及行政色彩人才培养的陋习,高尖端人才培养体制应着眼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尖端人才,具体说来就是培养品格良好又具有创新性、高创造力的高技术人才,切勿求追“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国际上技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高的国家的高技术产业相比,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在绝对数量上可以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人员数量相比,但是在人均以及质量上还有较大的差距,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在制定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时,可以制定一条有利于发现、培养和吸引高技术、高尖端人才的政策,创造能够吸引高技术、高尖端人才的环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并增加高技术熟练工的人才储备。

2、提升高尖端人才的就业质量。高尖端人才也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是生产要素的一种;因此,高尖端人才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使用,也就是高尖端人才发挥其创造力,也存在着市场流通、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等问题。确保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劳动力环境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制定良好的制度,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吸收、培养、引进和培训人才,并且促进人才的良好流动。对于高尖端人才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与生活方便,比如落户、购房资格、子女优先入学等;对于特殊以及特别稀少的人才可以实行特殊工资待遇,对科研与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等。

3、拓宽人才交流、流动渠道。人力资本,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和高技术熟练工人,是隐形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隐形知识由于其本身难以言传、难以扩散和传播的特性,其传递、扩散和推广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的交流和流动来实现。因此,为了促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扩散、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基础学科和适用范围广的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扩散、推广和普及,应建立完备的人才流动和交流机制并破除限制人力资本作为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

(二)多因素共同作用,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

1、拓宽技术交流渠道,促进知识溢出。技术知识交流平台指的是在高技术内建立由高技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性服务业组成的以科技创新和研发为导向,以网络连接为媒介的信息交流平台。技术知识交流平台参与主体在地理位置上的临近,且容易在创新协作、技术开发和知识交流等方面形成广泛的联系,这都有助于技术知识交流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技术知识交流平台的主要作用在于加速知识和技术在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方式下的传播、扩散和普及,将包括知识、技术、人才和研发软硬件在内的创新资源集中在产业集聚区内,使这些创新资源在各种形式的联系和关联下相互自由的碰撞、选择和组合,从而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提供地域和空间的可能,并增加新知识和新技术产生的机会。

2、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是,借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控和方针计划引导,选择并确立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影响力的科技研究项目以及能够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创新性项目作为高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重点项目,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网络和创新协作机制。二是,在政府的引导和参与下,组织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组成创新系统,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下进行创新资源配置,建立资源共享、知识共享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和制度;并以此促进高技术产业内部新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交流、扩散和普及,进而促进高技术产业提升其创新产出能力。三是,制定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引导促进创新和研发活动的广泛开展。具体说来,可以通过适宜的产业、科技和贸易政策引导创新活动向深层次开展,并引导网络化创新研发活动和交流活动平台的建立,促进创新资源、技术和知识在网络化创新交流平台下的高速流动。

3、培养创新氛围,优化创新产出能力提升的环境。企业是创新过程的主角,是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提升的推动者,是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不断提升的主要承担者;企业作为创新产出能力提升的源泉,需要承担创新成本,也可以获得创新产出带来的收益,当然也需要承担创新可能失败所带来的风险,良好的创新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勇于承担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创新文化可以从不同的层面理解,在微观层面上,创新文化指的是企业的创新文化;在中观层面上,创新文化指的是高技术产业内的创新文化;在宏观层面,创新文化指的是某一区域甚至是国家的创新文化。企业的创新文化主要指的是企业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对于创新成本和风险的态度和承担,企业内部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等不断催发新的思想和灵感等。产业内的创新文化指的是高技术产业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以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而形成的在创新能力认识上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经营方式。区域或国家创新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地域文化特征下,一个区域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过程以及管理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区域特色的、适合区域的有利于思想迸发、激发创新灵感和潜能、保持创新能力的综合文化环境。各个层次的创新文化都少不了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氛围、人才培养和创新交流网络等组成部分。

(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优化软环境,增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支撑能力

改革科技体制,将科技资源的配置处于市场机制之下,将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入到高技术产业创新体制下;只有使得高技术产业的创新面向市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攀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能力才能与市场的需求相匹配,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能力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此外,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与市场接轨也会促进科技进步和知识积累与经济融合为一体,科技进步和知识积累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科研院所的改制和体制转型是科研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将科研院所置于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下是科研院所改制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和竞争,促进技术、知识和创新交流网络和平台的形成与完善,并通过科研院所的机制改革使其成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攀升的主要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北省分局、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

[1]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鲁钊阳,廖杉杉.FDI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双门槛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05).

[3]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J].中国软科学,2010,(09).

[4]陈继勇,雷欣,黄开琢.知识溢出、自主创新能力与外商直接投资[J].管理世界,2010,(07).

[5]赵玉林,汪芳.高新技术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07).

[6]韩伯棠,李强,张彩波,朱美光.熵权法优属度矢量模型与高新区发展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5,(06).

[7]张倩男,赵玉林.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04).

[8][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Mansfield E.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M]. New York:W.W.Norton and Company,1971.

(本栏目责任编辑:郑洁)

猜你喜欢
高技术指标体系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