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蒙
【摘 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运动,增强体质,培养德行,就必须对小学生的体育心理进行分析,只有掌握学生的体育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心理,并提出了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心理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心理
(一)兴趣广泛但注意力不易集中。小学生天真好动,兴趣广泛,喜欢多种多佯的体育活动,并特别喜欢同老师一起活动,但兴趣不稳定,容易转移,对呆板、单调的活动易于产生厌烦情绪。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任何新奇有趣的外界刺激都可以引起他们注意的分散。但是,对于有兴趣的对象和活动,却可以较长时间地进行注意。通过训练,无意注意还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二)直接动机起主导作用。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以其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是为了兴趣和好玩而参加活动,并带有尝试性的特点。有兴趣、好玩就喜欢,并表现出不知疲劳、不知冷热、不计较胜负、易于得意忘形:而对于不感兴趣的活动,就不乐意参加。
(三)意志品质差,缺乏自信。小学生毕竟年纪幼小,许多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对一些体育活动存在畏难、胆怯的情绪,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么复杂的活动。如身体弱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参加对抗性项目,身体笨重、高大的学生开展协调、技巧性项目,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进行耐力性项目,他们就会感到焦虑或恐惧。另外,技术动作结构复杂,器械难度大,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还有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过分夸大动作难度,加上他人的调侃和说笑,都可能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惧怕体育学习和测试。
(四)对体育课认识不足。当前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多数比较肤浅,对体育知识的掌握也很有限,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不深,所以容易产生误解,认为体育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在上体育课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情绪消极,由此产生心理障碍。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对策
(一)培养体育运动兴趣。体育运动兴趣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后天接触、参与、实践认识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教师在体育教學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正确合理地选编教学内容,既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使他们感兴趣,多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如组织学生观看影响的体育比赛、体育欣赏等;运用多媒体教学感染学生;多安排游戏竞赛等练习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培养运动兴趣,使学生一直保持乐观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通过知识、技术的获得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满足,引起自觉创造性地探究,从而唤起运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体育课环境。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积极性十足,情绪高涨,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从课堂四十分钟抓质量,从活跃课堂气氛、引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游戏、体操、舞蹈、音乐、体育相结合,溶于一体,相互联系,使小学生在一节课中能边学边玩,在愉快轻松的音乐声中学习体育技能。如四年级学习后蹬跑教学内容采用一般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使到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偷懒、怕苦的现象,这一部分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快速跑有着重要作用。如在教材中采用了游戏活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消化,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先以游戏来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引出主教材后蹬跑,使学生明白本教材内容对以后学习体育的重要性,引出新颖的棒操练习,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轻松的环境让学生自由练习,边练边听音乐,使到学生练习过程中没有怕苦、怕累现象发生,并以游戏比赛加深练习所学内容,游戏活动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能促使学生刻苦锻炼,增进身体健康和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更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从中开动脑筋,也懂得互助、团结的道理。
(三)克服学生胆怯不自信的心理。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克服学生胆怯不自信的心理。比如有的学生速度素质较好,而有的学生弹跳能力较好,有的学生技巧性动作学的较快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功体验。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观点,以前成功的活动可以使每个人对今后成功的期望加以提高,内部动机加强;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往往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了学生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不要刻意追求成绩,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使之紧张,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锻炼,并享受体育活动给他们身心带来的快乐。
(四)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习兴趣。“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得到赏识”。给予孩子赏识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促使他走向成功。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信任,从而克服自卑,激发渴求知识的欲望,产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1、创造表现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设法使学生获得成功。例如,跳运教学,在沙坑边插是红、黄、绿三面小彩旗示优、良、及格三条线,鼓励学生跳得远,当学生每次试跳成功并且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又如在组织快速跑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计时测验,及时报告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学生不断得到心理的满足,学生便会积极地去参加锻炼。
2、满足学生表现欲望。由于学生运用一定的知识,对某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在不用教师启发和诱导的情况下,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并反映出“表现欲”的情感冲动而付诸行动。这种展示自我的欲望是正常的,是需要鼓励和倡导的。此时,教师要善于由此及彼地把学生的这一表现巧妙地引导到与此相关联的体育教学之中,也许学生的见解、体会、意见、动作不一定全面或完全正确,但我们应该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鼓励这种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乐于展示、敢于展示,使体育课充满快乐。